《新年好》教学设计优秀4篇
幼儿园 《新年好》教案 篇一
    活动设计背景
    过新年,真快乐!我们班的小朋友提前过上了新年——圣诞节,于是,我产生 一个想法,要让我们的孩子更深的了解新年。
    活动目标
    1、 理解新年的含义,知道元旦是新年的第一天。
    2、 体验新年给人们带来的快乐。
    教学重点、难点
    1、 元旦是新年的第一天,它跟春节的差异。
    活动准备
    1、 老师和幼儿一起收集跟新年有关的各种物品(挂历)和材料;
    2、 准备一首儿歌,绘画故事等。
    活动过程
    1、 从时间入手,让幼儿感受新年。
    和幼儿一起看挂历,在老师的引导下,让幼儿标出新年的日期;
    和幼儿一起数再过几天就到新年了;
    2、 老师说一首儿歌,让幼儿更深的感知和了解新年;绘画故事让幼儿直观感知节日的氛围。
    老师教幼儿唱歌曲《新年好》,让幼儿边唱边体会新年的快乐。
    把收集的材料和幼儿做一下整理,让幼儿知道世界上有许多国家也和我们一样都过新年,及都是用什么方式庆祝新年的。
    3、 指导和引导幼儿思考怎样欢迎新年的到来;
    讨论:你会用什么方式来欢迎新年
    4、 让幼儿用画笔描绘新年。
    最后,幼儿唱起《新年好》,并把所画的画贴在活动室里,共同庆祝新年的到来。
    延伸
    1、 每天早晨在上律动之前和幼儿一起数数,数新年还有几天;
    2、 幼儿能说出新年是几月几日,关注新年的到来;
幼儿园 《新年好》教案 篇二
    教学内容:
    一、表演《小拜年》《过新年》
    二、聆听《晚会》《窗花舞》
    三、编创与活动
    单元目标:
    一、通过聆听《晚会》《窗花舞》,演唱《小拜年》《过新年》感受音乐所表达的过新年的热烈气氛,感受不同地域的民歌风,懂得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
    二、运用x和x编创节奏,并能背唱自己熟悉的有关过新年的歌曲。
    三、能正确使用锣鼓为歌曲伴奏,烘托歌曲热闹的气氛;
    四、能正确区别音乐中的强弱,并能用不同的动作表现出来;
    课时安排;共四课时
    第一课时:编创与活动——认识并区分打击乐器的分类,并能正确演奏常用打击乐器
    第二课时:表演《小拜年》
    第三课时:聆听《晚会》《窗花舞》
    第四课时:表演《过新年》
    教学内容及过程:
    第一课时
    一、开始部分:
    1、听音乐起立、问好、入座。
    2、复习柯尔文手势。
    3、复习歌曲。
    二、复习歌曲
    1、复习歌曲《新年好》
    2、边击拍边演唱歌曲
    3、老师出示打击乐器:三角铁、响板
    请学生选择乐器为歌曲伴奏
    三、编创与活动——认识并区分打击乐器
    1、出示所有的打击乐器实物
    2、请学生自由选择乐器敲击,尝试敲击方法,并聆听乐器不同的音特点;
    3、请学生按乐器音特点为乐器分类;
    4、对学生的分类进行总结和归纳
    5、将学生分成三个大组,分别使用木制乐器、金属乐器、皮制乐器
    6、分组讨论,尝试各种乐器的演奏方法
    7、每组选择一首学过的歌曲,用手中的打击乐器为自己的演唱伴奏。
    第二课时
    一、开始部分
    1、课前唱歌《新年好》
    2、师生用歌声问好
    二、新歌教学
    1、从刚才的演唱导入:你们还会唱哪些过新年的歌曲?
    2、聆听歌曲《小拜年》演唱
    设问:这首歌曲的情绪是怎样的呢?听到这首歌曲让你想到了什么节日?
    3、师:对了,过年了,过年的时候人们都喜欢用什么方式还庆祝呢?(唱歌跳舞、敲锣打鼓……)
    4、师生合作敲锣: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5、其余同学用手和凳子分别模仿鼓和锣的声音进行敲击
    6、节奏掌握后出示这一句的旋律,请学生填唱。
    7、聆听老师演唱歌曲,请学生用 为老师伴奏。
    8、出示旋律卡片,请几名同学到台前拿好卡片,其余同学听老师演唱歌曲旋律,将卡片正确地排列出来。
    9、出乐曲中的相同旋律,进行学唱。
    10、师生合作演唱旋律,学生演唱第二、三、五乐句,老师演唱第一、四乐句。
    11、随琴伴奏填唱歌词
    12、从歌曲表现的内容引导学生用热烈地情绪演唱歌曲;
    13、选择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进一步烘托歌曲的气氛。
    三、板书设计
    第三课时
    一、开始部分
    1、课前唱歌《小拜年》
    2、师生用歌声问好
    3、复习柯尔文手势
    二、基本部分
    1、导言。
    2、 聆听《窗花舞》
    (1) 完整地聆听乐曲,让学生用手指随课本上的图形谱滑动。提示:你感到乐曲描绘了什么?
    (2) 复听音乐,随着音乐用手势在桌上进行表演。
    3、 聆听《晚会》
    (1) 聆听乐曲A乐段,设问:这段音乐的情绪是怎样的?听到这段音乐你想到了什么场
景?
    (2)完整聆听乐曲,请随着音乐挥拍,在听到音乐强时动作在高处,音乐弱时动作在低处;
    (3) 分段聆听,第三段重复的是哪一个乐段?
    (4) 将学生分成三个大组,为每一段设计表演动作。
    (5) 再次聆听全曲,分组加入表演。
    (6) 选出几名同学手持铃鼓,在听到乐曲中的铃鼓声时,随音乐敲一敲。
    三、结束部分:
    第四课时
新年好歌词    课时目标:
    1、在音乐声中感受过年的热闹气氛,了解锣鼓发出的声音。
    2、轻松、愉快的演唱歌曲。
    3、能探索锣鼓的不同演奏方法;同时着重培养学生的音乐感受能力,能通过音乐感受新年的热闹气氛;
    教学重难点:
    掌握歌曲中“鞭炮声声锣鼓响,唱歌跳舞多欢畅”的节奏。
    教学用具:
    多媒体、钢琴、自制卡片、锣、鼓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1、学生听着鞭炮声走进教室:
    2、师生问好歌。
    (加深学生对音乐的节奏感以及师生之间的默契感)
    二、新歌教学:
    1、以鞭炮声并说话导入:(播放鞭炮的声音)
    师:小朋友们,大家好!老师在这里欢迎大家的到来,不知谁听到了老师是用热烈的掌声在欢迎大家呢?还是别的声音呢?
    学生听后回答:
    师:对了,就是鞭炮声,小朋友们在过什么节的时候才能放鞭炮呢?
    学生回答:
    2、布置教室:(播放《过新年》的音乐)
    师:说到过年呀,老师这里就有很多过年时收到的礼物,什么窗花呀、灯笼呀、对联呀等等,我们一起动手用这些礼物把我们这间教室布置一下吧!
    师生随音乐布置教室:
    3、节奏练习;
    师:嗯!真漂亮,经同学们这么一布置呀老师就有点想过年了,同学们呢?就让我们一起在这里模仿一下过新年吧!首先请出锣鼓队,先让我们热闹热闹吧!同学们,谁知道鼓乐队在表演的时候会用到那些乐器呢?
    生:(积极回答)
    师:它们分别能发出怎样的声音呢?(出示锣、鼓)
    生:(分别听锣和鼓的声音)
    师:小朋友们听的真认真,请大家你们的身体或身边哪些地方可以模仿小鼓和小锣呢?
    生:学生模仿,鼓—拍肚子或凳子、锣—拍手
    ①、老师范敲:
    师:呀!同学们真棒,到了这么合适的部位来模仿,大家瞧瞧,老师用你们到的部位配着我编的锣鼓经表演一下吧!
    出示卡片:咚咚 咚咚 |锵 0
    咚咚 咚咚 |锵 0
    咚 锵 | 咚咚 锵
    咚 锵 | 咚咚 锵
    咚 锵 |咚锵 0 |咚 咚 |锵 0
    ②、学生模仿:
    师:同学们,老师邀请大家跟我一起来有节奏的模仿一下锣鼓队的表演好吗?
    生;有节奏的表演。
    ③、有节奏的读歌曲中的难点句。
    师:大家表演的真精彩,让老师一下想到了还有一副对联要送给大家。
    (出示上联:鞭炮声声锣鼓响,下联:唱歌跳舞多欢畅。 老师有节奏的教读)
    生:有节奏的学读。(注意:速度要快)
    ④、引出课题:
    师;这里鞭炮有了,教室布置好了,锣鼓队出场了、对联也有了,我们就快要过新年了,同学们高兴吗?可对联中的横批还空着呢!让我们想想该写成什么呢?
    学生根据所有的东西起名字。(出示课题《过新年》)
    (目标:让学生在感观上区分乐器的声音以及样子,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学会锣鼓声的节奏,为歌曲教学做铺垫。)
    3、聆听歌曲范唱:
    ①、初听录音范唱:
    师、嘘!快看,别的小朋友是怎么过年的。让我们一起来倒记时5—4—3—2—1
    (播放多媒体课件范唱)
    生:听音乐,看图片回答。 (随音乐摇头)
    ②、复听音乐范唱:(出示歌谱卡片)
    师:很好,在歌中你们听到最多的是什么声音?
    提示:当歌曲中出现锣鼓声的时候,请大家用咱们自己的锣鼓来模仿它们的声音敲一敲。
    ③、老师范唱:
    师:看到大家这么高兴,老师也想唱一唱了,请锣鼓队的小朋友们听听老师唱的怎么样好吗?
    ④、师生合作:
    师:看到同学们听得这么认真,肯定也想唱一唱了吧,让我们一起合作,锣鼓队的把你们的锣鼓声唱出起来吧,其余的交给老师。!
    学生唱锣鼓声的部分;
    4、学唱歌词:
    ①、师生分句唱;
    师:配合的真好,老师今天能和同学们在这里合作真是太有缘分了,你们的友好让老师感到无比的幸福,你们的文明举止让我们今天的合作更加和谐了.老师想加入锣鼓队,和大家再次合作,咱们交换一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