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岁孩子励志故事大全集精选
励志故事1:佛塔上的老鼠
一只四处漂泊的老鼠在佛塔顶上安了家。
佛塔里的生活实在是幸福极了,它既可以在各层之间随意穿越,又可以享受到丰富的供品。它甚至还享有别人所无法想象的特权,那些不为人知的秘笈,它可以随意咀嚼;人们不敢正视的佛像,它可以自由休闲,兴起之时,甚至还可以在佛像头上留些排泄物。
每当善男信女们烧香叩头的时候,这只老鼠总是看着那令人陶醉的烟气,慢慢升起,它猛抽着鼻子,心中暗笑:“可笑的人类,膝盖竟然这样柔软,说跪就跪下了!”有一天,一只饿极了的野猫闯了进来,它一把将老鼠抓住。
“你不能吃我!你应该向我跪拜!我代表着佛!”这位高贵的俘虏抗议道。
“人们向你跪拜,只是因为你所占的位置,不是因为你!”
野猫讥讽道,然后,它像掰开一个汉堡包那样把老鼠掰成了两半。
励志故事2:感谢父母让我经受磨难
励志故事大全在台湾,有一个小男孩,当他牙牙学语的时候,他成天对着父母“哇哇呱呱”地叫个不停,他的父母却只是“呜呜”地痴笑,原来他的父母是哑巴。当他趔趄着小脚丫颠颠学步的时候,他的父母却并不在旁搀扶,原来他的父母都是双目失明。当小男孩懂事的时候,他跟着父母颠沛流离,沿街乞讨,原来他的父母还都是乞丐。
以后,父母又为他生了四个弟妹,他成了家中的老大,他把要来的食物分给父母、弟妹们吃,自己总吃最少的一点。后来,他看到母亲还是一个傻子,每当经期,母亲的裤子满是血污,他总是按时为母亲擦洗身体,换洗衣裤。
小男孩长成少年,挑起了家庭的重担,他不再让父母沿街讨饭,他到一个被人废弃的小屋,建起了出生以来第一个固定的住所。他一边安排好父母,一边照顾着弟妹。他靠捡废品垃圾卖钱养活全家,同时,他又发愤读书。在几十年捡卖废品养活全家人生计的过程中,他变得越来越坚强,他还把四个弟妹送进了学校念书。
等到他步入三十岁时,他看到一家濒临倒闭的电瓶厂的老板想要卖掉厂子还债,他赶快凑钱将厂子买了下来。五年工夫,他的工厂生意兴隆,产品畅销市场,成了远近闻名的品牌货。
这个男孩名叫赖东进,他的自传体著作《乞丐囝仔》2000年荣获台湾出版风云人物大奖,在台湾、日本他东南亚地区创下销量奇迹,华文发行量突破百万册。他常说:我感谢我的父母给了我身体,给了我经受磨难的经历。
励志故事3:向上帝借一只脚
丹普赛出生时四肢不全,只有半边右足和一条右臂的残端。稍大一点儿的时候,这孩子竟不可救药地迷恋上了足球。父母忧虑地看着这个可怜的孩子,不知道该如何劝阻他。为了安抚孩子,实现他的梦想,他们为他做了一只木制的假足,以便使他穿上特制的足球鞋。
丹普赛付出了数倍于常人的努力,一天天用他的木脚练习踢足球。他不断对自己提出越来越高的要求,让自己在离球门越来越远的地方将球踢进去。他变得极负盛名了,以至新奥尔良的圣哲队雇他为球员。
那是圣哲队对底特律雄狮队的一场比赛,当丹普赛用他的跛脚在最后两秒钟内、在离球门五十七米的地方破门时,球迷的欢呼声响彻了球场!这是这支职业足球队当时踢进的最远的一个球。这个漂亮的进球使圣哲队成了荣耀的胜利者。底特律雄狮队的教练施密特说:“我们是被
一个奇迹打败的。”底特律雄狮队的后卫沃尔凯说得更透彻,他说:“丹普赛并不曾踢中那个球,那个球是上帝踢中的。”
丹普赛成功地向上帝借了一只脚。
励志故事4:必须自己面对一切恐惧
1970年,约翰·库缇斯在澳大利亚的一家医院出生。第一眼看到小约翰,他的父母亲伤心极了——小家伙只有可口可乐罐子那么大,腿是畸形的,而且没有肛门,躺在观察室里面奄奄一息。医生告诉他们,这个可怜的小家伙不会活过一个星期。但这个弱小的生命,却挣扎着活了一周又一周。
由于他的个子非常小,周围的一切对小约翰来说都像庞然大物。小约翰非常害怕,对任何比他大的东西都充满恐惧,尤其是家里的狗经常欺负他。他的父亲看到这些,觉得首先需要培养小约翰的胆量,让他勇敢起来,毕竟,将来的人生要他自己一个人去面对。
“你必须自己面对一切恐惧,勇敢起来。”一天,父亲对小约翰说。随后,父亲把小约翰和家中那条狗一起关在了后院里。
父亲离开后,后院里很快传来小约翰的一阵阵尖叫,同时还有狗的叫声。父亲虽然胆战心惊,但坚持着待在屋里没有出来。后来附近的邻居听到声音后,报了警。等警察和父亲一起走进后院的时候,大家惊讶地发现,小约翰正骑在那条狗的背上。
励志故事5:这里没有胆小鬼
美国前第一夫人、现任国务卿希拉里·克林顿四岁的时候,她家从外地搬到了芝加哥郊区的帕克里。
来到一个新环境后,活泼好动的小希拉里急于交上新朋友,但很快她就发现这并非易事。因为每当她到外面去玩耍时,邻居的孩子们对这个新来的小女孩并不友好,不是嘲笑她就是欺负她,有时还将她推来推去,或将她打倒在地。每当这时,小希拉里都会哭着跑回家去,再也不敢走出家门了。
希拉里的母亲静静地观察了几周后,对孩子如此害怕的逃避行为非常生气,她认为这样会造成女儿心理上的缺陷,影响她将来的人生旅途。母亲决定要扭转希拉里的懦弱心理。
一天,当希拉里又一次被邻居的孩子们欺负哭着跑回家时,母亲站在门口挡住了她的去路。
母亲严厉而大声对希拉里说:“回去勇敢地面对他们,我们家里容不得胆小鬼。”
看着母亲不容更改的决定,委屈的希拉里只得硬着头皮走出家门。但这回却让那些欺负她的孩子们大吃一惊,他们没料到这个小丫头敢再回来,而且这么快就回来了。小朋友们不敢小瞧她了,有几个小伙伴还友好地向她伸出了手。
最后,希拉里终于以自己的勇气赢得了一新朋友。
在以后的岁月里,每当遇到困难与挫折时,希拉里都会想起母亲告诉她的那句话,从而鼓起勇气,大胆地迎接挑战。
励志故事6:一只巴掌照样可以拍响
她出生于1940年6月23日,是美国田纳西州一个铁路工人家庭的孩子。她从小就“与众不同”——因为肺炎和腥红热引发高烧,造成小儿麻痹,使得她的左腿萎缩无法走路,必须靠着铁架矫正鞋才能行走。十一岁之前,她不能走路,后来穿上铁鞋才能勉强跟着别人走路。
因为小儿麻痹症,随着年龄的增长,她的忧郁和自卑感越来越重,甚至她拒绝所有人的靠近。
但也有个例外,邻居家那个只有一条胳膊的老人却成了她的好伙伴。老人是在一场战争中失去一条胳膊的,老人非常乐观,她非常喜欢听老人讲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