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壕吏改写
石壕吏改写(精选15篇)
石壕吏改写1
匆匆赶路的杜甫,在夜幕降临后才走到石壕村,他不得不到一个老百姓家里投宿。这家的老夫妇很热情地接待了他。
深夜,疲惫不堪的杜甫刚刚安歇,就听到一阵急促的敲门声,接着又是一阵粗暴的叫声。老汉一听就知道是抓男丁来的,慌忙跑了,老婆婆颤巍巍地去开门。
“男人呢?快把人交出来!”差役一进门就声嘶力竭地叫喊着,他们一个个怒目横眉,在火把的照耀下,好象一吃人的魔鬼。老婆婆战战兢兢地哭诉着:“我的三个儿子都到邺城防守去了,前两天,大儿子捎信回来说有两个已经死了。家里还有一个吃奶的孙子,可他母亲连出入的衣服都无法完整……”“那也不行!我们要搜!”老婆婆哭求着说:“求求你们了,让他们留下吧!你们实在要人,我还可以去给做做早饭。”“那就走吧!”如狼似虎的差役狠狠地喝到。老妇人无可奈何地拖着沉重的步子,迎着凄风愁雾,向前走去……
石壕吏改写2
天灰蒙蒙的,又阴又冷。寒冷的北风似乎要把整个人吞没掉。
这是战乱的岁月。暮笼罩着一个边远僻静的村落——石壕村。诗人杜甫从洛阳向华州赶路。这一天,天已经昏暗,诗人错过了旅店,只好投宿在石壕村。
房东是一对年迈的老人,还有他们的寡媳和尚未断奶的小孙子。他们衣着破旧,面黄肌瘦。
一天的劳累奔波,诗人和衣而卧,很快就进入了梦乡。约莫二更时分,一阵犬吠,村中突然纷乱起来,粗暴的叫喊声、急促的打门声……越来越近了。诗人被惊醒了,借着惨淡的月光向外窥看,原来差吏又来抓壮丁了。房东一家吓得心惊胆战。老翁慌忙披上一件破褂,匆匆爬过屋后的一堵断墙,向村外逃去。老妇人战战兢兢,颤抖着去开门。
“砰——”的一声,门还没有开,就被差吏一脚踹开,只听道差吏粗野地吼道:“你家男人呢?你家还要再征派一个男子去当兵。把人交出来!”老妇人苦苦哀求道:“长官,我家有三个儿子都去戍守邺城了。最近一个儿子写了封信回来说,两个兄弟都战死了。哎,我担心他的幸免也难保全啊!官爷,可怜可怜我这个老婆子吧……屋里实在没有人了!”
“哇——”孩子的啼哭声突然响起来了。
“你还说没人!这孩子哪儿来的!他的父母呢?你敢欺骗官府!”差吏吆喝着,挥动皮鞭往里闯。
老妇人眼看哀求无用,哽咽着说:“我的媳妇失去了丈夫,带着还在吃奶的孩子艰难度日,连一件穿得出去的衣服也没有了。孤儿寡母,可怎么过啊?你们实在要人,就把我这个老婆子拉去顶差吧,我随你们去,也许还来得及赶到军队烧早饭。”
差吏们骂骂咧咧地把老妇人带出了院子。在惨淡的月光下,老妇人回头望望自己破旧的茅屋,掩面而去。孩子的啼哭声一阵阵传来,令人肝肠寸断。
夜深了,窗外万籁俱寂,说话的声音没有了,似乎听到有人低声在哭,这哭声在旷野上飘荡……
诗人一夜无眠,他的耳边仿佛仍然回响着老妇人凄惨的哭诉声。天蒙蒙亮,诗人收拾好衣服和悄然回家的老翁告别。面对这令人心碎的现实,诗人还能用什么样的话语安慰这痛苦万分的老人,只能长叹一声,放了几两碎银在老人的身边,然后离开。他的身影慢慢消失在萧索的村路上。
改写石壕吏
石壕吏改写3
傍晚,夕阳还未落下。石壕村的天空,阳光没有一丝红,但阳光却又是金的,照耀在近乎破烂的房舍,犹如镀上了金边一般,与残破的房舍显得分明。
杜甫来到房舍前,风打在杜甫的脸上,不禁将手搓了搓,又伸出一只手轻叩房门,许久,门打开了,开门了的是一位老妇人,老妇头戴着布巾,残破的衣服,枯瘦的手,脸上却有一丝笑容。杜甫投宿在了这家房舍里。
夜晚,大地死一般的沉寂,门外急促的脚步声,让人有种压迫感。老妇的手放在胸口,似乎随着心跳,和着脚步的节奏,颤抖。老妇转身对正在床榻休息的老翁说:老头子,快从西墙出去,快!老妇的脸上显露焦急之。老翁从床上蹦起,跨步想跳出西墙,跳出前,他回头望着看着他的老妇,在夜晚的漆黑中,霎那间有什么闪烁。
砰砰...。门外响起了一阵敲门声,声音在四面回荡,似乎是命运的宣判一般。老妇望了望西墙,老翁已去躲藏,长舒了一口气,走出屋子,来到庭院,打开大门。
门外有十几人,是官吏,老妇看着眼前的官吏,竟然一下子说不出什么。你家还有男人吗?
快点交出来!领头的手指着老妇,叫嚣。老妇人手抚上脸庞,低低啜泣:大人,老妇我本有三个儿子,都在邺城防守,其中一儿捎信回来,两儿已经阵亡了。
夜晚的寂静,老妇的啜泣声回荡。
少罗嗦,领头的官吏不耐烦地用手点着手中的红缨,到底还没有人?老妇的哭声禁止:大人,真的没有了。
此时屋中,婴泣吸引了众人的注意,隐约还可以听见女子的说话声。
你不是说屋中没人了吗?官吏大声地吼叫。
老妇我还有一个在吃奶的小孙子,为了小孙子,儿媳不离不弃,出入竟没有一套完整的衣服。老妇的眼凝视着屋子,似乎通过墙可以看见打着补丁,喂着小孩的儿媳。
墙外的一角,大雨下着,似银针落在地上,溅落一地,而这跟银针,却扎进了老翁的心里,又从眼角慢慢溢出来。
别跟爷啰嗦,把你儿媳交出来!官吏恶狠狠地说。
大人,儿媳是孙儿的命啊。老妇我虽然年老体弱,但是可以给士兵煮饭。现在赶到洛阳,还来得及给你们做做饭。老妇哭泣着。
那就快走!官吏上前带着老妇便匆匆离开。
屋内,杜甫看着这一幕,儿媳听着这一幕,孙儿不知这一幕。
夜晚,更深了,儿媳抱着襁褓中的孩子,低低哭泣。哭泣声打破夜晚的.寂静
清晨,杜甫看着从外回家的老翁,一夜,老翁更加的瘦弱,淡然的眸子中,有一层雾,是晨雾,还是悲伤?
石壕吏改写4
公元758年天下大乱,唐军混乱至极,节节败退,肆意杀烧抢夺,老百姓苦不堪言。而此时为人耿直的杜甫也经历着人生大事,由左拾遗被贬为华州司功参军,一腔热血的他,却没有地方可以施展。杜甫离开洛阳,途径新安、石壕、潼关,前往华州任职。
夜深人静,杜甫看着远处那个破陋的村子,轻轻叹了口气。这时,来了一毫无人性的官吏,
老翁迅速从床上爬起,翻过矮墙逃走。老夫人也从床上爬了起来,看着老翁渐渐远去的身影,这才放心了,她知道灾难来临。外面鸡犬不宁,孩子们的啼哭声盘旋在上空,伴随着阵阵敲门声。“啪!”一个官吏将门踹开,话也不说就进去搜查。很快,那人又将老夫人围住:“快点,把家里男人都给我交出来。”老夫人走进里屋,从床底下拿出了一份血迹斑斑的书信。
回想起半个月前飞沙走石的战场,唐军节节败退,来的那些老百姓又没有经验,只是白白把生命葬送于沙场。大儿子用血淋淋的双手写下了一封信,并托人带给了年近六旬的老母亲。这位老母亲正是现在被盘问的这个,满脸皱纹、穿着朴素的老夫人。
老夫人声音颤抖,但脸上却是一脸平静:“我有三儿已上战场,二儿子和小儿子已战死,只剩一个儿子,现在不知生死。”老夫人又说:“家里只有一个还未断奶的小孙子。”官吏问:“我们是奉命办事,今天你们家必须要走一个人,那孩子他妈呢?”“儿媳妇因小孙子尚未改嫁,但没有一套体面的衣服。”屋里的母亲脸上尽是憔悴,她紧紧地抱着孩子,闭着眼睛,脑子里闪过无数的战争画面:她和小儿子两情相悦,便嫁进了他家,过着幸福生活,不久后便生了个儿子。本以为生活可以一直这样美满下去,可谁知战争将他们美好的生活破坏了。快乐的日
子一去不复返……当她再睁开眼睛时,眼角已多了道泪痕。“老妇力虽衰,但愿随官吏归去,为你们做饭。”那个站在对面的官吏,上下打量了一下老妇人:“行吧,你跟我走!”说罢,便走出了家门。入夜了,那哀嚎声渐渐消失,只余低低的抽泣声。周围一片荒凉,此时的杜甫感慨万分,却又无能为力。老翁逃回来后,见只有儿媳妇和小孙子在家,压抑不住泪水,坐在地上哭泣。
天亮了,石壕村还是那样破旧、凄凉,只是感觉少了什么。
石壕吏改写5
经过一天的奔波,我来到了一个极其偏僻的小山村。眼看着太阳快落山了,我便决定在这个小村庄里留宿一夜。
一进这个村庄,看见村庄里面一片废墟,寂静得可怕。我忐忑不安地敲响了一户人家的门,过了许久,门还没有开,我便准备离开,一位面容憔悴的老妇人打开了门,从她的脸上明显的可以看出一丝惊慌与惧怕。我向她说明了我的来意,她立即微笑的邀请我进去,然后赶紧把门关上。
进屋后,她赶紧去为我准备饭菜。我扫视了整个院子,左右厢房各两间,中间是宽敞高大的堂屋,后面还有卧室、厨房,显示昔日的家庭富足。但迈步中间堂屋,桌子椅子破了不能再破了,墙壁四处小洞,外面的光可以照进来,好在地面干净。不一会儿,老妇人端着一碗热气腾腾的粥从厨房里走了出来,恭敬递给我,我接过一看,里面的饭粒可以数得出来,简直就好似一碗白开水,在老妇人的目光下,我一口气喝完了整碗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