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诗三首课文
杜甫
是唐代的大诗人,他的诗作在总体上反映了唐王朝由盛而衰的变化过程,号称“诗史”。这三首诗是在不同历史时期写的:《望岳》写于所谓“开元盛世”,其时诗人才二十四五岁;《春望》和《石壕吏》则写于“安史之乱”前期,诗人已到中年。学习时要用心把握诗作风格的变化。
望岳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春望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石壕吏
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老翁逾墙走,老妇出门看。
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
听妇前致词:三男邺城戍。一男附书至,二男新战死。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室中更无人,惟有乳下孙。有孙母未去,出入无完裙。老妪力虽衰,请从吏夜归,急应河阳役,犹得备晨炊。
夜久语声绝,如闻泣幽咽。天明登前途,独与老翁别。
研讨与练习
一、研讨下列问题,并背诵这三首诗
1、有人说,《石壕吏》中老妇的“致词”全都是吏逼问出来的。你同意这个说法吗?为什么?
目的了解这首诗构思的巧妙。在回答这个问题之前先了解故事发展的全过程。例如差吏抓丁为什么要利用夜间?老翁为什么要“逾墙”?“泣幽咽”者是谁?把这类问题弄清楚了,才能进入诗境。
参考答案:
同意。从吏呼一何怒、老翁逾墙走、泣幽咽中可以看出,老妇的答话都是官吏逼出来的。可以根据老妇的答话想象猜测官吏是怎样逼问的。
2、“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这一联可作两种解释:⑴诗人因感时恨别,见花而落泪,听到鸟鸣而感到惊心;⑵以花、鸟拟人,花感时而落泪,鸟恨别而惊心。你赞成哪一种解释?理由是什么?
这是一道开放性的题,应当注意的是,诗可以有多种解读,但须言之成理。
参考答案:其实这两种解释都一样有道理,都表达了作者同样的感伤时事的情感。只是第一种是作者的触景生情,另一种是作者移情于物,托物抒情。
3、《望岳》中每一联都有“望”的意思,但“望”的角度不同。试对此作具体解释。
诗中句句都写“望”,只是望的角度不同,有远有近,有虚有实。(“岱宗”两句是远望;“造化”两句是近望;“荡胸”两句是仰望;“会当”两句是极望。)
这首诗意境深远。可通过对“望”的角度的分析,初步探知诗的大意。要一层一层地说来,先疏通文意,然后启发学生运用想像来描绘诗中的图景。
二、把《石壕吏》改写成一篇记叙文或一幕短剧
提示:石壕吏和老妇人是诗中的主要人物,要善于运用想像来刻画他们各自的动作、语言和神态;还要补充一些事实上已经发生却被诗人隐去的故事情节。
通过实践活动进一步了解这首诗的思想内容,培养想像力。关键是要合理地补充某些情节或细节,从而鲜明地再现原作的思想内容。如果打算改编成短剧,最好采用集体编写的形式,由教师或个别学生先拟出一个提纲,经讨论后确定各部分的内容,然后分配角,组织演出。在讨论中必定会涉及一系列问题,例如全剧要不要分出场次,分几场为好,诗人是否应当出场,如出场又该如何处理才好,等等,这样讨论下来,才能加深对这首诗的理解;不要为演出而演出。
三、古诗中多用对偶句。对偶,又叫“对仗”,俗称“对对子”,是把两个结构相同、字数相等、意义相关的短语或句子排列在一起的修辞方法。对偶句音节整齐匀称,节奏感强,便于记诵。例如“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杜甫的《春望》中有哪些对偶句?把它们出来,仔细体会它们在结构上的特点,并模仿着写一两组对偶句
“对对子”,这是古诗文的基本功。可从学过的古诗文中出一些例句来。试写可以从教师出上联学生对下联入手,然后设置情境让学生试写全联,以四言对、五言对为限。
参考答案:《春望》前三联都是对偶句。如《绝句》(“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中两联全是对偶。如《静夜思》里的(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生活中:当兵一阵子,受益一辈子。
对对子:热爱家乡,。强烈不满,。
25杜甫诗三首导学案
学习目标:学习诗词,积累诗句,理解诗意,学习诗人高尚情怀
学习重点:积累诗句。
学习难点:理解诗意,学习诗人高尚情怀。
一、导入:
二、作者简介:
杜甫,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为我们留下了1400多首诗。这些诗像一面镜子,深刻反映了“安史之乱”前后唐代社会由盛而衰的真实历史面貌。自李唐以来,他的诗歌即被公认为“史诗”,诗人本人也被看作一代诗宗,被尊称为“诗圣”。
三、教学过程:
《望岳》
1. 介绍写作背景:
杜甫25岁时,父亲杜闲在山东任司马,他曾借省亲之机去山东各处游历,这首诗就是那个时期写的。我们读杜甫“安史之乱”后的诗作,往往会觉得他是个沉郁寡欢的老人;可是,读这一首感觉就全然不同,他的雄心,他的豪气都将使你感奋不已。
2.介绍古体诗。
古体诗,又称古诗、古风,多数通篇是五言句或七言句,也有以五言或七言句为主而杂有长短句的;平仄没有严格的限定,体现自由的抑扬韵律;用韵比较自由,可以一韵到底,也可以换韵。从句式方面看,古诗一般四字为二二式,五字为二二一式或二一二式,七字为二二二一式,有时因表意需要而有特殊情况。《望岳》是一首五言古诗,句式有“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3.整体感知。
问:诗题叫《望岳》,可见作者并未登上泰山,诗中句句都是写“望”字,只是望的角度不同,有远有近,有虚有实。试以两句为一组看看“望”的角度有怎样的不同。(“岱宗”两句是远望;“造化”两句是近望;“荡胸”两句是细望;“会当”两句是极望。)
4、辨音识字,扫除文字障碍
(1)岱宗夫如何岱(dài )(2)决眦入归鸟眦(zì)
(3)白头搔更短搔(sāo )(4)浑欲不胜簪簪(zān)5.解释下面加粗的词。
(1)造化钟神秀钟:聚集
(2)阴阳割昏晓阴:山的北面阳:山的南面
(3)会当凌绝顶会当:终当、终要凌:不尽
(4)浑欲不胜簪浑:简直
(5)荡胸生曾云曾:通“层”
6.逐句分析。
远望:“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两句。
○1“夫”是个虚词,加“夫”惊奇、赞叹之情更强烈。
○2“青”,指泰山之,“了”,完的意思。
○3句义:泰山怎么样?泰山在齐鲁大地上青不尽(到处都是)
○4用意?(形容泰山极高极远。)
近望:“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两句。
○1造化:天地,大自然。钟,聚集。神秀,神奇而秀丽。割,分开。
昏晓,昏暗,明亮。
○2句义:大自然聚集了神奇而秀丽的(景在泰山这里),山南面对太阳,所以明亮;山北阳光照不到,所以昏暗。
○3这是形容泰山高与天齐。
仰望:“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两句。
○1云层升起,令人心胸激荡,归巢的鸟飞来,(看得)人眼角快要裂开了。
○2表现了诗人怎样的心情?(向往之至)引出下两句。
极望:“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两句。
○1会当,一定要。绝顶,极顶。凌,登上。
○2一定要登上泰山顶,(可以)看到全部的山,它们显得多么渺小。
○3这说明了什么?说明作者敢于勇攀高峰,俯视一切,不怕万难的精神。
7.总结。
杜甫一生极为坎坷,特别是在安史之乱以后,他四方飘泊,在他生命的最后三年里竟至以舟为家,他一生写诗一千四百多首,其中95%以上都写于这动荡不安的生活之中。读过这首诗后,你对杜甫有怎样的认识?能到他取得如此伟大成就的原因么?
学生自由发言。
板书设计:
远望
望岳近望
仰望
《春望》赏析
1. 介绍写作背景:
唐肃宗至德元载(756)六月,安史叛军攻下唐都长安。《春望》写于次年三月。他乘隙逃离长安,历尽千辛万苦,终于到达了当时朝廷的所在地——凤翔县。这首诗是诗人逃离长安前一个月写的。
2.整体感知:
诗的前四句写都城败象,饱含感叹;后四句写心念亲人,充溢离情。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开篇即写春望所见:国都残破,山河依旧,可是乱草遍地,一个“破”字,使人怵目惊心。一个“深”字,满目凄然。明为写景,实为抒情。“国破”对“城春”,两意相反。“国破”的残垣断壁同富有生意的“城春”对举,对照强烈。“国破”却“山河在”,出人意料;“城春”却“草木深”,先后相悖。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一般解释是,因感伤时事看到化也流泪,因痛恨离别听到鸟叫心惊。另一种解释为,以花鸟拟人,感时伤别,花也溅泪,鸟也惊心。两说虽则有别,其精神却能相通,一则触景生情,一则移情于物。
诗的前四句,都统在“望”字中。诗人俯仰瞻视,视线由近而远,又由远而近,视野从城到山河,再由满城到花鸟。感情则由隐而显,由弱而强,步步推进。在景与情的变化中,仿佛可见诗人由翘首望景,逐步地转入了低头沉思,自然地过渡到后半部分——想望亲人。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写出了消息隔绝久盼音讯不至时的急切心情,这是人人心中所有的想法,很自然地使人共鸣,因而成了千古传诵的名句。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烽火遍地,家信不通,想念远方的亲人,搔首踌躇,顿觉稀疏短发,几不胜簪。这样,在国破家亡,离乱伤痛之外,又叹息衰老,则更增一层悲哀。
这首诗反映了诗人热爱国家、眷念家人的情感。
关于表现手法:
A.移情于物,将忧国思亲的情怀蕴含在形象的描写中。
B.一字传神。“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破”字使人怵目惊心;“深”字令人满目凄凉。“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溅”“惊”体现了诗歌语言的动态美,寄托了诗人强烈的情感。
板书设计:
春望
忧国---------------思亲
改写石壕吏《石壕吏》
1. 介绍写作背景:
唐肃宗乾元元年(758)冬末,杜甫回到洛阳,看看战乱后的故乡。可是不到两个月,形势发生逆转,唐军在邺城大败,郭子仪退守河阳,河阳一带又骚动起来。唐王朝为补充兵力,便在洛阳以西至潼关一带,强行抓人当兵,人民苦不堪言。诗人这时被迫离去,经新安、石壕、潼关等地回到华州。一路上他
所看到的都是征夫怨妇们的愁眉苦脸,所听到的是别家出征时的哭声。著名的“三吏”“三别”就是根据这番经历写成的。三吏三别:《石壕吏》《新安吏》《潼关吏》《新婚别》《垂老别》《无家别》其中,《石壕吏》因构思巧妙、情节生动而流传最广。
2.理清情节发展脉络,指导学生背诵。
(1)提问:按照开端、发展、高潮、结局理清故事情节,并概括诗歌的思想内容。
明确:这是一首叙事诗,主体部分是老妇人的“致词”。诗的前四句写“致词”的由来,也交代了故事发生的时间和地点;最后四句是结局和尾声,暗示老妇已被抓走。老妇致词又可分为两层:5-16句老妇人叙述家中的不幸;17-20句老妇人主动请求从军。
(2)学生根据思路提示,读诗,尝试背诵。
3.分析
暮投石壕村,有吏夜(说明夜里突袭,令人惊骇)捉(说明人民不愿意、官吏凶狠)人。老头逾墙走,老妇出门看(突出老妇机警,掩护老头逃走)。(段意:交代事情发生的地点、时间及起因)
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官吏凶狠,与老妇凄苦形成对比,突出矛盾)听妇前致词:三男邺城戍。
一男附书至,二男新战死,(说明战争残酷)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室中更无人,惟有乳下孙。有孙母未去,出入无完裙。(写了家里的不幸)老妪力虽衰,请(其实并非老妇自愿而是迫于无奈,怕伤害到家里其他人。也可见官吏冷酷)从吏夜归,急(说明战事紧急)应河阳役,犹得备晨炊。(段意:讲家里不幸、自请服役)
夜久语声绝,如闻泣幽咽。(照应老妇已经被抓走)天明登前途,独与老翁别。(暗示老妇已被抓走)段意:交代结局和作者感受。
4.分析人物形象
提问:诗中有几个人物?他们各有什么特点?
明确:老妪、石壕吏。老妇挺身而出,主动从军,敢于承担苦难。石壕吏态度蛮横,凶暴无比。
5.教师引导学生归纳诗歌的思想内容,并分析诗歌流露了诗人什么样的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