槐花关于味道有文采的题目 
1.爱的味道 
几年前的一个寒假,我咳嗽咳得十分厉害,喉咙咳红了,还伴随着剧烈地疼痛。 
从医院出来,刺骨的寒风吹到我脸上,如刀割一般。“咳-咳咳!”我咳得更厉害了。奶奶见了,赶忙脱下她的外套,给我披上,我感到很是温暖。 
回到家,时间已经不早了,餐桌上摆着一碗碗热气腾腾的菜。我没怎么吃,便走进了卧室,想睡一觉。刚整理好床铺,奶奶就走了进来,手里小心翼翼地拿着一个碗,里面装着一些棕的液体,那就是我的药。只见她缓缓地走到我得课桌前,轻轻地把碗放在桌上,招呼我过来吃药,等我把药喝完后,她才拿起碗安心离去。 
从那以后,每到我早上起床后或是晚上睡觉前,那碗药总会准时出现在我的课桌上。我把药喝完后才肯去做其他事。等我再回到卧室时,那只碗就会变戏法般的不见了。 
有一天早上,我起得很早,一看课桌,上面并没有那碗熟悉的药。我满腹狐疑,踮起脚尖悄悄
地走到奶奶的卧室门前,轻轻地推开门,奶奶不在。这时,厨房里传来了一阵叮叮当当的响声。我又蹑手蹑脚地走了过去,推门一看,原来是奶奶正在厨房里忙碌,盛满药的碗边放着我的早餐。她正在试着药的温度,用小勺舀着。白茫茫的水气在厨房里飘着。她的头发已经灰白,瘦弱的身躯在厨房里移动着,干枯的手上满是褶皱。我不禁叫了一声:“奶奶!” 
奶奶回过头来,看见我,说:“去等下,马上好了!”随即,她端出了药和早餐,放在餐桌上,慈祥地对我说:“快吃吧,小宝贝!” 
我端起了盛药的那只碗,把药喝了下去,仔细品味它,在苦中还带着一丝微甜。我的心暖暖的,屋子里仿佛充满了一种甜蜜的气息,是药的味道,更是爱的味道。 
奶奶的爱是那么朴实无华,情真意切,就如花一般甜美。 
2.外婆的味道
有一种味道,时常唤醒记忆;有一种情怀,永久留在心间。那味道淡淡而又持久,留住那味道,因为它承载着外婆满满的爱。 
小时候,父母外出打工,把我丢到农村,由外婆看管。外婆心灵手巧,总喜欢给我做各种美食。印象最深的是外婆做的槐花蒸菜,那沁人心脾的味道,在我的童年里荡漾开来…… 
四五月份,是槐花树肆意生长、盛情绽放的季节。一大早,外婆叫我和她去摘槐花。听到这话,我特别兴奋。我好奇地问外婆:“外婆,槐花长什么样子啊?我们为什么要摘槐花呀?”外婆“咯、咯”地笑出了声,抚摸着我带着疑惑的脸:“槐花是一种白的小花,带着香气。它可以用来做蒸菜,好吃着呢。”一会儿还可以吃啊!?真是太令我惊讶了,我一定要见见它的真面目。 
来到山下,站在槐树下的我的确惊呆了!那雪一般洁白的槐花,仿佛是能工巧匠们用白玉精雕细刻而成。我忍不住爬上树摘一串,轻轻握在手中,又柔软又清凉。放入口中,有淡淡的甘甜味。一阵微风吹来,沁人心脾的幽香扑面而来,我禁不住深深的呼吸,好像要把这香味儿都吸到肚子里。 
外婆轻轻的挥动着竹竿,便有一场“槐花雨”拂面而来。偶有一些米白的槐花落在外婆头发上,染白了她乌黑的头发。外婆将散落的槐花收集起来,拿回家里洗净、晾干。给我做槐花蒸菜。我便欢喜个不停。外婆在厨房里忙活儿,我便跟在后面转。外婆将槐花儿和面搅拌,
便拿出去蒸。不一会儿,便有香气不断从厨房里溢出。然后外婆在给蒸菜“上妆”,加盐、香油。那便是不可多得的美味。 
我咬上一口槐花蒸菜,一股槐花香萦绕于整个口腔,令人神清气爽。我回头望向外婆,外婆笑眯眯的看着我。温和的脸庞,阳光般的笑靥。 
外婆已离开了。此时月光依然那么皎洁,槐花儿还未散尽。我伸手接住一朵槐花,放到嘴里,细咂,那是熟悉的味道,那是童年的味道。其实,那是外婆的味道。 
3.诗词的味道
沿着竹简的丝丝纹理,顺着布帛的脉脉条痕,在醉人的晚风中,携一抹清浅月光,走入时光深处,去寻觅悠长历史中诗词的味道。 
诗词的味道,如酒,浓醇浑厚,入口只余断肠泪。吟那一句“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那一口浓烈的浊酒仿佛也流入了我的心底,刺得人眼泪直打转。想将士们在战场上百转千回,却终究还是思归不得归。又叹一句“明月楼高休独倚,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又是一口醇酒灌在心田。瞬间,仿佛就体味到了诗人独自登高望月的凄愁与哀思。那万般无奈与
深深的孤寂,催酒成泪啊! 
原来,诗词的味道,似酒,带着无限哀情与愁思,令人苦涩难言。 
诗词的味道,更是如花。在夏末秋来之际,吟一句“红藕香残玉簟秋,轻解罗裳,独上兰舟。”读着读着,便似有一缕清幽的夏荷残香,自手中书卷扑面而来,点染着空气中的丝丝秋凉,只余点点若有若无的闲愁与凄苦缱绻于心。或是在零零的落花边轻咏“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不似鲜活的花朵般润泽,尘中落花的丝丝余香,和着细尘、清风,钻入鼻腔,味道是干燥的,耐人寻味的,需要用心去捕捉。正如落花之品德,它或许为人所轻视,其实细细观察,便能被它一生默默奉献的无私而感动。 
原来,诗词之味亦如花,清新,温润,柔腻,看似则无,实则余韵无穷,感人肺腑。 
诗词的味道亦是似风。“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春风徐徐而过,一丝春日的芳香轻轻拂过鼻尖。更令人动容的便是这种入春风的曲,带着点儿风中的暗香,款款侵入心底,润湿眼眶。思故人,怀故园的情愁爱恨,带着春日的绵绵的芳香,在我脑海中挥之不去。“细草微风岸,危樯独夜舟。”在这深夜江畔的微风中,夹杂着夜独有的清凉味道,江岸
旁的湿润味道,细草独有的清新味道,和着诗人沉郁的优思。晚风的清冽之味,轻而载重,似重而轻。 
原来,诗词有着风的清朗之味,徐徐漫过心底。 
拂去历史的尘埃,轻捧书卷淡看庭前花开,轻吟诗词,细品其味,未尝不是一种静然安好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