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谢老师的感谢信6篇
感谢老师的感谢信 篇1
  站在鲜艳的红旗下,我们又迎来了一个难忘的教师节,在这幸福、温馨而又激动的时刻,我代表全校的莘莘学子捧出我们最纯真、最真挚、最热烈的心,祝关心、爱护我们成长的一中全体老师们节日快乐、幸福安康!我们甚至希望我们的问候和祝福能抚平园丁脸上的皱纹,擦去园丁双鬓的微霜,让园丁们那智慧的双眸永放光芒!
  当老师是辛劳的,可塑造灵魂的工作是伟大的;红烛的燃烧是短暂的,可她燃烧自己,照亮别人的心却是永恒的。你们之所以伟大,不仅仅在于传授我们的科学文化知识,更在于给我们树立了一个做人的典范。
  感谢您——老师,您让我们成为自信的,能超越自己的人。你用事实向我们证明:学习并不是一种负担,而是一种快乐和责任,一把通向我们从未知道的天地的钥匙。您教会我们用自己的头脑和双手大胆探索,去寻和发现,让生活充满惊喜!
  感谢您——老师,您是一个我们能永远信赖的人,在生活中遇到麻烦便会去求救的人。你让
我们知道:只要我们愿意,能把一切向您倾诉。你常说你也曾是个孩子,因此你能理解孩子的喜怒哀乐。
  感谢您——老师,是您让我明白:我们能从失败中汲取教训,在困难中积聚力量,在黑暗中寻光明。您给我们勇气去卡动脑筋,同时要求我们襟怀坦荡。您将美放在我们心中,给我们教诲、见识和想象,由此营造我们的一生。不管我们建造什么,你总帮助我们垒好基础,你为成长的我们做到了最好!或许你讲课的每个细节随着时间的流逝会被我们淡忘,但您的热情、勇气和慈爱会永远保留。
  感谢您从不对我们冷嘲热讽,在我们尝试时,您总是殷切关注着,即使结果是那么微不足道,也总是让我们明白您已看到了我们的成绩。是您让我们懂得生活能像一张纸一样轻薄,也可以像大海一样深邃,向天空一样辽阔,而我们必须自己做出选择。您带领我们所经历的每个问题,每个发现,们中体验都令我们着迷,让我们看到了智慧在知识海洋中的闪烁。
  突然有一天我们却发现您老了,倦了,累了。你又何尝不需要他人的理解、抚慰和支持,而这时你却是如此沉默、恬静、刚毅而令人肃穆。
  红烛啊,你摇曳的烛焰就像您疲惫、瘦弱的身躯那么飘摇,可在学生的眼里却是那么的坚定:您滴滴的眼泪流湿了您的衣裳,您可知道在学生的眼里,它您的脚下铸成了世间最完美的雕塑。
  亲爱的老师们,你们的光热是有限的,可正是你们有限的光热融会在一起引燃了祖国腾飞的万丈光芒!
  最后,再次祝全体老师们节日快乐!
感谢老师的感谢信 篇2
  全体毕业班教师:
  倍受瞩目的高考成绩已经揭晓,我校高考成绩再创历史新高:一本上线492人,较去年增加72人;二本上线1288人,较去年增加106人;刘启微同学以614分夺得焦作市文科状元。焦作市文理科前10名沁阳一中共占6名! 成绩的取得,离不开上级领导和社会各界的关怀和指导,离不开全市人民的大力支持,更离不开全体教职员工,尤其是毕业班教师的辛勤付出。
  面对日益激烈的竞争态势,他们不叫苦,不畏难,早下手,重落实,稳扎稳打,持之以恒。无论是在教学一线奋战了数十年的老教师,还是刚步入教坛的青年新秀,无不兢兢业业,无私奉献,披星戴月,以校为家。尤其是毕业班的班主任体,当晨光熹微,许多人还沉浸在梦乡时,他们已踏进教室站在了熟悉的讲台;当夜幕降临,别的家庭欢聚一堂,尽享天伦之乐时,他们还在学校精心备课,耐心辅导;当夜深人静十一二点的时候,他们还在督查学生的晚归寝,为学生创造良好的休息环境。以詹国富,张小生,付泽强,王保卫,李朝峰,薛军红,武斌,宋平,张子丰,张岚,陈启闯,王战京,李光辉、郭学军等为核心的年级管理层,既要管理班级,又要承担年级管理工作,付出的辛苦自不待言。
对老师的感谢
  感谢毕业班的所有教师,你们殚精竭虑、呕心沥血、默默奉献。有一大部分教师的老家都在外地,可是因肩负着教学重任而不能为父母尽孝。像李孟孟、马金锋、孙科堂、王君君、杜志苗、代婷婷、郭子辉、曹万平、刘丽丽、赵保栓、邓明杰、史自进等。还有姚艳萍、刘亚芳,家人不在身边,两地分居,生活多有不便。他们都只是默默的忍受思念之苦。
  感谢毕业班的'男教师,你们年轻有为,热血沸腾,却甘守这份清苦、寂寞的工作,把最好的青春无私地献给了学生。田松老师、陈笑老师上高三后不久当上了父亲,为不影响高三备
考,将妻子、孩子交给老人照看,一心扑在工作上;张锁刚老师的母亲病重期间,需要人照顾,但是却分身无术;陈卫刚老师患病需要,可是高三紧张的教学离不开他,为此,病情稍一稳定,他就提前回校投入了班级。像这样的老师还有太多太多,常保会、赵玉琛、水恩武、王利涛、杨拥才、闫应新、和成宝、刘红军、李跃进、屈全胜、邵周平、朱四毛、徐鹏飞、刘思明……他们在课堂上,激情昂扬,口吐珠玑,而夜深人静时那种对家人的牵挂和深深的内疚,却难以言表。高三男儿,顶天立地,为师榜样!
  感谢毕业班的女教师,你们青春靓丽却无暇整理妆容,你们身为妻子母亲却不能悉心照顾家人,你们用那看似不够坚强的臂膀牢牢撑起了高考备战的半边天。宋丽娜老师生病期间,仍然坚持工作。田爱丽老师腰椎患病,强忍着疼痛,上好每一节课。朱爱玲老师、崔亚新老师曾叹息自己作为子女不能床前尽孝,作为母亲不能陪伴女儿成长,可叹息之后她依然义无反顾的投身课堂;此外还有郝焕、张冬丽、任娟、张红艳、史萍、张欣、闫冬蕾、赵清艳、王爱红、张琳娜、董文丽、吕娜、郭小芬、董艳慧、庞亚平、高月霞、张彩霞、朱露露、郭晓梅、张微、韩伟丽、都艳、柴瑞飞、邓小利等年轻的妈妈们,她们把家务交给爱人,孩子付托给老人,从早到晚连轴转,全心全意地服务学生。再有一大批年过而立、年过不惑的中年教师。像李秋芬、李莉、魏艳霞、李三艳、崔红梅、卫秋芬、朱建利、付全芬、魏月娥、李
艳红、杨君华、杨亚宁、李霞、秦小云、邢艳丽、刘爱霞。是啊,她们是父母的女儿,是子女的母亲,她们爱自己的父母,爱自己的孩子,但在高三的孩子们面前,她们是伟大的老师。铿锵玫瑰,慷慨大爱,巾帼英雄! 毕业班还有更为感人的事迹,就是八对夫妻同在高三,他们是郭学军和张小苗、张岚和史文芳,宋平和董艳慧,丁波涛和董苗,杨政委和原改利,高美丽和韩文理,刘萍和高志成,陈启闯和史萍。他们克服了生活中的诸多困难,立足三尺讲台,无私奉献,一心扑在教学工作上,为沁中高考的辉煌立下了汗马功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