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辟高质量教育之路
提升方泰中学办学影响力
嘉定区方泰中学
方泰中学位居嘉定区安亭镇宝中路,历经了50年余的沧桑岁月。
方泰中学占地35亩,建筑面积12048平方米,运动场地8205平方米,学校教学仪器、设备达到上海市规定的教学装备标准。
方泰中学现有17个教学班级,在籍学生553人,在编教职员工57人,其中专任教师49人,具有高级职称教师6人,中级职称教师27人;全体教师本科学历均达100%;镇、校骨干教师6人,35岁以下的青年教师26人。
方泰地区常住人口适龄儿童义务教育按时入学率达100%;学校满足残疾儿童接受义务教育。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合格率从2006年至2011年连续五年达到90%以上;初中学生学业合格率从2006年至2011年连续五年达到96%以上。
五年来,学校在上级领导的关心支持下,紧紧依靠全体教职员工,务实创新,努力提高学校教学质量和整体办学水平,在嘉定区同类学校中脱颖而出,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果。
学校先后获“少先队全国雏鹰大队”、“上海市安全文明校园”、“上海市平安单位”、“上海市科技车辆模型活动特学校”、“上海市百校风采三等奖”、“嘉定区文明单位”、“嘉定区办学进步奖”、“嘉定
上海市义务教育入学报名系统区行为规范示范校”、“嘉定区民族精神教育试点学校”、“嘉定区生命教育试点学校”、“嘉定区绿学校”等荣誉称号;获上海市厂(校)务公开民主管理先进单位,上海市“十二•五”家庭教育实验基地,上海市社会团体单位会员,被评为上海市“书香校园”,嘉定区餐饮业规范化管理示范单位,荣获2010年嘉定区中小学贯彻实施《学校卫生工作条例》先进单位等荣誉。
一直以来,学校靠自主奋斗、教育创新,努力使方泰中学成长为一所众人关注的优质学校。总结过去、研究现在、谋划未来,深刻思考“办什么样的教育、怎样办好教育”和“培养什么样的人、怎样培养人”根本性问题,寻求高位平台的突破,满足社会、家长、学生对我校教育工作的新要求。
我校认真制定了五年发展规划,确立了“立足现代化、追求优质化、打造高质量特品牌学校”的办学理念,确定了“发展教师、发展学生、发展学校”的办学目标,激励全体师生共同努力,倡导“求实创新,勤奋上进”的校风、“严谨敬业,平等和谐”的教风、“博学慎思,明辨笃行”的学风。
经过多年的艰苦探索,如今的方泰中学努力实现了规范办学,管理创新,“轻负担、高质量、重内涵”的教育理想。
一、着力经营凝聚力文化,实现学校和谐发展
学校文化是学校主体——师生所具有的共有共享的信念、价值观。在实践中,我们考虑文化内涵的建设和形成,探求学校活动所承载的文化意蕴,着力经营学校凝聚力文化,实现学校和谐发展。
(一)学校物质文化:内涵外显
我校立足国际汽车城,将其丰富的内涵显现在富有个性的学校物质文化上。如学校建筑的总布局,从空中俯瞰就是一个气魄宏大的反写的“F1”字,学校标志的徽章的设计就是融校名缩写与摩托车形象奋飞的小鸟于一体的独特图案。
校园的每个角落,做到了黄土不露天、三季有花、四季常青,花草树木布局错落有致、疏密合理;教学主楼以海蓝为主调,蓝白映衬,楼道装饰以清新典雅的冷调为主,凸显既活泼又严肃的高雅环境。
墙壁上、长廊、橱窗、标语牌是民族优良文化的传承和诉说,有科普、古诗、篆刻、书法、乐器、烙画、脸谱、汽车……,无论是师生的自我设计,还是专业人士的制作,无不透着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的交融的气息。无声地诉说着民族精神。同时,通过校训、教风、学风、班风的建设来熏陶隐性文化。
(二)学校制度文化:以人为本
我校认真履行校长负责制,发挥党支部政治核心作用,教代会参与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建设富有人文情怀、创新活力的学校过程管理制度、教师教育培训制度、教学管理制度、班级管理制度等,同时,注意在学校师生员工中间培植学校价值观,着力于学校制度文化的形成和完善。规范教师队伍,极大地调动了广大教职工的积极性。
(三)学校行为文化:修品炼德
修品炼德,建设教师精神、教师礼仪的行为文化;为学生提供主
题文化行动,举办校园文化节、艺术节、读书节、科技节、人文知识讲座等活动,创设具有亲和力的学校人文生态环境,教师真正感受到职业的幸福,学生真正感受到成长的快乐。
1.“弯腰”工程——推进全员育人。以“爱我校园,护我校园,做可爱方中人”为行动指南,全体教师的共同行动,从开始的弯下腰捡起地上垃圾来维护校园整洁美丽,到如今“让垃圾不落地,使方中更美丽”。教师从开始的弯下腰走近学生、关爱学生,到如今的走近学生家庭,增进了家校合作。此项活动的开展,全面推进全员育人,它已成为我校的德育特工作,在嘉定区内有了一定的影响。2012年5月16日,区教育局在我校成功举行了“细节树品行,小事育大德”的中学生行规养成教育工作交流大会。
2.“小天使”工程——提升队伍素质。学校的行政人员蹲点各年级,与全体班主任老师“共进退”。赠送班
主任德育书籍、与班主任一起进课堂上主题班队会,进家庭与家长交流沟通,增强了干部队伍的服务意识,提高了班主任的育德能力,帮助青年教师岗位成长,受到老师的欢迎。
3.“书香满园”——濡染学生儒雅之气。2006年至今,“小雨点杯”读书节连续举办了七届,“读书与人生”、“中国,我为你骄傲”等多种不同主题读书活动。使方中学子形成了热爱读书的良好风气,开拓了视野,增长了知识,发展了智力,陶冶了情操。
4.“歌声满园”——点亮书生意气。2006年至今,我校创造性地开展了“唱生命之曲,歌民族之魂”的德育特歌咏系列活动。与之
相关的研究课题《在音乐教育活动中培育中学生民族精神的实践性研究》于2008年6月被上海市德育研究会立为德育专项课题,区教育局重点课题。歌声与道德同行,“以乐载道,踏歌而行”。在歌唱中,学生们体验到成功背后的艰辛与投入;在歌唱中,凝聚班级的精气神;在歌唱中,帮助同学们释放学习压力;在歌唱中,陶冶情操、启迪心智、完善品格。
2008年4月,“祭先烈、敬先贤、忆先人”上海市青少年清明祭奠仪式在龙华烈士陵园举行。嘉定区教育局党委副书记朱灵带领我校近350名师生,在革命先烈墓前,满怀深情唱响红歌,引得无数市民驻足倾听。
(四)学校课程文化:聚焦质量
学校教师尊重学生的个性,发现并培养学生的特长,教学方式和方法围绕学生的个性和发展制订,使每一位学生都能成为一个高质量的独立个体。聚焦课堂、聚焦质量。教师将“功夫花在课外,能力体现在课内,问题解决在课堂”,向课堂40分钟要效率。各年级组,教研组成员对“三弱(弱班、弱科、弱师)”体,进行重点听课和帮扶。通过教师的随堂听课,校级研讨课,示范课,实现课堂绿转型。教育教学效果发生了根本性的好转。教学质量稳健上升。
同时,我校拓展校本课程,对学生进行民间文化艺术的教育熏陶。形式多样的各类兴趣活动小组吸引了200余名学生的参与。开设中国书法课程,创设“墨香校园”;开设竹刻课程,培养高雅情趣;开设中国结课程,沉淀中国传统民族文化精粹。在上海市数次国际交流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