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之拟宋市人小说读后感
第一篇:
鲁迅先生在《中国小说史略》第二十一章《明之拟宋市人小说及后来选本》中说:“惟至明末,则宋市人小说之流复起,或存旧文,或出新制,顿又广行世间,但旧名湮昧,不复称市人小说也。”从之可知,鲁迅把宋代与明末市人小说分开来看,后者虽只加一“拟”字,却与宋代的市人小说相差很大,有其独特之魅力!
而横观明末的拟市人小说里,冯梦龙的“三言”和凌濛初的“二拍”,就是其中最为典型之代表。我最近读的就是冯先生的《喻世明言》。
全书共有四十卷,每卷都是一个独立的故事,又由中国古代修身理念“仁义礼智信”贯穿其中,取材不限于作者当时时代,而是辑录了从古自今广泛流传下来的名人故事亦或流传已久的让人听之有益的故事,从中我感受到古人生活的真实状态,体会到柴米油盐喜怒哀乐,蕴含的情感十分真切。
受最近看的《范巨卿鸡黍生死交》触动,我觉得先就这本书中体现的“义”字来谈谈。古人十分
讲究这个“义”字,我这里说的义是仁义,是朋友之间的义,像是前面提及范巨卿与张元伯两人,二人相识于洛阳,同游过一段时间,惺惺相惜以为知己,分别时两人相约在来年重阳与元伯家相会,元伯设鸡黍以待,幸勿失信。等第二年重阳,巨卿为商贾用心,失忘了日期。及蚤方醒,恐负所约,遂自刎而死。阴魂千里,特来一见。说范巨卿为了这鸡黍之约,自杀以魂日行千里,到张元伯家赴会,先撇去鬼怪之谈不讲,这其中的真意实在是沉甸甸的,古人真是实诚啊,为了守信可以不顾性命。
鸡黍之约看书难免会与现实做对比,古今对于义字的理解和体现有很大不同,我觉得古人对义更为看重,为了全义可以舍生,俞伯牙钟子期,摔琴为知音,羊角哀左伯桃,舍命全相交。时至今日,一些做法未免不太可取,但态度还是要的。现代人也是受时代氛围影响,对物质的追求越来越多越来越高,繁杂的事宜和物质的诱惑不断冲击着人们的底线,大家都在为着功利而活,或者这也无可厚非,毕竟时代如此,生活不易,但当我们静下心来,看看前人所为所求,总会有那么些感触,是我们太浮躁了,还是古人太潇洒?
我买的这版《喻世明言》封面上写,穿越四百年感悟人性善恶,的确,我能从书中感受到作者所感受的善与恶,古人的情感表露很真实,很实在,放在当时就像街头巷尾正在发生的事,
可在现在,我总感觉现代人的情感更为复杂,或许是因为我身在其中,或许是真的像我揣测的那样。古人受儒家思想影响,毕生追求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以仁义礼智信标榜自己,这样造就出的秀才更在意礼法,行事讲究君子之道,况且受到当时所知的限制,敬畏鬼神,相信所谓善有善报恶有恶报。现代人在被炮打开国门以来见识到外来文化的好处,开始兼收并蓄,极大的改变了处事的三观,以适应潮流的发展,不信轮回,不屑鬼神,冥冥中丢掉了传统文化中对道德伦理秩序的敬畏。那么,问题来了,发展至今,我们有没有必要把古人那套重新拿起来,如果我们那样做了又能否拾起丢失的敬畏,更深的是这种敬畏又是否能适应社发展为发展出力?
我在高中以前一直以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勉励自己,到了大学,各类能力包括眼界的增长,这种念头渐渐淡了,我更多的为生活考虑,或者说为功利考虑,读喻世明言的时候让我有种高中读文言谈论语的感觉,那种自信满满胸怀天下的感觉,看的多了自然会有点想法,书里的人们太真,真的有点傻,为了一个期会抛弃妻儿自杀,惊叹之余有些骇人,如果是我,又会怎样做,当然不能说打个电话“喂,老张,我今天有事,要晚点到!”那算作弊。同等处境,要有怎样的拗劲儿才能全义。也是在警醒我等学生,勿忘初心。
所以对于上面那个问题我只能做出一个不算解答的解答:要在现实情况中有选择地践行古礼,对现代价值观加以改进。但愿我们都能在解答问题中树立自己的三观礼度,让我中华文明之邦的独特风貌得以延续。
第二篇:
《中国小说史略》给我的另一个感觉就是清晰,这一方面取决于素材丰富详实,更取决于鲁迅先生对于中国小说源头的探索和发展的追溯。他从中国古代神话出发去寻小说的源头,因为对中国古人来说,神话就是现实生活的一部分,由此,小说有了坚实的根基——中国先民的现实和精神生活,后来不论是荒诞的志怪小说、神魔小说,还是现实的人情小说、历史演义都承袭这个共同的“祖先”,由此,小说的根和枝干延伸的方向被到了,这个观点深深地影响了后来很多的文化学者和小说家。
大胆假设,敢于创新。鲁迅先生在《中国小说史略》中对中国小说发展提出了许多全新的认识角度和看法,真正为后来的小说研究者和小说创作者提供了新的思路。比如,在研究中国小说的发展时,他认识到了中国小说创作中的一种反复现象,比如在魏晋南北朝流行的志怪小说在明清之交又变得盛行,这和社会环境又很大的关系,已经带有朴素的唯物史观;他还
发现,中国古代小说并不是固步自封的,而是善于承袭古人和借鉴外来的,前者有枕中记得多次重新演绎为证,后者有佛教中吐出人,人又吐出人,以此循环往复的故事的数次借鉴为证,这种承袭和借鉴正是让中国古代小说走向成熟所毕竟到必经之路,也是当代小说创作家所必须要认识到的规律——海纳百川,兼收并蓄。
小说是一个时代风貌的最真实的反应,鲁迅先生的这篇《中国小说史略》不仅为小说创作者提供了许多有趣的素材,深刻的观点,也为普通人提供了一个认识中国古代小说,了解古人生活的渠道,值得每一个读一读。
第三篇:
坦白地说,《中国小说史略》这本书我没有认真地读过,对这本书也只是有一个大概的印象而已。看了一些相关的论文,才对这本书的创作过程、背景以及内容、体例略知一二。没有什么学术上的发现。对于作者鲁迅,读中学的时候,我们只是知道他是现代文学的一位大师,根本不知道他在中国古代文学方面也有涉猎。后来学习了中国古代文学以及中国古代文学批评史,才知道鲁迅在古代文学方面造诣颇深。鲁迅关于古代文学方面的著作主要是在小说方面以及魏晋文学方面。他的许多论断可以说是前无古人的创新,至今还在不断地被后人
在学术研究中引述。尤其是在中国小说发展史的领域,很多名词术语都是鲁迅先生所首创的。学术的生命在于创新,于我们而言,写一篇有创新价值的论文都已经十分困难了,常常会感到学识太浅、积累太薄、眼光太窄而无法下笔。而像鲁迅那样写一部至今仍未能被后人所超越的学术专著,该要下多大的功夫呢?为此我着重去查了有关鲁迅是如何创作这部书的背景材料。鲁迅为了写这部书,从开始准备到多次修订,前后花了近二十年时间,辑录了《古小说钩沉》、《淡薮》、《小说备校》、《唐宋传奇集》、《小说旧闻抄》等多部书,查阅了很多古籍,用功甚勤。在研究方法上,鲁迅运用了诸如目录学的、版本学的、校勘学的,社会学的、心理学的,比较文学的。很多方法我们都在专业课上学过,可是我们何尝运用到学习实践上去?面对一代大家鲁迅先生,面对一本学术巨著,我只想到两个字——“汗颜”!我想这也是很多同学在每读一本读书报告会的指定书的相同感受。这也让我想起我们在宿舍开玩笑常说的话:“学术学术,就是不学无术。”真让人觉得悲哀。研究生只为研究而生,没有了研究,就没有了生命。让我们一边擦汗一边读经典的著作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