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爱玲小说语言的特解读
崔婧
【摘 要】语言是构成文学作品的最小因素,是升华作品内涵的关键,研究文学作品的语言风格和特有助于理解作者的情感和意图,进而体会作者想要表达的思想与主旨。语言是作家用来描绘场景、塑造人物的工具,是润作品的有效载体。张爱玲是我国著名的现代女作家,她的写作风格独树一帜,笔法冷静犀利,其作品一般都是描写上世纪三四十年代的大都市人物的人生百态,对人性的剖析十分透彻。张爱玲对于语言的驾驭能力很强,语言中常有一种悠远的气息,又具有一定的历史文化情怀,研究和分析张爱玲小说语言的特有助于了解当时的社会及政治背景,有助于体会张爱玲蕴含于作品中的独特情感。本文对张爱玲的生平与文学创作进行了简要的介绍,指出了张爱玲小说中的古典文学烙印,分析了其语言的反讽意味,对其语言的审美特征和陌生化进行了探讨,进而揭示出张爱玲文学作品语言的不同之处。
【期刊名称】《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
【年(卷),期】2017(000)002
【总页数】2页(P67-67)
【关键词】张爱玲小说;语言特;解读与分析
【作 者】崔婧
【作者单位】河南司法警官职业学院
【正文语种】中 文
【中图分类】I206
张爱玲是我国现代文坛的一个代表作家,她创作了很多小说与散文等经典文学作品,其小说风格在现代文坛独树一帜。她在小说中塑造的人物形象十分鲜活,爱情故事凄美浪漫,在多部小说中她对现实社会进行了大胆的批判,揭示出人性中最丑恶的一部分,展现了社会残酷的一面。她用了很多华丽的语言和风格独特的语言,华美与悲哀,在她的笔下被展现的淋漓尽致,张爱玲小说语言的魅力彰显了一位优秀作家对语言的掌控力。
张爱玲,1920年出生于上海,曾创作有小说、散文、电影剧本等,是上个世纪40年代著名的
女作家。她的小说创作很多,很多小说脍炙人口,知名度很高。
抗日战争胜利时期,她创作小说集《传奇》,其中包括较为著名的《倾城之恋》和《沉香屑·第一炉香》和《沉香屑·第二炉香》等多部小说。抗战胜利后直到她去香港之前,创作了很多小说,其中《十八春》和《小艾》是很典型的代表性作品。50年代去香港后直到去美国前,作品有《秧歌》和《赤地之恋》。
这三个阶段中第一个阶段是张爱玲小说创作的顶峰,当时她创作小说作品很多,而且个性鲜明,语言独具特。在《传奇》小说集的众多小说中,张爱玲建构了一个独特的艺术世界,语言犀利、形象鲜明,小说语言呈现出空灵与飞扬的特性,语言明丽流畅,时而低沉、时而欢快,犹如一段旋律一般,起伏婉转,高低不平,其语言有着独特的审美价值和文学价值。即使在现在,她的小说依然活跃在荧屏上,很多小说作品被翻拍成了电影或电视剧,深受观众的喜爱与欢迎,其小说语言的独特魅力没有随着时间的流逝消失,而是随着历史的推移而弥足珍贵,因此,做好其小说语言特征的分析有助于展现其文学作品的价值和内涵,有助于促进文学的发展。
张爱玲本身很崇尚古典文化,她骨子里是一个大家闺秀,尽管其外貌与言行与传统女子不同,
但她身上具有中国传统女性的特征。在张爱玲的小说中,她使用的语言都带有我国传统文学作品的印记,古典文化构成了其小说作品的底层结构。
张爱玲很多文学作品受《红楼梦》的影响很大,她的一些作品中的语言有着《红楼梦》式的语言风格。例如《金锁记》中,有一段对白,“小双道:告诉你,你可别告诉你们小去!咱们二奶奶家里是开麻油店的。凤箫哟了一声道:开麻油店!打哪儿想起的?像你们大奶奶,也是公侯人家的小,我们那一位虽比不上大奶奶,也还不是低三下四的人”,这一段话人物的语气和语言强调与《红楼梦》中的人物语言极其相似,语言活泼俏皮,人物形象十分鲜明。《金锁记》中对曹七巧的描写和《红楼梦》中的王熙凤有着相似之处,出场浓墨重彩,对于其服装、外貌描写的很细致,将曹七巧的刻薄泼辣的性格展现的淋漓尽致。
1.关于情景的反讽
情景反讽,顾名思义是一种含义上的反讽,它强调是文学作品的张力,作品的叙事风格、主题立意与情节都是不同的,反讽不拘泥于词语和句子,而是针对描写的情境,追求的是一种整体的反讽效果。她的小说种的反讽一般体现在人物期望与现实的背离,她以一种荒诞的漫不经心的态度描写出残酷的现实,展现出沉痛的情境,反讽效果使痛苦更深,更为震撼。弄堂里
2.关于词语的反讽
语言是一种符号,是主体运用于表达情感的符号,张爱玲小说中关于词语反讽的运用很多。词语反讽主要体现在小说的语言形式与现实之间的矛盾和不统一,类似一种“黑幽默”。张爱玲的小说,词语反讽体现出她的智慧和冷峻,她对显示看得很透彻,正因为太透彻而痛苦,词语反讽被整体苍凉的背景制约,读者体会到沉重的感受。
1.描绘具有灵气又贴近自然
张爱玲小说的语言很空灵,也很贴近自然,让读者读起来很舒服。而且张爱玲对于比喻的用法可以用“如鱼得水”来形容,能否灵活而巧妙地运用比喻艺术是对一个作家的考验,作家要对事物形象有着丰富的认知,要具备很强的想象力,要抓住事物的本体和喻体之间的关系。张爱玲很善于运用比喻的方式呈现出一种意境,例如近距离比喻,“人像野兽般叫”,远距离比喻如“大海像野兽般咆哮”。不同方式的比喻是对作家联想力的考验,张爱玲想象力十分丰富,而且十分敏感,作家的这种敏感是一种文学的敏感,有助于创作作品思想内容的提升。如《金锁记》中对姜季泽的一段描写:“季泽正在弄堂里往外走,长衫搭在臂上,晴天的风像一鸽子钻进他的纺绸褂里去,哪儿都钻到了,飘飘拍着翅子。”张爱玲运用了比喻,用“鸽
子”比喻“晴天的风”,语言华美而有意境,描写很传神,且具有鲜明的视觉效果。
2.善于白描写意手法,语言流畅而细腻
张爱玲很擅长使用白描写意的手法,这是我国传统绘画的一种艺术手法,指的是只用单纯的颜来勾勒线条,但是画出的画面有一种神韵。张爱玲将其运用在文学作品中,是指使用简洁、朴素的语言来描绘场景和塑造人物形象。张爱玲有着非常敏锐的洞察力,对语言的掌控能力很强,她在著名小说《沉香屑——第一炉香》中就是用了白描写意的语言表达方式,简洁的几个词语、几句话就描写出对象的神韵。例如张爱玲形容人物的服装与装扮,经常使用“松松”、“一条条、一寸寸”,进而勾勒出人物形象,语言生动、凝练、简洁。她的小说作品的语言绝不拖沓冗长,很多字词都是经过她精心推敲的。
3.善于意像构造,语言沉重苍凉
张爱玲在小说中经常营造不同的意境,在意境中借助意向来表达自己的情感与意图,她小说中画面感很强烈,这种画面可以充分反映出人物的内心活动,进而彰显出人物的性格特点。例如张爱玲经常借助于天空和月亮这两种意向来表达情绪。例如《沉香屑—第一炉香》中一
段:“她躺在床上,看着窗子外面的天。中午的太阳煌煌的照着,天却是金属的冷冷的白,像刀子一般割痛了眼睛。”这段描绘带有沉重的气息,原因在于此时葛薇龙心情很差,因为乔其乔他伤心欲绝,意象的使用体现了人物的内心世界。
1.通过视觉展现语言
张爱玲小说语言有一种视觉的效果,她借助彩语言描绘出一种画面。女作家苏青说她的语言彩鲜明,如一幅画,渲染十分到位,人间本无此颜,可见其对彩语言的掌控力。张爱玲自己也说自己对彩极为敏感。她小说中的彩语言的使用不仅对客观物象的描述,还有一种审美的感受。如在《倾城之恋》有这样一段描写:“巨型广告牌,红的,橘红的,粉的,倒映在绿油油的海水里,一条条,一抹抹刺激性的犯冲的素。”这段话勾勒出一幅油画,展现了香港的夜生活,香港繁华喧嚣,商业文明发达,但也纷乱复杂。
2.通过听觉展现语言
语言也具有一种节奏美和韵律美,这和音乐一样,张爱玲就善于用语言制造出美丽的音符,音乐化的语言使人们感情丰富。音乐化的语言在上世纪三十年代新派小说中逐渐开始使用,
张爱玲的小说中对音乐语言的运用可谓炉火纯青,作家夏志清曾评论张爱玲的小说语言,指出音乐在她的小说里占有重要的地位。张爱玲利用音乐式的语言一般用于两种情况,一种是用于揭示人物的心理活动,一种是构成小说的组织结构。如在小说《封锁》开头的描写,“封锁了,摇铃了。叮玲玲玲玲”,拟声词“玲”的运用就是一种听觉化的语言,下文开始情节,临近高潮时突转,铃声响起,揭示了人性中虚伪的一面。
张爱玲的小说语言对于文学界影响很大,她的小说充满华彩又朴素简洁,有着强烈的视觉力和听觉力,研究和分析其小说语言特征有助于分析其文学作品的历史及政治背景,挖掘其小说的文学价值和社会价值,进而促进文学的发展。
【相关文献】
[1]王卫英.张爱玲小说语言的陌生化[J].兰州工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5(3).
[2]崔艳霞.从小说《金锁记》看张爱玲的语言风格[J].芒种,2014(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