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类型:A
2023年初中学业水平模拟考试(二)
                      语文试题                     2023.5
注意事项:
1.本试题由积累与运用、阅读、写作三部分组成,总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2.答卷前务必将试题密封线内及答题卡上面的项目填涂清楚。所有答案都必须涂、写在答题卡相应位置,答在本试卷上一律无效。
第一部分 积累与运用(44分)
一、(18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民西
雪,自然不会是绿的,但是它却能幻化出无穷的绿。我一到天池,便得了这个(诗意/雅兴)。
在新疆广裹的大地上旅行,         。到天池去,便向着那个白的极顶。车子溯沟而上,未见池,先发现池中流下来的水,成一条河。因山极高,又峰回沟转,这河早成了一条缠绵无绝的白练,(纷纷扬扬/飘飘洒洒),时而垂下绝壁,时而绕过绿树。山是石山,沟里无平点泥沙,水落下来摔在石板上(撞/跌)得粉碎,河床又不平,水流过七棱八角的尖石,激起团团的沫。所以河里常是一团白雾,千堆白雪。我知道这水从雪山上来,先在上面贮成一池绿水,又飞流而下的。雪水到底是雪水,她有自己的性格、姿态和魅力     。她在回忆自己的童年,她在流连自己的本性。         ,这样飘飘扬扬的。她那飞着的沫,向上(溅着/反弹),射着,飘着,好像当初从天上下来时舒舒慢慢的样子。她急慌慌地将自己撞碎,成星星点点,成烟,成雾,是为了再乘风飘去。我还未到天池边,就想,这就是天池里的水吗?
1.下列词语的字形和加点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幻化                广(mào            缠绵无绝
B.(shuò)沟        白练                飘飘扬扬
C.绝壁                (z)成            飞流而下
D.魅力                流连                (lèng)八角
2.依次填入文中括号内下列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A.诗意                纷纷扬扬                        溅着
B.雅兴                飘飘洒洒                        反弹
C.雅兴                纷纷扬扬                        溅着
D.诗意                飘飘洒洒                        反弹
3.下面的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A.“千堆白雪”“峰回沟转”“摔在石板上”三个短语的结构互不相同。
B.“雪水到底是雪水,她有自己的性格、姿态和魅力。”一句中“雪水“是名词,“到底是副词,“有”是动词,“姿态”是形容词。
C.“这河早成了一条缠绵无绝的白练”句子主干是“河成白练”。
D.“她急慌慌地将自己撞碎,成星星点点,成烟,成雾,是为了再乘风飘去。”一句运用了拟人、排比的修辞手法。
4.下列依次填入文中甲、乙、丙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①她本来是这样白,这样纯,这样柔 ②随处可以看见终年积雪的天山高峰 ③当她一飞动起来时,便要还原成雪的原貌
A.③②①                B.①③②                C.②③①                D.②①③
5.下列语句中,没有语病且句意明确的一项是
A.自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国家的航天事业取得了举世瞩目的辉煌成就,彰显了社会主义制度。
B.本期“名师课堂”的听众,除我市初中学生之外,还有不少外地学生也参与其中。
C.这个学校的“语文学习共同体”,经过每学期初民主评议、期末总结奖励、期中积分考核等活动流程,真正调动起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D.作为一项有着两千多年历史的足上球类运动,中国蹴鞠通过多种形式亮相卡塔尔,向世界杯球迷展示中国文化魅力。
6.下面对文学、文化常识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A.岑参的《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中,“九日”指阴历的九月九日重阳节,与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中的节日相同,古人在这一天有登高、饮酒的风俗。
B.古代文体中,“表”是大臣向帝王陈情言事的一种文体;“说”是一种散文体裁,以叙事为主;“书”是指书信。《出师表》《马说》《与朱元思书》与上述文体对应。
C.在我国古代作品中,常用“汗青”“婵娟”“襁褓”“垂髻”分别代指史书、月亮、不满周岁的小孩和儿童。
D.我国古代科举制中有“连中三元”的说法,“三元”分别指乡试、会试、殿试的第一名,即“解元”“会元”“状元”;接连在乡试、会试、殿试中考第一名,称为“连中三元”。
二、(20分)
7.根据提示,填写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10分)串人
主题
诗文
出处
批注
羁旅思乡
①日暮乡关何处是,
                 
崔颢《黄鹤楼》
烟波凄迷,牵动乡愁。
                   
                   
范仲淹《渔家傲·秋思》
夕人思乡念亲,功业未成。
                   
                   
温庭筠《商山早行》
孤独早行,悲伤思乡。
建功立业
                   
坐断东南战未休。
辛弃疾《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
金戈铁马,杀敌报国
                   
                   
李贺《雁门太守行》
戍边将士,报效国家的热血与决心。
⑥僵卧孤村不自哀,
                   
                 
《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老而不衰,矢志不渝。
8.下列关于文学作品的描述,有误的一项是(3分)
A.《艾青诗选》中《大堰河——我的保姆》这首诗,抒发了艾青对抚养他的保姆——大堰河深深的爱和无尽的怀念。
B.“一头长而厚的乌发,大而敏锐的眼睛,高鼻梁,凸颧骨,一张机智的知识分子的面孔。”这是《红星照耀中国》里对朱德的外貌描写。
C.“男子反穿衣裙,以治内事;女子反穿靴帽,以治外事”描写的是《镜花缘》中的女儿国的景象。
D.《格列佛游记》讲述了格列佛因航海遇险而流落到小人国、大人国、飞岛国以及慧骃国等地的奇特经历。
9.学校在本届“读书节”中开展了系列名著阅读活动,请你参加并完成下列任务。(7分)(1)古典小说中有许多关于“闹”的情节,请结合自己的阅读体验,补充完整表格内容。(3分)
古典小说
“闹”的情节
“闹”的原因
人物性格
《西游记》
孙悟空大闹天宫
                 
桀骜不驯敢于反抗
《水浒传》
鲁智深大闹野猪林
林冲被公差押解至野猪林时,公差要杀害林冲。
               
《儒林外史》
             
周进大半生追求功名而不得,不禁悲从中来。
醉心科举痴迷官场
(2)小说中人物众多,有主要人物,也有次要人物。但“次要人物”并非不重要,他们也会对主要人物的人生产生很大影响。请从下列两组人物中选择一组,作简要分析。(4分)
A.《骆驼祥子》:祥子——老马祖孙                B.《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保尔——朱赫来
三、综合性学习。(6分)
某班级准备举行一次“推广特美食,我们在行动”的主题班会活动,李萌同学准备将以下三则材料推荐给班刊编辑,请你帮他完成下面三项任务。
【材料一】五一期间,淄博能成为热度最高的旅游城市,“进淄赶烤”的人们功不可没。小饼夹肉的香味萦绕不绝,众多烧烤店一刻不歇。即使淄博烧烤火到爆表,但除了几家上过热搜的个体网红店,几乎没有被人熟知的连锁烧烤品牌进入大众视野。
【材料二】美团数据显示,中式烧烤是仅次于火锅的第二大品类。据企查查,我国现存烧烤相关企业约52.52万家。据2020年美食调查数据,60%的受访者表示更倾向于品尝当地具有特的烧烤美食。作为一种地域性极强的江湖菜,烧烤的香气里包裹的是当地特食材、地域文化乃至一座城市的风土人情。
【材料三】以下是2023年全国部分烤串品牌概况调查图表(统计时间截止2023年4月)。
品牌名称
门店数量(家)
成立时间(年)
发源地
串意十足
516
2018
上海
木屋烧烤
211
2003
深圳
丰茂烧烤
52
1991
延吉
客串出品
36
2015
长沙
阿拉提羊肉串
26
2014
苏州
陶小串
16
2017
上海
永定门电烤串
15
1998
北京
10.请你用简练的语言概括材料一、材料二的主要内容。(2分)
11.请结合材料三的统计图,写出你的探究结论。(2分)
12.结合以上材料,假若你是烧烤店的经理,你将如何打造自己的的品牌?(2分)
第二部分 阅读(46分)
四、(20分)
(一)阅读下面诗歌,完成13-14题。(7分)
【甲】西江月·平山堂
苏轼
三过平山堂下,半生弹指声中。十年不见老仙翁,壁上龙蛇飞动。欲吊文章太守,仍歌杨柳春风。休言万事转头空,未转头时皆梦。
【乙】江城子·密州出猎
苏轼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 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注]①这首词是苏轼自徐州调往湖州,途经扬州时所作。平山堂:在扬州西北的大明寺侧,是欧阳修所建。②龙蛇飞动:指欧阳修在平山堂壁留题之墨迹。
13.下面对两首词的理解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甲词上片写作者瞻仰欧词手迹,抚今追昔,感慨岁月蹉跎。“半生弹指声中”的“弹指”比喻时间短暂。
B.甲词下片中苏轼目睹堂前恩师手植的“欧公柳”,耳闻歌女唱欧词,生发万千感慨。“吊”字写出对恩师的思念缅怀之情。
C.乙词中“倾城随太守”写出全城百姓看太守行猎,达到了万人空巷的程度,其狩猎之声势浩大可见一斑。
D.乙词上片叙事,下片抒情,内容丰富,融叙事、用典、言志于一炉,语言风格同甲词一样细腻悲壮。
14.《西江月·平山堂》中“休言万事转头空,未转头时皆梦”这句与《江城子·密州出猎》所表达的情感有什么不同?(4分)
(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5-19题。(13分)
宗泽,字汝霖,婺州义乌人,泽自幼豪爽有大志。登元祐六年进士第。廷对极陈时弊,考官恶,置末甲,调衢州龙游令。民未知学,泽为建庠序,设师儒,讲论经术,风俗一变,自此擢科者相继。通判登州。境内官田数百顷,皆不毛之地,岁输万余缗,率横取于民。泽奏免之。
金人逼二帝北行,康王即帝位南京,泽入见,泗交颐,陈兴复大计。金人谋攻汴京。自郑抵白沙,去汴京密槐花香,都人震恐。僚属入问计,泽方对客围棋,笑曰:“何事张皇,刘衍等在外必能御敌。”乃选精锐数千,使绕出敌后,伏其归路。金人果败,自是不复犯东京。泽威声日著,北方闻其名,常尊惮之,对南人言,必曰宗爷爷。泽疏言:“丁进数十万众,愿守护京城;李成愿扈从还阙,即渡河剿敌;杨进等兵百万,亦愿渡河,同致死力。臣闻‘多助之至,天下顺之’,陛下及此时还京,则众心翕然,何敌国之足忧乎?”上乃降诏择日还京。
泽前后请上还京二十余奏,每为潜善等所抑,忧愤成疾,疽发于背,诸将入问疾,泽婴然曰:“吾二帝蒙尘,积愤至此。汝等能歼敌,则我死无恨。”众皆流涕日:“敢不尽力!”诸将
出,泽叹曰:“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翌日,风雨昼晦。泽无一语及家事,但连呼“过河”者三薨。都人号恸,遗表犹赞上还京,赠观文殿学士、通议大夫,谥忠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