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九年级上学期诗歌鉴赏模拟检测试题含答案
一、九年级上册诗歌鉴赏
1.古诗鉴赏
浣溪沙 (晏殊)
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夕阳西下几时回?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小园香径独徘徊。
1)浣溪沙是这首词的________,暮春时节,日落时分,物候的变化引发了词人对________ 的感伤。
2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一句被誉为千古奇偶,请赏析其好在哪?
2.阅读诗歌,回答问题
绝句漫兴(其一)
杜甫
眼见客愁愁不醒,无赖春到江亭。
即遣花开深造次,便教莺语太丁宁
【注释】无赖:不讲道理。遣:派。深造次:频频拜访。丁宁:嘱咐。
1)诗中哪两个字是全诗之纲?体现了诗人怎样的心情?
2)诗的最后两句,在情与景表现方面与《春望》中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句有异曲同工之妙,试简要分析。
1)客愁。饱受离乱,客居他乡的郁愁心绪。
2)都是用了乐景写哀的反衬手法。见花开则深感其造次,闻莺啼则嫌其过于丁宁,在情与景的对立中,更写出了诗人的烦恼忧愁。
【解析】【分析】(1)本题考查描绘诗中展现的画面和对作者情感的把握。此诗正是围绕
客愁来写诗人恼春的心绪。眼见客愁愁不醒,概括地说明眼下诗人正沉浸在客居愁思之中而不能自拔。不醒二字,刻画出这种沉醉迷惘的心理状态。然而春却不晓人情,莽莽撞僮地闯进了诗人的眼帘。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因饱受离乱之苦而产生的客居他乡的愁思。
2)本题考查了对诗歌语句的赏析能力。后两句的意思是:望江亭春顿觉其无赖,见花开春风则深感其造次,闻莺啼嫩柳则嫌其过于丁宁,层层翻出无赖之意,加倍写出了诗人的烦恼忧愁。这种以乐景写哀情的手法,能使所写哀情表达得更加充分,深深打动人心,引起共鸣。
故答案为:
1)客愁。饱受离乱,客居他乡的郁愁心绪。
2)都是用了乐景写哀的反衬手法。见花开则深感其造次,闻莺啼则嫌其过于丁宁,在情与景的对立中,更写出了诗人的烦恼忧愁。
【点评】诗歌句子赏析需要我们在了解诗歌的结构和作者思想情感的基础上作答。
3.阅读古诗,回答问题
同李十一醉忆元九
【唐】白居易
花时同醉破春愁,醉折花枝作酒筹。
忽忆故人天际去,计程今日到梁州。
梁州梦
【唐】元稹
梦君同绕曲江头,也向慈恩院院游。
亭吏呼人排去马,所惊身在古梁州。
《同李十一醉忆元九》和《梁州梦》写于同一天。联系两首诗歌内容,结合梁州一词,简要分析诗人的情感。
4.阅读下列一首诗,完成各题。
行路难(其一)
李白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
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1)这首诗生动传神地表现了诗人苦闷、惆怅、等情绪。
2)请赏析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两句诗。
5.阅读下面古诗,完成下列小题。
五月十九日大雨
(明)刘基
风驱急雨洒高城,云压轻雷殷地声。
雨过不知龙去处,一池草万蛙鸣。
(注)殷:震动。
1)试对本诗描述的夏天所特有的雷阵雨前后的自然景象作简要分析。(提示:请先分别概述前两句和后两句所描绘的画面,再分析这样写的作用。)
2)诗人喜欢通过自然景观抒发人生的哲理,使天籁中赋有理趣。本诗蕴含着怎样的理趣,请作简要分析。
6.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下列小题。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宋)苏轼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1)请赏析又恐琼楼玉宇字的表达效果。
2)请说说你对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这个名句的理解。
7.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各题。
定风波·罗绮满城春欲暮
[北宋]范仲淹
罗绮满城春欲暮。百花洲上寻芳去。浦映口花花映浦。无尽处,恍然身入桃源路。
莫怪山翁聊逸豫。功名得丧归时数。莺解新声蝶解舞。天赋与,争教我辈无欢绪。
(注释)聊逸豫:偶尔寻一点欢乐;归时数:由时运注定;:怎么;我辈:我等,我们,一说我悲
1)这首词在流传的过程中缺了一个字,请根据你对这首词的理解,在词中口处,填入你认为最合适的字,并简述理由。
2)这首词中功名得丧归时数一句与《岳阳楼记》中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在情感上有什么异同?请简要分析。
8.阅读下面的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渔家傲·秋思
范仲淹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1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描绘了一幅什么样的画面?
2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表达了词人怎样的思想感情?请简要分析。
9.阅读诗歌,回答问题
江上
董颖
万顷沧江万顷秋,镜天飞雪一双鸥。
摩挲数尺沙边柳,待汝成阴系钓舟。
1)四句诗有实有虚,请出虚写的一句。
2)前两句诗写景手法独特,与范仲淹的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有异曲同工之妙,请赏析它们的表达效果。
1)待汝成阴系钓舟。
2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范仲淹借千嶂里的广阔来衬托孤城的渺小,从而巧妙的借景抒情,突出了戍边将士们的孤寂愁苦;同样董颖以万顷之大来衬托双鸥之小,借景抒情,突出了离别时的孤寂和伤感。
【解析】【分析】(1)本题考查古诗的赏析,注意通读全诗,理解诗意,体会诗歌所表达的作者的思想感情,并结合诗句体会诗歌的表现手法。待汝成阴系钓舟使用了拟人的修辞方法,写出了诗人对柳树长大的期盼和等待。由此可以判断这句诗是虚写。
2)此题考查学生对诗歌中反衬手法的辨析和理解能力。镜天飞雪一双鸥一句使用了比喻和反衬的修辞方法,形象地写出了晴空无云,澄清明净,如一面镜子;同时飞雪形象地写出了白鸥飞舞忽高忽低的情态;双鸥进入诗人的视野,反衬了诗人内心的孤寂。
10.阅读下面两首古诗,完成后面小题。
山行
(清)姚范
百道飞泉喷雨珠,春风窈窕绿蘼芜
山田水满秧针出,一路斜阳听鹧鸪。野步
(清)赵翼
峭寒催换木棉裘,倚杖郊原作近游。
最是秋风管闲事,红他枫叶白人头。
【注】蘼芜:香草名。
1本无形,却在诗人笔下各具神韵。请分别概括两首诗中的特点。
浣溪沙 晏殊2)这两首同写山野漫步的诗,所表达的情感有什么不同?请简要回答。
11.阅读诗歌,回答小题。
樵夫
(宋)萧德藻
一担乾(干)柴古渡头,盘缠一日颇优游。
归来涧底磨刀斧,又作全家明日谋。
1)樵夫居住的环境远离城市喧嚣,从诗中、两处可以读出。
2)有读者觉得诗中樵夫的生活充满了快乐,也有人说樵夫的生活充满忧伤。试结合诗歌内容,谈谈你的看法。
12.诗歌鉴赏
山中留客
(唐)张旭
山光物态弄春晖,莫为轻阴便拟归。
纵使晴明无雨,入云深处亦沾衣。
1)诗中的“________”字活泼生动地写出了山林春光明媚、生机勃勃的美好景象。
2)简要分析作者的情感:________________
13.阅读下面这首古诗,然后回答问题。
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
韩愈
一封朝奏九重天,夕贬潮州路八千。
欲为圣明除弊事,肯将衰朽惜残年!
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
知汝远来应有意,好收吾骨瘴江边。
1)请写出体现诗人获罪之快的两句诗。
2)颔联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请简要分析。
14.古诗阅读
浣溪沙·细雨斜风作晓寒
[]苏轼
细雨斜风作晓寒,淡烟疏柳媚晴滩。入淮清洛渐漫漫。
雪沫乳花浮午盏 蓼茸蒿笋试春盘。人间有味是清欢。
【注释】苏轼贬谪黄州四年后再迁移汝州,罢汝州职,游南山作此篇。午盏:午茶。蓼(liăo)茸:蓼菜嫩芽。
1)词中淡烟疏柳媚晴滩字别有风味,请结合诗句体味妙处。
2)细读全词,谈谈你对人间有味是清欢的理解。
15.阅读下面这首诗,回答下列问题。
长沙过贾谊宅
刘长卿
三年谪宦此栖迟,万古惟留楚客悲。
秋草独寻人去后,寒林空见日斜时。
汉文有道恩犹薄,湘水无情吊岂知?
寂寂江山摇落处,怜君何事到天涯!
1)首联一个“________”字贯穿全诗,奠定了本诗________的感情基调,不仅切合贾谊的一生,也暗寓了诗人无罪遭贬的命运。
2)颔联两句中的”“二字用得十分传神,请简要赏析。
16.诗歌鉴赏
浣溪沙
欧阳修
堤上游人逐画船,拍堤春水四垂天。绿杨楼外出秋千。
白发戴花君莫笑,六幺催拍盏频传。人生何处似尊前!
(注)此词大约作于作者知颍州时。六幺:绿腰,曲调名。
1)上片中”“两字极为精妙。请任选一字,赏析其表达效果。
2)词的下片写出了作者怎样的情态?其中蕴含着怎样的情感?
17.阅读古诗文,回答问题。
过零丁洋
文天祥
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
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请从抒情方法和内容上对尾联做简要分析。
18.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任务。
(甲)
刈草的孩子
艾青
夕阳把草原燃成通红了。
刈草的孩子无声地刈草,
低着头,弯(______着身子,忙乱着手,从这一边慢慢地移到那一边……
草已(zhē_______没他小小的身子了——在草丛里我们只看见:
一只盛草的竹(1ǒu______,几堆草,和在夕阳里闪着金光的镰刀……
1940
(乙)
观刈
(唐)白居易
田家少闲月,五月人倍忙。夜来南风起,小麦覆陇黄。
妇姑荷箪食,童稚携壶浆,相随饷田去,丁壮在南冈。
足蒸暑土气,背灼炎天光,力尽(A)不知热,但惜夏日长。
复有贫妇人,抱子在其旁,右手秉遗穗,左臂悬敞筐。
听其相顾言,闻者为悲伤。家田输税尽(B),拾此充饥肠。
今我何功德,曾不事农桑,吏禄三百石,岁晏有余粮。
念此私自愧,尽日不能忘。
1)(注释)刈:割(草或谷类)覆:________,如:天~地载。秉:________,如:~烛夜谈。
感知诗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