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颖高中主题班会教案(6篇)
新颖高中主题班会教案 篇一
    教学目的:1.让同学了解诚信。 2.使同学在生活中做到诚信。
    实施步骤:
    一、 由班长朗诵一段话,引入班会课主题。
    诚实,即忠诚老实,不隐瞒自己的真实思想,不掩饰自己的真实感情,不说谎,不作假,不为不可告人的目的而欺瞒别人。守信,就是讲信用,讲信誉,信守承诺,忠实于自己承担的义务,答应了别人的事一定要去做。忠诚地履行自己承担的义务是每一个现代公民应有的职业品质。因为《中学生日产行为规范》中特别规定:中学生应该守信,答应别人做的事要按时做到,做不到时表示歉意。我们今天的班会课主题:诚实守信。
    二、主持人:
    21世纪是信息社会信息化浪潮汹涌而至,加速推进信息化进程已成历史必然,而社会的全
面信息化又是建立在良好的社会诚信体系之上,没有诚信,信息化无从谈起。
    那什么是诚信?
    诚,即真诚、诚实;信,即遵守承诺、讲信用。诚信的基本含义是受诺、践约、无欺。通俗表述,就是说老实话、办老实事、做老实人。处理这种关系必须遵守一定的规则,有章必循,有诺必践;否则,个人就失去了立身之本,社会就失去了运行之规。
    诚实守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几千年来,“一诺千金”的佳话不绝于史,广为流传。
    三、由同学__为大家讲述《曾子杀猪》的故事。
    在我国古代就有很多诚信的小故事,如“曾参杀猪”示诚信 。
    曾参,春秋末期鲁国有名的思想家、儒学家,是孔子门生中七十二贤之一。他博学多才,且十分注重修身养性,德行高尚。
    有一次,他的妻子要到集市上办事,年幼的儿子吵着要去。曾参的妻子不愿带儿子去,便对他说:你在家好好玩,等妈妈回来,将家里的猪杀了煮肉给你吃。儿子听了,非常高兴,
班会课教案不再吵着要去集市了。
    这话本是哄儿子说着玩的,过后,曾参的妻子便忘了。不料,曾参却真的把家里的一头猪杀了。妻子从集市上回来后,气愤地对丈夫说:我是哄儿子说着玩的,你怎么就真把猪杀了呢?曾参说:孩子是不能欺骗的!他不懂事,还没有辨别能力,接触到的是父母,所以什么都跟父母学。你现在哄骗他,等于是在潜移默化地教他学会欺骗。再说,你现在欺骗了孩子,孩子以后自然也就不相信你了,你以后还怎么教育孩子?
    在我们的生活中,老师,家长在我们很小的时候就给我们讲了许多诚信的小故事。诚实是一种作风,一种实在,一种可靠。诚挚,严谨的的做人做事自然磊落,落地生根,一言既出,驷马难追。那种准则的含义已超出了本身,而带着光彩的人类理想和精神,正气蕴在其中。
    主持人:
    时代的进步推动着观念的更新随着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发展,社会生活巨大而深刻的变化赋予诚信这一传统美德日益丰富的时代内容,也促使人们对诚信的理解从伦理道德的范畴提升
到制度建设的层面,诚信不仅是一种品行,更是一种责任;不仅是一种道义,更是一种准则;不仅是一种声誉,更是一种资源,就个人而言,诚信是高尚的人格力量;就企业而言,诚信是宝贵的无形资产;就社会而言,诚信是正常生产生活的秩序;就国家而言,诚信是良好的国际形象。
    接下来请同学们讲讲古今中外诚实守信的故事
    1、应该从小讲诚信。 2、一壶水的故事 3、孔子的取舍
    4、吴起言必信 5、宋庆龄 6、卢梭的忏悔
    四、互动环节:
    分组讨论问题
    问题1诚信是一种理想化的美德,现实生活中做不到,讲诚信者往往吃亏,这种说法对不对?请谈谈你的看法。
    问题2有人认为,自己是讲诚信的,但别人不讲,我也只好不讲了,这种说法对不对?请
谈谈你的看法。
    问题3应该在哪些方面做到诚信?
    问题4诚信应如何培养?
    五、诚信格言大比拼
    1、 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孔子)
    2、 民无信不立。(孔子)
    3、 人背信则名不达。(刘向)
    4、 如果要别人诚信,首先要自己诚信。(莎士比亚)
    5、 诚实是人生的命脉,是一切价值的根基。(德莱塞)
    6、 失去了诚信,就等同于敌人毁灭了自己。(莎士比亚)
    7、 诚实的人必须对自己守信,他最后的靠山就是真诚。(爱默生)
    8、不宝金玉,而忠信以为宝。(不要把金玉当成宝物,而忠诚与信用才是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