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美的欣赏
自然美:是最常见的一种美的现象形态,是指客观世界中自然物或自然现象的美,即能够引起审美愉悦的自然物的生动形象。包括无机物的美和有机物的美。在自然界中,宇宙星辰、山川草木、花鸟虫鱼、江河湖海、雨露虹霓、风霜雪雾、云霞雷电、奇峰巨石、园林梯田、牧场草原等等都是构成审美对象的自然景物,都是属于自然美的范围。自古以来文人墨客对大自然的奇绝不乏赞美之辞:苏轼的“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韩愈的“天街小雨润如酥,草遥看近却无。”王维的“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贺知章的“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柳绿丝绦。”王之涣的“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张志和的“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等等,都为我们勾勒、描绘出了奇峰峻岭、细雨润物、明月泉流、碧树垂绦、飞鹭鳜鱼等自然美景。
一、体会形式之美
美是具体的,自然界中美的事物总是以其形、声、等形式美的高度和谐统一吸引人们的注意,如黄山的嶙峋嵯峨的石笋峰,鼓浪屿汹涌澎湃的海浪,杭州碧绿如染的西湖等,这些开、声、都是自然的物理属性,依照一定的的规律组合起来,强烈作用于人的感官,在人的审美
活动中都具有了美的意蕴。
(一)彩美
彩是人们的视觉感官所能感知的空间性的美,是形式美的重要因素,也是一般美感中最大众化的形式。走进大自然,那绚烂缤纷、浓淡有致的彩,象强光一样吸引着人们的视线,最容易打动人们的心灵。人们则根据自己的爱好、心境、情绪和个性选择自然景观,享受大自然的馈赠。
比起形状来,彩的审美意味更浓、更普遍、更复杂、更具有独立的审美价值,它能迅速激起人的情感,影响人的心理。
(二)声音美
声音又称音响,是由人的听觉器官所感知的时间性的美,它以高低、强弱、快慢、纯与不纯向审美主体显示着某种意味。莺啭虫吟、虎啸猿啼、马嘶犬吠、风吼雷鸣等造成复杂万端的自然音响,使我们生活的世界显得如此喧腾热闹,充满生机。
声音包括现实世界中发出的一切音响。
(三)形状美
形状是人的视觉器官所能感知的美,自然界的一切事物都是有形的,它们均以形式美的基本组合规律构成特有的、具体可感的形态,并以此组成了千姿百态的美的世界,同时还强烈地作用于人的感官,成为人最直接的审美对象。形状有雄伟高大、矮小娇柔、苗条瘦弱、健壮丰满、雄奇伟岸之分。
二、掌握风格类型
自然美的风格、形态可归结为雄、奇、险、秀、幽、奥、旷。
三、展开丰富的想象
是指在欣赏自然美时审美主体要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能力,才能更好地感受到自然美的魅力。
四、欣赏自然美的的角度
无论人类发展史还是从个人成长史来看,人们对自然美的欣赏都离不开实践经验的积累。一
般说来,自然美的欣赏水平与人们的社会实践经验和文化知识修养有着密切的关系,修养越高,展现在眼前的自然美的领域就越宽广,得到的审美享受就越丰富、越深刻。
为了欣赏自然美,除了丰富自己的实践经验、扩大知识领域外,还应注意掌握一些基本方法:
1)从空间角度欣赏自然美:大自然的山水、树木、光影、云霞、露雾以及点缀在自然环境之中的建筑、人、飞禽走兽构成一幅幅动静变化的的整体,给人以特有的审美感受。因为自然美存在于广阔无垠的空间中,所以观赏的角度如果有了变化,那么得到的审美享受也就有了不同。在观赏自然美时,注意从不同的空间角度进行欣赏,是获得丰富审美享受的重要条件。如:“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苏轼的《题西林壁》,不仅仅包含着深刻的哲理,也正道出了上述自然美欣赏中变换欣赏角度的真谛。
2)从时间角度欣赏自然美:大自然的奇妙彩与勃勃生机,不可分割地结合着时间因素。昼夜交替、阴晴雨雪以及寒来暑往、春去秋来这些因时间因素而显示的变幻与动态,汇成了大自然时间美的交响曲,给无边的自然风光平添上更多的迷人彩。我们欣赏自然美,就要
善于把握住这时刻变换的时间因素。如《岳阳楼记》。季节时令的变化展现了时间对自然风景有规律的作用,使人们能从多方面欣赏到自然景之美。如西湖美景:苏轼曾写下“若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的诗句。西湖的四时,无时不在变化。如苏堤十景中,单是以季节变化命名的景致就占了近一半:苏堤春晓——春日之晨,六桥烟柳笼纱,几声雀鸣,报道苏堤春晓;曲院风荷——宋朝杨万里诗吟:“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平湖秋月——皓月当空的秋夜,景幽美,正如“万顷湖平长似镜,四时月好最宜秋。”断桥残雪——每当雪后伫立桥头,欣赏玉琢银镂的湖山风貌,分外妖娆。可见一年四季无时无刻不在赋予西湖以种种美的情趣、美的意境。
3)从运动的角度欣赏自然美:虽然山水草木相对来说是静止的观赏形象,但“川无停流,林无静树”整个山水风景还是在不停地运动着,这种运动就使自然美出现了充满生机活力的画面。“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正反映了静景中的动态美。古代旅行家以人的姿势来形象地描绘出我国的五岳风姿:东岳泰山如坐,西岳华山如立,中岳嵩山如卧,北岳恒山如行,南岳衡山如飞。其中衡山以其别致的动态美独步五大名山之首。它除了峰峦分布形似大鸟处,更主要的是气候变幻。衡山温热多雨,经常烟雾滚滚、乱云飞渡。有了这种气候景
题西林壁教案观的衬托,才使衡山具有凌空飞去之姿,从而获得了如飞如翔的动态意境。
五、自然美在美育上的意义
当我们投入大自然怀抱时,那无际的原野能开阔你的眼界,叮咚的泉水能洗涤你的心灵,壮丽的河山能陶冶你的性情,名胜古迹能丰富你的知识。到大自然中去可以使你更强烈地体会到祖国的可爱。
意义表现为:
1、欣赏自然美可以激发我们对祖国对生活的热爱。风景名胜古迹是一个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大课堂,祖国的山河、祖先的业绩、历史文物、风俗民情等都是维系民族团结、凝聚民族精神、激励人们奋发图强,进行创造性劳动,缔造不朽功勋的生动教材。
2、欣赏自然美可以培养人们高尚的情操,陶冶人的性情。“知(智)者乐水,仁者乐山”早已成为我国一个传统的审美观点。
3、欣赏自然美可以增长知识、促进成长。无论从历史还是现实来看,很多优秀人才的成长、许多不朽作品的问世,都与投入大自然的怀抱密切相关。孔子周游列国,登泰山而小天下;司马迁早年踏遍中华大地,到处考察风俗,采集传说,写下了历史巨篇《史记》;北魏
的郦道元三上华北五下华南涉足大小水道,写出了极具科学价值的《水经注》;唐朝的李白、明代的徐霞客等等。
4、欣赏自然美可以极大地丰富人们的精神生活。在我们在紧张的学习工作之余到大自然中呼吸清新的空气,领略桃红柳绿、鸟语花
香,会使我们心旷神怡,更加感到生活无比充实和美好,也可以从大自然的美中理解并感受到生活的喜悦和生命的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