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自己的主人--向快乐出发
1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初步了解情绪ABC理论。
2.技能目标:学会运用理性思维模式,提高情绪调适能力。
3.情感目标:培养理性思维模式和乐观积极向上的情绪
2重点难点
重点:情绪ABC理论的运用,培养理性思维模式。
难点:情绪ABC理论的运用,培养理性思维模式。
3教学过程
3.1第一学时
3.1.1教学设计
1、导入新课
教师播放幻灯片,呈现不同表情的图片,并提示学生注意这些面部表情的差异。说说下面人物的表情表达了怎样的情绪?(学生回答)
教师提问:提问学生今天从起床到现在你都经历了哪些情绪?分别因为什么人,
什么事?(请2-3学生回答)
2、情绪的奥秘教师举例:教材心灵探索
(1)情绪的含义
情绪的含义:情绪是人对客观事物的主观体验情绪的构成:生理反应、表情行为、和主观体验情绪的特点:情境性,暂时性组织学生模拟生活中的情景,注意观察
情绪的发生。
教师提问:情绪与情感是否相同?
(2)情绪的来源
生理状态、客观情景、自我期望的满足与否、个体对事件看法。
3、破解情绪的密码
教师讲解:
(1)常见的情绪困扰自卑、焦虑、嫉妒
教师提问: 你是否存在上述情绪困扰,或者其他情绪困扰?
(2)正视情绪,合理表达正视情绪:不要压抑掩饰或否认合理表达:他人倾诉、向环境宣泄、使情绪升华(教师举例说明)
4、调整情绪,善用技巧
(1)调整情绪
调整期望
理性认知——情绪ABC理论
(2)善用技巧(播放放松体验视频,让学生跟着引导语来做)
深呼、想像、音乐调节、体育锻炼
做自己的主人
5、总结
解决问题的方法很多,当人碰到不愉快的事情时,人们可以做很多事情,转移自己的注意力;可以放松体验等等。但是最根本最难的是改变自己的想法,掌握艾利斯的情绪ABC疗法,改变不合理的认知,形成良好的理性认知。在处理问题时更多的关注是否破坏我与别人的关系,是否能够解决问题。
3.1.2教学活动
活动1【导入】1、导入新课
教师播放幻灯片,呈现不同表情的图片,并提示学生注意这些面部表情的差异。说说下面人物的表情表达了怎样的情绪?(学生回答)
教师提问:提问学生今天从起床到现在你都经历了哪些情绪?分别因为什么人,什么事?(请2-3学生回答)
活动2【活动】2、情绪的奥秘
教师举例:教材心灵探索
(1)情绪的含义
情绪的含义:情绪是人对客观事物的主观体验
情绪的构成:生理反应、表情行为、和主观体验
情绪的特点:情境性,暂时性
组织学生模拟生活中的情景,注意观察情绪的发生。
教师提问:情绪与情感是否相同?
(2)情绪的来源
生理状态、客观情景、自我期望的满足与否、个体对事件看法。
活动3【活动】3、破解情绪的密码
教师讲解:
(1)常见的情绪困扰
自卑、焦虑、嫉妒
教师提问: 你是否存在上述情绪困扰,或者其他情绪困扰?
(2)正视情绪,合理表达
正视情绪:不要压抑掩饰或否认
合理表达:他人倾诉、向环境宣泄、使情绪升华(教师举例说明)
活动4【讲授】4、调整情绪,善用技巧
(1)调整情绪
调整期望
理性认知——情绪ABC理论
(2)善用技巧(播放放松体验视频,让学生跟着引导语来做)
深呼、想像、音乐调节、体育锻炼
活动5【讲授】5、总结
解决问题的方法很多,当人碰到不愉快的事情时,人们可以做很多事情,转移自己的注意力;可以放松体验等等。但是最根本最难的是改变自己的想法,掌握艾利斯的情绪ABC疗法,改变不合理的认知,形成良好的理性认知。在处理问题时更多的关注是否破坏我与别人的关系,是否能够解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