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六年级下学期语文古诗阅读专项真题
班级: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时间:__________
1. 阅读与欣赏。
我为少男少女们歌唱
我为少男少女们歌唱。所有使我像草一样颤抖过的。
我歌唱早晨,快乐或者好的思想,
我歌唱希望,都变成声音飞到四方八面去吧,
我歌唱那些属于未来的事物,不管它像一阵微风。
我歌唱正在生长的力量。或者一片阳光。
我的歌呵,轻轻地从我琴弦上,
你飞吧,失掉了成年的忧伤,
飞到年轻人的心中,我重新变得年轻了,
去你停留的地方。我的血流得很快,
对于生活我又充满了梦想,充满了渴望。
[1]“歌唱”的意思是___________,“为少男少女们歌唱”实则是___________。
[2]诗歌中揭示主题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3]最后一节中,“梦想”和 “渴望” 的含义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四节诗分别应怎样来朗读?请选填。
A.真挚炽热 B.舒缓欣慰 C.活泼明快 D.深情祝福
第一节:(___) 第二节:(___) 第三节:(___) 第四节:(___)
2. 阅读古诗,完成练习。
墨梅
我家洗砚池头树,______________。
不要人夸好颜,______________。
[1]把诗句补充完整。这首诗的作者是   代的   。
[2]先解释字词的意思,再解释诗句。
不要人夸好颜,只留清气满乾坤。
满:__________。 清气:____________________。
诗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诗中梅花的特点是 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
[4]此诗的前两句______(写实 抒情言志),强调“我家”的梅花,朵朵都是“淡墨痕”,素净、雅洁;后两句_______(写实 抒情言志),说明梅花不是为了要让_________,只是__
_______________。
[5]从作者描写梅花的诗句中,你感悟到了梅花的哪些品格、精神?联想到了哪些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阅读古诗,完成练习。
宿新市徐公店
篱落疏疏一径深,树头新绿未成阴。
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
[1]这首诗是________代诗人________写的。诗中描写了________种景物,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表达了诗人_______之情。
[2]“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一句写出了儿童在花丛中捕蝶的欢乐情景。
[3]从诗中的“_____”“_____”“_____”等词语可以看出,本诗所写的季节是___________。
[4]“急走”“追”这两个词语有什么样的表达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宿新市徐公店》采取景物与人物相结合,__________的写作手法,成功地刻画出农村恬淡自然,宁静清新的__________风光。 (  )
A.动静结合 早春 B.动静结合  晚春
4. 品读诗句,完成后面的练习。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1]由“千磨万击”想到了成语___________。
[2]诗句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
[3]诗句赞美竹子_______的精神品格。
A.无私奉献 B.坚韧顽强 C.硬骨头
5. 阅读古诗文,回答问题。
江郎山和韵
辛弃疾
三峰一一青如削,卓立千寻①不可干②。
正直相扶无依傍,撑持天地与人看。
(注释)①千寻:古以八尺为一寻。千寻,极言其高。②干:这里指接触。
[1]这首诗写出了江郎山山势的什么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诗人借描绘江郎山表达了怎样的人生理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 阅读古诗,完成练习。
江上渔者
江上往来人,但爱鲈鱼美。
君看一叶舟,出没风波里。
[1]解释下列字词。
爱:_________________ 出没:___________
风波:________________
品读诗句,完成练习。
江上往来人,但爱鲈鱼美。
[2]“往来”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这个词写出了江岸上________________的景象。
[3]下列加点的“但”字与诗句中的“但”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小明说再也不会撒谎了,但愿如此
B.戍守边防的工作虽然辛苦,但战士们没有一个叫苦的
君看一叶舟,出没风波里。
[4]展开想象,描绘诗句所表现的画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诗人希望通过诗句唤起人们对民生疾苦的注意,使其明白_________的道理,表达了诗人对“___________”的规劝。
[6]课文综合回顾
《江上渔者》是____代诗人_____所写,这首诗通过反映_____,表现了诗人_____之情,这正如《岳阳楼记》里所写的“_______,________”一样。
7. 读句子,根据提示完成练习。
明月别枝惊鹊,__________。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
[1]这首词的词牌名是__________,词题是_________。
[2]把词中的空缺处补充完整。
[3]词中的“见”读_______,它的意思与“______”相同。
[4]词中描写的景物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 读一读下面的诗词,完成练习。
过故人庄
[唐]孟浩然
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
绿树村边合,______________。
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
待到重阳日,______________。
[1]请把诗句补充完整。
[2]诗中“___________” 写的是山村的自然风光;诗中“_______________”两句将视角从窗外转入屋内,写出了农家生活的情趣。
[3]诗中自然的风光,普通的农院、平凡的生活场景、醇厚的友谊都深深地吸引了作者,所以最后作者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__”,表达了作者对田园生活的向往。
9. 朗读古诗《泊船瓜洲》,完成练习。
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
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的意思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1]请在正确的读音后打“√”。
京口瓜洲一水间(jiàn jiān),
钟山只隔数(shù shǔ)重(chónɡzhònɡ)山。
春风又绿江南岸,
明月何时照我还(huán hái)。
[2]《泊船瓜洲》是________代诗人__________写的。这首诗写的是诗人停船在瓜洲之后,望着仅仅一江之隔的_________,想到离京口并不是很远的__________,不禁勾起了浓浓的___________之情。
其中“绿”的意思是___________,还”的意思是___________。
[3]选择正确的解释。
(1)诗中'一水'指的是:(_______)。
  A、珠江;B大运河;C黄河;D长江。
(2)诗人'还乡'所经过的方向、路线是:(______)。
  A、从北到南,先经京口,再到瓜洲。
  B、从南到北,先经瓜洲,再到京口。
  C、从北到南,先经瓜洲,再到京口。
  D、从南到北,先经南京,再到北京。
[4]我能用自己的话讲出《泊船瓜洲》的诗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分析并理解句子。
(1)“春风又绿江南岸”中的“绿”可以换成哪些字?诗中用“绿”字好在哪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读下面的语句,你各想到了那一个成语?
山一程,水一程(_________________);
风一更,雪一更(_________________)。
(3)写几句表达作者思乡之情的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像“明月何时照我还”这样借月亮表达思乡之情的诗句还有很多。请把下列与月亮有关的诗句连一连。
举头望明月    清泉石上流
露从今夜白    月是故乡明 
明月松间照    低头思故乡
10. 朗读古诗《采薇(节选)》,完成练习。
采 薇(节选)
昔我往矣,______________。
今我来思,______________。
行道迟迟,______________。
我心伤悲,______________。
[1]将诗句补充完整。
[2]理解词语的意思。
(1)依依:___________。(2)霏霏:___________。
(3)昔:____________。(4)迟迟:__________。
[3]对这首诗词句的解说不恰当的是(  )
A.“昔我往矣,杨柳依依”是说出征时是春天。“依依”形容柔弱的柳条随风摇摆不定的样子,似乎是为人送行,又似乎表示挽留。
B.“今我来思,雨雪霏霏”是说归来时是冬天。“霏霏”是形容雨和雪下得很大,似乎表示欢迎,又似乎表示冷漠。
C.“行道迟迟”的意思是慢慢地在路上走。
D.“今我来思”一句中的“思”是语助词。
[4]对这首诗的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这首诗运用了起兴的手法。
B.前四句运用情景交融的手法,以出征时和归途中所见的不同景对比,写出了内心的伤悲。
C.这首诗写的是守边战士在归途中的心情,通过诗句,我们可以想象他们守边时的苦况,对从军生活的厌倦,对和平的家庭生活的向往和留恋。
D.“行道迟迟,载饥载渴”两句是直接描写,最后两句是直接抒情,但感情是克制的、平和的,体现了《诗经》“哀而不伤”的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