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积累与运用
时间:90分钟 满分:100分
一、名言、俗语积累。(15分)
1. 有关团结的名言、俗语默写。(3分)
(1)____________________,其利断金。
(2)三个臭皮匠,____________________。
(3)一个篱笆三个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有关道理的名言、俗语默写。(3分)
(1)灯不拨不亮,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无理寸步难行。
(3)一时强弱在于力,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有关友善的名言、俗语默写。(3分)
(1)爱人若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不迁怒,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有礼者敬人。
4. 结合语境,写出相应的名言、俗语。(6分)
(1)爸爸常说只要大家团结起来,就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这让我想起了俗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句话与“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有异曲同工之妙,都告诉我们言语对人的影响之大。
二、古诗积累。(31分)
1. 诗句默写填空。(4分)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歌声振林樾。
(2)两岸猿声啼不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白银盘里一青螺。
(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芙蓉向脸两边开。
2. 根据语境提示填空。(22分)
(1)盛夏时节,面对西湖美丽的景,苏轼写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将西湖比作古时的美人,称赞其景美丽,这也是西湖的别称“西子湖”的由来;望着已经凋落的荷花,苏轼曾这样描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祖国的山水如诗如画。杜牧行走在山间,写下了“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霜叶红于二月花”(《山行》)。李白途经天门山,写下了“天门中断楚江开,___________________”(《望天门山》),离开白帝城,写下了“朝辞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
(《早发白帝城》)。
(3)游戏是童年的主题歌,《所见》一诗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让我们仿佛看到了儿童专注捕蝉的画面;《夜书所见》一诗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则让我们体会到了儿童斗蛐蛐的快乐。我还积累了两句描写儿童生活的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古诗有韵。“ ___________________,孤帆_______________”写出了天门山的壮丽之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展现了西湖的晴雨之姿。
(5)诗人笔下的秋天总是那么迷人。看到硕果累累的秋收景象,我想起了《赠刘景文》中的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看到秋天月下的湖面风平浪静,好像没有打磨过的铜镜一样美丽,我想起了《望洞庭》中的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为图画题诗,往往能让静止的画面动起来,请根据右图中的意境,为它题一首你学过的诗吧!(5分)
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知识积累。(54分)
1. 课文默写填空。(18分)
(1)金黄是给田野的,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橙红是给______________的,橘子、柿子____________________,争着要人们去摘呢!________
__________得到的颜就更多了,紫红的、淡黄的、雪白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频频点头。
(2)当微风拂过,那声音________________,好像呢喃细语,让人感受到_______________;当狂风吹起,整座森林都_______________,合奏出一首____________________,那声音充满力量,令人感受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小溪淙淙,_________________;河流潺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汹涌澎湃。从一首_____________________,唱到波澜壮阔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众皆___________,__________击瓮破之,水迸,_____________。
2. 根据课文内容填空。(24分)
(1)《秋天的雨》这篇课文中,作者抓住了秋天的特点,从秋天的到来写起,写了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这三个方面的内容,描绘出美丽
、丰收、快乐的秋天,表达了作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之情。
(2)“生活中不缺少美,只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留心观察,我们就会有很多发现。《搭船的鸟》一文中,作者从__________和__________两方面对翠鸟进行了仔细观察;《金的草地》一文中,作者发现草地早上是______的,中午是______的,傍晚是______的,并通过观察知道了草地的颜发生变化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这学期我们游览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西沙岛,一年四季都景诱人的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的海滨小城,还聆听了大自然中许多美妙的声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是大自然的音乐家,____________是大自然的歌手。
(4)世间的真善美无处不在,本学期我们认识了许多优秀的人物:聪明机智、沉着冷静,砸破瓮救起落水同伴的________________;不懂就问,宁愿挨打也要弄清楚道理的________________;关心战士、与战士同甘共苦的抗联英雄________________;善解人意,尊重和呵护儿童的__________________。
(5)【新题型】根据《卖火柴的小女孩》一文,选择恰当内容的序号,把思维导图补充完整。(3分)
①美丽的圣诞树  ②慈爱的奶奶        ③喷香的烤鹅
④渴望家人的疼爱  ⑤渴望生活在光明与快乐中  ⑥渴望食物
3. 判断正误,正确的打“√”,错误的打“×”。(6分)
(1)《花的学校》一文采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描写了花儿的灵性,表现了作者丰富的想象力,充满了浓浓的快乐和幸福感。  (   )
(2)预测可以依据生活经验或生活常识,也可以依据自己的阅读经验,还可以依据文章的题目、插图和文章内容里的一些线索。 (   )
(3)《在牛肚子里旅行》中,红头的旅行过程是:牛嘴—第一个胃—第二个胃—第三个胃—牛嘴。                          (   )
赞美英雄的诗句和名言4. 选择,把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6分)
(1)下列哪篇课文不是童话?(  )
A. 《在牛肚子里旅行》      B. 《搭船的鸟》
C. 《总也倒不了的老屋》    D. 《卖火柴的小女孩》
(2)下列童话故事告诉我们的道理,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野天鹅》告诉我们要像艾丽莎一样勇敢坚强,不怕困难,坚持到底。
B. 《皇帝的新装》告诉我们别人说的话都是真的,要相信别人说的话。
C. 《蜗牛和玫瑰树》告诉我们要像玫瑰花一样脚踏实地,不懈努力,实现自己的价值,把自己最好的东西奉献给世界。
D. 《坚定的锡兵》告诉我们做人要坚定信念、不怕困难,要有勇往直前的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