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岳》课堂点评
罗山县东铺一中  肖丽
“诵读古代诗词,有意识地在积累、感悟和运用中,提高自己的欣赏品味和审美情趣。”这是《语文课程标准》对古诗文教学的要求。在古典诗词教学中,教师应注重引导学生进行审美体验,陶冶性情,涵养心灵,让学生受到美的熏陶;通过诵读、理解,具体感受诗歌的形象,品味诗歌的语言,领悟作品的丰富内涵,体会其艺术表现力,以获得自己的情感体验和思考。《望岳》这一课例是一个较好的探索,基本上解决了古典诗词怎样教、怎样学的问题。
首先,将朗读利用得很充分。在朗读中感悟,是最原始、最基本的读书方法,也是最行之有效的读书方法之一,特别是短小精悍的古代文学精品,尤其应该采用此方法。本课教学,老师就是让学生反复阅读,从而走进青年杜甫的内心世界,感悟文本的深沉内涵。先是通过学生自读,解决生字词,明确诗歌朗读节奏,再经过老师的范读,让学生初步把握情感;然后进行译读、精读、品读,让学生深入文本,走进作者的内心世界,和作者产生情感的共鸣,理解他此时此刻的心境,以及写作此诗的意图。望岳赏析
春节是哪一天
复活节习俗其次,教学思路简洁、漂亮。这一节课运用罗山教研室提出的“板块式三环节”语文教学模式。这是借鉴余映潮老师的”板块式教学思路,并运用杜郎口教学的理念和实质,创造出来的全新课堂教学模式。整节课分为五个板块:“诵读,知大意;译读,明诗意;精读,悟诗情;品读,赏名句;背读,会运用”。引导学生在反复诵读、涵咏的基础上,理解诗歌的思想内容,品悟其凝练的语言所蕴含的丰富情感,赏析其艺术特。教学思路清晰,同时也融入了先进的教学理念。
健身歌曲第三,强调学生的自主品味、品析与感悟。在“译读,明诗意;精读,悟诗情;品读赏名句”这几个环节中,老师并没有喋喋不休的赏析和分析,而是学生在老师的引领下,进行自主品味、品析和感悟。在涵咏、品味作者笔下的泰山美景时,是让学生抓住字、词、句来品味、涵咏,教师只是适当地进行点拨,主要是学生在欣赏和品析。
当然,也有不足之处。一是师生之间对话较多,学生与学生之间,学生与学习小组之间缺乏思想的碰撞。这不能不说是一个缺憾。因为只有在思想的碰撞中才能产生新的思想,生成新的见解,达成新的共识。再者,新课程对语文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特别是在学习方式的变革上,不仅只是鼓励学生主动学习,积极探究,同时对教师恰当的引导和及时点
为了和平纪录片第一集
拨艺术也要求更高。在古典诗词教学中,要在有限的课堂时间里让学生得到更大的思维空间,使学生充分领悟到诗歌语言艺术的魅力,激发他们的创新灵感,这就需要老师成功的引导学生去读、去悟、去品、去鉴赏。
我的春夏秋冬
于漪老师曾提出:语文课要追求“三动”境界,即动听、动情、动心。教的有兴趣才动听,教的有感染力才动情,动听、动情才能动心。这样的语文课才能达到语言文字和人文精神的双丰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