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合花》《哦,香雪》随堂演练语文试题及答案统编版高一必
修上
3 百合花哦,香雪随堂演练
一、夯实基础
1.下列加点字注音正确的一组是( )
A.褶皱(zhě) 执拗(niù)
挟持(xié) 夹生饭(jiá)
B.碾轧(yà) 木讷(nè)
抿嘴(mǐn) 轧朋友(ɡá)
C.翘楚(qiáo) 兴奋(xīnɡ)
撇嘴(piē) 鹿寨(zhài)
D.迟钝(dùn) 笨拙(zhuó)
搭讪(shàn) 不接茬(chá)
答案B
解析A项,“夹”应读“jiā”;C项,“撇”应读“piě”;D项,“拙”应读“zhuō”。
2.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①保护知识产权是一项复杂的工程,不可能一蹴而就,政府还面临着法律执行、机制、资源、教育等问题,仅仅通过几个法律文件还不够。
②南昌一生产酱油的厂家在酱油中添加了人工素和黏稠剂,却大肆宣扬“保证不添加人工素”,这简直是掩耳盗铃。
③随着人类社会的不断进步,新事物脱颖而出,语言作为日常交际的工具,也会相应地产生新词语来表达这些新事物。
④贝多芬晚年听力衰退,对外界的一切充耳不闻,但是,他能扼住命运的咽喉,忍受住强烈的苦痛,给世界创造了欢乐。
⑤一位老科学家指出,从事科学研究的青年人太急于求成,沉不下心来坐冷板凳,这样很难取得有重大影响力的科研成果。
⑥黄山之美绝无仅有。描写黄山的诗文不少,在这些作品中,《黄山记》是一篇自出机杼的佳作。
A.①⑤⑥
B.②③⑤
C.①④⑥
D.②③④
答案A
解析①一蹴而就:形容事情轻而易举,一下子就能完成。②掩耳盗铃:比喻自己欺骗自己,明明掩盖不了的事偏要设法掩盖。与句意不符。
③脱颖而出:比喻人的才能全部显示出来。对象有误。④充耳不闻:指塞住耳朵不听,形容不愿听取别人的意见。不合语境。⑤坐冷板凳:比喻长期受冷遇或因不受重视而担任清闲的职务;也比喻长期做寂
寞清苦的工作;还比喻长期等待工作或长久等待接见。⑥自出机杼:比喻诗文的构思和布局别出心裁、独创新意。
3.下列句中标点符号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香雪,过来呀,看!”凤娇拉过香雪向一个妇女头上指,她指的是那个妇女头上别着的那一排金圈圈。
B.也许是哪个快乐的男乘务员发现台儿沟有一十七、八岁的漂亮姑娘,每逢列车疾驶而过,她们就成帮搭伙地站在村口,翘起下巴,贪婪、专注地仰望着火车。
C.有时她也抓空儿向他们打听外面的事,打听北京的大学要不要台儿沟人,打听什么叫“配乐诗朗诵”(那是她偶然在同桌的一本书上看到的)。
同一片蓝天D.三十个鸡蛋换得来吗?还是四十个、五十个?这时她的心又忽地一沉:怎么想起这些了?娘攒下鸡蛋,不是为了叫她乱打主意啊!
答案B
解析“一十七、八岁的漂亮姑娘”中间的顿号应去掉。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到时,恒大目前的U14—U17这些团队,届时将逐渐迎来在中超一展身手的机会,恒大或许会呈现人才井喷的景象。
B.司法部有关负责同志强调,公共法律服务平台是公共法律服务体系的重要载体,是推进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的基础性工作。
C.通过为期一年的强化督查,排查并分类处置了6万多家“散乱污”企业,这是环保部直接组织的迄今最大规模的执法行动。
D.茹志鹃因《百合花》而成名,在荣誉面前,她考虑的是更艰苦的攀登。她以茅盾的鼓励为动力,在创作园地里开始了更加辛勤的耕耘。
解析A项,成分赘余,“到时”与“届时”语义重复。B项,搭配不当,“公共法律服务平台”与“工作”主宾不搭配。C项,语序不当,“迄今”应调到“直接组织的”之前。
5.将下面的几个短句组合成一个长单句(可适当增删词语),保留全部信息。
他们都是山里的孩子,同一片蓝天下,他们同样怀有远大的理想,生活的窘迫并没有磨灭他们的斗志,建设家乡是他们美好的愿望。
参考答案同一片蓝天下,他们都是怀有远大的理想而没有被生活的窘迫磨灭斗志的、怀有建设家乡的美好愿望的山里孩子。
解析此题考查变换句式的能力。解答此题,首先要出一个包容量最大的句子,将其作为将要构成的长句的主干。原句第一个分句是判断句,而判断句是包容量最大的常见句式之一,所以本题首先可以确定变换后的基本句式是判断句;其次要将其他句子变换成短语,去掉共同成分,然后分别作为句子的定语或状语;最后按照一定的语序将各修饰语组合在主干句中,构成一个完整的单句。
二、课内阅读
阅读《哦,香雪》从开头到“哦,五彩缤纷的一分钟,你饱含着台儿沟的姑娘们多少喜怒哀乐”,完成6~8题。
6.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的概括和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第3段中“山外的陌生、新鲜的清风”既指现代文明世界的物质,也指现代文明世界的精神。
B.第5段写台儿沟姑娘们在火车到来之前精心打扮自己,侧面表现了姑娘们对台儿沟贫穷、闭塞环境的厌恶,表现了姑娘们爱美的天性,衬托出姑娘们对现代文明的渴望。
C.香雪更喜欢“皮书包”这个情节,说明文化知识和追求的差异使她与其他姑娘关注的问题和物品需求都不一样,这正是小说着力表现的主题,也是小说折射出来的时代信息。
D.小说采用了全知全能的第三人称的叙述方式,既居高临下俯瞰远观,又探幽入微细品细察,一切景象都自然顺畅而又灵巧地摆在读者面前。这样的叙述方式既自由,又精致。
解析“侧面表现了姑娘们对台儿沟贫穷、闭塞环境的厌恶”有误,没有“厌恶”,只是侧面表现了姑娘们生活环境的艰苦,反映了台儿沟的贫穷、闭塞。
7.姑娘们问了“北京话”一连串问题,小说里并没有写“北京话”的回答。请说说这样写的好处。
参考答案①刻画了姑娘们天真、活泼、好奇的性格;②突出表现了姑娘们对新事物的强烈兴趣;③使作品结构紧凑,人物形象突出,主题鲜明。
解析解答小说情节作用题一般要从人物、情节、主旨三个层面组织答案。人物形象方面主要是刻画了人物的性格特点,情节方面主要是对小说结构的作用,主旨方面综合考量。
8.从文中看:香雪具有怎样的性格?你如何看待香雪的思想感情?
参考答案(1)要点:(性格)淳朴(或:善良、单纯)、执着(或:自尊、上进)。
(2)“看待”示例:香雪生活在闭塞落后的小山村,真诚热烈地向往现代文明生活,渴求知识。香雪的梦想令人同情,她执着追求梦想的精神令人赞叹。(意近即可)
解析香雪的性格主要是淳朴、执着等,香雪的思想感情主要表现在渴求知识、向往现代文明生活、有追求、有理想等。
课时作业
建议用时:40分钟实际用时: 分钟
满分:40分实际得分: 分
一、阅读(1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1956年的债务
铁凝
父亲临终的时候,托付给万宝山一件事:1956,父亲很肯定地回忆说,就是万宝山出生那年,他向老同
事李玉泽借过钱。父亲说,好像就是你妈去医院生你,家里钱没凑够,我就当时住对门的李玉泽借了五块钱。今年是2009年吧,五十三年了。六娃,无论如何,你要亲手替
我把钱还上。
父亲见他点了头,吃力地撑起身子,从枕头底下抽出一个皱皱巴巴的牛皮纸信封托在手掌上说,五块钱按定期存款五十三年算利息,咱就按1956年的定期利息算吧,我记得是百分之五,加起来是58块左右。这一阵我天天计算这五块钱的利息,大概不会错。
万宝山将轻而薄的信封叠了个对折塞进衣兜,他无心核对信封里那连本带息的钱数,都五十三年了,多一分少一厘的真那么重要吗?这时,已经躺上枕头的父亲突然又奋力抬起身子,冲他的六娃张开了两条胳膊。那像是一种乞望,好比儿童对大人撒娇时要大人抱抱。或者那也是一种对托付之事的再次确认:我们爷儿俩抱了,你才算真的答应了我。父亲顽强地张着胳膊,白发蓬乱,眼球浑黄,面目黧黑,四肢枯瘦,宛若一只凄风中的大鸟,干脆更像是大鸟的标本,万宝山想。他微微弯下身子,小心地抱了一下父亲。
几天后,父亲去世了。万宝山很想尽快完成父亲的嘱托。倒不是因为那五块钱的债务,而是父亲在病床上那奋力张开胳膊的姿势。正是那病鸟般的姿势提醒着他,他不愿意父亲死前的那个瞬间总在脑子里盘旋。
父亲吝啬,或者换句好听的话,他极端地节约。他嘱咐上街买菜的母亲说,你买茄子,是买一个大的呢,还是买两个小的?依我看你要买一个大的。为什么?两个小的会多出一个茄盖儿,占分量。在家里他身体力行,带头喝隔夜的已经馊了的菜汤,吃过期的药片,不许点15瓦以上的灯泡。他还锯煤——把一整块蜂窝煤拦腰锯成两块,说这样分两次添煤烧得更透。家中的米、面、油更要上锁。万宝山印象里,他和哥哥们从来没有放开肚子吃过饭。
三十几年过去了,孩子先后离开了生养他们的这个城市,就仿佛共同被父亲的吝啬吓怕了,他们心照不宣地拒绝再和父亲近距离地生活。只有万宝山留在离父母不远的地方,相隔两条马路。退休以后父亲时间更多了,他曾经要求万宝山把正在读小学的女儿放在他们身边照顾,被万宝山的爱人坚决拒绝。
父亲在春天去世,但万宝山执行父亲的遗嘱一直拖到秋天。他成人之后在一所中等卫生学校当水暖工,假若去还钱的成本超出了要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