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简·爱》和《边城》中的爱情
作者:***
来源:《新教育时代·学生版》2018年第14期
        摘 要:《简·爱》的作者是英国作家夏洛蒂·勃朗特;《边城》则是中国作家沈从文的代表作;两者都描写了一段曲折的爱情故事。本篇论文主要通过分析两篇小说中典型人物的爱情观,来阐述两篇作品对人性及社会关系不同的思考。旨在使读者感受爱情的美好,同时了解社会背景与文化传统对爱情观的影响,帮助读者塑造健全的爱情观。
        关键词:《简·爱》 《边城》 爱情观 夏洛蒂·勃朗特 沈从文
        一、背景介绍
        《简·爱》讲述了孤女简饱受欺凌,依然保持自我,追求自由平等,坚守尊严,最终获得幸福的故事。夏洛蒂在创作《简·爱》的时候,英国女性被看作男性的附庸,她们的价值在于成为好妻子,好母亲,以至于当时女性以写作为职业被认作不正当。夏洛蒂生活贫困,办学写
作事业屡遭失败,父亲病危,弟弟酗酒,这都给她的文学之路造成阻力。《简·爱》是本半自传式小说,夏洛蒂借鉴了自己的生活经历,将其移植于女主角身上。她通过简·爱这个具有反叛意识的女性形象表达对女性独立的呼吁。[1]
        《边城》则描写了贫苦但灵动的船家女孩翠翠的爱情悲剧。作者着重描写了湘西边城独特的人文风貌。湘西生活是沈从文独有的题材,作者用质朴的笔法描绘村人的诚实与智慧,并批判堕落的都市生活。《边城》通过人物间真挚的感情表现人性之美,通过重重误会与凄美结局揭示这种美好遭到都市生活侵犯而濒于崩溃的命运。[2]
        二、分析《简·爱》和《边城》中的爱情观
        1.《简·爱》中的爱情观
        《简·爱》中所提倡的爱情观是女主人公简·爱奉行的爱情观。这种爱情观不乏诗意与激情,要求女性保持自由独立,大胆追求爱情,对于当时阶级分明,女性处于相当弱势的社会来说,充满反叛精神。但与现代社所提倡的观念比较,这种爱情观仍有一些局限性。
        (1)简·爱的爱情观
        作为坚强独立的女性,简·爱渴望平等自主的爱情。但这种对平等的渴求又出于一种自卑的心理。不够美丽,不够富有,这些外在的不足一直困扰着简,所以在感性的“爱”面前,她会坚定地选择理性,一切都以保持尊严为前提。但简的爱情观并不全为理性掌控,她能看清自己的内心真正想拥有的并勇敢地遵从。
        “我现在跟你说话,并不是通过习俗、惯例,甚至不是通过凡人的肉体,——而是我的精神在同你的精神谈话;就像两个都经过了坟墓,我们站在上帝脚跟前是平等的,——因为我们是平等的!”这是简大胆的,振聋发聩的爱情宣言。她渴望跨越物质,阶级的差距,而真正追求精神上的幸福。但她的自卑心理与虔诚的宗教信仰又造成她的局限。简·爱并不能真正无视地位的差异,所以她宣读自己的爱情宣言时显得虚张声势。面对罗切斯特的疯妻子,简首先感到的是被欺骗与被侮辱,她的感情打败理性,所以她选择离开。只有当罗切斯特的疯妻子去世,而罗切斯特又阴差阳错与她“门当户对”时,简·爱才回到他身旁。而面对近乎完美的圣约翰,简却选择拒绝,因为这种出于现实需要而产生的婚约,只有冷冰冰的理性,缺少“爱”。简最终选择罗切斯特,体现她敢爱敢恨的感性的一面。
        (2)罗切斯特的爱情观
        相对于简,罗切斯特面对爱情极为感性。他对世俗婚姻的束缚不以为意,对法律意义上的妻子深恶痛绝,不畏惧道德上的谴责而努力追求爱与被爱的自由。但这样炽烈的情感又使他流于放荡。他有过许多低劣的行为,这无疑使他陷入更深的痛苦和罪恶。他为自己道德与精神上的沉沦忏悔,接受惩罚,最终重遇简·爱,获得新生。
        为了寻聪明可爱,值得去爱的人,罗切斯特遍游欧洲大陆。一无所获更加深他的疯狂,他雇佣,尽管他本人也对这种做法深恶痛绝。他的感性使他疯狂。当疯妻子的真相被揭露,简宣布离开他时,他由愤怒到绝望,以至于哭泣,他的言语也显得大胆而炽热。“啊,简!我的希望,我的爱,我的生命!。”可见他对爱情直白的表达以及毫无顾忌的追求。
        (3)圣·约翰的爱情观
        作为一位传教士,圣约翰的爱情被禁欲主义束缚。从表面上看,他是伟大无私的。他声称将自己奉献给了上帝,他品行端正,充满抱负,最终为伟大的事业献出生命。但这种无私其实是他极端自私的表现,他的一切行为都出于现实的需要,而不顾及旁人甚至自己的自由与幸福。[3]
        圣·约翰并不是不能理解人类的爱情,只是他认为这种感情是诱惑,和他伟大的理想相比微不足道。他甚至严格规定了自己用来想念罗莎蒙德的时间,之后又冷静地审视她的缺点。极端禁欲主义压抑着他人类的天性。他毫不避讳地对说:“我要比别人爬得高干得多的欲望永不能满足。”这恰恰暴露了他的野心与自私。对神的狂信成了对野心与自私的遮羞布,这是对教会虚伪的批判。[4]
        2.《边城》中的爱情观
        《边城》中的爱情作为当时湘西淳朴的人文风物的一部分,拥有着柔婉含蓄的诗意美。这种传统的爱情观念尽管缺乏独立意识与反叛精神,依然给读者感动与启迪。
        (1)翠翠的爱情观
        翠翠是善良的边城女孩,她的爱情意识经历了一系列变化。在小镇初遇傩送,是爱情的萌芽。两年后,翠翠长大,朦胧认识到爱情的存在。最后爷爷去世,二佬出走,翠翠的爱情遭受打击,此时的她面对爱情忠贞决绝,如同所有坚毅的传统中国妇女。
        翠翠只是骂了一句二佬,也要吃惊害羞,可见情窦初开的她有着少女纯真的羞涩。喜欢
看新嫁娘,听人唱歌,讲故事,是她向往爱情的含蓄表达。从爷爷去世,二佬离去,到翠翠得知事情的真相,翠翠有过几次大哭,正体现了少女的柔婉、脆弱。虽然内心苦楚,翠翠还是撑起了渡船,痴痴地等二佬回来。她的“痴”来源于中国传统的爱情观。这种爱情观给了她温柔善良的性格,坚强勇敢的品质,却也是她悲剧的根源。
        (2)傩送的爱情观
        作为边城小伙子,傩送也具有茶峒人的优秀品格。虽然是船总的儿子,傩送不贪慕金钱,不恃强凌弱。他无视地位的差异,一心爱上贫穷的船家姑娘;他拒绝碾坊的诱惑,愿意去接手渡船。他的爱情体现了质朴的人性美。 但傩送的爱情又是过分被动的。他先于大佬爱上翠翠,但没有表达,默默埋在心里,孤独地爱着,最后导致了悲剧。
        大佬的死使傩送对老船夫有了偏见,所以老船夫来探他口气时,他没有明确的表示。他的犹疑使老船夫心灰意冷,他与翠翠爱情的隔阂也就更深了。最后他怀着对哥哥的愧疚出走,将对翠翠的爱深埋在心里,却没有考虑翠翠的未来。他对家庭充满了责任感,对兄弟情谊也看得很重,这使他无法再兼顾自己的爱情。这样的爱情是孤独的。
        (3)天保的爱情观
        相比较弟弟,天保的爱情是坦率的。天保的个性大度,豪爽,对待爱情也是毫无犹疑,大胆追求,但不免粗鲁莽撞。他的形象是沈从文笔下最典型的水手形象之一,看重爱情,也看重其他所有淳朴厚重的感情。
        面对美好的渡船女孩,天保并没有顾虑她的贫穷,干脆地告知父亲,很快又托人上门提亲。虽然老船夫的托辞不让他满意,但他很快又想着走马路,还把自己的心事痛快地告诉二佬。可见他对爱情的坦诚。二佬走马路赢定了,天保也不做纠缠,带着痛苦下滩去。虽然重情重义,说一不二,但如此急迫地离开正是感情用事的体现,既放不下爱情,又放不下亲情。天保的死体现了作者对家乡水手的敬爱与对其命运的同情。
        三、《简·爱》和《边城》中爱情观差异的原因
        无论《简·爱》还是《边城》,男女主人公都在努力克服跨越物质,财富,阶级,地位的差异,追求精神上的共鸣。这无疑是对美好人性的肯定与向往,以及对个体生命的关怀与思考。作为真正有良心的作家,夏洛蒂与沈从文都对人性本质进行拷问,表达对真善美不懈追求。但《简·爱》与《边城》的爱情观仍有巨大的差异。
        这种差异的首要原因在于社会背景与文化传统的不同。夏洛蒂创作《简·爱》时英国已是世界头号工业大国,资本主义发展,中产阶级扩大,宗教对人的束缚被削弱,所以这个时期的作品更倾向于关注人们的现实生活本身,着重关注个体本身。所以简·爱中的爱情观更能体现个人本身的个性彩。而《边城》所描写的是一个相对闭塞,落后的小城,人们的爱情观体现的是中国传统的价值观念,而没有强调个人与个性。翠翠面对爱情不会主动地表达,并且对待爱情忠贞不二,并以婚姻为爱情幸福的最终归宿,这无不体现了封建价值观念对妇女的束缚。作者通过翠翠的悲苦命运,揭示了传统价值观对人们的压迫,表达了对中国传统女性的敬佩与同情。
        其次是作者的写作目的不同。《边城》中的爱情是淳朴自然,毫无雕饰的,体现了含蓄的中国式的诗意美。作者字里行间都透露着对家乡人民的温爱,力图展现边城保有的美好人性,着力于对人性本质的追问。而《简·爱》中的爱情观则是出于对社会,理性,女性地位的思考。简·爱对平等爱情的向往,是女性独立意识的觉醒,对女性权益的呼吁。描写罗切斯特的沉沦与罪恶,是对贵族自以为是的批判。描写圣约翰的极端自私,又是在撕裂教会的假面具。《简·爱》中传达的爱情观,实际体现了工业革命时期的时代精神,表达了新兴阶级女性的诉求。
        结语
        《简·爱》中的爱情观虽然有宗教观念等局限,但仍然值得我们借鉴。维多利亚时代的女孩以金钱,地位为荣,这种价值观在现代仍相当流行。而简·爱面对爱情不卑不亢,追求独立人格,保持个性自由,不向命运低头的品格仍然值得今天的我们学习。同样,《边城》中的爱情观虽然受传统意识的束缚,但仍然迸发出人性的善良之美。湘西淳朴的风土人情已在都市生活的挤压下崩溃,但其中的人性美依旧值得我们向往与追求。独立的人格,拼搏的精神,善良的品质是我们保持理性与自我的基石,在任何时代都有其价值。
        参考文献
        [1]夏洛蒂·勃朗特.简·爱[M].黄源深译.江苏:凤凰出版传媒集团,2015.
        [2]沈从文.边城[M].江苏:译林出版社,2015.
        [3]张晓颖.从《简·爱》看19世纪英国女性的婚恋观[J].黑龙江教育(理论与实践),2018(05):41-42.
爱情悲剧
        [4]杨帆.孤雏命运,谁主沉浮?——《边城》中翠翠爱情悲剧探因[J].安徽文学,2008(08):47-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