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07文本解读】专题阅读:散文的解读与教学
篇目一:王荣生专著《散文教学教什么》
一、散文教学要点
1.体味精准的言语表达,分享作者在日常生活中感悟的人生经验。
2.要区分人我,不能用读者自己既成经验,去过滤、同化甚至顶替散文中作者的经验。
3.教师引导学生体会作者的情感的时候,不能跳过具体的语段、语句、语词的赏析。散文教学中感受作者的情感,应该是往下、往细腻处走。就是说,阅读的方法要细读,相应地,教学的方法就要引导学生细读。
4.学生读课文中的语言,知道语言表达的是什么,但是不知道这样表达精妙,教师就要努力通过教学,使学生也能够感受到言语的精妙。
5.阅读这篇散文,一定要避免先概括出一种情感或一种主题,然后让学生从文中去证据,凡是和这种情感不符的,或与这个主题无关的,都用“形散而神不散'’来一言以蔽之。
二、回忆性散文教学——以《藤野先生》为例
1常见的散文教学误区
(1)侧重于人物分析。对作品人物分析的本身没有错,最关键的是要了解作者塑造这个人物形象的目的是什么,目的是为了表达自己独特的情感体验。
(2)浅层次的情感体验。一般来说,教师在分析该篇文章时,把情感定位在体会鲁迅的爱国语对藤野先生的怀念上,这样未能体会出作者的深层次丰富的情感变化。
2.改进措施
(1)抓住文章的体式。文本属于回忆性散文,因为剖析出回忆性散文的特征,如两种叙述语调的交替使用和两个“我”在文中的叙述。根据文章的独特之处确定教学内容。
(2)根据学情确定教学内容。对于一篇文章学生可能会有各种各样的问题,但是作为语文教师要能够依靠自己的专业知识将学生的问题加以总结、提炼、概括、归纳。
(3)确定教学目标。目标的表述:第一,主语应该是学生,不是“老师让学生“;第二,用陈
述句,一般不能用疑问句;第三,把教学方法在教学目标中体现出来,通过什么样的方法来达到什么样的目的。
3.备课时教师应该考虑的问题
(1)该班学生在学习之前的准备情况是怎样的?
(2)该课的教学目标,即学生在这课堂上将会学到什么?
(3)为什么教学目标是适合这些学生的?
(4)这些目标是怎样来支持语文课程以及内容标准的?
(5)达成教学目标,学生面对的主要困难是什么?你打算怎样去克服这些困难?
(6)你计划怎样调动学生参与到教学中,你怎样做?学生怎样做?
(7)你上课需要用到哪些教学资源(列举)?
(8)你打算怎样去评价学生?你用的评价程序和方法是什么?
(9)你对评价结果将如何处理?
篇目二:袁卫星.“本•情•理”教散文[J].中学语文教学参考,2015(29):18・19.
1.散文的意境有三重境界:一是写实,二是传神,三是妙梧。
2.写事:“理清,写了什么事,并不难,而让学生了解并掌握,这些事是怎么写的,以及,这样写有什么好处,才能把阅读推向深入。”要抓住写事的时间性和空间性的词语,还要关注事件的波澜与细节。
3∙情感:三个方面“散文中人物所持有的情感”“散文中作者所寄寓的情感”“师生作为读者在散文阅读中产生的共鸣”,“强调学生学习过程的实践性和体验性,紧扣文本,以一种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的‘情境"
4.理:文章蕴含的道理。
篇目三:阮建秀.备课:基于编者、作者和读者的思考——《江南的冬景》备课及其反思[J].中学语文教学参考,2016(Z1):56・58.
1关注编者意图,合理定位教学内容:
以专题组织课程教材,构建多重对话平台;以人文话题统领专题,以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以探究为核心,引导学习方式的变革。
5.关注作者其人,细致品味作者情感:
把文本、作者和写作背景等相关联系打通,拓宽阅读视界和思维空间。
6.关注读者成长,寻需要“教”的契合点:
散文阅读教学有两大方向,一是文本的规定性和独特性,二是学生的生命需要。
篇目四:余树财.高考写景抒情散文解读策略[J].中学语文教^,2014(10):81-83.
一、把握常规的写作思路
1主要景物:文本的主要描写对象——作者情感或文本主旨的主要载体。
7.次要景物:与“主要景物”相关联的景物。
8.判断方法:一是看文章标题的写作对象,二看文章的主要内容,即文章主题主要寄附在哪个景物上。
9.历史文化、风土人情。
二、以历史文化的视角观照景物描写
1.方法:
(1)要挖掘景物蕴含的历史文化内涵。
(2)分析景物描写所关联的历史、文化、风土人情等所包含的丰富意
蕴。表达作者对历史文化的思考,对人类文明的反思与批判。
(3)关注景物描写之间的关系:“主要景物”的描写主要是为了揭示文章的主旨;“次要景物”的描写是为“主要景物”的描写及深化文本主题服务;或对比衬托“主要景物”,深化主题。
2.作用:
(1)使景物描写具有历史文化意蕴。
(2)丰富文章内容。
(3)表现主题或深化(突出)主题。
(4)从景物描写过渡到历史文化的思考,或对风土人情的描写,文章有层次感,可读性增强。
(5)为下文的议论抒情做铺垫。
三、典型文章
《祖屋》《荷叶》《阳关古道苍凉美》《浣花草堂》《壶口的黄河》《文赤壁》《负重的河流》《流水写意》《岳桦》《芦苇,激荡人心的大美》
【我的感悟】
1.分析每一类文章的思路框架。
2.散文阅读剖析文章的方法及其作用。
篇目五:何定琴.华枝春满天心月圆——王君散文文本解读心理图式与方法浅析[J].中学语文教学参考,2017(Z2):9・12・
一、王君散文主题型文本解读的技法总结
1.丰腴延展语言法:即用联想把词语的背景故事还原。
2.发掘支柱词语法:即用一个支柱词语串起整个文本的解读。
3.分析关键词语法:通过关键词语的确定和品析来解读文本。
4.整合同类信息法:把具有相同信息的语句进行归类,并从中归纳总结出新的信息点,读出文本深层意蕴。
5.填补空白还原法:通过合情合理的想象,对文本进行补白还原。
6.矛盾发现破解法:透过文本表层的、显性的矛盾,进入文本深处,触摸作者潜意识,破译作者的情感密码。
7.咬文嚼字探秘法:在紧要处咬文嚼字,敲打咀嚼。
8.多元对比提炼法:对某类信息进行多角度的提炼分析对比。
9.虚词登堂入室法:重视虚词的作用,从分析虚词的可能语境入手解读又本。
10.标点符号细读法
二、王君文本语用解读
1.聚焦法:重点关注文本中最鲜明突出的语言问题。
2.发散法:全面关注一个文本的“语用”。
篇目六:鲍静静.回忆性散文文体特征及教学策略摭谈——以《走一步,再走一步》为例[J].语文教学通讯,2018(05):51.53・
一、回忆性散文的文体特征
1.非虚构的文本体质
2.双重的叙述视角:一是体验主体——过去的“我”;二是回忆主体——现在的“我”。体味情感
差别。
3.独特的“这一个”人物。
二、常用策略
1一个语段,把握回忆性散文的情感基调:寻抒情或议论的句子,以及涉及关涉主旨的关键语段。
4.一个语句,体会回忆性散文的双重视角。
5.一个词语,呈现回忆性散文言语的特质。
6.一个标点,体会作者的情感。
篇目七:骆军英.散文教学应开展评点式阅读——以《寒风吹彻》为例切.中学语文教学参考,2015(25):56.57.
一、感悟式评点:调动自己的生活经验和知识积累(课前)
二、质疑式评点:寻细节;知人论世;品读片段(如何质疑散文?)
三、鉴赏式评点:情感内容和语言技巧(课后)(如何鉴赏?从哪些地方鉴赏?鉴赏小论文如何写?)
【我的感悟】关键词:阅读方法。以阅读方法组建任务教学
1.教师要采取多种方式落实评点任务,及时做出评价,要覆盖全班每个同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