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尔弗雷德·普鲁弗洛克情歌》主题探析
摘 要: t·s·艾略特的长诗《阿尔弗雷德·普鲁弗洛克的情歌》是他早期最为优秀的诗作,也是现代主义诗歌中的一篇杰作。本文通过对诗歌中意象、独白的分析,揭示出其潜藏在爱情后的深层主题:社会的病态及人性的弱点。
关键词: 《阿尔弗雷德·普鲁弗洛克的情歌》 表层主题 深层主题 现实主义
t·s·艾略特的长诗《阿尔弗雷德·普鲁弗洛克的情歌》(以下简称《情歌》)(the love song of j.alfred prufrock)是他早期最为优秀的诗作,也是现代主义诗歌中的一篇杰作。作为一首爱情诗,它与传统的情歌有很大差别。传统的情歌往往以雄辩术为核心,抱怨情人的冷酷无情,抒发恋人的内心痛苦,常常以有理有力的演说打动情人,以生命短暂时光易逝为由劝说情人拥抱生活,及时行乐。在这种骑士传统的情歌中,尽管主人公苦恼非常和无休止的抱怨,但他总很自信,从不放弃希望(张剑,1997)。艾略特的情歌没有落入这样的窠臼,他讲述的是一位羞怯、懦弱、缺少自信的中年男子对求婚问题的深思不定,一方面害怕生命白白溜走,另一方面对事实无可奈何,因此作为一首爱情诗歌,爱情当然是贯穿始终的一个主题,但笔者认为这首诗的严肃性不在字面,而在诗的背后,除了爱情之外,还隐藏了一个更深层次的主题。
一、表层主题(superficial theme)
该诗名为《情歌》,顾名思义,“爱情”(love)是它的一个主题,从情节上看,通篇都与爱情有关,讲述的是一位中年的文化人想去看一位他所希望看到并心中喜爱的妇女,但是他踌躇不定,在踌躇不定中生出了许多思考,都是反映他内心世界的。
诗的第1行“let us go then,you and i”(那么让我们就去,你我都去),造成一种假象,仿佛这首诗是一首浪漫的情歌(朱丽田,2004)。但值得注意的是虽然说是“你和我”,但实际上此时只有普鲁弗洛克一个人在街上走。在他想象中,他希望爱人在精神上和自己在一起,希望自己不那么孤独。以下几段虽没有爱情的字眼,却是反映他想见而又不敢见时的一系列心理活动,由此而产生“妇女们正在谈论米开朗基罗”,对雾、烟的形象描写及对自己头发稀疏与外表形象的忧虑。
“and i have known the arms already”(我已经熟悉了这些手臂……),这里不只是一个女人,而是许多女人赤裸着胳膊同时出现,女人的出现象征着爱情的出现,以下几行通过对陋巷和贫民窟孤独的男人们和被社会所遗弃的人们的描写,再现了诗的第一段即将要去看望情人时所见的情景,与此同时也发展着“爱情”这一主题。
“i am no prophet”,这里普鲁弗洛克承认他不是先知,也不是施洗礼者约翰。这出自一个典故,《新约·马太福音》记载:希律国王因为约翰阻止他娶自己的弟媳妇希罗底而将约翰囚禁,但因百姓以约翰为先知,不敢杀他,后来希罗底的女儿沙乐美,得到希律的欢心,要求希律把约翰杀掉,把他的头放在盘子上给她,希律果然照办了。这同样有爱情故事的提示,因为先知之所以死,是因为他拒绝了沙乐美的爱情。(罗选民,2003)
爱情诗集“to have squeezed the universe into a ball”(把整个宇宙压缩成一个球)这里影射到安德鲁·马维尔的《致羞怯的情人》(to his coy mistress),这首诗中的恋人“把……全身的力气,把所有……甜蜜的爱情揉成一个球”。而普鲁弗洛克却要把整个宇宙压成一个球滚向一个“重大的问题”,这同样是一个爱情故事,牵涉到和一个女人的某种默契。
由此可见,这首诗虽不是一首浪漫主义的情诗,却始终没有偏离爱情这一主线,普鲁弗洛克一直渴望爱情,只是害怕爱情高潮的到来。
二、深层主题(deep theme)
十九世纪末到二十世纪初,欧洲的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都有长足的发展,物质财富大量增加,
社会化大生产与生产资料资本主义私有制之间的矛盾便愈发激化,导致接连不断的经济危机与大范围的失业,贫富分化走向极端,这一系列巨变使西欧的文学领域也发生了重大变化。19世纪晚期法国的象征主义预示了现代主义的诞生。一次大战后,所有的现代主义文学思潮都产生了,到了二十世纪二十年代,这些潮流汇聚成一场浩大的现代主义变革运动,席卷了整个欧美,t.s艾略特便是这场运动中的杰出人物之一。
作为一个经历过幻灭痛苦的青年,凭借着灵活运用语言的勇气,艾略特在早期诗歌中探索了现代西方文明在各方面的衰败,传达出一种崩溃的悲观。他早期的大部分诗歌都注重心理活动与心理剖析,诗歌中被人间地狱的阴暗恐怖所笼罩。这一时期重要的诗歌有《普鲁弗洛克的情歌》、《荒原》等。一般认为《荒原》是艾略特最重要的诗篇,被誉为二十世纪英国诗歌的代表与典范。《情歌》可以说是这首诗的前奏,是它的序曲。它揭示了在当时社会背景下人们胆小怯懦、精神空虚,整日无所事事、蹉跎岁月的人性弱点和社会现实。
《情歌》所采用的形式是戏剧独白,从头到尾是普鲁弗洛克一个人的独白,这暗示了虚假的“情歌”与主人公自己承认的无法直面爱情及无聊上流社会之间的讽刺性对照,同时西方人性的弱点也显露出来。
一般情况下,一个人去见他的恋人时,心情会特别高兴、激动,周围的一切会变得那么迷人,即使有危险也不在乎,而普鲁弗洛克的心情却不大一样:when the evening is spread out against the sky like a patient etherized upon a table.(在那天空下的暮黄昏,好像躺在手术台上被麻醉的病人)黄昏的景可以是美的也可以是丑的,这和个人的心情有关,普鲁弗洛克之所以害怕得像被麻醉的病人,是因为他心情胆怯。他走到街上,连街道也染上了他的心情,在他心中,街道也是half-deserted(人迹稀少的);不仅如此,街道还像怀着一种暗中的恶意进行着令人厌烦的议论,把人们引向一种无法阻挡的问题争议,这正是普鲁弗洛克所生存的世界的社会环境的真实写照。
等普鲁弗洛克走到他所想要去的那位情人住的地方时,他又开始手足无措,没有进去,但他不认为这是自己的踌躇和胆怯而是想出另一种方式来为自己辩护:in the room the women come and go.talking of michelangelo.(房间里妇女们进出如梭,谈论着米开朗基罗。)谈论米开朗基罗这样一位艺术大师是不会令人厌烦的。问题在于他提到米开朗基罗,目的是为自己的胆怯辩护。在他心目中,谈论艺术应该是高雅人的事,而现在不懂艺术的妇女却拼命谈艺术,因此他厌恶起来。他根本就没想到有些妇女就是艺术家,如果不是,又为什么不能谈论呢?可见,这不仅是普鲁弗洛克为自己辩护的托辞,而且反映了普鲁弗洛克世界女士的
琐碎、地位的卑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