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讲  绪论
法学的概念
法学的性质
法学的研究对象
法学思维及其特点
法理学
法理学一词的含义及演变
法理学在法学体系中的作用与地位
学习法理学的意义
第一节  法学
一、法学的概念第一代计算机
  法学是研究法律现象知识体系,是依特定的概念、原则来探求法律问题之答案的学问。法学是一门实践知识,是实践之思。
二、实践性构成法学的学问性质
  1、法学研究总指向法律现象和法律问题小班游戏教案
      法制兴则法学繁荣;法制衰则法学不振
  2、法学具有事务性
      关注、面向现实的世俗生活
      寻法律法律解决方案
      确立法律的基本原则
      为法律决定做出合理有说服力的论证
3、反映人们经验理性的学问
  法律经验、知识、理性和智慧
4、法学是职业法学家的知识体系
  语言冷静、刚性、简洁、合逻辑
5、研究的是一门价值性事实
  价值意义的事实,反映人生观世界观
三、法学的研究对象我的新年愿望作文
    法律现象
1、法律制度
2、社会现实(社会生活关系问题)
  法律意义、法律的关联性
  例如:好友的背信弃义(放弃约会)
3、法律制度与社会现实如何对应的问题
  例如:知假买假《消法》第49条
        主审法官认定不属于消费者
        按照自己解释进行否定判断
        什么是“消费者”?
        “知假买假”构成条件与后果?
四、法律思维及其特点
  法学学者在思考法律现象时,所持的思考立场、态度、观点、价值和方法。
  1、实践思维
    非追求纯粹的知识,是实践的知识
2、以实在法为起点
3、问题思维
  (立法执法、解释推理)
4、论证的思维
  理由优于结论
5、评价性思维
  价值目标(公正)
  经济学效益最大化、伦理学道德之善、政治学利益衡量(合目的性)
      第二节  法理学
第一讲  法理学是什么
法理学在法学中的位置
法学是学什么的
法理学与法哲学的差别鲶鱼好吃吗
法学方法与法律方法
法理学视野中的案例
一、法理学在法学中的位置
(一)法理款待英语
 
  法无规定的,依习惯;无习惯的,依法理。(台湾、香港、澳门)
  “法理就是法的原理”。史尚宽语
    一般指法律的原则和精神
民法通则:
6条 民事活动必须遵守法律,法律没有规定的,应当遵守国家政策。
7条 民事活动应当尊重社会公德,不得损害社会公共利益,-----
我国 《 刑法 》 第 3 条规定 “法律明文规定为犯罪行为的,依照法律定罪处刑 ; 法律没有明文规定为犯罪行为的,不得定罪处刑。”
(二)法理学
1、法理学研究法的一般理论的学科,主要包括基本概念、基本原则、制度以及制度运行机制等内容。
(理论法学、最一般理论)
2、法学是研究法律现象的知识体系,
3、法理学是法学的方法论(理论具有方法论价值)
4、两者之间的关系:
      法理学是法学的一般理论  (普遍性)
      法理学是法学的基础理论  (抽象性)
      (法理学是法学的一部分,排除专门性原理)
二、法理学与法哲学的差别
  1、一般认为:研究内容基本相同,只是视角差异
                (看成法理学中深奥的部分)
  2、之间差别:
学术传统上:
哲学的分支,法学的分支
      正义的学说(什么是正义的法;如何才能认识并实现正义的法)
      研究内容上:
偏重实质问题(存在、效力,自然法、正当性、道德)
              偏重形式问题(概念、结构、逻辑等)
      研究方法上:
              直觉与思辨;语言分析与逻辑论证
      在什么语境中使用,代表学术传统与方法
    三、法学方法与法律方法
        海瑞断案:
        他充当地方行政官员兼任司法官,所有诉讼,十之六七,其是非可以立判定。只有少数案件,是非尚待斟酌。
        标准:凡讼之可疑者,与其屈兄,宁屈其弟;与其屈叔伯,宁屈其侄;与其屈贫民,宁屈富民;与其屈愚直,宁屈刁顽。事在争产业,与其屈小民,宁屈乡宦,以救弊也。事在争言貌,与其屈乡宦,宁屈小民,以存体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