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是以古汉语⼝语为基础的书⾯语,在远古时代⽂⾔⽂与⼝语的差异微乎其微。现今⽂⾔⽂是中国古代的⼀种书⾯语⾔组成的⽂章,主要包括以先秦时期的⼝语为基础⽽形成的书⾯语。下⾯是分享的初中⽂⾔⽂⼤全必背及赏析【五篇】。欢迎阅读参考!
【篇⼀】初中⽂⾔⽂⼤全必背及赏析:咏雪/咏雪联句
  南北朝:刘义庆
谢道韫咏絮  谢太傅寒雪⽇内集,与⼉⼥讲论⽂义。俄⽽雪骤,公欣然⽈:“⽩雪纷纷何所似?”兄⼦胡⼉⽈:“撒盐空中差可拟。”兄⼥⽈:“未若柳絮因风起。”公⼤笑乐。即公⼤兄⽆奕⼥,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赏析
  始出于东晋谢安与其⼦侄辈们的⼀段即兴对话。⾔简意赅地勾勒了疾风骤雪、纷纷扬扬的下雪天,谢家⼦⼥即景赋诗咏雪的情景,展⽰了古代家庭⽂化⽣活轻松和谐的画⾯。⽂章通过神态描写和⾝份补叙,赞赏谢道韫的⽂学才华,并因此⽽流传千古,成为⼀段佳话。《咏雪》作为清谈名⼠的教科书,特别注意传达魏晋清谈家的独特的语⾔形象,重视⼈物语⾔的润
饰,“读其语⾔,晋⼈⾯⽬⽓韵,恍忽⽣动,⽽简约⽞澹,真致不穷,古今绝唱也。”
  “谢太傅寒雪⽇内集,与⼉⼥讲论⽂义。”⽂章第⼀句交代咏雪的背景。短短的⼗五个字,涵盖的内容相当多。东晋的谢⽒家族是个赫赫有名的诗礼簪缨之家,为⾸的是谢太傅即谢安。在这样的家族⾥,遇到雪天⽆法外出,才有“讲论⽂义”的雅兴。召集⼈兼主讲⼈⾃然是谢安,听众是“⼉⼥”们。时间、地点、⼈物、事件全都说到了。接着写主要事件咏雪(其实是主讲⼈出题考听众)。主讲⼈何以有此雅兴?原来是天⽓发⽣了变化:“俄⽽雪骤”,早先也有雪,但不⼤,⽽此刻变成了纷纷扬扬的鹅⽑⼤雪。这使主讲⼈感到很⾼兴,于是“公欣然⽈:‘⽩雪纷纷何所似?’兄⼦胡⼉⽈:‘撒盐空中差可拟。’兄⼥⽈:‘未若柳絮因风起。’”答案可能不少,但作者只记录下了两个:⼀个是谢朗说的“撒盐空中”;另⼀个是谢道韫说的“柳絮因风起”。主讲⼈对这两个答案的优劣未做评定,只是“⼤笑乐”⽽已,⼗分耐⼈寻味。作者也没有表态,却在最后补充交代了谢道韫的⾝份,“即公⼤兄⽆奕⼥,左将军王凝之妻也。”这是⼀个有⼒的暗⽰,表明他欣赏及赞扬谢道韫的才⽓,并写出了谢道韫是“咏絮才”。
  为何说谢道韫作的词句更好呢?柳絮,作为春时景物,有似花⾮花,因风⽽起,飘忽⽆根,满天飞舞的特征。晋伍辑之《柳花赋》曾形容:“扬零花⽽雪飞,或风回⽽游薄,或雾乱⽽飙零,野净*⽽同降,物均⾊⽽齐明。”谢道韫将此来⽐拟北风吹起漫天飞雪,堪称契合⽆间。取柳絮可⽐其形⾔其⼤,点明当时的“雪骤”之景,⽽“因风起”更指出它随风飘舞,漫⽆边际的⾃然特点。(宋代的贺铸《青⽟案》词有“满城风絮”句。)由此较之,雪花柳絮,可谓是异迹⽽同趣了。如此再看“撒盐空中”的⽐⽅,则未免有局促见肘之嫌了。⽐喻更讲究神似:盐在空中唰唰地撒,重重地下落,躲都来不及,何谈欣赏?⽆美感
可⾔。⽐作柳絮,⼀扫滞重之感,因风⽽起,漫天飘飞,这才是⼤⾃然的造化。⽽且柳絮飘飞的季节是春暖花开之时,冬季之冷景,以春季之暖景写出,更见诗意。
【篇⼆】初中⽂⾔⽂⼤全必背及赏析:杞⼈忧天
  先秦:佚名
  杞国有⼈忧天地崩坠,⾝亡所寄,废寝⾷者。
  ⼜有忧彼之所忧者,因往晓之,⽈:“天,积⽓⽿,亡处亡⽓。若屈伸呼吸,终⽇在天中⾏⽌,奈何忧崩坠乎?”
  其⼈⽈:“天果积⽓,⽇⽉星宿,不当坠耶?”
  晓之者⽈:“⽇⽉星宿,亦积⽓中之有光耀者,只使坠,亦不能有所中伤。”
  其⼈⽈:“奈地坏何?”
  晓之者⽈:“地,积块⽿,充塞四虚,亡处亡块。若躇步跐蹈,终⽇在地上⾏⽌,奈何忧其坏?”
  其⼈舍然⼤喜,晓之者亦舍然⼤喜。
  赏析
  《杞⼈忧天》是⼀则寓⾔,出⾃《列⼦·天瑞篇》。⽂章通过杞⼈忧天的故事,嘲笑了那种整天怀着毫⽆必要的担⼼和⽆穷⽆尽的忧愁,既⾃扰⼜扰⼈的庸⼈,告诉⼈们不要毫⽆根据地忧虑和担⼼。⽂章基本以对话构成,⾔简意赅,逻辑严谨,读来⽂⽓贯通,⼀⽓呵成。这是⼀则益智寓⾔,写了忧天者与忧⼈者两种⼈。作者并不以这两种⼈为然。
  ⽂章重要刻画了⼀个“杞国⼈”的形象,他头顶蓝天,却整天担⼼蓝天会崩塌下来,脚踏⼤地,却成天害怕⼤地会陷落下去,以致睡不着觉,吃不下饭。他还担⼼天上的太阳、⽉亮、星星会掉下来,惶惶不可终⽇。在别⼈耐⼼的开导下,他⼜放下
⼼,⾼兴极了。⼀个栩栩如⽣的形象就浮现在读者的眼前了。
  另外⼀个⼈物,开导杞⼈的热⼼⼈,他对天地星⽉的解释,是不科学的,只是代表了当时的认识⽔平,但他那种关⼼他⼈的精神,耐⼼开导的⽅法,还是值得肯定的。古代道家学者长卢⼦也并不赞成这个开导者关于天地⽆毁的说法,他认为⼀切事物既有成,就有毁。⽽列⼦认为,天地⽆论成毁对⼈来说都是⼀样的。道的本质在于虚静⽆为,⼈也应该以笃守虚静的处世态度,不必在不可知的事物上浪费⼼智。
  这则寓⾔的客观意义是值得重视的,它反映了当时⾃然科学在宇宙形成理论上的成果,所谓“积⽓”、“积块”、“⽇⽉星宿亦积⽓中有光耀者”等见解,其辩证思维⽔平之⾼,是令⼈信服的。
  这则寓⾔故事运⽤对话刻画⼈物,⼈物形象分明。故事短⼩,但寓意深刻,耐⼈寻味。⽂章基本以对话构成,⾔简意赅,逻辑严谨,读来⽂⽓贯通。这则寓⾔也成为后世⽂⼈常⽤的典故,如李⽩有诗⽈“杞国有⼈忧天倾”,即出于此。
【篇三】初中⽂⾔⽂⼤全必背及赏析:陈太丘与友期⾏
  南北朝:刘义庆
  陈太丘与友期⾏,期⽇中。过中不⾄,太丘舍去,去后乃⾄。元⽅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尊君在不?”答⽈:“待君久不⾄,已去。”友⼈便怒⽈:“⾮⼈哉!与⼈期⾏,相委⽽去。”元⽅⽈:“君与家君期⽇中。⽇中不⾄,则是⽆信;对⼦骂⽗,则是⽆礼。”友⼈惭,下车引之。元⽅⼊门不顾。
  赏析
  《陈太丘与友期》全⽂仅有103个字,却叙述了⼀个完整的故事(关于守信与不守信的⼀场辩论),刻画了三个有鲜明个性的⼈物,说明了为⼈处世,应该讲礼守信的道理。如此有限的⽂字,却包含了这样丰富的内容,真可谓⾔简意赅了。如果不是在语⾔的精炼上造诣⾼深,要做到这⼀点是很难的。
  《陈太丘与友期》的精炼语⾔,体现在⽂章的始终。⼀开头,⽂章以“期⾏”、“期⽇中”、“不⾄”、“舍去”、“乃⾄”等⼏个关键词语,把事情、时间、起因交代得清清楚楚,⽽且,在这些交代中,还把两个不同的⼈物形象(⼀个守信,⼀个不守信)⼀下⼦推到了读者⾯前。
  ⽂章的结尾,虽只客寥数语,但却字字⽣辉。“惭”、“下"、“引”三个动词,把友⼈知错欲改的⼼态及⾏为刻画得⼊⽊三分。对元⽅鄙弃“⽆信”的那股倔强劲⼉,也⽤“⼈门,不顾”四个字,描绘得维妙维肖。就在最能体现⽂章中⼼思想的第⼆层(⼦斥友⼈)中,尽管作者⽤了⽐开头和结尾要多得多的笔墨,但⽂字仍然⼗分精炼。单就叙述的句⼦来说,在叙述友⼈问元⽅时,由“问”到“怒”,感情急剧变化,充分表现了友⼈那粗鲁⽆礼的性格。⽽在叙述元⽅批驳友⼈的怒斥时,则选⽤语⽓平和的“答⽈”、“⽈”这类词,这对表现元⽅不惧怕友⼈的怒斥、知书达理、善于应对的性格,起到了绝好的作⽤。
  《陈太丘与友期》的主题思想,主要是通过⼈物的对话来揭⽰的。这些⼈物对话,虽然只有三⾔两语,但句句都紧扣⽂章中⼼,紧扣⼈物性格,具有鲜明的个性特征。⽂章写友⼈与元⽅的对话有三句。第⼀句“尊君在不?”开门见⼭,问得直截了当,毫⽆谦恭之意,初露性格的鲁莽。第⼆句“⾮⼈哉!”出⾔不逊,当着⼉⼦骂⽗亲,这是不讲礼仪的⾏为,再露性格的粗鲁。第三句“与⼈期⾏,相委⽽去!”看似有理,实则⽆理。不⾃责⾃⼰失约误期的错误,反⽽委过于⼈,怒斥对⽅如约⽽⾏的正确做法,这就更加暴露出友⼈不讲道理的性格特征。
  ⽂章写元⽅与友⼈的对话也有三句。第⼀句“待君久,不⾄,已去。”这是针对友⼈的间话⽽答的。元⽅不是正⾯回答友⼈提出的问题,在,还是不在。⽽是先说“等君久”“不⾄”,再说“已去”,把⽗亲的“去”与“等君久”和友⼈的“不⾄”联系起来。这样的回答,不仅把⽗亲为什么⾛说清楚了,为后⾯批驳友⼈的怒斥作了准备,⽽且话中有话,流露出对友⼈失约的反感。第⼆、三两句是对友⼈⽆理怒斥的反驳。第⼆句“君与家君期⽇中,⽇中不⾄,则是⽆信。”这是针对友⼈强调“期⾏”⽽说的。守信还是失信,关键在于“期⽇中”,“⽇中不⾄”,当然就是失信了。抓住实质,击中要害,
  使友⼈失去辫驳的根据。第三句“对⼦骂⽗,则是⽆礼。”这是针对友⼈出⾔不逊⽽说的。在指出友⼈“⽆信”的基础上,⼜指出友⼈“⽆礼”。⼀步紧逼⼀步,把友⼈通到了⽆以⾔对的狼狈境地,以⾄最后不得不“惭”⽽“下车引之”。由于这些对话具有鲜明的个性特征,因此,虽然只有短短⼏句,也可以看出元⽅—陈太丘性格的折光,是多么聪颖仁慧、知书达理。
  《陈太丘与友期》⼀⽂细节微⾔、涵泳⽆穷。“陈太丘与友期⾏,期⽇中,过中不⾄,太丘舍去,去后乃⾄。”尺⼨之间起波澜,与下⽂问答中“待君久不⾄,已去”“君与家君期⽇中,⽇中不⾄”呼应。友⼈“问”“便怒”“惭”“下车引之”,⼀波三折。其间,先称“尊君”,骤然⼝不择⾔“⾮⼈哉”,⼈物情态,栩栩如⽣。元⽅“门外戏”、⼀答⼀⽇、“⼊门不顾”,应对⾃如,宛若成⼈,表现出鲜明个性与独⽴⼈格。不论是情节上的起伏变化,还是⼈物情态上的⾃然⽣动,乃⾄⽂字之下隐藏着的本真性情、坦率品质,都值得我们琢磨品味。
【篇四】初中⽂⾔⽂⼤全必背及赏析:与朱元思书
  南北朝:吴均
  风烟俱净,天⼭共⾊。从流飘荡,任意东西。⾃富阳⾄桐庐⼀百许⾥,奇⼭异⽔,天下独绝。
  ⽔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直视⽆碍。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夹岸⾼⼭,皆⽣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直指,千百成峰。泉⽔激⽯,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绝。鸢飞戾天者,望峰息⼼;经纶世务者,窥⾕忘反。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
  赏析
  本⽂是⽤骈体写成的⼀篇⼭⽔⼩品。⼀共140多个字。骈⽂常⽤四字六字组织,故亦称“四六⽂”。但⽂章⼜有异于当时⼀般的骈⽂,它在⼀定程度上打破了骈⽂形式上的束缚,体现了可贵的突破与创新。
  ⾸段是总写全景,写出富春江⼭⽔之美。第⼀句“风烟俱净,天⼭共⾊”绘的是远景,极⽬远眺,风停雾散,⾼爽晴空⼀尘不染,天⼭⼀碧,景象清新⽽壮阔。这既绘写景⾊,⼜暗点惬意畅游的季节。秋天特有迷⼈景象深深吸引作者,于是泛⾈江上,兴致分外盎然。第⼆句,由远及近,由景及⼈,写的是泛⾈
情景和畅游⼼情。“从流飘荡”,既写⼩⾈沿江逆⽔⽽上的情态,⼜抒写⼼中随顺追趣之情。⼀中路美景收不尽,只好“任意东西”以饱眼福。第三句进⽽写出作者游踪,统观“⾃富阳⾄桐庐”百来⾥的⼭光⽔⾊之后,作者由衷赞叹:沿江奇⼭异⽔,天下⽆与伦⽐。
  第⼆段先承上写“异⽔”。前两句写富春江静态美。江⽔⾊泽,青⽩⼀⽚,⽔流清澈,深可见底。“游鱼细⽯,直视⽆碍”可以看见鱼⼉在往来嬉戏,甚⾄连细⼩的⽯⼦也历历在⽬,⾜见江⽔的明静和、清澈。第三句⼜转写富春江的动态。作者运⽤两个⽐喻,形容江流⽐射出的箭还快,激浪像骏马飞奔,真是动⼈⼼魂,⽓势不凡。这段只⽤了三句⼆⼗四字,或是正⾯描绘,或侧⾯烘托,或设喻作譬,就把变幻多姿的景象展现出来。
  第三段进⽽写⼭之景。作者⽤概括⽽形景的语⾔写出那江流险峻的⼭势和⼭中种种奇异的景物,视野从低到⾼,从点到⾯。“负势竞上”,视线由低往⾼移动:“互相轩邈”,视线向远处发展,视线扩展到座座⾼⼭:“争⾼直指。千百成峰”,再从局部扩展到整体。“竞上”、“互相”、“争⾼”,⽆⽣命的⼭,⽆不奋发向上,这不仅描绘出层峦迭峰种种奇特的雄姿,还写出观赏者荡涤⼼胸的奇趣,写了奇特⼭势,作者的⽬光⼜从整体转到细部,再次突出⼭之“奇”,从描写对象看,写了泉⽔、百鸟、鸣蝉、⼭猿和树⽊,但不是突出形象⽽是从⾳响和⽇照⾓度来写,写出听觉和视觉中新奇的美感,泉⽔泠泠,清越悦⽿,好鸟嘤嘤,和谐动听;⼭蝉⼉⾼唱,⼭猿长啼,也⽆不令⼈振奋。⼭林百间交汇,组成⼀曲优美交响乐。这⼀段最后珍两句写树⽊,跟段⾸“皆⽣寒树”照应,峰丛树枝繁叶茂、郁郁葱葱,给⼈以欣欣向荣,蓬
勃向上感觉,写树⽊繁茂,、虚实结合,正写“横柯”、“疏条”,侧写“在昼犹昏”,“有时见⽇”,运笔⼿法灵活多变。
  这⼀段描写⼭中景物,插⼊⼀组议论性偶句“鸢飞戾天者,望峰息⼼;经纶世务者,窥⾕忘反。”这是作者观赏美景中油然⽽⽣和联想,借景⾔志,既反映了作者对争名逐利官场的鄙视,⼜衬出⼤⾃然美景诱⼈的⼒量。这⾥“望峰息⼼”和“窥⾕忘反”中的“⾕”既是实指,⼜是泛指。就实指⽽⾔,意谓这名利极⼒攀上峰巅,热衷政务⽽想飞黄腾达者,应窥见⾯前危险深⾕⽽返,就泛指⽽⾔,意谓⼤⾃然的伟⼤会使⼈流连忘返,平息功名利禄之⼼。总之,既写奇景,⼜抒感概。
  作者抓住此⼭此⽔特征,把动与静、声与⾊、光与影巧妙结合,为读者描绘出⼀幅充满⽣命⼒的⼭⽔图,让读者充分享受到了富春江两岸的“⼭川之美”。
【篇五】初中⽂⾔⽂⼤全必背及赏析:⽣于忧患,死于安乐
  先秦:孟⼦及其弟⼦
  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孙叔敖举于海,百⾥奚举于市。故天将降⼤任于是⼈也,必先苦其⼼志,劳其筋⾻,饿其体肤,空乏其⾝,⾏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忍性,曾益其所不能。(是⼈⼀作:斯⼈)
  ⼈恒过,然后能改;困于⼼,衡于虑,⽽后作;征于⾊,发于声,⽽后喻。⼊则⽆法家拂⼠,出则⽆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于忧患⽽死于安乐也。
  赏析
  ⽂章开头,作者⼀连列举了六位古代圣贤在困难忧患中崛起的事例,来证明“天将降⼤任于斯⼈也,必先苦其⼼志,劳其筋⾻,饿其体肤,空乏其⾝,⾏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忍性,曾益其所不能”这⼀论断。这个推理过程属于逻辑学上的归纳推理,即由前⾯六个特殊的事例,归纳出后⾯带普通意义的结论;⼜通过后⾯的结论,说明了前⾯六个⼈物所以成功的原因:艰苦的环境,⼀⽅⾯给⼈们以困苦、饥饿、贫困、疲乏、忧虑,每每就不如⼈意,但另⼀⽅⾯,也正是这些困难,坚定、振奋⼈们的意志,使⼈们在不断克服困难,求得⽣存的过程中增加了聪明才⼲。然⽽道理在此还没有说完,上⾯只谈到,在⼈与客观环境这⼀对⽭盾中,客观环境对⼈的触动,反过来,针对⼈的主观世界对此⼜是怎样做出反应,孟⼦接着指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衡于虑,⽽后作;征于⾊,发于声,⽽后喻。”客观环境的困难和⾃⾝判断的失误,造成⼈在改造客观的过程中的错误,⽽他也就在不断克服困难的过程中积累了经验教训,从⽽达到“能改”的境界——这个“能”,从语义上讲,不仅体现了⼈的愿望、决⼼,也体现了⼈的能⼒。他因为⾃⾝所遭遇的困难⽽忧虑、痛苦、困惑,造成内⼼的压抑,⽽他也就在不断
冲破这些⼼理压抑的尝试中,活跃了⾃⼰的思维,激发了⾃⼰的创造⼒。更重要的⼀点,⼈是有感情的,
⼜是社会性的,他有痛苦,有忧虑,想发愤,想创造,必然表现在形⾊上,吐发在⾔辞中,期望得到理解与同情、启发与帮助。⼈就在这⼀切与忧患的⽃争中,⼀⽅⾯求得了物质的⽣存可能,另⼀⽅⾯更求得了精神的⽣存,表现了他的活⼒、意志、情感、创造能⼒,⼀句话,表现了他“⽣”的价值。这,就是“⽣于忧患,死于安乐”的全部含义。
  刘熙载在《艺概·⽂概》⾥指出:“昌黎(韩愈)以‘是’、‘异’⼆字论⽂,然⼆者仍须合⼀。若不‘异’之‘是’,则庸⽽已;若
不‘是’之‘异’,则妄⽽已。”这种主张,实在起于孟⼦的影响。孟⼦在提出“⽣于忧患”这⼀“是”命题的同时,也提出了它的“异”命题:“死于安乐”。“⼊则⽆法家拂⼠,出则⽆敌国外患”。在内没有能⼲的⼤⾂,时时注意修明法度;没有敢于直谏的贤⼠,处处提醒国君克⼰慎终。在外⼜没有敌国的抗衡、外寇的侵扰。如此安适的环境,⾸先带来的必然是精神的怠惰和意志的消沉。这是精神上的死亡。紧接着必然是物质上的死亡——“国恒亡”。
  “⽣于忧患,死于安乐”,⼀反⼀正,⼀是⼀异,相辅相成地说明了同⼀⼈⽣哲理的两⾯。既不使⼈因正⾯说教⽽感沉闷,⼜不为邀⼈眷顾⽽故发惊⼈之谈;既娓娓动听,⼜给⼈警策;既不庸,⼜不妄。
  尤其值得注意的是:“⽣于忧患,死于安乐”这⼀命题的明确提出,在孟⼦也许只是为了给⼈以政治道德上的启迪。但作为⼀条具普遍意义的⼈⽣哲理,其影响绝不仅仅表现在政治道德上。特别是“困于⼼,衡
于虑,⽽后作;征于⾊,发于声,⽽后喻”两句,直接导引了中国古典⽂学艺术创造的⼀条极重要的美学原则的形成,这就是“发愤抒情”这⼀美学创作原则。这亦是千百年来,孟⼦此篇所以脍炙⼈⼝的原因。
  在修辞上,此⽂也很有特⾊。《孟⼦》善⽤排⽐句,往往采⽤⼀连串结构相同的句式,对于同⼀论题,进⾏多⾓度多层次的说明,有如千流万壑,⼀时俱下,形成滔滔万⾥不可阻挡的⽓势。孟⼦⽂之称雄辩,这类句式的采⽤是很重要的⼀个原因。《⽣于忧患,死于安乐》,配合归纳的推理⽅式,便采⽤了这种句式,⼀起⾸连举六位圣贤的成功事迹,从数量上给⼈以深刻印象,使⼈觉得“⽣于忧患”确是⼀种普遍存在的社会现象;接着⼜极⼒铺排艰难环境给⼈们带来的磨难,反衬了圣贤成功的不易;然后再历述圣贤⾯对艰难忧患的正确态度与处理⽅法,最终得出“⽣于忧患,死于安乐”的结论,很有说服⼒。⼀般说来,铺陈排⽐的写法,固可造成宏⼤⽓势;若处理不当,也可致繁复拖沓之虞。其后的汉⼤赋,由于⽚⾯强调了这⼀特点,往往使⼈难以卒读。⽽孟⼦的这篇⽂章,虽通篇采⽤排⽐句式,却仍给⼈以⾏⽂简洁的印象。原因在于,孟⼦⼗分注意遣词⽤字,尽量扩充每⼀词语,尤其是动词的容量。以起⾸⼀段为例,共六句话,六个动词,包括⼀个“发”,五个“举”,既表现了⼈物由微贱趋向显达的运动过程,⼜暗⽰了⼈物⾝份:舜君⼦,是圣⼈,他的成功,固然因为尧的赏识,但主要靠的是他⾃⾝的才能与努⼒,故⽈“发”;傅说等是⾂,是贤⼈,他们的成功,固然因为⾃⾝的才能与努⼒,但主要靠的是明主的知遇,故⽈“举”。
  如同所有成就辉煌的⽂⼈学者⼀样,孟⼦的⼀⽣也是不甚得意的。此⽂写得如此出⾊,诚为“发愤抒情”
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