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美手机爱情
谭旭东
王宜振老师写诗四十年,出版了多部有影响的诗集,《手机爱情酸曲》是一部有121首手机爱情诗的集子,有着别样的艺术风采.
王宜振的手机爱情诗有很多值得品味欣赏的特点.第一个就是,他把爱的情感表现得丰富多彩,而且富有激情、智慧,也充满着神秘的
魅力.《你的名字》与台湾诗人纪弦的诗《你的名字》有异曲同工之妙,写得轻灵唯美,把对爱人的深清和虔诚之心流露得非常感人:“牵着什么/都不如牵着你的名字/牵着你的名字走在春天/连诗见了/也
会为我让路”,“织着什么/都不如织着你的名字/把你的名字织成一只只鸟儿/为美的世界增添几粒小小的音符”.在这首诗歌里,爱人的名字由虚象转化成了实象,爱的情感也就由内心外化为可以相依相伴的佳侣.康德把文艺之美分为优美和崇高两类,他认为很多爱情之美
只能算是优美,而不是崇高之美.事实上,崇高之美并非悲剧才会享有,爱情也有高下、雅俗之分,充满的爱,是情欲、性欲,而不是爱之甘露、爱之甜蜜,更不是洗涤灵魂的诗情.其手机爱情诗的第二个特,就是善于运用语言技巧,把诗的语言尽可能地陌生化.如《想你》这首诗就可以证明他是一个陌生化的
高手.先来读一读第一节:“想
你/也恨你/索性把你拆成器官/装进口袋里”.读到这里,估计有人会惊呼,诗人简直是疯了,怎么能想到把爱人拆成器官,这是血腥与暴力呀!接着读第二节:“想你的眼睛/就掏出来与你对视/时间或长或短/这完全由我自己”.再接着读第三节:“想你的耳朵/就掏出来与你
耳语/绵绵情话滔滔不绝/听不听都由不得你”.这中间的四节读完,
读者就明白了诗歌主体的情感生成的理由,为什么会由爱生恨,并恨
不得把爱人拆成器官,原来就是因为心中有一份痴恋.不过,聪明的诗人在表达这种爱情心态时,用的是一种拆卸式的语言,他陌生化的是
阅读感受,变形的是圆满的意象.
现代诗歌史上写爱情诗有两位高手,一是郭沫若,一是徐志摩.这两位现代的高手,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浪漫主义与唯美主义的结
合,受过欧风美雨洗礼,又得中国古典诗歌的情韵和神采.其实,世界
诗歌史上,写了很多动人心弦的爱情诗的叶赛宁被人称为“俄罗斯的抒情器官”,也是因为他的诗歌里有浓郁的抒情气息,有着爱的忧伤,爱的执着,爱的痴迷,爱的虔诚,还有诗情画意的美感.王宜振的诗里,都有这些经典的元素.《小星星的自白》就是一首堪与经典媲美的诗,宁静纯美的诗境里,有小星星对小河的思念与爱恋,这是含蓄之美的爱,是隐喻式的爱,是东方审美文化观照下的爱:“我的小河/你在何
年何月干涸/鹅卵石很光滑/睡态很优美/任阳光和月光/在你的河床
丁丁当当地淌着//夜晚/我梦见你清澈的流水了/你用一朵朵浅蓝
的笑靥赠我/我凝视着像在祈求/请允许我轻轻地轻轻地坠落……”浪漫情诗
郭沫若、臧克家、艾青等都是很有童心的人,都客串过儿童诗,也写出过几首佳作,可惜他们后来不再创作儿童诗.王宜振却始终保持
着一份童心,一直努力耕耘于儿童诗与成人诗园地,他的手机爱情诗
之所以有如此丰美的内涵,给读者如此盛情的阅读,与他内心的品质
有关.没有真诚的写作姿态,没有美好纯净的心灵,没有保持住一份童心,是不可能有这些动人心弦的诗篇的.
(本文来源:西安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