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一新生如何学习宪法促销广告图片
1403班的同学们,日子真的过得很快,一晃就是一个月,不知道这一个月里,你们是否适应了大学生活。初高中时代的老师朝夕相伴,而在大学里,老师难得一见,大家可有失落与不适应?不管你适应与否,这是大学的常态,你们要去适应它,要学会在这种常态中如何更多的与老师打交道。大学老师是一个特殊的社会体,每一个老师在他所研究的领域,都会有着独特的领悟,于你们而言,每一个老师都是一个宝藏,就看你们怎么去挖掘。你们一定要相信,老师都会很乐意与你们沟通交流,作为长者,他们会非常宽容你们的幼稚,会很乐意与你们分享人生的阅历。感谢这个时代,各种即时通讯使人之间的交流与沟通越来越便利,生逢这个时代,就要学会利用这些工具与老师们交流,尤其要学会主动与老师交流,会与老师做朋友的学生,会受益一辈子,有时候老师不经意的一句话,一个观点,也许会改变你的人生。
昨天我在QQ空间里为大家上传了陈杰人老师写的《大学如何读》这篇文章,不知道大家是否有受益。陈杰人老师毕业于清华大学法学院,现为中国政法大学老师。曾先后任职于中青报、人民日报、公益时报,为我国著名的时事评论员,对法律与传媒有着深刻的认识。他
为大一新生撰写的这篇文章,系统地谈论了自己对大学的理解,以及大学新生应当如何学习等问题,我相信,如果同学们去深刻理会,对大家应该是很有裨益的。
大一第一学期大家学习的专业课程只有两门课《宪法学》与《法理学》这两门课,其余的都是公共基础课(对于公共基础课的学习,陈杰人老师在他的这篇文章谈了自己的看法,我是非常认同的,也希望同学们能认真对待)。这两门课程是法学专业所有课程中最难学的两门课,也是最基础的两门课,这两门课许许多多的的问题,诸如正义、公平、司法独立、权力制约、违宪审查等问题,需要法律人一辈子去体会。
作为一位一直研习宪法学的老师我把自己学习宪法学的体会与大家交流一下希望对你们学习宪法学有所帮助
、要抓住宪法学这门课程的主线。法学专业,四年下来,开设几十门课程,其中核心专业课程为十四门(法理学、宪法学、民法学、刑法学、民事诉讼法学、刑事诉讼法学、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学、商法学、经济法学、知识产权法学、国际法、国际私法、中国法制史、环境法与资源保护法)。每一个部门法学,都有学习与研究的主线,如刑法学的核心问题就是定罪与量刑,而定罪的核心概念就是犯罪构成,刑法学所涉及的问题,基本上都
是犯罪构成而展开的。就宪法学而言,这门课程研究的就是“权力与权利的关系问题”。我们所有的教材的撰写,都是围绕这个问题来展开的。就权力而言,就涉及到权力的概念、权力的主体、权力的分类、权力的取得、权力的限制等问题,而要解决这些问题,就必然要围绕立法权、司法权、行政权、三权分立、政党;国务院、人大、法院等问题展开;而就宪法文本而言,有关权力的这些问题就内涵在宪法的总纲、国家机构等宪法条文里。就权利而言,就会涉及到权力与权利的关系,权利的概念,权利的主体等问题。这些问题必然内涵公民、公民的权利与义务、基本权利、人权等问题。
    二、要带着问题去学习宪法学。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规范的是国家的根本性问题,因而宪法问题,既是法律问题,但更是政治问题,因而既要从宪法的角度思考,但更要从政治的角度思考,任何从单方面思考都是过激的,要么偏左,要么偏右。在当前中国的体制下,许许多多现实中存在的问题,归根究底都会成为一个宪法问题,虽然解决这些问题很难,但作为法科生,你一定要培养自己发现这些问题的能力。这些问题既包括宏观的国家体制问题,也包括微观的公民权利,也有中观的权力运行等问题。比如,从宏观而言,当前的执政党正高举司法改革的大旗,但当前中国体制下,能否能如西方发达国家一样确立去司法独立与权力制衡?如果司法独立,把党权纳入司法体制,那执政党的领导权如何
保证?有宪法的国家,一般都会有独立的宪法监督制度,诸如美国的违宪审查、法国的宪法委员会,德国的宪法法院等,但我们中国,为什么没有独立的宪法监督机制?学习了宪法后,能不能从政治的角度给出自己的答案?从微观而言,现实中经常报道的诸如佘祥林等冤假错案被判刑的情况,从表面上看,是一个刑法问题,但我们追究下去,本质上就是一个宪法问题,能不能从宪法的高度确定刑事被告人有沉默权?还有,近几年来的教育平权运动,其目的就是推动高考的改革,那么,宪法依据在哪?我国的宪法明确规定,公民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但诸如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等国立大学,把更多的招生名额投向了北京,是不是侵犯了公民平等的受教育权?当前中国的城市化运动,把农民的土地国有化征收,再高价拍卖出让给房产?在我国宪法明确规定,城市土地所有权为国家,农村土地所有权为集体,政府低价征收再高价拍卖,这种行为是不是违宪?从中观而言宪法是权力与权力权力与权利的关系问题在确立了国家宏观体制的情况下权力的运行与权利的保障就是宪法重点问题大家学习了宪法以后就应该理解为什么湖南衡阳前市委书记童名谦这个以清官自诩的官员为什么在没有经济犯罪的情况下以渎职罪被判刑5年?这问题的要害就在于衡阳的人大代表贿选,已经危及了当前中国党治体制的根本。我国宪法明确规定,人民代表大会是国家权力体制的中心,各级行政机关、司法机关必须以人大为
基础进行建构,试想,如果一个市级人大的代表都是贿选而组成的,那地方政府、地方司法机关,上级人大的合法性在哪?再如,前几年各个地方的开发区都设立了开发区法院,依据我国的宪法,这些开发区法院的设立有没有问题?在没有成立相应的人大的前提下,设立开发区法院,那开发区法院的法官由谁任命,对谁负责?
、要以研究的心态去学习。诚如陈杰人老师所说的,大学教材既是最有用的,也是最没有用得。大学教材一方面是这门课程的精华,它把这门课程最核心的东西进行阐释,介绍的是这门课程的最基础的东西,作为初入门的大学生,掌握教材涉及的知识,是最基本的要求,如果连教材都没掌握的学生,绝对是不可能成为一个合格的法科生。但另一方面,大学教材对每一个问题都是简要介绍式的,都是泛泛而谈。所以,同学们在初学宪法学的过程中,一定在掌握教材的基础上,要带着研究的心态去学习,这就需要广泛的阅猎其他的书籍。从这个方面而言,大学四年,是一个艰难的四年,并不是社会所说的那样,大学是玩四年。而就宪法学而言,这门课程围绕着权力与权利的关系,涉及到宪法与宪政主权与人权 国体与政体公民的基本权利与基本义务国家机构与国家权力等内容在学习的过程中对于这些问题,你如果不想浅尝辄止浮光掠影式的学习就应该去深刻思考、全面考虑就应当经常去图书馆,寻那些教科书之外的、有关某个问题的专著,去
一本一本啃下来。这个过程,也许一开始有些无聊,非常枯燥尤其是自己知识的积累不够,人生的阅历不足,每一本书读下来非常吃力但你一定要相信随着学习的深入,你会感觉到其中的乐趣,就像进入了一个华美的殿堂,让你惊叹不已。在这里向大家推荐几本宪法学的读书书目戴雪的《英宪精义》,卢梭《社会契约论》,夏勇《人权概念起源-权利的历史哲学》罗纳德·德沃金《自由的宪法——对美国宪法的道德解读》蔡定剑的《宪法精解》,及李步云的宪法比较研究美女插>法制教育教案》。这几本书,希望大家至少能精读一本到两本,尤其李步云教授主编的《宪法比较研究》这本书,通俗易懂,就宪法中的核心问题,如政党制度、人权保障、违宪审查、议会制度等,就世界各国做了一个大致的比较研究,很适合大家阅读。
对学科的发展要有一个大致的了解。作为法科生,在掌握基本的法律基础过程中,一定要关注学科的发展,在你学习某门课程的同时,一定要对这门课程的一些主要学者有所了解,这是一个法科生应具有的专业素养。如刑法,在当前我国研究刑法的学者中,高铭喧、马克昌、鸡蛋豆腐的做法王作富法学是学什么的张明楷,陈兴良,赵秉志等都是其中的佼佼者;民法学者中江平王利明梁慧星魏振瀛崔建远王保树、孟勤国等都是该学科中的大家而就宪法学而言人民大学的韩大元胡锦光武汉大学的周叶中秦前红江国华北京大学的张
千帆其他还有殷啸虎 吴家麟邹平学同学们在学习的过程中一定要经常看看他们写的论文专著等其中有些老师在新浪凤凰搜狐腾讯等网站上开设了博客感兴趣的同学可以读读他们就一些热点问题发表的一些看法我想一定会让大家受益匪浅的。同时,建议大家关注新闻媒体尤其要以宪法的思维去关注热点问题对世界主流媒体诸如《纽约时报》、《华盛顿邮报》、《金融时报》、新加坡《联合早报》等几分关注时差英文,凤凰网上的博文也建议大家经常去看看我相信这些东西一定会给大家带来很大的收获
学会利用图书馆有事没事去图书馆逛一逛这是大学生应该具有的一种生活态势任何一个大学它的藏书量都很大的都能满足一个本科生的读书要求而据我了解现在许多大学的读书馆利用率非常低学生上图书馆的比例非常不高有点学生甚至大学四年从来没有上过图书馆这是非常遗憾的。研究性学习的最具工具就是图书馆,大家要学会图书的检索,资料的检索,尤其是学校购买的一些软件,如中国知网等,利用起来非常便利,是学习非常好的工具与帮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