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有趣的海绵(科学)教案
活动目标
1.通过观察、了解及动手操作,使幼儿掌握理解海绵的性能,知道海绵的用途。
2.学习词语:软软的、轻轻的、吸水、弹性等。
3.激发幼儿探索科学奥秘的兴趣。
活动准备
1.大型海绵积木一套。
2.各种形状、大小不一的海绵块若干。
3.广口瓶子若干与幼儿人数同。
4.彩颜料水每组一盘,毛线每组一团。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幼儿随意的拼搭海绵积木。
教师提示幼儿摸一摸这种积木有什么感觉,它和别的积木有什么不同。
二、基本部分
1.刚才大家玩了积木,谁能告诉老师这种积木和别的积木有什么不同?
2.幼儿相互交谈议论。海的颜
3.你知道这里面装的是什么吗?(拉开拉链让幼儿观察),告诉幼儿这叫“海绵”。
4.你在哪些地方见过海绵,请4—6位幼儿说一说见闻。
5.通过玩一玩,做一做,看一看,让幼儿说一说,发现了什么?
幼儿分组,每组桌面上放有大小不一、形状不同的海绵块、彩颜料盒,广口瓶子、毛线等。
教师巡回观察幼儿操作活动,提示幼儿思考,海绵宝宝能干什么?
6.待幼儿活动10分钟后,请幼儿说一说你是怎么玩这些物品的,发现了什么?
如:“我把海在颜盒里,盒里的颜水少了,而海绵变颜了”。
“我把大一点的海绵捏成一团放进瓶子里去了,到了瓶子里它又变大了。”
7.教师肯定幼儿的做法和语言表述,表扬做的好的幼儿。
三、结束部分
教师小结:海绵能把颜料水变少,说明海绵能吸水,具有吸水的功能;我们能把海绵捏成一团或扎成蝴蝶,但松开后它又能恢复原样,说明海绵有弹性。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海绵的用途也很广,如我们做操用的体操垫、睡觉时铺的海绵垫等。
延伸活动
让幼儿仔细观察社会上、家庭里还有什么东西是用海绵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