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如何帮助低年级孩子更好地记住歌词
为帮助低年级孩子突破记好歌词这一关,根据不同类型的歌曲,我尝试采用了以下不同的教学方法,并起到了较好的实际效果。
一、故事法
故事教学法可以调动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积极性,提高孩子们学习的兴趣,从而有效地完成教学任务。一年级教材里,很多歌曲如《小青蛙家》、《我有一只小羊羔》、《数鸭子》、《谁在叫》等都可以采用讲故事的方式进行设计。例如,教学《小青蛙家》我就抓住一个字,以故事的方式展开教学,孩子们就在一个完整的故事里,边听边学,非常轻松地完成学习内容。以下是一段教学实录:
师:今天,老师要给小朋友讲一个故事,一个很长很长的故事,要讲好这个故事,我需要每一个小朋友的帮助,那么愿意帮我吗?
生:愿意!(声音非常洪亮)
师:那就竖起你的小耳朵,听仔细了。在一片美丽的荷塘里,住着小青蛙一家子。有一天,青蛙妈妈带着一小青蛙在荷塘里练习捉害虫的本领。小青蛙们练得可起劲了,可练着练着,有几只淘气的小青蛙,趁妈妈不注意的时候,悄悄溜出去玩了。他们在荷塘里四处游着,不知不觉天快黑了,他们这时才发现不到回家的路了。于是,一只只都急地哭了。小朋友,你们说怎么办呢?
生:我们把小青蛙送回家 / 我们一起想办法帮他们到家。/ 青蛙妈妈会来他们的。
师:好了,好了,大家不要急,我们一起来帮忙。这个时候正好呀游来一只乌龟,它知道了小青蛙是因为不到家才哭的,乌龟对小青蛙们说:你们不要急,我可以帮你们。你们只要沿着荷叶,跟着我的节奏一边跳一边叫,就能回到家了。
现在,你们就是小青蛙,我是乌龟,看看哪只小青蛙能先到家?
(师出示:好的歌词 跳︳呱 呱︳跳 ︳呱 呱︳跳跳 跳︳呱呱 呱︳跳跳 跳︳呱呱 的节奏谱,然后孩子们模仿小青蛙,在教师的示范、提示和指导下学习有节奏地念歌词)
师:小青蛙一只又一只地跳回了家,他们把今天的事说给了妈妈听,青蛙妈妈把他们的故事
编成了一首歌,准备在夏夜音乐会的时候唱给荷塘其他小动物们听。小青蛙们,我们开始来一起听听吧!
接着就开始歌曲教学部分,因为孩子们熟悉了故事的内容,在初听歌曲之后,就能听清歌曲的歌词,并能以
自己的理解去记歌词了。
二、游戏法
游戏教学法就是以游戏的形式教学,也就是说在教师精心设计指导下,使孩子们在生动活泼的气氛中,在欢乐愉快的活动中,在激烈的竞赛中,不知不觉地学到了教材中的内容,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通过游戏,让孩子们在玩中学,在学中玩,是非常适合低年级孩子学习心理的。
例如,在教学《拉勾勾》一课时,我设计了同桌的小朋友,一个的小指头是金勾勾,一个的小指头是银勾勾,两个小小指头勾一勾,俩人就是一对好朋友。小朋友们一边跟着老师有节奏地念歌词,一边做着拉勾勾的手指游戏,在开心的游戏中不知不觉轻松地记住了歌词。《
拉勾勾》这首歌也成了孩子们平时经常唱的一首歌之一。又如,教学《火车开了》一课时,四个小组组成四列火车,每一小组的第一个同学当火车司机,后面的小朋友左手搭在前面小朋友的左肩上,右手做车轮转动的动作,并模拟火车开动时咔嚓咔嚓的声音。教师用手指挥,手到哪个小组,哪个小组就咔嚓一声。咔嚓咔嚓,咔嚓咔嚓,火车开了在开火车的游戏律动中熟悉歌词,初步识记歌词。孩子们觉得既有趣,又能不知不觉地记住歌词,也不会感到枯燥乏味。像《跳绳》《躲猫猫》《理发师》、《数鸭子》、《大家来劳动》等均可采用此法。
三、表演法
表演法,是根据歌曲的内容,通过教师正确的引导,使学生以肢体动作简单地模拟歌曲所表达的形象或再现歌曲中的情景的方法。低年级孩子最善于模仿,他们大胆,不怕难为情,可以作出各种各样的动作,并且一个个都有一种强烈的表现欲望,他们可以完全陶醉在个人的表演状态中而目空一切。因此,教师能有目的、有组织地带领孩子进行律动表演,每一个孩子都会感到快乐,在这种快乐的学习氛围中孩子的思维呈积极状态,能提高歌词的识记效果。
例如,在教学《小蜻蜓》这首歌时,教师一开始就以一边演唱一边表演的方式整体地呈现给孩子们,孩子们在教师的表演中,了解了歌曲所表现的内容,初步感受了歌曲的旋律,激发了学习的兴趣与热情。然后,教师和孩子们在听范唱的时候,根据所听的歌词加入适当地简单的扇翅膀律动表演,歌词本身就是一首琅琅上口的儿歌,孩子们一边表演一边念,感觉自己就是一只可爱的小蜻蜓,一只不吃粮食不吃菜的小蜻蜓。像《小宝宝睡着了》、《闪烁的小星》、《大家来劳动》、《小雨沙沙》、《两只小象》、《粉刷匠》等歌曲,也都非常适合采用表演法。
以上三种方法是个人平常教学中经常采用的比较具有实效性的方法。其实帮助孩子记忆歌词的方法应该还有很多,只要教师在课堂上把握好课堂的节奏,多注意观察课堂上孩子们的表现,从孩子的实际情况出发,多站在孩子的角度去思考你会发现更多适合自己的方法。只要我们在日常教学中善于思考,善于积累,善于总结,相信会有更多、更好的方法诞生在我们充满音乐的课堂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