义素分析与反义聚合
本文在借鉴前人研究反义词方法的基础上,将义素分析运用到反义词的研究中,尝试运用新的方法分析反义词,并通过挖掘同一词在构成反义词时的不同义素表现,说明其对后世构词的影响。
标签:义素 反义词 构词
古的反义词是什么一、古汉语反义词研究概论
当前,反义词研究主要是对反义聚合现象的研究,对已有成果的借鉴也主要在反义研究范畴。鉴于构成反义的词与词之间的同义关系,同义词研究也可以为反义词研究提供参照。从研究内容看,以往反义词的探讨大体集中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反义词的界定
学界对反义词的认识,经历了一个由宏观到微观的过程。从最基础的认识看,反义词即意义相反或相对的词。在此基础上,前贤们对反义词有了更深层的探讨,如石安石、詹人风认为反义
词是在逻辑上的“不相合关系”,是仅在“某一个语义成分上相反”的关系。蒋绍愚从“义位”上界定反义词,反义词要有共同的基础,否则反义关系就不存在。高守纲也作了相近的概括。陈伟武研究甲古文反义关系,指出反义词是指两个词各含有一个语义(义位),它们的构造成分(义素)有同有异。有的一般义素相同,有的相近,而它们的区别义素是相反相对的。张志毅、张庆云、邢福义等也有类似表述。
综合上述,仅说反义关系是意义上的相反,还不够深入,进一步细致到义素层面,把词的义素构成情况和词的实际使用情况结合起来考察,会有一些新的发现。例如蒋绍愚指出:“如果两个词其他义素完全相同,只有一个义素不同,而这个义素又是反义的,这两个词未必就是反义词,也可能是近义词。”如此区分就比较清楚。从义位的角度界定是指两个词只有一个义素不同而其他义素完全相同的一组词。
(二)反义词的判分
张志毅、张庆云根据语法功能判定反义词,认为反义词是处于某种语法类别词的前后,跟某种逻辑或语义类别的词联系,同时要进入同一语法结构或同一语句的相应位置。赵克勤从意义范畴上,把反义词分为自然类、时间类和方位类等,从意义关系上把它分为极性对立、互
补关系和某种关系上的对立。蒋绍愚将反义词分为互补、反义、反向三类。何九盈、蒋绍愚依照词义不同,将反义词分为双边多义反义词、多边单义反义词、多边多义反义词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