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长记录册家长心路历程
有了孩子以后,莫名焦躁,不知道怎么养,怎么陪,怕把一个好苗子耽误在自己手里,希望他完成自己所有未完成的梦想。
梦想就在他上幼儿园开始破灭。和小姑娘相比,他吃饭不行,穿衣不行,表达不行,主要还不能遵守纪律,执行命令。
这一定是我哪里没有做好。我开始疯狂阅读各种育儿书籍,缓解我的焦虑。“静待花开”是最大的收获。在等待很久之后,我没看到花开,终于知道我养的是棵树,没有花期可等。
那就解决“树”的问题。“树”经常迟到,没有时间观念。我就开始关注时间管理。发现原来没有问题的孩子,只有问题的父母。原来孩子的问题反应的就是父母的问题,家庭的问题。父母是原件,孩子是复印件。我开始反思,果然如此,我自己就经常迟到,做事情拖到最后一秒,飞速解决,孩子不可能跟上我的节奏,要么催,要么只能迟到。出问题根源,我开始学习时间管理。希望从自我成长,带动他的成长。
学习时间管理之后,我把重心转移到自我成长,焦虑果然好了很多,也接受了彼此的状态,不
苛求,只引导。果然也少了很多鸡飞狗跳,多了几分母慈子孝。
但是随着青春期到来,主权之争又掀起波澜。他要尊重,又没有足够自控力,怎么放权,怎么监督,收放的度在哪里,如何把控?
还好我在自我成长选的心理学,多和各方儿童教育专家请教,时刻修正自己状态。
第一,不要把自己的焦虑情绪传递给他。事情远没有你想象的那么严重--学习不好就考不上重点中学,上不了重点中学就考不上好大学,考不上好大学就没有好工作,人生就完蛋啦!这个和闺蜜,妹吐槽一下,说完就过啦!你的焦虑是你的情绪,正视。和孩子没关系,也不会起到什么好作用。
第二,要给孩子试错机会。毕竟人生是他的人生,你只是载体,陪伴而已。他自己选择,才会负责。就像小孩子,不试火,怎么知道烫。父母一颗赤胆忠心,就想让孩子少走弯路,替孩子做正确的决定。可是,再完美,那都不是他的人生,他不会快乐。成与败都是人生体验。
第三,学会沟通。一定是非暴力沟通,放下姿态,像朋友,甚至像学生。千万不要高高在上,
命令,批评,指责,那样不如不说,适得其反。先争取孩子意见,问问,孩子是怎么想的呢?肯定好的方面,柔和讲出自己意见--你想得好全面,我都没想到那么多,我是这么想的……你感觉呢?一切源于平等和尊重。他以后的话语权就在你这里成长。
第四,爱的陪伴。放下手机,专注而深情的陪伴。不要手里拿着手机,放不下工作,社交,购物,小视频,时不时催催:做完作业了吗?去跳绳。快点儿洗漱,到时间睡觉啦!孩子很快就学会,以后你说话他都不理你,只是偶尔回应一下。我就这样滴。发现问题果断放下手机。问问孩子,我们做个游戏吧?他不理,心理想着手机,一分钟后问我,玩啥?我心理想,不知道呀。灵光一现,要不玩填诗。昨天老师让背的古诗,还没有完成。拿出来读一遍,我提头,他补尾,再来一遍,我第一句他第二句,再来一遍,背完了。孩子说妈妈再被一首。早晨如此美好,没有查作业的尴尬,没有批评的紧张,到一个方法解决一个问题。
第五,及时反馈,学会表扬。对于孩子的问题要及时正面反馈,表扬行为,肯定努力,不只是强调结果。比如孩子解出一道难题,就表扬他肯面对困难,努力探索,而不是表扬他聪明。
这些都是我伴随孩子成长,通过学习探索的战斗经验,战斗宝典。
与神兽之战,且战且勇,且战且智,其乐无穷。成长历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