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语文课本一二年级古诗
    惠崇春江晚景
    作者:***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
    诗词注解
    (1)惠崇(亦为慧崇):福建建阳僧,宋初九僧之一,能诗能画。《春江晚景》是惠崇所作画名。钱钟书《宋诗选注》中为“晓景”。诸多注本,有用“晓景”、有用“晚景”,此从《东坡全集》及清以前注本用“晚景”。这两诗是作者元丰八年春天在靖江欲南返时江边情景的写照。
    (2)蒌蒿:草名,存有青蒿、白蒿等种。《诗经》“呦呦鹿鸣,食野之蒿。”
    (3)芦芽:芦苇的幼芽,可食用。
    (4)河豚:鱼的一种,学名“��”,肉味美味,但是卵巢和肝脏有剧毒。产自我国沿海和一些内河。每年春天逆江而上时,在淡水中繁殖。
    (5)上:指逆江而上。
    白话译文
    竹林外两三枝桃花初放,鸭子在水中游戏,它们最先察觉了初春江水的回暖。河滩上已经满是蒌蒿,芦笋也开始抽芽,而河豚此时正要逆流而上,从大海回游到江河里来了。
    小池
    作者:***
    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快乐晴柔。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诗词注解
    泉眼:泉水的出口。惜:吝惜。
    照水:百花在水里。晴柔:晴天里轻盈的风光。
    尖尖角:初出水端还没有舒展的荷叶尖端。
    底下:上面,顶端。为了押韵,“头”不念轻声。
    诗句译文
    泉眼悄然无声就是因不忍心细细的水流,树阴荡漾水面就是钟爱晴天和风的柔和。
    娇嫩的小荷叶刚从水面露出尖尖的角,早有一只调皮的小蜻蜓立在它的上头。
    渔歌子
    作者:***
    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
    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
    诗词注解
    渔歌子:原是曲调名,后来人们根据它填词,又成为词牌名。
    西塞山:在今浙江省湖州市西面。
    白鹭:一种白的水鸟。
    桃花流水:桃花花开的季节正是春水盛涨的时候,又称桃花汛或桃花水。鳜鱼:又称“花鱼”、“桂鱼”。扁平、口小、鳞细、黄绿,味道鲜美。
    箬笠:用竹篾、箬叶编的斗笠。
    蓑衣:用草或棕麻编织的雨衣。
    诗句译文
    西塞山前白鹭在民主自由地飞翔,江岸桃花花开,春水初涨,水中鳜鱼鲜美。渔翁头戴青的箬笠,披上绿的蓑衣,冒着斜风细雨,鲁银投资泛舟,用不着回家。
    游山西村
    作者:陆游
    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萧鼓跟随春社将近,衣冠朴素古风存有。从今若许逍遥乘坐月,王轼无时夜腋花。
    词语注释
    ⑴腊酒:腊月里酿造的酒。
    ⑵足鸡豚(tún):意思是准备了丰盛的菜肴。足:足够,丰盛。豚,小猪,诗中代指猪肉。
    ⑶山重水复:一座座山、一道道水重重叠叠。
    ⑷柳暗花明:柳深绿,花红艳。
    ⑸箫锣:仙月琴。春社:古代把立春后第五个戊日作为春社日,祭拜社公(土地神)和五谷神,保佑大丰收。
    ⑹古风存:保留着淳朴古代风俗。
    ⑺若许:如果这样。逍遥乘坐月:存有空闲时趁着月光前来。
    ⑻无时:随时。
    ⑼烛(kòu)门:呼救。
    白话译文
    不要苦笑农家腊月里酿出的酒浊而又国舅,在大丰收屿年景里待客菜肴非常美味。
    山峦重叠水流曲折正担心无路可走,柳绿花艳忽然眼前又出现一个山村。映日荷花别样红全诗
    吹起着箫动起锣春社的日子已经吻合,村民们衣冠朴素古代风气仍然留存。
    今后如果还能乘大好月出外闲游,我一定拄着拐杖随时来敲你的家门。
    《游等山西村》就是宋代诗人陆游的作品。这就是一首记游抒情诗,抒发江南农村日常生活,诗人紧贴诗题“游等”字,但又不具体内容描绘游村的过程,而是穗序游村的见闻,去彰
显不尽之游兴。全诗Tiongkok诗人出游至农家,次写下村外之景物,撷取村中之情事,末写下频来夜游。写给虽各存有侧重于,但以游村横跨,并把明丽的山村自然风光与纯朴的村民习俗人与自然地统一在完备的画面上,形成了迷人的意境和恬静、动人的格调。此诗题材比较普通,但立意新巧,手法白描,不必辞藻涂抹,而自然成趣。
    刘禹锡
    盼洞庭
    作者:刘禹锡
    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并无风镜未搓。
    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
    作品注解
    洞庭:湖名,在今湖南省北部。
    湖光:湖面的波光。两:指湖光和秋月。和:人与自然。指水与月光互相交相辉映。
    潭面:指湖面。镜未磨:古人的镜子用铜制作、磨成。这里一说是湖面无风,水平如镜;一说是远望湖中的景物,隐约不清,如同镜面没打磨时照物模糊。
    山水翠:也并作“山水”。山:指洞庭湖中的君山。
    白银盘:形容平静而又清的洞庭湖面。白银:一作“白云”。青螺:这里用来形容洞庭湖中的君山。
    作品译文
    洞庭湖上月光和水交相融和,湖面风平浪静如同未磨拭的铜镜。
    远远远眺洞庭湖山水苍翠例如墨,犹如洁白银盘里塞着青青的螺。
    春思
    作者:皇甫冉
    莺啼燕语报新年,马邑龙堆路几千。家住层城临汉苑,心随明月到胡天。
    机中锦字论长恨,楼上花枝苦笑独眠。为问元戎窦车骑,何时抵旆尔燕然。
    注释
    1、马邑:秦所屯兵名,今山西朔县,汉时曾与匈奴争夺战此城。龙堆:白龙堆得缩写,指沙漠。
    2、层城:因京城分内外两层,故称。
    3、苑:这里指行宫。
    4、机中句,窦滔为苻坚秦州刺史,后谪龙沙,其妻苏蕙能文,颇思滔,乃织锦为回文旋图诗寄之。共八百四十字,纵横反覆,皆成文意。论:表露,倾吐。
    5、为问两句:后汉窦宪为车骑将军,小溃匈奴,遂尼里燕然山,命班固作铭,刻石而还。元戎:犹主将。抵旆:犹班师。尔:镌刻。燕然:燕然山,即为今蒙古人民共和国杭爱山。
    译文
    莺歌燕语预报了即将来临新年,马邑龙堆上就是几千里的疆边。
    家住京城比邻着汉室宫苑,心随明月飞到边陲的胡天。
    织锦回文倾诉思念的长恨,楼上花枝嘲笑我依然独眠。
    请问你主帅车骑将军窦宪,何时班师回朝刻石燕然山。
    白居易
    钱塘湖春行
    作者:白居易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就可以没有马蹄。最快乐湖东行严重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注释
    孤山寺:南北朝时期陈文帝(~)初年建好,名承福,宋时更名广化。孤山:在西湖的里、外湖之间,因与其他山不二者相继,所以表示孤山。上存有孤山亭,可以眺望西湖全景。
    贾亭:又叫贾公亭。西湖名胜之一,唐朝贾全所筑。唐贞元(公元~年)中,贾全出任杭州刺史,于钱塘湖建亭。人称“贾亭”或“贾公亭”,该亭至唐代末年。
    水面初平:湖水才同堤岸齐平,即为春水初涨。初:在古汉语里用做副词,常用去则表示时间,就是指刚刚。
    云脚低:白云重重叠叠,同湖面上的波澜连成一片,看上去,浮云很低,所以说“云脚低”。点明春游起点和途径之处,着力描绘湖面景。多见于将雨或雨初停的.时候。云脚:接近地面的云气,多见于将雨或雨初停时。“脚”的本义指人和动物行走的器官。这里指低垂的云。
    晚莺:初春时早来的黄鹂。莺:黄鹂,鸣声婉转动听。
    争暖树:争着飞到向阳的树枝上去。暖树:向阳的树。
    崭新燕:刚从南方飞回来的燕子。
    啄:衔取。燕子衔泥筑巢。春行仰观所见,莺歌燕舞,生机动人。侧重禽鸟。
    乱花:纷繁复杂的花。渐:副词,渐渐地。欲:副词,将要,就要。迷人眼:并使人眼花缭乱。
    浅草:浅浅的青草。才能:刚够上。没:遮没,盖没。春行俯察所见,花繁草嫩,春意盎然。侧重花草。浅浅的青草刚够没过马蹄。
    湖东:以孤山为参照物,黑沙堤(即为白堤)在孤山的东北面。
    行不足:百游不厌。足,满足。
    阳:同“廪”,指树荫。
    白沙堤:即今白堤,又称沙堤、断桥堤,在西湖东畔,唐朝以前已有。白居易在任杭州刺史时所筑白堤在钱塘门外,是另一条。诗人由北而西而南而东,环湖一周,诗则以湖东绿杨白堤结束,以“最爱”直抒深情。白堤全长约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