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说新语》知识点总结
编写简介
刘义庆(公元403—公元444),字季伯,原籍彭城(今江苏徐州)世
居京口(今江苏镇江),南朝宋文学家。刘义庆为宋武帝刘裕之侄,长沙
景王刘道怜次子,其13岁时被封为南郡公,后过继给叔父临川王刘道
规,因此袭封为临川王。15岁之后平步青云,其间曾担任秘书监一职,
掌管国家的图书著作,该职位使其有机会接触、阅览皇家典籍。17岁升
任尚书左仆射,位极人臣。但这一时期,其堂弟宋文帝和刘义康的“主相
之争”日
益激烈,他担心有不测之祸,29岁时乞求外调,解除左仆射一职。此后,他先后出任荆州刺史、江州刺史、南兖州刺史等官职,在位期间,治理清明。他38岁开始组织一批文人编撰《世说新语》,并与当时的文人、僧人往来频繁。后因病回到京城,41岁病逝于建康(今南京)。
宋文帝哀痛不已,赠其谥号“康王”。
编写背景
文化背景:东汉后期,老庄哲学兴起,厌倦了儒学空虚一面的士人,醉心于老庄哲学所主张的“道法自然”和“无为而治”。到了魏晋时代,这一思潮在社会中更加普遍和深入,魏晋名士们从两汉的经学中解放出来,认为主体的自我高于礼法和名教。他们高扬人格美,追求自由,注重内心的真实,崇尚空谈,举止潇洒,行事率性,从而形成一种“名士风度”。当时,刘宋家族十分喜好魏晋风流,社会各层人士也对此追慕不已。
历史背景:公元424年,宋文帝刘义隆即位。他性情狠辣,喜欢猜忌。因为担心自己重蹈少帝被弑的悲剧,严格控制甚至杀戮了大量功臣和宗室成员,被杀大臣中就包括名将檀道济。在这样的背景下,刘义庆不得不加倍小心,以免遭祸。他借故离开京城,外调出任荆州刺史。外调后的刘义庆仍然处在宋文帝对于宗室诸王怀疑猜忌的统治之下,为了远离祸事,他招聚文学之士寄情文史,编辑了《世说新语》这样的一部清谈之书。
主题概括
《世说新语》主要通过记录魏晋名士的逸闻轶事和玄虚清谈,广泛地反映了这一时期士族阶级的生活方式、精神面貌以及清谈放诞的风气。
作品概述
《世说新语》主要记载东汉后期至魏晋时期士族阶层的逸闻、轶事、琐语,但是书中谈到的人物不只士族阶层、帝王将相,僧道儒士也均有涉及,所列人物多达六百余人,如果将标注中的人物计算在内,则有一千五百余人之多。
《世说新语》原本有八卷,部分遗失后只余三卷,分上、中、下三部分。《世说新语》依内容可分为36门,其中上卷4门——德行、言语、政事、文学;中卷9门——方正、雅量、识鉴、赏誉、品藻、规箴、捷悟、夙惠、豪爽,这13门都是正面的褒扬;下卷23门——容止、自新、企羡、伤逝、栖逸、贤媛、术解、巧艺、宠礼、任诞、简傲、排调、轻诋、假谲、黜免、俭啬、汰侈、忿狷、谗险、尤悔、纰漏、惑溺、仇隙。每门有若干则故事,全书故事共有一千多则。
语段赏析
语段一:王蓝田性急。尝食鸡子,以箸刺之,不得,便大怒,举以掷地。鸡子于地圆转未止,仍下地以屐齿碾之,又不得。瞋甚,复于地取内口中,啮破即吐之。王右军闻而大笑曰:“使安期有此性,犹当无一豪可论,况蓝田邪?”
赏析:本篇选自《世说新语·忿狷》,虽然描写的是生活中吃鸡蛋的一件小事,却极为典型,妙用“刺、
掷、碾、啮、吐”等动词,用“怒”“瞋”作神态刻画,仅五十余字便将人物急躁无比的性格刻画了出来,使人印象深刻。
语段二:梁国杨氏子九岁,甚聪惠。孔君平诣其父,父不在,乃呼儿出。为设果,果有杨梅。孔指以示儿曰:“此是君家果。”儿应声答曰:“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
赏析:本篇选自《世说新语·言语》,讲述了梁国一位姓杨的九岁男孩的故事。故事中孔君平看到杨梅,联想到孩子的姓,就故意逗孩子说:“这是你家的水果。”意思是,你姓杨,它叫杨梅,你们本是一家子。这信手拈来的玩笑话,很幽默,也很有趣。孩子应声答道:“没听说孔雀是先生您家的鸟。”这回答巧妙机智。孔君平在姓上做文章,孩子也在姓上做文章,由孔君平的“孔”姓想到了孔雀;最妙的是,他没有生硬地直接说“孔雀是夫子家禽”,而是采用了否定的方式,说“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婉转对答,既表现了应有的礼貌,又表达了“既然孔雀不是您家的鸟,杨梅也不是我家的果,所以请您知道这个道理”这个意思,这充分反映出孩子思维的敏捷,其语言的机智幽默使孔君平无语可答了。
语段三:陈仲举言为士则,行为世范。登车揽辔,有澄清天下之志。为豫章太守,至,便问徐孺子所在,欲先看之。主簿曰:“情欲府君先入廨。”陈曰:“武王式商容之闾,席不暇暖。吾之礼贤,有何不可?”
赏析:本篇选自《世说新语·德行》,昔日礼贤下士是为官之上德,选贤任能是为君之上德。陈仲举访徐
孺子,周武王敬商容,一个是清平天下的贤臣,一个是重贤爱民的君王,身在其位,必谋其政。以身效法,方能为天下人树立榜样,使国至盛世。陈仲举以身作则,士人慎独其身,仿周武王席不暇暖,从小立志为国扫平天下,终至“言为世则,行为世范”。一个人的言行能够令世人心悦诚服地效仿,真可谓:国士世无双!
语段四:荀巨伯远看友人疾,值胡贼攻郡,友人语巨伯曰:“吾今死矣,子可去!”巨伯曰:“远来相视,子令吾去,败义以求生,岂荀巨伯所行邪!”贼既至,谓巨伯曰:“大军
至,一郡尽空。汝何男子,而敢独止?”巨伯曰:“友人有疾,不忍委之,宁以我身代友人命。” 贼相谓曰:“我辈无义之人,而入有义之国。”遂班军而还,一郡并获全。
赏析:本篇选自《世说新语·德行》,记叙了荀巨伯为了保护病友,不肯“败义以求生”,愿“以我身代友人命”,感动得贼兵羞愧退走的故事,歌颂了荀巨伯忠于友情,重义轻身的可贵品质。
艺术特
《世说新语》是我国文学史上一部时间较早且具有重要意义的笔记小说集,它包含了逸闻趣事和玄虛清谈,每则故事篇幅都很简短,但在写人记事方面,既注意生活真实,又具有较高的艺术性。其艺术成就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语言风格。
《世说新语》以从容优雅、诙谐有致、含蓄隽永的笔调展现人物内心世界、精神追求,语言生动传神,描绘出魏晋时代独特的人文景观。其语言主要有以下四个特点:(1)简洁洗练,委婉曲折。
(2)含义深奥,耐人寻味。
(3)应对巧妙,意境高远,有极强的概括力和表现力。
(4)文辞工丽,比喻妙趣横生。
2.人物刻画。
《世说新语》全书涉及人物颇多,但作者成功地运用了多种文学表现手法,从而塑造出众多的魏晋名士形象,使人物形象栩栩如生,形神毕现。《世说新语》在人物刻画上有以下四个特点:
(1)在对比中凸显人物个性。
(2)通过个性化的言行举止捕捉人物神韵。(3)选取具有典型意义且富有表现力的细节,在特定的典型场景中凸显人物的典型特点。
(4)借用自然景物来衬托人的内心性情。
人物赏析
主要人
物精要分析性格特征
谢安
谢安是东晋时期的政治家,也是当时名士的代表之一,他集
中体现了“魏晋风度”的人格美。他的教育理念十分先进,对
于家族子弟的教育彻底摒弃了当时盛行的“灌输式”教育方
式,而是通过诱导、启发的方式来言传身教。为了培养孩子们
的观察力和想象力,他经常与子弟们坐下来谈心,从生活中普
通之事问起,让所有人参与讨论,因此才有了“未若柳絮因风
起” 这样的好句。在清谈方面,他才华过人,见识独到。一
次,在名士聚集的清谈会上,他作了万余言的宣讲,才智超
凡,俊雅飘逸,达到他人难以企及的境界。他临危而不乱,喜
怒哀乐不形于。例如,在风浪中颠簸的木舟上,其他名人雅
士乱作一团,只有他从容镇定,照旧吟诗。正是因为这份对待
人生世事的从容豁达心态,他即使奔赴鸿门宴也仍然温文尔
雅、潇洒自如,即使正在指挥“淝水之战”这样的重大战役,
他也能淡然与人下棋,甚至在得知大败敌军,也没有表现出一
丝得意和兴奋。
沉静俊秀、风流潇
洒、宽厚待人、见
识深远、知识渊博
处事不惊
王导
王导是东晋时期的政治家,南渡之后,他先后辅佐东晋元
帝、明帝、成帝三世。晋朝中兴,他功不可没。身为丞相,他
有“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责任心,善于把握大局,团结众
人,鼓励士气,调和各种矛盾。他在朝廷众人哀叹国家破碎、
个人前途渺茫的时候,鼓励他们要齐心协力。在出任扬州刺
史、众宾客前来道贺的时候,他用几句貌似诚实的恭维话语就
化解了和客人之间的矛盾。王导还善于提携后进,例如他发现
周镇是个真正的清官,便马上任用。他宽容待人,曾用幽默的
方式开导喝酒过度的下属。身为父亲,他慈祥、仁爱。例如,
他喜爱谨慎和顺的长子长豫,与其共下围棋;长豫去尚书省上
任,他亲自送其上车;长豫去世后,他再去尚书省,一路哭到
官署门口。
身为名士,他善于谈玄,甚至能和众贤清谈到三更时分。作为
上位者,他能够赏识有才能的下属,甚至与之相交,情意相
投。
机警智慧、胸怀大
局、宽容待人、选
贤举能、八面玲珑
高瞻远瞩
模拟训练
1.(2018~2019学年河北石家庄正定县初一上学期期末第6题2分)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
A.古人称谓有谦称和尊称的区别,像《陈太丘与友期行》中的“尊君”与“家君”,两者都是对对方父亲的尊称。
B.蒲松龄,清代文学家,代表作《聊斋志异》是我国古代优秀的文言短篇小说集。 王羲之 王羲之是东晋名士。他出身于琅琊王氏从小便显露出了机
智、洞察世事的一面。他不满十岁的时候,在大将军王敦的床
帐里睡觉,睡醒后听到了王敦和下属的叛乱计划。他机智地抠
出口水,佯装睡得很熟,这才得以保全性命。13岁的时候,他
机智地拜访名士周顗,得到了其赏识,在宴席上,周顗亲自割
牛心烤给他吃。太傅郗鉴来王府为女儿选婿的时候,王家子弟
均矜持而庄重,只有他袒露着肚腹躺在东床,毫不在意这件
事。
后郗鉴知道了他的行为,大为赞赏,选他为东床快婿。王羲之
精于书法,其行书有“飘如游云,矫如惊龙”之称。但他又很
不善于说话,即使在很亲近的人面前也时常露怯。他脆弱、敏
感,内心十分期望得到别人的认同,因此当他得知有人以他的
《兰亭集序》比美《金谷诗序》,又把他与石崇放在一起相比
时,他露出了非常欣喜的神。
机智、冷静、骄傲坦诚、敏感、脆弱
嵇康 嵇康是“竹林七贤”之一,他身长七尺八寸,仪容伟岸,风
采卓然。他任诞放达,常与阮籍、山涛、王戎等人,集聚竹
林,纵情饮酒,笑傲王侯。他不齿于司马氏对于曹魏皇权的篡荀巨伯远看友人疾
夺,在司马集团派人试探、拉拢的时候,对其不施与好脸,连招呼也不打。后受到友人吕安案件的牵累下狱。在他赴难的时候,数千学生和他的亲友为其送行,他却面不改,神情自然,不为自己的冤屈激辩,只是弹起了《广陵散》,对于《广陵
散》即将绝迹怅惘不已!
任诞放达、率性豪
放、从容淡然、刚
烈不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