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课初中教案1
活动目的:
1.使学生懂得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是一种美德,从小培养爱劳动的好习惯。
2.减轻父母的负担,增强劳动观念。
活动过程:
一、导言:
同学们这节主题班会课,我们共同探讨如何当爸爸妈妈的小帮手
二、质疑
1.你们在家里做家务吗?经常做吗?
2.能够做哪些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
举例说明
三、讲故事
1.具体内容:星期天,小华在家里帮助妈妈擦玻璃,费了很大的劲,才把整个房间的玻璃都擦完了,心里特别高兴,可是妈妈看见了,却责怪她说:“玻璃擦得不干净,不让你做的事,就别做,只要把学习搞好就行了”。
讨论:
(1)小华和妈妈的做法对吗?
(2)不对的地方应怎么做?
2.具体内容:奶奶正在打扫卫生,小刚放学回来了,就喊:“奶奶我渴了,快给我拿饮料。”奶奶赶紧说:“好好好,我马上给你拿去”。
讨论:小刚的做法对吗?他错在哪里,他该怎么做?
四、判断:
1.小明帮助爸爸抱柴。()
2.五芳和小朋友玩,奶奶让她去打酱油,她不去。()
3.妈妈不在家,小红自己做饭。()
4.刘丽高兴时,就帮妈妈做家务,不高兴时,就不做。()
5.宋佳在班级爱劳动,在家就不干了。()
通过刚才的学习,同学们有什么感受?
五、竞赛
整理书包比赛
六、总结
这节课的学习,同学们都懂得在家里应该帮助爸爸妈妈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从小养成爱劳动的好习惯。
劳动课初中教案 2
一.活动目的:
1.使学生进一步明确什么是公益劳动,怎样正确对待公益劳动,从而进一步培养学生为人民服务、热爱公益事业、团结协作、乐于助人的思想品质。
2.使学生进一步明确一切的劳动成果都是来之不易的,从而培养学生养成珍惜劳动成果的行为习惯,并体现在日常生活中。
二.会前准备:
歌曲《劳动最光荣》。
三.活动过程:
引言:
达.芬奇曾经说过:劳动一日可得一天的安眠,劳动一世可得幸福的长眠。的确,只有亲自参加劳动的人,才能尊重劳动人民,才会懂得珍惜别人的劳动成果,才会懂得幸福的生活要靠劳动来创造。劳动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我们二十一世纪的中学生就更应该热爱公益劳动,珍惜劳动成果。那么,我们应该怎样热爱公益劳动,珍惜劳动成果呢?“五一”是国际劳动节,那让我们为这个全世界劳动人民的`节日唱出劳动的赞歌吧。
全班齐声合唱歌曲《劳动最光荣》。
学生讲话助人为乐的故事。
1.请同学讲《雷锋助人为乐的故事》。
2.表扬部分同学
劳动课初中教案3
初中教案班会主题:
体验劳动,体味父母的艰辛。
班会目的:
培养学生热爱劳动的意识,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教育学生体味父母的艰辛,懂得孝敬父母。
班会过程:
一、导入:
同学们,我们在学校的学习生活是多么有意义呀!三月份,我们一起去种树,感受大自然的美!四月份,
我们一起去踏青,享受清新的空气!五月份,我们纷纷当家长,体验劳动的滋味!同学们的热情深深感动了我。现在让我们来分享一下同学们在劳动中的真实感受!
二、观看小品,引发思考。
主持人甲:同学们,每当我们背着书包走在宽阔平坦的马路上时,每当我们穿着干净
整洁的衣服,吃着美味可口的饭菜时。你是否想到那些为我们创造美好生活的劳动者?你是否能够体会到劳动者所付出的艰辛?
主持人乙:下面请大家观看小品《不吃面条》
主持人甲:看完小品,同学们想说点什么?
主持人乙:在日常生活中,你有没有这种不珍惜父母劳动成果,不体谅父母辛勤劳动的行为?
三、了解父母的工作,激发情感。
主持人甲:我们真应该反思一下自己的行为!
(出示)大家看,这是我们班一个同学的父亲“每天的工作时间表”:
早上5:00起床。5:30进教室看学生上自习。
5:50带学生上早操。6:10下操把学生带回教室。
6:30回家吃饭。7:20到学校落实室内外卫生。
8:00—12:00备课、上课、批改作业,检查学生内务,解决学生中出现的违纪事件,配合领导安排的紧急任务。
12:00—12:30中午吃饭(用很短的时间询问孩子的学习)。
上午12:30—下午2:20检查看管学生午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