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上册阶段考试试题及答案
  ⾼⼆学⽣快要临近语⽂考试的时候,做⼀些语⽂考试试题对提⾼分数是有好处的。以下是⼩编给你推荐的⾼⼆语⽂上册试题及答案,希望对你有帮助!
  ⾼⼆语⽂上册阶段考试试题
  第Ⅰ卷(选择题,共36分)
  ⼀、课内基础知识检测。(共18分,每⼩题2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完全正确的⼀项是( )
  A.提(dī)防怂(sǒnɡ)恿怏怏(yànɡ) ⽓喘吁吁(xū)
  B.剜(wān)⾁蘸(zhàn)酒鞭笞(tà) 令⼈咋⾆(zhà)
  C.讥诮(xiào) 踹(chuài)⽔?蠕(rú)动轧钢(yà)
  D.酒馔(zhuàn) ⾓隅(yú)? 埋(mái)怨怔怔(zhēng)发愣
  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项是( )
  A.物华天宝钟明⿍⾷⽼当益壮⾼⼭流⽔
  B.⼈杰地灵淹淹⼀息穷且益坚青云之志
  C.千⾥逢迎天⾼地迥桑榆⾮晚皇天后⼟
  D.⾼朋满座萍⽔相逢⼀芥书⽣急于星⽕
  3.下列各句都有通假字的⼀项是( )
  ①问征夫以前路,恨晨光之熹微②云销⾬霁,彩彻区明
  ③我决起⽽飞,抢榆枋⽽⽌④⽽征⼀国者,其⾃视也,亦若此矣
  ⑤若夫乘天地之正,⽽御六⽓之辩⑥⾂密⾔:⾂以险衅,夙遭闵凶
A.①②⑤⑥
B.②③④⑤
C.②④⑤⑥
D.③④⑤⑥
  4.对下列句中“以”字含义解说正确的选项是( )
  ①诸侯以惠爱为德②去以六⽉息者也③家叔以余贫苦④伏惟圣朝以孝治天下
A.①②相同③④不同
B.①②不同③④不同
C.①②相同③④相同
D.①②不同③④相同
  5.对下列句⼦中加点字的解释,有误的⼀项是( )
A.除⾂洗马除:⾰除
B.以刘⽇薄西⼭薄:迫近
C.则刘病⽇笃笃:病重
D.逮奉圣朝,沐浴清化逮:及、⾄
  6.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的意义和⽤法与现代汉语相同的⼀项是( )
A.耕植不⾜以⾃给
B.三餐⽽反,腹犹果然
C.零丁孤苦,⾄于成⽴
D.欲苟顺私情,则告诉不许
  7.与“复驾⾔兮焉求”不属于同⼀⽂⾔句式的⼀项是( )
A.乐夫天命复奚疑
B.奉晨昏于万⾥
C.彼且奚适也
D.之⼆⾍⼜何知
  8.出与例句对偶句式结构相同的⼀项( )
  例:穷睇眄于中天,极娱游于暇⽇
A.东隅已逝,桑榆⾮晚
B.潦⽔尽⽽寒潭清,烟光凝⽽暮⼭紫
C.云销⾬霁,彩彻区明
D.望长安于⽇下,⽬吴会于云间
  9.下⾯对⽂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项是( )
  A.辞,是介乎诗歌和散⽂之间的⼀种⽂体。因为起源于战国时的楚国,也叫楚辞、楚辞体;⼜因为
《离骚》为这种⽂体的代表作,所以⼜称。到了汉代,⼈们⼀般将辞赋并称。
  B.《滕王阁序》是⼀篇骈体⽂,其特点是:讲求对仗,⼀般是⽤四字句和六字句;平仄相对;多⽤典故,讲求藻饰。
  C.《逍遥游》是《庄⼦》中的代表作品。逍遥游,即超然物外、⽆拘⽆束、绝对⾃由地⽣活在社会上。它是庄⼦不满⿊暗现实的羁绊⽽提出来的⼀种⽣活⽅式与社会理想。
  D.表,古代奏章的⼀种,⼀般对某些事情陈述⾃⼰的看法或有所议论,也⽤于⾂向君陈情谢贺,如诸葛亮的《出师表》。
  ⼆、语⾔基础运⽤。(共6分,每⼩题2分)
  10.下列句中加点的熟语使⽤恰当的⼀句是( )
  A.经历了⼏⼗年的风风⾬⾬,眼前的这个男⼈⾯对严峻的⽣活早已安之若素。
  B.很少有⼈知道,他最近还出版了⼀本⽂不加点,⼜⼏乎没有注释的旧体诗集⼦,⽂字⽐较艰深,读起来确实累⼈。
  C.在⽣活中做⼈要正派,到处刺探他⼈隐私传播⼩道消息是极不道德的,古⼈不是说要⽬不窥园吗?
  D.初春,乍暖还寒。他⾝着冬装,漫步在⼴阔的⽥野中,仍然觉得不寒⽽栗。
  11.选出没有语病的⼀项( )
  A.他是⼀位有三⼗多年教龄的五⼗多岁的语⽂有经验的教师。
  B.长春市⼗⼀⾼中乒乓球馆是经体育局和民政局批准的专门推⼴乒乓球运动的团体。
  C.如何体会企业⽂化的深刻内涵,认识⽤优秀⽂化提升企业竞争⼒的重要性,是摆在每⼀位中国企业家⾯前的重要课题。
  D.今天⽼师⼜在班会上表扬了⾃⼰,但是我觉得还需要继续努⼒。
  12.下⾯⼀段话①──⑤句最合理的排列顺序是( )
  ①于是⼭跟⼭也对语起来了,②船跟船打了招呼,
  ③对⾯要是有船,也鸣笛⽰意,④船⼀声接⼀声地响着汽笛,
  ⑤声⾳辽远⽽深沉,像是发⾃⼤地的肺腑。
A.④⑤③②①
B.④③⑤②①
C.④③②①⑤
D.③④②①⑤
  三、现代⽂阅读。(共6分,每⼩题2分)
  阅读下⾯短⽂,回答13-15⼩题。
  ①冯兰瑞⽼头,坐在厚重的桑⽊案前,腰板挺直,脖筋绷紧,眼神像锥⼦似地注视着案⼦上新捏好的泥活。他⼿持⽵⼑,这⾥抹⼀抹,那⾥抹⼀抹。对这么精巧⽣动的“武松打虎”,你还有什么可以挑剔的?武松左膝镇住⼤⾍的花背,倾全⾝之⼒向⼤⾍⾝上压,右⼿揪住⼤⾍的⽿朵,左⼿抡拳,那⼤⾍拱起半条⾝⼦,悬⼝吊⽛,眼眶眦裂。这会⼉冯兰瑞双眉挤在⼀起,只见他那窄细的瞳仁中有两个⾹⽕头般的亮点闪动着,直视⾃⼰的这件作品,摇了摇头。⽚刻之后,他似有所悟,重新拿起床上的⽵⼑,挑⼀点紫泥,朝着武松的拳背上三剔两刮,顿时,那拳背上便⿎起⼏条弯曲的虬筋。于此,冯兰瑞的花⽩胡⼦⾥才露出⼀丝不易觉察的笑容,放下⽵⼑,搓着两⼿,轻轻地从案边站起来。
  ②孙⼦冯⼤刚正好赶集回来。这个矮墩墩的⼩伙⼦进了屋,便从⼤⽵篮⾥提出⼀瓶通州⼤曲、⼀包⽤荷叶托着的热驴⾁。他⽤⼿甩了⼀把流到额上的汗说:“爷爷,这酒这⾁你就敞开吃!今⼉头⼀天到集上去开张,你猜怎么着?这宗买卖别提多么快!”
  ③“怎么个快法呢?”冯兰瑞问。
  ④“我刚把‘芮庄泥⼈冯'的布幌⼦打出来,篮⼦⾥的各⾊泥⼈才摆到地摊上,眨眼之间,赶集的⼈就围了个⾥外不透风,嗬,五⼗件泥⼈⼀下⼦就卖个精光。好些⼈都说,泥⼈冯的⼿艺⼆⼗多年没见了!”
  ⑤“哈哈哈哈!”冯兰瑞⽼头开怀地笑起来。
  ⑥冯⼤刚⼀眼瞄见桑⽊案上的武松,乐得眼泪都流出来:“爷爷!爷爷!这是怎么摆出来的!我压根⼉没见过这么好的泥活!”他拉着爷爷两只粗糙的⼤⼿,说:“爷爷,下回赶集,我得把这个也带去”。
  ⑦“带去吧!”冯兰瑞答应了,“摆到地摊上,先让⼤伙看个够,收摊时随便卖掉就成。”
  ⑧“爷!‘武松'难道不肯帮咱⼀个忙?”冯⼤刚忙神秘地靠近爷爷的⽿朵说:“今⼉个,管理市场的胖⽼刘蹲到地摊旁,捧起这个瞧瞧,抓起那个看看,爱得简直没治!我把‘武松打虎'带到集上送给他,说不定他能让咱把泥活的价往⾼⾥提!”
  ⑨冯兰瑞眼⾥⼀闪⼀闪的亮光熄灭了。他⾛到桑⽊案前,⽤⽊滞的眼睛盯着孙⼦冯⼤刚,张开粗糙的巴掌放到“武松打虎”上⾯,狠狠向下压去。
  13.纵观全⽂,作者极⼒描写“武松打虎”的⽤意是( )
  A.⽤来表现冯兰瑞精湛的捏泥技艺。
  B.含蓄地点明冯⼤刚“乐得眼泪都流出来”的原因。
  C.⽤来反衬冯兰瑞对不正之风的痛恨。
  D.为冯⼤刚赶集回来的⾔⾏作必要的铺垫。
  14.⽂章第⑨段运⽤了多种⼿法描写⼈物,不包含下列哪⼀项( )
A.肖像描写
B. 环境描写
C.⾏动描写
D.⼼理描写
  15.对结尾处“压”字的妙处分析不正确的⼀项( )
  A.“压”字跟“春风⼜绿江南岸”的“绿”字异曲同⼯,各尽其妙。
  B.“压”与“狠狠”配合,传神地表现出冯兰瑞的内⼼世界,使⼈物形象跃然纸上。
  C.“压”把冯⼤刚的梦打破了,这象征着不正之风在刚直不阿的性格⾯前是只有消灭。
  D.“压”与开头描写“武松打虎”相映成趣,艺术地塑造了冯兰瑞的⾼⼤形象,含不尽之意于⾔外。
  四、古诗⽂阅读。
  (⼀)阅读下⾯的⽂⾔⽂,完成16—18题。(共6分,每⼩题2分)
高二语文  御史⼤夫安国者,梁成安⼈也。事梁孝王为中⼤夫。吴楚反时,孝王使安国为将,安国持重,以故吴不能过梁。吴楚已破,安国名由此显。安国坐法抵罪,蒙狱吏⽥甲辱安国。安国⽈:“死灰独不复然乎?”⽥甲⽈:“然即溺之。”居⽆何,梁内史缺,汉使使者拜安国为梁内史,起徒中为⼆千⽯。⽥甲亡⾛。安国⽈:“甲不就官,我灭⽽宗。”甲因⾁袒谢。安国笑⽈:“可溺矣!公等⾜与治乎?”卒善遇之。
  建元六年,安国为御史⼤夫。匈奴来请和亲,天⼦下议。⼤⾏王恢议⽈:“汉与匈奴和亲,率不过数岁即复倍约。”安国⽈:“今匈奴负戎马之⾜,怀禽兽之⼼,迁徙鸟举,难得⽽制也。得其地不⾜以为⼴,有其众不⾜以为强,⾃上古不属为⼈。汉数千⾥争利,则⼈马罢,虏以全制其弊。且强弩之极,⽮不能穿鲁缟,击之不便,不如和亲。”于是上许和亲。
  元光元年,雁门马⾢豪聂翁壹因⼤⾏王恢⾔上⽈:“匈奴初和亲,亲信边,可诱以利。”阴使聂翁壹为间,亡⼊匈奴,谓单于⽈:“吾能斩马⾢令丞吏,以城降,财物可尽得。”单于爱信之,以为然,许聂翁
壹。聂翁壹乃还,诈斩死罪囚,县其头马⾢城,⽰单于使者为信。⽈:“马⾢长吏已死,可急来。”于是单于穿塞将⼗余万骑,⼊武州塞。当是时,汉伏兵三⼗余万,匿马⾢旁⾕中。御史⼤夫韩安国为护军将军,诸将皆属护军。约单于⼊马⾢⽽汉兵纵发。未⾄马⾢百余⾥,⾏掠卤,徒见畜牧于野,不见⼀⼈。单于怪之,攻烽燧,得武州尉史,欲刺问尉史。尉史⽈:“汉兵数⼗万伏马⾢下。”单于顾谓左右⽈:“⼏为汉所卖!”乃引兵还。
  安国为⼈多⼤略,智⾜以当世取合,⽽出于忠厚焉。所推举皆廉⼠,贤于⼰者也。于梁举壶遂、臧固、郅他,皆天下名⼠。⼠亦以此称慕之,唯天⼦以为国器。安国以元朔⼆年中卒。
  (节选⾃《史记•韩长孺列传》)
  16.对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项是( )
  A.甲因⾁袒谢谢:道歉。
  B.汉与匈奴和亲,率不过数岁即复倍约倍:违背。
  C.未⾄马⾢百余⾥,⾏掠卤⾏:将要。
  D.单于怪之,攻烽燧,得武州尉史怪:责怪。
  17.下列句⼦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表现韩安国“为⼈多⼤略”“忠厚”特点的⼀组句⼦是( )
  ①安国持重,以故吴不能过梁②安国⽈:“甲不就官,我灭⽽宗。”
  ③安国笑⽈:“可溺矣!公等⾜与治乎?”卒善遇之④击之不便,不如和亲
  ⑤阴使聂翁壹为间⑥所推举皆廉⼠,贤于⼰者也
A.①②④
B.①③⑤
C.②③⑥
D.③④⑥
  18.下列对原⽂的叙述和分析,不正确的⼀项是( )
  A.韩安国因犯法被判罪,在狱中遭到狱吏的侮辱,但他怀有宽容之⼼,在他东⼭再起后并未对狱吏⽥甲施以报复。
  B.在匈奴请求和亲的问题上,⼤⾏王恢和韩安国的意见是⼀致的。韩安国主张和亲的理由⽐较充分,所以皇上便同意与匈奴和亲。
  C.雁门郡马⾢城的豪绅聂翁壹受派遣做间谍,逃到匈奴,后来为取得单于使者的信任,斩杀死囚,悬头于马⾢城上,向单于诈降,最终却功败垂成。
  D.为突袭匈奴单于,汉军在马⾢城旁边的⼭⾕中伏兵三⼗余万,韩安国担任护军将军,并统领各路兵马。
  第Ⅱ卷(⾮选择题,共84分)
  19.把⽂⾔阅读材料中划横线的句⼦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安国⽈:“死灰独不复然乎?”
  (2)得其地不⾜以为⼴,有其众不⾜以为强,⾃上古不属为⼈。
  (3)⼠亦以此称慕之,唯天⼦以为国器。
  (⼆)阅读下⾯诗歌,回答20-21题。(共8分)
  秋⾬叹三⾸(其⼀)
  杜甫
  ⾬中百草秋烂死,阶下决明①颜⾊鲜。着叶满枝翠⽻盖,开花⽆数黄⾦钱。
  凉风萧萧吹汝急,恐汝后时难独⽴。堂上书⽣空⽩头,临风三嗅馨⾹泣。
  注:①决明:⼀种植物,有⽻状复叶,秋⽇开黄花。
  20.在前四句中,诗⼈运⽤了哪些⼿法描写决明?诗歌塑造了决明怎样的形象?(4分)
  21.清代仇兆鳌在《杜诗详注》中评说这⾸诗“语虽微婉,⽽寓意深切”,你认为诗中寄寓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请结合诗句加以分析。(4分)
  (三)名句默写。(8分,每空1分)
  22.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1) ,鸟倦飞⽽知还。,抚孤松⽽盘桓。
  (2)渔⾈唱晚, ;雁阵惊寒,。
  (3)外⽆期功强近之亲,。,形影相吊。
  (4)宋荣⼦犹然笑之。,,定乎内外之分,辩乎荣辱之境。
  五、语⾔综合运⽤。(共10分)
  23.把下⾯的报道压缩为⼀句话新闻。(18个字以内)(4分)
  据《瞭望》第17期刊⽂说,近⽇,河北省社会科学院社会学所对⽯家庄市部分弱势体作了⼀项⼼理状况的问卷调查。调查问卷共设计了⼗⼏个指标,反映他们对实际⽣存环境的主观感受,包括对⾃⾝⽣活质量、社会地位的主观感受,遇到挫折时的⼼理承受能⼒和态度以及相对剥夺感等。调查对象主要包括:下岗失业者、进城务⼯农民、效益⽋佳企业的职⼯及退休职⼯。?
  调查表明,70%以上的受访者对⾃⼰⽬前的⽣活状况表⽰不满意,其中5%的⼈认为极不满意。只有26%的⼈满意现在的⽣活状况。?
  河北省社会科学院社会学所所长周伟⽂认为,调查的各项指标反映出这⼀体的总体困境——⽣存困境、⽣计困境、机会困境、权利困境。这些困境交织在⼀起,导致他们内⼼出现焦虑与⽭盾,容易产⽣⼼理失衡,产⽣厌恶、对抗社会的⼼态,甚⾄做出⼀些偏激的⾏为,成为社会不稳定因素。?
  专家认为,要关注弱势体的⼼理困境。对⼼态失衡较严重的⼈要进⾏重点跟踪、帮扶,组织他们进⾏⽂化和职业技能培训,提⾼其社会竞争能⼒,解决好这⼀体的现实⽣存问题,要培养他们克服因经济困难⽽产⽣的⾃卑、认命⼼理,培育⾃信、⾃强、⾃⽴的⼼态,促使他们改善⽣活状况。?
  24.阅读并翻译下⾯画横线的句⼦。(6分)
  昔⼈云:“作⼤字要如⼩字,作⼩字要如⼤字。”盖谓⼤字则欲如⼩字之详细曲折,⼩字则欲具⼤字之体格⽓势也。刊勒之⼯仍有善展字者。不拘字之⼤⼩,皆可递展。其法以⼑錾[注]去纸存墨,就灯旁映之。灯愈近则其形愈⼤。⾃尺⾄丈,惟意所定。然后展纸于壁,模勒其影。既⼩⼤适中,且不失体势。亦良法
也。
  注:錾(zàn):雕刻⼯具。
  六、作⽂。(50分)
  25.阅读下⾯的材料,根据要求作⽂。
  ⼀个富翁背着⾦银财宝到处寻快乐,可⾛过千⼭万⽔仍未到。他沮丧地坐在⼭道边,问⼀个背着
⼀⼤捆柴草从⼭上⾛下来的农夫,为何⾃⼰没有快乐?农夫放下沉甸甸的柴草,舒⼼地揩着汗⽔说:“快乐其实很简单,放下就是快乐呀!”富翁顿时开悟:⾃⼰背负那么重的珠宝,总怕别⼈暗害,整⽇忧⼼忡忡,快乐从何⽽来?
  其实,快乐是⼀种⼼情,⼀种顿悟之后的豁然开朗,⼀种重负顿释后的轻松如意,⼀种云开雾散后的阳光灿烂,更是⼀种⼈⽣练达的哲理与智慧。
  要求:①⽴意⾃定;②⽂体⾃选;③题⽬⾃拟;④不少于800字。
  ⾼⼆语⽂上册阶段考试试题答案
  1.答案:A。解析:B. 鞭笞chī,令⼈咋⾆(zé);C.讥诮qiào,zhá;D埋mán怨,怔怔(zhèng)发愣。
  2.答案:C。解析:A.明—鸣;B.淹淹—奄奄;D.芥—介。
  3.答案:C.解析:①③没有。②销—消,④⽽—耐,⑤辩—变,⑥闵—悯。
  4.答案:B。解析:①把②凭借③因为④⽤
  5.答案:A。解析:A“除”应解释为“授给官职”
  6.答案:A。解析:A项为“⼀边……⼀边……”的意思,⽤法与现代汉语相同。
  7.答案:B。解析: “复驾⾔兮焉求”是宾语前置句,与之相同的是A C D 三项,B 项是状语后置句。
  8.答案:D。解析:A 项均为主谓结构;B 项均为联合结构;C 项均为联合结构;D 项与例句的结构相同,均为动宾结构。
  9.答案:D。解析:D项“表”指陈述某种意见或事情,说“有所议论”不妥。
  10.答案:A。解析:“安之若素”是指⾝处逆境,将挫折看得如平常⼀样。“⽂不加点”是指⽂章⼀⽓呵成,不⽤修改。形容⽂思敏捷。“⽬不窥园”是形容埋头读书。“不寒⽽栗”是指不冷⽽发抖。形容⾮常恐惧。这⾥写的不是⼼理状态。)?
  11.答案:C。解析:A.“语⽂”和“有经验”应换位。B. 项是搭配不当,压缩⼀下就是“乒乓球馆是团体”,应该将“团体”修改为“场所”之类。D.“⾃⼰”有歧义,根据后⽂“我觉得还需要继续努⼒”,应将“⾃⼰”该
为“我”。
  12.答案:C。
  13.答案:C。
  14.答案:B。
  15.答案:A。
  16.答案:D。解析:D项“怪”,觉得奇怪。
  17.答案:D。解析:②句与“为⼈多⼤略”⽆关,⑤句“阴使聂翁壹为间”并⾮出⾃韩安国的谋划。
  18.答案:B。解析:B项在匈奴请求和亲的问题上,⼤⾏王恢强调和亲之弊,和韩安国的意见并不统⼀。
  19.(1)韩安国说:“死灰难道就不会复燃吗?”
  (2)我们得到它的⼟地也不能算开疆拓⼟,拥有了他的百姓也不能算强⼤,从上古起他们就不属于我们的百姓。
  (3)⼠⼈因此也对他很称道和仰慕,就是天⼦也认为他是治国之才。
  解析:要字字句句落实,注意句式特点和语句的通畅。
  参考译⽂:
  御史⼤夫韩安国,是梁国成安县⼈。侍奉梁孝王,担任中⼤夫。吴楚七国叛乱时,梁孝王派韩安国担任将军,韩安国稳固防守,因此吴军不能越过梁国的防线。吴楚叛乱平息,韩安国的名声从此显扬。后来韩安国因犯法被判罪,蒙县的狱吏⽥甲侮辱韩安国。韩安国说:“死灰难道就不会复燃吗?”⽥甲说:“要是再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