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梦就是人才强国梦
每个人都有着自己的梦想。无论这个梦想是什么,这个梦想有多大。梦想,总是伴随着我们每一个人,也同样激励着我们每一个人。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梦想,每个民族同样也都有自己的梦想。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这个梦想,凝聚了几代中国人的夙愿,体现了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的整体利益,是每一个中华儿女的共同期盼。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要让中国人民有更好的教育、更稳定的工作、更满意的收入、更可靠的社会保障、更高水平的医疗卫生服务、更舒适的居住条件、更优美的环境,让我们的孩子们成长得更好、工作得更好、生活得更好。也就是说,要让中国人民过上更加富裕、更有尊严的生活,实现每个人自由而全面的发展。
中华民族有着五千年悠久灿烂的文明,长期居于世界文明发展的先进行列。然而自战争以来,在百余年的时间内,中华民族受尽了列强的欺凌,遭受了深重苦难、付出了重大牺牲,中国的民族自信心遭到了很大的打击。为了探寻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之路,有多少仁人志土开始了艰难坎坷的寻梦之路。“路慢慢兮其修远亦,吾将上下而求索”,经过几代人抛头颅、撒热血的不懈奋斗,最终是中国共产党把百余年来一代代人的“中国梦”凝聚在一起,带领全国人民一点点把梦想变成现实。为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个“中国梦”,
党领导人民把中国这样一个泱泱大国从建国之初的“一穷二白”逐步建设成了经济不断发展,国家逐步富强,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的小康社会。特别是改革开放三十年以来,在很短时间内中国的经济建设得到了迅速发展,成为了世界第二经济大国,已经基本实现了小康社会,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指日可待。
“中国梦”也是人才强国梦。国家不富强,就会被人欺侮;民族不复兴,就无颜担当龙的传人。曾经饱受欺凌的中国人,都企盼着自己的祖国强大,只有祖国强大了,我们才能过上幸福的生活,也才能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要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人才无疑是实现的决定性因素。“中国梦”实际就是人才强国、人才兴国,是让每个中国人都能够不受约束地、自由地、快乐的成长、成才。只有国人成才了,对社会有贡献了,国家才有希望,民族才有希望。我们的生活中不乏各式各样的人才,他们或有着感天动地的励志故事,或有着坚韧不拔的意志品质,通过自己的不懈努力,奋斗拼搏,终于成就了一番事业,为国家为社会做出了贡献。这样的人才,是社会所认同的,是国家所需要的。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不是简单地重寻昔日的荣光,而是要让曾经饱受列强欺侮、目前尚是发展中国家的中国经济得到发展,国家日益强盛。而要实现国家富强,人才是第一资源,发挥人力资源丰富的潜在优势,走人才强国之路,是中国的必然选择。我们必须认识到,在人类进入到经济全球化、信息网络
化、社会知识化的今天,自然资源对财富增值的作用相对下降,人才的作用更加突出,“人才是第一资源”已经完全成为客观现实。面对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技术、资源、环境等制约,要实现技术的突破或者说跨越,没有人才是不可想象的。面对十八大和“两会”明确的美好前景,中国更需要加快推进人才强国战略,努力营造人才辈出、人尽其才的环境。
人才问题始终都是国之兴盛的重中之重,怎样才能让人才助推起社会的进步?我认为,“培养人才、“重视人才”、“用好人才”才是王道!首先要培养人才,十八大报告中提出培养富有社会责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战能力的人才是国家发展的人才培养和文化建设的需要。这就说明国家已把人才的培养作为重中之重。人才的培养必须从早从小抓起。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国家不仅要从基础教育做起,着力培养对社会有用的人才,更要重视优秀人才的培养。高校作为培养人才的摇蓝,任重而道远,需要把每一位学生培养成有用的优秀人才。而我们当代的大学生则要明确自己的目标,到前进的方向,倍加珍惜这美好的学习时光,接受国家的培养,努力把自己锻造成对国家有用的人才。只有我们成为有一技之长的有用之才,才能为我国各项事业的发展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自己的力量,实现人才强国梦。
其次,还要尊重人才,用好人才。“中国梦“正是以人为本,是尊重人才、用好人才,求贤若渴的“人才梦”。
少年强中国强
尊重人才。古有刘备“三顾茅庐”而请诸葛亮出山的典故,就是体现了对人才的重视。在新中国建立初期,国家更是重视人才,大开报国之门,不仅把国内的优秀人才集中到文化、经济和国防建设的第一线,让他们尽情发挥自己的才能,为祖国建设事业服务,而且还邀请海外华侨学者回国参加新中国的建设。从而涌现出了华罗庚、钱学森、李四光等举世闻名的“国才”,为祖国的事业发展做出了卓越的贡献,中国的科学技术也才得以飞速发展,奠定了如今的辉煌。
用好人才。古往今来,不论是哪朝哪代,历史更新、社会进步的脚步都离不开人民,更离不开人才。引才纳贤一直都是国家强盛之根本,人才在文化建设和经济建设中起到了决定因素,发挥了重要作用。在当下,社会更是日新月异,要在社会民族之林中有一席之地,就必须要有非凡的战略眼光,不仅要有雄厚的人才资源,更要合理的用好人才。如果使用得不好,就会妨碍优秀人才才能的发挥,甚至受到扼制。我国是一个人才大国,在使用方面要让所有拥有真才实学的人都能感受到得到了公平的对待,能够公平地获得实践的舞台。要把握正确的用人导向,围绕“引得来、留得住、用得好”的目标,以“海纳百川、广纳贤”的宽广胸怀,坚持“不求所有、但求所用”的用人原则,使这些人才都能有用武之地,真正发挥人才的潜能,做到人尽其才。只有这样,才会有我国各项事业的蒸蒸日上,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人才强国的愿景甚美,但任重而道远。21世纪是经济时代,是人才时代,这已经是不争的事实。作为当代大学生,只有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不断充实自己,掌握更多的技能,才会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才,也才能去实现我们心中的“中国梦” 。在实现目标的路上,我们这一代人责无旁贷,我们要用自己的
双手,自己的青春,去实现个人和民族的梦想,在中华民族伟大的复兴之路上,铭刻上我们这代人的辉煌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