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什么是国家环境安全
什么是国家环境安全?
国家环境安全是指主权国家在一定的历史阶段,着眼于本国的环境权益目标,采取各种措施保障环境状况和环境利益不受外部和内部的威胁而保持稳定、均衡和持续发展的一种状态,能够对国家的稳定和发展,国民的生存、繁衍和富裕起到维持和促进的作用,预防和应对可能出现的危机、冲突或战争,而不产生危害和负面影响。具体表现为环境各要素保持完整和完备,国家环境主权独立,国家支柱产业竞争力增强,资源、能源供给得到有效保障,可持续发展的能力能够经受国内外动荡的冲击
国家环境安全包括哪些内容?
环境安全最根本的内容是一国对关键资源的支配和控制的方式、手段和途径。具体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1)控制的主体是谁;(2)什么是“关键的”资源;(3)控制的范围和程度;按照其包含的内容可分为国家生态安全、国家环境权益安全和国家环保产业安全。其中,生态安全是国家环境安全的核心,环境权益安全是国家环境安全的基础环节,而环保产业安全是国家环境安全的经济内容。
影响我国环境安全的外部因素有哪些?
影响我国环境安全的外部因素有:(1)经济全球化对我国环境安全的影响。经济全球化将导致我国捍卫国家环境安全的主导力量受到削弱,经济发展会使对发达国家的依附性可能增强,我国环境主权的独立性受到冲击。这种冲击主要表现在现行的经济政策上,外国资本和跨国公司以合资、兼并或并购等方式垄断或控制我国的一些重要产业,纷纷向传统产业大量投资,挤占国内市场,增加对资源、能源的需求。资本的大量进入使我国的环保企业在市场竞争中处于不利地位,严重冲击民族产业,阻碍我国产业结构的有序调整。(2)加入WT0对我国环境安全有很大的影响。发达国家可能会以保护生态环境为借口,对我国的出口产品提出苛刻要求,并建立针对我国的绿贸易壁垒。在当前我国环境标准较低的情况下,进行污染转嫁,向我国倾销低环境标准产品,甚至倾倒垃圾或各种废料。以投资、合资等名义,向我国转移其本国禁止的、对生态环境有害的产业;以合作研究、共同开发等名义,盗取我国的生物遗传资源,最终使我国在相关领域受制于人,增加遭受恶意或非恶意生物入侵的风险。(3)新经济对我国环境安全的影响。新经济使世界各国之间的经济利益重新分配,比较优势发生新的动态变化,给我国带来新的更大的经济不平衡,加大了对资源的开发力度。新经济以开放的运行模式贯穿于全球经济,也辐射到我国,使我国经济体制趋同,重复建设增多,造成
严重的资源浪费。新经济带来的霸权主义,将损害我国环境主权安全。
危险废物
含有放射性、毒性、腐蚀性和致病性的固体废物称为危险废物。
放射性废物主要来源于含放射性元素矿石提取放射性物质过程中产生的废矿渣,放射性物质精炼厂、核燃料元件加工厂、反应堆、核燃料后处理厂以及放射性同位素研究、应用单位排放的沾有天然或人工放射性物质的各种器物,放射性废液经浓缩、固化处理形成的废弃物。
有毒废物包括各种有毒有机物,如苯系物、含重金属废物、废农药、废有毒试剂等。
腐蚀性废物主要指强酸和强碱。
致病性废物主要指医疗和医院废物。
危险废物尽管其数量不大,但对环境的污染极为严重,甚至会产生严重的污染事故。所以,我国将危险废物的管理和处置作为固体废物环境管理的重点。
第二篇:环境艺术是什么
环境艺术是什么
环境艺术是什么
环境艺术是人与周围的人类居住环境相互作用的艺术。
著名环境艺术理论家多伯说:“环境艺术作为一种艺术,它比建筑艺术更巨大,比规划更广泛,比工程更富有感情。这是一种重实效的艺术,早已被大众所瞩目的艺术。环境艺术的实践与人影响其周围环境功能的能力,赋予环境视觉次序的能力,以及提高人类居住环境质量和装饰水平的能力是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的。”
创意是一种生活方式。
创意简单意义上说就是指创造改造或者说意境,就家居来讲就是最符合业主特性的设计,当然这个设计包括的可以有很多方面,比如五金把手,比如是一个小的花瓶,最终我们达到的目的是什么呢?我们是为业主开创一个更具有特性的个人空间。
西方设计注重的是理性,他们做的东西都非常的严谨。我们生活在一个 大工业化的年代,注
定有很多东西都是机器化大工厂里出品的。但工业化也极大地改变了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森林、生物物种、清洁的淡水和空气,以及可耕种的土地,这些人类赖以生存的基本物质保障在急剧地减少,气候变暖、能源枯竭、垃圾遍地„„。随着人类对环境认识的深化,人们逐渐意识到环境中自然景观的重要,优美的风景、清新的空气既能提高工作效率,又可以改善人的精神生活。不论是建筑内部,还是建筑外部的绿化和绿化空间;不论是私人住宅,还是公共环境的幽雅、丰富的自然景观,天长日久都可以给人重要的影响。因此,在满足了人们对环境的基本需求后,高楼大厦已不再是环境美的追求,回归自然成了我们现代人的追求。现在,人们正在不遗余力地把自然界中的植物、水体、山石等引入到环境艺术设计中来,在人类生存的空间中进行自然景观的再创造。
我们中国从祖先开始更加注重的是天人合一,就是人自然和建筑的统一协调,这其中建筑是媒介,是沟通人与自然的通道,比如像苏州园林,人与自然是在一张画里面的。大自然比我们更早的存在于这个世界上,所以我们的家居也好,建筑也好是在自然性的产物之下的产品。设计是为人服务的,我们挖掘的是这个人深层次的东西,他的爱好兴趣,穿衣等等等等。统一在这个人特性之下的个性化。 不管是西方的设计还是东方的设计,不管是那种设计,创意是我们一贯追求的目标,你可以天马行空,也可以独辟蹊径。最终的目的要么就是
理性的存在,要么就是天人合一,自然与家居的和谐。 我们给与客户的不仅仅是设计,还是一种全新的生活方式
听说过某个设计的偏执狂在做完一整套的设计之后,坚持业主夫妇必须穿上他设计的衣服才能进门,因为这个衣服是专门为这个房子设计的,是适应这个房子存在的,和这个房子的设计相匹配的,我们给客户的不仅仅是一整套房子的设计还有与之相匹配的一种全新的生活方式,这种生活方式可能是植根于客户的内心深处的,也可能是客户下意识的,只是客户还没有认识到的。我们在与之沟通的过程中把业主深层次的东西来挖掘出来,把它表面化,使业主的生活方式向更高层次的迈进。
设计其实说简单也简单,无非就是三原,点线面。构成是非常简单的,但是这几种东西有无数种组合方式,我们需要的是在有限的生命中探寻最合适的或者说是最美丽的几种组合方式。每一种组合方式都是一种全新的生活方式,我们要做的就是为业主寻到最适合他的组合方式。
设计应该是艺术、科学与生活的整体性结合,是功能、形式与技术的总体性协调,通过物质条件的塑造与精神品质的追求,以创造人性化的生活环境为最高理想与最终目标。
总之,当创意成为一种生活方式的时候,设计就不仅仅是一种设计,还是一种全新的生活方式!
第三篇:什么是环境艺术
什么是环境艺术
环境艺术乃是绿的艺术与科学,是创造和谐与持久的艺术与科学。城市规划、城市设计、建筑设计、室内设计、城雕、壁画、建筑小品等都属于环境艺术范畴。它与人们的生活、生产、工作、休闲的关系十分密切。随着人民生活水平、居住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各类环境艺术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环境艺术的理念和实践,就是在这样的背景和基础上在我国崛起和发展的。中国当代环境艺术的崛起和发展,是我国近年来极为重要的科学文化艺术成就。回顾一下环境艺术在中国的崛起和发展,对其做出客观评价,是一件极有意义的事。
环境艺术的定义与沿革。环境艺术(Environmentalart)又被称为环境设计(Environmentaldesign),是一个尚在发展中的学科,目前还没有形成完整的理论体系。关于它的学科对象研究和设计的理论范畴以及工作范围,包括定义的界定都没有比较统一的认
识和说法。这里先引用八卷的环境艺术丛书主编、著名环境艺术理论家多伯(RichardP.Dober)的环境艺术定义。
多伯说:环境艺术"作为一种艺术,它比建筑艺术更巨大,比规划更广泛,比工程更富有感情。这是一种重实效的艺术,早已被传统所瞩目的艺术。环境艺术的实践与人影响其周围环境功能的能力,赋予环境视觉次序的能力,以及提高人类居住环境质量和装饰水平的能力是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的。"多伯的环境艺术定义,是迄今为止我所见到的、具有权威性、比较全面、比较准确的定义。他虽然声言这只是从艺术角度讲的,是"作为艺术"的环境艺术定义,但是它已经远远超出了过去门类艺术的陈腐观念。该定义指出,环境艺术范围广泛、历史悠久,不仅具有一般视觉艺术特征,还具有科学、技术、工程特征。在多伯定义的基础上,我将环境艺术的定义概括为:环境艺术是人与周围的人类居住环境相互作用的艺术。"环境艺术是一种场所艺术、关系艺术、对话艺术和生态艺术。"
所谓场所艺术,不仅指物质实体、空间外壳这些可见的部分,还包括不可见的、但是确实在对人起作用的部分,如氛围、活动范围、声、光、电、热、风、雨、云等,它们是作用于人的视觉、听觉、触角和心理、生理、物理等方面的诸多因素。形成"场所感"的关键问题是,
经营位置和有效地利用自然和人文的各种材料和手段(如光线、阴影、声音、地形、历史典故等),形成这一环境特有的性格特征。所谓关系艺术,是指进行环境艺术设计时,必须恰当地处理各方面的关系:人与环境的关系,环境诸因素之间的关系,因素内部组成之间的关系等。关系可以分成不同层次、不同的范畴:如人--建筑--环境;人--社会--自然;人--雕塑--背景……诸关系的核心是人。因而以尺度(或尺度感)作为衡量关系处理得好坏、水平高低的标准。"尺度"(Scale)在这里主要是从视觉角度讲的,它不同于"尺寸",尺寸是客观地度量出来的,而"尺度"(或"尺度感")是主观的度量,即人所具有的感受,不是具体的尺寸。对话艺术则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环境所包括的"关系"无穷之多,它们必须有机地组合起来,彼此"对话";另一方面,人们普遍希望"对话",这是当代环境以人为主的民主性特征,人们已经不满足于仅仅是物质的丰富和表层信息变化的享有,更不能容忍那种非人性的压抑人的环境。人们追求深层心理的满足、感情的交流和陶冶,追求美和美感的享受。既是"对话",就发生了人如何与环境对话的问题。
环境安全环境艺术观念的变迁。城市、建筑是环境艺术的主要载体的体现者,从这个意义上讲,环境艺术观念的变迁,可以从建筑艺术观念的变迁中看到它的足迹。从建筑诞生之日起,它便是作为人的环境出现的,它就是环境艺术,只不过人们真正认识到建筑作为环境艺术的性质比
较晚,直到上个世纪80年代初才认识到这一点。所以说,环境艺术观念的变迁与建筑观念的变迁是同步的。
那么,建筑价值观的演变大致经历了哪几个阶段呢?它经历了五个阶段:(1)实用建筑学阶段,追求适用、坚固、美观的建筑;(2)艺术建筑学阶段,视建筑为"凝固的音乐";(3)机器建筑学阶段,把建筑看作"住人的机器";(4)空间建筑学阶段,认识到"空间是建筑的主角";(5)环境建筑学阶段,认为建筑是环境的科学和艺术。本世纪,建筑价值观已开始进入第六阶段--生态建筑学阶段。人类经历了适应环境、利用环境、改造环境以致发展到污染、破坏环境之后,随着人类文明程度的提高,才逐渐意识到要保护环境,恢复自然生态环境和部分历史人文环境。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人们的当代环境艺术观念形成和发展起来了。美术界、环境界、建筑界的有识之士纷纷行动起来,探索环境艺术问题。而建筑界对环境艺术的研究,是上个世纪50年代后期,从研究环境行为与环境设计效果的关系开始的,是从研究社会生态学、研究人对环境的心理行为要求,包括艺术审美需求开始的。
环境艺术在中国
环境艺术在中国的崛起与发展。我国环境艺术作为学科和行业,是自1985年起步的。1985
年,中国建筑学会在北京召开了中青年建筑师座谈会。建筑作为环境艺术的性质,在会上引起广泛的重视,与会的建筑师重温了《华沙宣言》(1981年第14届世界建筑师大会通过,主题为"建筑·人·环境"),会后,撰文探讨有关环境艺术问题。1987年,《中国美术报》专门召开了以环境艺术为主题的座谈会。与会的专家开始筹建中国环境艺术学会。1988年,《环境艺术》丛刊创刊号问世。1989年,中国环境艺术学会(筹)等举办"中国80年代优秀建筑艺术作品评选",在海内外引起很大反响。1992年10月8日,中国建设文化艺术协会环境艺术委员会成立。该会宗旨为:建筑设计、城市规划、环境科学、美学、造型艺术以及社会科学和人文科学各界人士携起手来,为提高人民生活环境质量,创造中国当代环境艺术,保障人类健康永续发展而努力。1995年元月,中国建设文协环境艺术委员会等主办的"中国当代环境艺术优秀作品"(1984~1994)评选结果公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