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尔滨英语导游词
【篇一:哈尔滨导游词】
哈尔滨作为一个近代城市,其城市历史与中华民族的历史相比,谈不上悠久。但也就是这不算悠久的历史,形成了哈尔滨所特有的文化,这文化已溶入了我们的血液,我们的一切无时无刻不在受其影响。哈尔滨只有100多年的建城史,是一座从来没有过城墙的城市。不仅荟萃了北方少数民族的历史文化,而且是中外文化融合的名城。上个世纪初,随着中东铁路的修建,英、日、法、美、意等16个国家在哈尔滨设立领事馆,建有300多家国际商社,外国移民大量涌入,最多时达到17万人,而当时的哈尔滨仅有人口30多万,也就是说在两个人中就有一个外侨,哈尔滨一时间成为以沙俄统治为首的国际城市.
1895年,中日甲午战争以中国惨败而告终。失败的结果是与日本签订了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割让辽东半岛并赔偿白银2亿两,面对如此局面,清政府急于寻一位“国际盟友”以联合抗日。此时的哈尔滨只不过是在花江旁,由少数、艺人、农民组成的小鱼村。他们捕鱼贡鲜、耕种土地、过着与世无争的生活,不过以后发生的一系列事件,却改变了这个渔村今后的命运。1896年,对我国东北地区凯觎已久的沙俄逼迫清政府签订《中俄密约》和《中俄合办东省
铁路公司合同章程》。根据合同第六条规定,铁路所需土地由中方提供,至铁路全线建成时,俄方共占铁路用地1161平方公里,称为铁路附属地。俄国在1898年将中东铁路工程局迁至哈尔滨,并把哈尔滨作为中东铁路的中心。1903年,中东铁路全线通车,哈尔滨也成为沙俄控制下的国中之国。日俄战争期间,哈尔滨成为俄国的后方基地。俄战败将势力退出南满后更把哈尔滨作为其向中国经济掠夺的前沿。二世纪初,各帝国主义国家的本家、险家纷纷来哈投资、投机和淘金。有16个国家在哈尔滨设事馆,20余个国家在此居住。8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欧洲战火阻隔,哈尔滨经济得以几何级迅速发展,被称为“东方莫斯科”、“中国巴黎”,哈尔滨成为外国、富商的乐园。
  1931年日本侵略者的铁蹄踏入了哈尔滨,直到1945年8月15日日本投降,哈尔滨人的境况是悲惨的,电视剧《黑太阳731》就是历史再现。当然,我们也从来没有停止过反抗。想必很多人都听过讲的《8夜幕下的哈尔滨》吧,那里描写的就是哈尔滨人顽强与侵略者作斗争的故事。《尚志》、《一曼》等电影、电视剧反映的内容都是真实的写照。
值得庆幸的是,作为在中国率先进入近代国际都市行列的哈尔滨,虽然从建市之初就一直在外国列强的控制之下,但她是回到人民手中的第一个大城市。1946年4月28日哈尔滨解放,在此后三年多的时间里,作为解放战争的后方,她做出了突出的贡献。
大街上 新中国成立后,国家在哈投巨资,将其建成了工业基地和科技城。苏联援建的156大项目中有13项在这里,各种大学大所也纷纷落户哈尔滨,如赫赫有名的军工、哈工大、黑大、哈师大、哈医大、商大、东北林大、东北农大等,在哈尔滨的历史上出现了二次辉煌。但在改革开放后,相对来讲,哈尔滨有些落后了,老工业基地、国有大型企业在改革中船大掉头难,再加上政策倾向沿海地区,这些都使我们付出了巨大代价。只要耕耘就有收获,我可以高兴地告诉大家,经过20多年的努力,我们又站起来了。现在经过现代企业制度改革、产业结构调整及老工业基地技术改造等一系列改革措施,哈尔滨国有工业已出现强劲的增长势头,并于两年前实现全行业扭亏为盈的良好态势。如大家熟知的哈药集团、、、三大动力厂等都实现了再次腾飞的目标。权威人士判断新世纪里,哈尔滨将在中国率先进入现代化。“漫漫,其兮,吾将上下求索”,尽管前面的路很长,但我们充满了信心。
  今天的哈尔滨已不再是当年的渔村,她作为黑龙江省的省会,总面积5.32万平方公里,市区面积1675平方公里,在全国省会城市中,是面积最大的一个城市。人口近千万,其中市区人口三百多万,下辖8区11市县。
  关于“哈尔滨”的名称由来,众说不一。一说古语“平地”;一说“晒网场”;一说真语“阿
勒锦”,是“荣誉”、“声望”的意思。
哈尔滨机场是中国东北北部最大的国际航空港,哈尔滨火车站是中国东北北部铁路干线的枢纽,花江是中国内河通航的第三大河流,哈尔滨港是这条江上的最大中心港。
哈尔滨的夏天气候宜人,绚丽多姿,别具魅力,是消夏避暑的理想地方。美丽的花江宛如一条彩带,给城市增添了无限风光。一年一度的哈尔滨之夏音乐会,引得中外著名艺术家纷纷前来献艺,使哈尔滨赢得了北方音乐名城的美誉。
哈尔滨还是一座冰雪名城,每年举办的f8哈尔滨国际冰雪节、艺术博览会汇集了冰雪艺术精华,吸引了海内外大批游客前来观光旅游,参加经济贸易交流。
哈尔滨的城市建筑别具,蜚声中外,不仅有林林总总的欧式建筑,也有传统的中国古典建筑,近年来又建设了许多现代建筑,使这个城市呈现出中西合壁的建筑风格。
我们马上就要到达中央大街了,为大家介绍一下我们的目的地,中央大街。 各位游客,大家好:
我们现在来到了哈尔滨著名的旅游景点——中央大街步行街。到哈尔滨,要逛中央大街步行街就像到北京一定要去王府井大街一样。  现在我们就站在这条中央大街上,它北起防洪纪念塔,南至经纬街,全长1450米,宽21.34米,其中车行方石路宽10.8米,全街欧式及仿欧式建筑71栋,其中保护性建筑13栋。
1997年6月1日正式开通步行街,全长860米。
在大家的右手边,就是这条大街上最著名的马迭尔宾馆。当年在哈尔滨的犹太人,主要来自俄国,当时常常能看到一些头戴黑礼帽,身穿黑大衣,鬓角蓬松,蓄着胡须的犹太人。犹太人那时尚无自己的祖国,而是持他国护照,抱着到远东处女地淘金的热情来到哈尔滨,犹太人具有非凡的商业才能,加之人们流浪于世界各地,无论什么样的生活环境都能适应,他们很快的发展起来。到1922年,犹太人移民哈尔滨达到鼎盛时期,约有1万余人。1901年,中东铁路临时通车,俄国籍犹太人约瑟 开斯普来到哈尔滨,他开过修表店、银器店、珠宝店,他以犹太人独有的精明和眼光,预料到日后哈尔滨必将成为远东最大的国际都市,旅店业极有前途,于是,他聘请他的俄国挚友尤金诺夫设计,选购欧美各国上等建材,在1906年建成了远东最豪华的马迭尔宾馆,也是中国第一家涉外宾馆,是新艺术运动式建筑。 马迭尔宾馆
作为中央大街最早的建筑,占据了最佳的地理位置,在中国大街中段。这座路易十四风格的三层建筑,典雅豪华,步入内部是浓郁的法国情调,仿佛进入法王路易十四的
宫殿,极尽豪华的壁饰、挂毯、铜器及各种规格的镜子,镶嵌金边,不愧为”东方的凡尔赛宫“。
在马迭尔宾馆的对面,就是华梅西餐厅,已经有80年的历史。1925年时,原名马尔斯餐厅,1931年正式做俄式大菜,成了西餐名店。1937年全市西餐厅260多家,中央大街100多家,它是哈尔滨最正宗的西餐厅。这里每天午夜才闭店,有汉、俄、日、犹太服务员40多人,均衣着讲究,夏天白衫一天两换,保持洁白。1957年改名为华梅西餐厅。正宗俄式大菜享誉海外,它突出欧洲园林式酒吧风格,服务员一律黑西服、红领带,敬菜、摆台有理有序,上菜高拿轻放。它经营的俄式大菜,也是随着中东铁路来到哈尔滨的。当时的特是纸包小牛肉、纸包大虾、闷罐牛尾。几十年来,它综合了已经消失的西餐厅的特,增加了基辅烤鸭、莫斯科烤乳猪、高加索羊肉串、海参崴的奶汁桂鱼、苏波汤、大马哈鱼和俄式面包”沙艾克“。
再往前,就是哈尔滨市最大的一处巴洛克建筑——教育书店,原名松浦洋行,入口处有两尊
人体塑像,他们是古希腊神话中两个擎天神,男的亚特拉斯,女的加利亚切德。
在教育书店的对面,就是哈尔滨著名的啤酒广场,每到夏季,这里就会搭起凉亭,摆上藤椅,是哈尔滨市民夏季消暑、喝啤酒的好地方。广场上还有一个1999年从大连运来的铜制的马车雕塑,名为”老街神韵“,这幅雕塑就是当年中央大街的真实写照。
当时这条石头路都是高档马车,纯种大洋马,马蹄奏着清脆的声响,穿行在绿茵石头路上,满大街上飘着香水味,满眼见到的都是金发碧眼的外国人,是不是有一种异国他乡的感觉呢!
中央大街,楼高与道路的宽1:1,沿街建筑多为二层楼建筑,没有太高大的,也没有太矮小的,地面和屋顶呈53度视角,令人很舒服,稍抬头就能看清建筑细部结构。
近年来,各商家纷纷重新装饰门面,贴金镶银,张灯结彩,把中央大街打扮的更加!富丽堂皇,成为哈尔滨最著名的最富有特的商业一条街。今天,走在中央大街,便会发现临街两侧风格各异而又统一和谐的建筑,与方形石铺成的大街相映成趣、相得益彰,组成了中外城建史上独特的长街。而这些建筑,各式各样,既无中国古典建筑的飞檐斗拱,红墙绿瓦,也没有古园林的曲径通幽,九曲流觞。但漫步长街,每迈一步,都有一番风景。  现在就请大家漫步在这条充满异国情调的中央大街上,来细细体会这别样的情怀吧!
【篇二:哈尔滨中央大街英语导游词加翻译】
ladies and gentlemen:
today we are going to visit zhongyang street. this is the downtown area. in order to better know the street, we are going to walk through it, which takes about 40 minutes. those who do not like walking may keep seated, our coach will go along another street and stop at the flood control monument. those who cannot walk that far may take a taxi to the flood control monument. now let6’s get off the coach, and take a walk on zhongyang street.
zhongyang street measures 1450 meters from jingwei street in the south to the flood control monument on the riverbank in the north. this is china’s longest walkway. the street was built at the end of the last century. it was connected to a wharf at the songhua river. because of the constant transport of the goods needed for building the china eastern railway, a shopping center began to take shape along this street at the turn of the century. harbin at that time was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