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小学生作文中的创新思维
创造是推动人类文明前进的车轮;是托着人类理想飞翔的翅膀。创新思维,指的是人脑不仅能感知眼前的事物,回忆过去的经历,而且还能在此基础上产生没有经历过的事物或形象,形成过去没有的新概念或新产品。人的创造性思维能力,是新世纪人才必备素质之一。相对小学生而言,创新思维能力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在教师作文指导的基础上,突破定势,能从别人不大注意的角度入手,力求新颖;二是能用独特的眼光来观察事物,写出不同的感受来。在作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小学生的创新思维,我的具体做法是:
一、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
小学生写出的作文内容空洞,枯燥无味,总习惯于某一种思维方式,从而产生了一种定势心理。不能一些写作方法和写作技巧灵活地运用到自己的作文中去,同时,有了这种定势心理,往往会严重地妨碍他们的创新思维活动。这时,我就得帮助他们突破定势,从而引发他们的创新思维,使学生作文言之有物。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激发学生兴趣,发散学生思维。《少年闰土》这课我是这样启发诱导学生的:课文讲闰土心里有无穷无尽的希奇事,写了哪几件事?着重写哪一件?是怎样写的?学生通过再次阅读课文,弄清了“看瓜刺猹”这件事写得详细,作
者是抓住人物的语言,举止和神态等方面的描述,使闰土活泼可爱的形象更加鲜明给读者留下了难以磨灭的印象。接着我要求学生模仿这件事的写法,把“雪地捕鸟” “海边捡贝壳” “看跳鱼儿”这三件事选择其中的一件把它写具体。这样做学生写作兴趣浓厚,写起来得心应手,游刃有余,短时间就可完成练习。
发散思维,是创新思维能力的基础。没有“发散”,就没有“创新”。所以,就有助于克服思维定势,激发他们的创新思维。
二、结合教材编写故事
在学生熟悉掌握课文思想内容的基础上,让学生多角度地进行故事接龙,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提高学生的创造能力。例如:我在教学《凡卡》这篇课文时,在学生领会思想内容的基础上,我给同学们出一道作文题《凡卡回到乡下后》,同学们积极想象,思路开阔。有的写凡卡到乡后,仍过着猪狗不如的生活,他为了挣得一块面包,不得不去求菲吉卡让他答应自己去为老爷擦皮鞋……有的写凡卡为了减轻爷爷的负担,他来到管家家里,经过苦苦哀求,管家才答应让他去放羊……还有的写凡卡为了履行自己的诺言,每天干完活回来,总忘不了给爷爷捶背,搓烟叶,或为爷爷祷告上帝……不管同学们如何想象凡卡回乡下的生活,
他们都清楚,在那黑暗的资本主义社会里凡卡不管到哪里,他的生活都是痛苦的。
再如我在教学《卖火柴的小女》孩这篇课文时,我又以<卖火柴的小女孩来到我们中间>为题,来拓展学生们的思维,大家一看到这个题目,便进行大胆的构想。我清楚地记得有个学生这样写道:卖火柴的小女孩随着奶奶飞到上帝那儿,她向上帝诉说自己的愿望,上帝对她十分同情,并对她说:“在遥远的东方,有一个美丽的国度,那儿没有寒冷,没有痛苦,人们都过着幸福的生活,现在我赐给你一双神奇的翅膀,你快飞到那儿去!于是小女孩飞到空中,来到我们中间,同学们像对待亲妹一样对待她,让她应有尽有……同学们的构思虽然各不相同,但中心都一致:卖火柴的小女孩只有到我们中间来,才能过上幸福的生活。
从教学实践中我体会到结合教材,编写故事,既有利于对所学知识的巩固,又消除了同学们对作文的恐惧,这样他们写得高兴,想得奇妙,作文质量也大有提高。
三、创设情境编造童话
创情境,编童话,是同学们乐于接受的又一作文形式,因为它不受时空的限制,任学生自由翱翔。教师选好内容,放手让学生自由编写,充分展现学生的倒造力。如我提供给学生这样
一个开头:在一片茂密的大森林里,住着许多小动物。其中小猪、小兔和小鹿都守信用,所以他们成了好朋友。一天小猪、小兔和小鹿他们约好到小河边钓鱼。可小兔和小鹿在约好的地点等了半天也不见小猪的影子,正在他俩等的不耐烦时,小猪气喘嘘嘘地跑来了……根据这一材料.同学们思维活跃。不到一节课,同一开头不同内容的文章就写了。有的写小猪途中智斗大灰狼;有的写小猪路见不平,“拨刀相助”;还有人写小猪因助人为乐而来迟……
通过创情境,编童话一作文教学形式,使学生感受到写作文并不难,而且还其乐无穷呢!
四、针对现实  构思解决方法
目前环保问题日益被人们重视,但有许多问题目前人们还无法解决。教学时我引导学生奇思妙想,创造性提出一些解决方法。如近年来“沙尘暴一日益猖獗,同学们看着满天黄沙,议论纷纷,我借此机会向同学们讲解“沙尘暴”的形成及危害,并让同学们构思解决方法。有的同学说:“我要研究一种‘神奇草’,这种草根系发达,不仅耐旱,而且能粘固土壤。有的说:“要发明一种神奇的药水,把这种药水洒进沙土,沙土不仅会立刻粘固,而且还能自动生长出植物,使沙漠都变成绿洲。”大家各抒已见。我要求同学把自己的妙计写下来。这样一篇篇关于“制沙”的 文就写成了,而且妙趣横生,颇有新意。
五、师生评有尺度。
教师评价学生作文的优劣,必须要有一把相对合理的“尺子”来衡量,这把“尺子”应根据不同年级,不同题材,以及各组的重点训练项目而确定。就上述所举的写人的文章,这把“尺子”应是抓住人物的特点,从外貌、语言、动作等方面具体描述。教师还要把这把“尺子”移交给学生,逐步培养学生的自评自改作文的能力。老师这样做就是交给了学生一把终生受用的金钥匙。
总之,在作文教学中,教师只要做个有心人,定能发现更多的方式方法,来开拓同学们的创造性思维。
文章来自www.starlunwen星论文网转载请注明。
跟多免费论文接口
经济论文:www.starlunwen/jjlw/智斗大灰狼
医学论文:www.starlunwen/yixue/
发表论文:www.starlunwen/fblw.htm
合作期刊:www.starlunwen/qikan.htm
抄袭检测软件:www.lunwenjiance/Nav/blog/id/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