角扮演法在地理课堂教学中的应用
角扮演法在地理课堂教学中的应用
宁波慈湖中学盛益
在地理教学实践中,教育工作者常常苦恼于缺乏一种有效的能让学生乐于接受的教育手段,而作为教育对象的学生往往又埋怨地理课教学内容枯燥、方式简单等等。寻地理教育与教学的有效方法以及可靠途径是当前高中地理课教学研究的一项重要内容。众所周知,地理教育与社会生活联系密切,那么,怎样在地理课堂教学中有效的结合我们的生活和实际呢?为此,笔者在运用角扮演理论及其方法来改进地理课堂教学方面进行了一些初步的尝试。
一、角扮演法的涵义
角一词本来指戏剧舞台上所扮演的剧中人物。1935年,美国社会学家米德(GeorgeHMead)最先将角一词引入社会学领域中,后来逐渐发展形成角理论。角理论认为:社会中的人是它所扮演的各种角的总和,一个人就是通过扮演各种角来了解社会上各种行为习惯和行为规范。角扮演一般包括角认知与角实践两方面,角认知是扮演者对
角规范和角要求的认识和理解,角实践则是在一定情景下扮演者进行角扮演的实际过程或活动。一个人的角扮演可能与社会对其扮演角的要求存在一些偏差(社会学上称之为“角差距”),他可以通过自我评价或他人评价来认识到这种差距,并通过角学习或角调适来消除这种差距,从而达到完整的社会化。
角扮演法。即结合教材内容,模仿某种典型情境或剪取某个生活片段,让学生担任一定的角,去展示情境。在角体验中受到感染和教育。角扮演法充分满足了学生的心理需求,因为他们自己也成了整个情境的一部分,既是情境的感受者,又是情境的参与者和创造者。角扮演法中所展示的情境贴近学生的思想、情感和实际生活,有利于情境中蕴含的情感与人生哲理契合学生理解和接受的最佳点,从而使地理课教学富有感染力和实效性。
二、角扮演法应用举例
在高中地理教材的章节中能够运用角扮演发法进行教学的内容很多,不过多偏近与人文地理学方面如大气的环境保护,海洋资源,陆地资源,气象灾害,地质灾害等。近来笔者就大气的环境保护这一节内容的教学中尝试了角扮演法,取得了良好的课堂效果和教学效果,并活跃了课堂气氛。慈湖中学
大气环境保护主要介绍了三方面的内容:全球变暖,臭氧层的破坏与保护和酸雨危害与防治。这里三方面皆可应用角扮演法,为此笔者设计了酸雨危害与防治方面的个案。分别让学生扮演不同的角。根据组数设计四个角,让四组分别扮演进行分组讨论,可以前后桌互相交流写出措施,最后每一组选一名代表发表本组的意见。
酸雨危害与防治问题受到社会的普遍关注,可以扮演的角很多。为此笔者设计了化工厂CEO,政府官员(代表政府),联合国官员(代表联合国)和学生四种不同的比较有代表性的角来进行扮演。让学生分别从自己扮演的角出发想想自己可以在酸雨的防治方面做些什么?经过讨论学生充分展开了自己的想象力,提出了许多好的意见。以下为学生提出的酸雨防治意见:
化工厂CEO:1、改进设备和工艺,减少硫氮化合物的排放。
2、引进废气处理设备,减少二氧化硫,氮氧化合物的排放。
政府官员:1、制定法律、法规约束和监督人们的行为。
2、加强关于酸雨危害方面的宣传教育。
3、加大投入科研资金,研制硫资源综合开发利用。
4、植树造林(种植能吸收二氧化硫,氮氧化合物的植物)
联合国官员:1、召开关于酸雨防治的国际合作研讨会。
2、制定酸雨防治的国际公约。
3、签署关于酸雨防治的白皮书。
学生:1、加强酸雨危害及防治的宣传活动。
2、出一期关于酸雨危害及防治的墙报或手抄报。
3、举行一场关于酸雨危害及防治的演讲或辩论比赛。
4、努力学习掌握先进的科学知识研制更清洁的燃料。
最后由教师在学生建议的基础上进行总结,得出酸雨防治的总体措施。
三、角扮演法实施的基本原则
根据笔者的初步实践,在地理教育角扮演法的实施中,一般来说要把握好以下几条原则:
1.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原则:角扮演法教育方式是一种模拟实习,实践性很强,一定不能脱离实际。具体来说,就是角扮演的题材要来源于实际生活、扮演方式要符合实际、行为方式要适应社会实践。
2.教育与娱乐相结合原则:角扮演是一种生动活泼、健康愉快的形象化教育方式,寓教于乐是它的一大特征。注意角扮演中的娱乐性,能创造良好的氛围,增强教育对象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增强教育的效果。
3.自由与纪律相结合原则:在角扮演法教育过程中,创造一种畅所欲言的教育环境是很重要的,但讲民主也要讲集中,讲自由也要讲纪律,在角扮演特别是在角评判中,要让参与者充分发表自己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