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话的手抄报内容讲普通话手抄报
讲普通话的手抄报内容有哪些呢?我们一起来看看吧!以下是为大家提供到的讲普通话的手抄报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欢送阅读参考学习!
1949年主持教材工作的叶圣陶力主将小学“国语”科改称“语文”。
1950年《小学语文课程暂行标准(草案)》规定:“所谓语文,应是以北京音系为标准的普通话和照普通话写出的语体
文。”“讲解用的语言,仍用以北京音系为标准的普通话,不用方言土语。”《小学语文教学大纲草案(初稿)》和《小学语文教学大纲(草案)》再次强调:“教给儿童的语言必须是标准化的汉民族的共同语言。这种语言就是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北方话为根底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标准的普通话。推广普通话是小学语文科的一项重要任务。”“第一是词的声音。这首先要求依照普通话的语音进展教学;在方言区域须特别注意正音工作。”
在1955年10月召开的“全国文字改革会议”和“现代汉语标准问题学术会议”期间,将汉民族共同语的正式名称正式定为“普通话”,并同时确定了它的定义,即“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北方话为根底方言”。1955年10月26日,《》发表题为《为促进汉字改革、推广普通话、实现汉语标准化而努力》的社论,文中提到:“新中国的共同语,就是以北方话为根底方言、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的普通话”。
1955年11月4日,民解放军总政治部向全军发出了《关于在军队中推行汉字简化、推广普通话和实现语言标准化的通知》。
1955年11月17日,教育部发出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关于在中小学和各级师范学校大力推广普通话的指示》。
1956年2月6日,国务院发出关于推广普通话的指示,并补充了对普通话的定义:“以北京语音为根底音,以北方话为根底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标准。[25] ”这个定义从语音、词汇、语法三个方面明确规定了普通话的标准。“普通话”一词开始以明确的内涵被广泛应用。河北省承德市滦平县普通话标准音的主要采集地。“普通话”中的“普通”二字有“普遍”和“共通”的含义。
1982年,吕叔湘在上呼吁推广普通话,提出“所有学校都应该是推广普通话的阵地”、“中学是推广普通话的重点”。
1990年国家语委明确以广东、福建两省和上海市作为南方方言区推广普通话的重点地区。
1991年第七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开展十年规划和第八个五年方案纲要》也明确提出要“大力推广普通话”。1991年派出专门的调查组深入广东、福建的一些地区做了较为深入的调查研究,就两省推广普通话的工作提出建议。
xx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施行,确立了普通话“国家通用语言”的法定地位,规定“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通过汉语文课程教授普通话和标准汉字。”“播送电台、电视台以普通话为根本的播音用语”。
xx年9月21日由教育部、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与共同举办的全国推广普通话宣传周重点活动在河北省滦平县举行。
xx年是国务院确定全国推广普通话宣传周17周年。李卫红说:“17年来,国民语言文字应用能力显著增强,目前全国有70%以上的人口具备普通话应用能力,95%以上的识字人口使用标准汉字,中华民族几千年书同字、语同音的梦想正在逐步成为现实。”
普通话是以北京话语音为标准音,以北方话为根底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标准的现代汉民族共同语。与会专家认为,推广普通话不是要人为地消灭方言,而是为了消除不同方言的隔膜,以利于社会交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