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陈毅元帅
(上)-1
    陈毅元帅是我国现代围棋事业的奠基人。    陈毅爷爷是我国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他和围棋有着不小的缘份。1921年,陈毅到法国里昂勤工俭学,因为参加学生运动被捕入狱。在狱中他和难友们自制围棋,钻研棋艺,消渡时光。回国后,在抗日战争时期,陈毅爷爷在赣南打游击的艰难岁月里,围棋成了陈毅爷爷和同志们闲暇之时最好的休息方式。在挺进苏北的黄桥大战前夜,陈毅爷爷依然抽空和军中的棋友对局。其镇定自若的大将风度感染身边的同志们和周围的朋友。  新中国成立以后,陈毅爷爷是我国的副总理和外交部长,他在日理万机中仍然没有忘记围棋,是我国第一任围棋协会名誉主席,为围棋的开展普及和对外交流,起了决定的作用。
陈毅爷爷有一首围棋名诗“纹枰对坐,从容谈兵。研究棋艺,推陈出新。棋虽小道,品德最尊。中国绝艺,源远根深。继承发扬,专赖后昆。敬待能者,夺取冠军。
-2
陈爷爷爱护关心老一辈国手。    解放后,陈爷爷担任了上海市长。他知道要把围棋发扬光大,首先要安排好老棋手的生活。当时的老棋手生活多无保障,只能靠下棋糊口饭吃。哪顾得上培养新人推广围棋运动。陈爷爷多次接见这些老棋手,问寒问暖,并指示先将一些有名望的老棋手安排在文史馆,使他们有固定的收入。在他的关心下,刘棣怀顾水如王幼宸魏海鸿和汪桭雄等老先生先后都当了文史馆观员。后来陈爷爷多次提到要改善老棋手的生活,他经常强调老棋手应当享受教授的待遇。在陈爷爷的不断关心下,老棋手的生活日益改善,他们的工资收入增加了住房改善了,政治地位也提高了。顾水如先生担任了上海市的政协委员,刘棣怀先生担任了市人委的参事。老棋手们吃围棋这碗饭苦了多少年,如今开始扬眉吐气了。他们心里都明白这是陈爷爷关怀的结果。陈爷爷希望他们能把自己的本领拿出来,为祖国的围棋事业做贡献。
后来,这些老棋手在培养年青棋手时都是那样的热心,无私,那样的全心全意,几乎看不到一点保守思想。他们都希望年青棋手迅速提高水平,打败自己。这是棋手的最高境界。老棋手所以有这样的品格,是和陈爷爷的品格分不开的。最终培养出了陈祖德和以他为领军的一代新人。
-3
陈爷爷亲手缔造和促成中日围棋的交流。    1960年春,第一个日本围棋代表团来华访问。这次来访在中日两国的围棋交流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这次交流是由陈爷爷和日本著名的自民党议员松村谦三先生共同发起的,陈爷爷对围棋事业做过很多贡献,促成中日围棋的交流,无疑是很重要的一方面。从此,两国围棋代表团每年都你来我往,一直到1966年我国文化大革命,被迫中断。这在当时是很独特的,因为那时两国还没有建交,两国关系还没正常化。陈爷爷还接见日本围棋代表团,并在人民大会堂宴请日本围棋代表团。为促进两国人民的友谊做出了贡献。为培养我国第一代新人,创造了必不可少的外部环境。为了表彰陈爷爷对中日围棋交流的卓越贡献,1963年,日本围棋代表团在人民大会堂的宴会上,由杉内九段和宫本八段分别代表日本棋院和关西棋院宣读了赠送陈爷爷围棋名誉七段的证书。然后把证书赠给了陈爷爷。十年后,在我国后期恢复围棋运动项目后,日本棋院于1973年,宣布追认已经去世的陈爷爷为名誉八段。以纪念陈爷爷和中日邦交正常化。
建国时的老一辈棋手和当时的围棋水平。——4
以南刘北过为代表的老一辈棋手,是我国六十年代初期的棋界主力,是我们国家的宝贵财富。
是他们传承了我们的国宝,是他们培养出了以陈祖德为代表的新中国的第一代国手。
南刘是上海的刘棣怀,北过是北京的过惕生,这两人代表了当时我国的最高水平,曾先后夺得过全国冠军,在64年,第一次全国定段时,被授予五段——当时全国最高段位。
另外还有北京的三老是:过惕生,金亚贤,和崔云趾。上海的四老是:刘棣怀,王幼宸,魏海鸿,和陈祖德的老师顾水如。等等。
过惕生是我国第二代国手聂卫平的老恩师。
另外,当时的水平是很低的。和日本的最高水平到让两子。1960年,在陈祖德记录的中日围棋交流史上,用的竟是“国耻”二子。日本来了一个八段,一个七段,一个五段(女),两个业余棋手。尤其是伊藤五段老太太,八战全胜,杀得我们成名的国手个个败阵,“拿着棋子的手不停地颤抖,其情景令人不忍目睹。陈祖德说“实在不光彩”。“无论如何也是个耻辱”。
我国的围棋就是在这样一个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在我们今天,小龙小虎们驰骋天下时,不要忘记了他们这些令人尊敬的老前辈。
   
(一)-5
陈祖德出生于1944年。是新中国培养的第一代国手中的领军大帅。陈祖德很小就跟随父亲学会了围棋,在他七岁的那年,陈祖德在上海襄阳公园和老年闲居上海的顾水如先生下了一盘受七子棋,下着下着顾老突然高兴的一拍桌子说,这个孩子我收了!从此收陈祖德为徒,陈祖德的棋艺大进。五年后,年近七十的顾水如把十二岁的陈祖德推荐给了当时的南方棋界盟主刘棣怀。受这位老师的影响,陈祖德的棋风钢烈,极擅长中盘搏杀,对中国古代棋艺精髓领会得颇为透彻。
1959年,十五岁的陈祖德获得了上海市的围棋冠军。1960年,陈祖德战胜了当时的“南刘北过”,开始在全国棋坛崭露头角,1962年陈祖德获得了全国比赛的亚军。1963年在让先的情况下,陈祖德第一次战胜来访的日本九段棋手。随后,在1965年陈祖德又率先在分先棋中,战胜了日本九段岩田达明。在国内的比赛中,1964年,1966年,1974年陈祖德三获全国冠军。
(二)发奋钻研,创立布局中国流——6
陈祖德对围棋的热爱,对围棋的追求贯穿于自始至终。一个人,长大了不管干什么,只要他热爱自己的事业,对自己的事业勤勤恳恳,发奋钻研,就能一定干好干出成绩来。不管干什么,一定要干好。陈祖德就是我们各行各业的好榜样。
在进入国家队以后,陈祖德的棋艺不断的提高,在和日本棋手的不断交往中,尤其是六一年和安藤英雄(日本业余围棋冠军)比赛后,深感布局对于发挥水平的作用。只有在布局中摆好阵势取得主动才能顺利进行中盘作战。
经过一段的研究,他感到“对角星”布局较适合自己的棋风。但“对角星”以为大家所熟知,又可轻易地阻止使用,陈祖德决心研究出一套适合自己特点的并利于突破的布局。他认真研究现代日本布局,研究中国古谱,日本古谱和日本“新布局”时期的布局,直至研究日本业余棋手的布局。他研究的棋谱多了,视野就开阔了。最后他终于到了他所追求的理想布局——执黑棋采用“对角星”布局,如果对手阻止使用“对角星”布局,则采用“中国流”布局。当时还没有“中国流”这个名子。就这样,中国流布局产生了,并很快在中国世界上盛行,最后被日本围棋界称之为“中国流”
(三)人生受阻,逆境磨练志不移——7
国运盛,棋运盛。国运衰,棋运衰。随着66年底日本围棋代表团访华的结束,我国的文化大革命终于把围棋运动扫下了共和国的舞台。一大批新生国手,一代国家的栋梁之材,被迫离开了棋盘——不许下棋了。刚刚建起的围棋大厦,一夜间被轰然推倒。正在追赶日本围棋的中国围棋列车,突然被撞出轨了!
    陈祖德从一个五好运动员一下变成被改造的对象。终于在1970陈毅的故事年夏天,被下放到山西省长冶市屯留县,国家体委的“五七干校”劳动改造。年底,又被分配到北京第三通用机械厂。同去的还有吴淞笙,王汝南,曹志林,华以刚,邱鑫和黄德勋。这就是以后闻名于世的“三通用七兄弟”。
    在没有棋下时,有一天他收到了清华大学一些师生的来信,希望得到他的指导。于是他便带着邱鑫或曹志林去了清华大学。在学生宿舍摆开了指导棋,由于校内的很多围棋爱好者闻风而来,观看的人太多了不但把桌子四周围的水泄不通,连双人床的上铺也坐满了人。晚上就和同学们挤在一起。清华大学至今还是高校里围棋水平最高的。在三通用时,社会上经常有爱下围棋的人去他们,他们都给予了热心的指导和帮助,其中最有名的就是后来的棋圣聂卫平。曹志林还办了个小围棋班,教大家学棋。
在逆境中,有的人放弃了自己的追求,有的人沉降沦落了。可是陈祖德却没有放弃对理想的追求,没有放弃对事业的热爱,没有停止对逆境的斗争。我们不但要学习他勇于夺冠的精神,更要学习他做人的高尚品德。
(四)棋品要好,人品要高,学棋要先学做人          ——8
    陈祖打德棋不但好,棋不但高,棋品更好,人品更高。下棋不管碰上棋比自己好的还是差的,都要认真下棋,不能瞧不起对方,不认真和对方下棋。在他的一生棋海中,有一次对局对他的刺激最大,使他对什么叫棋品,什么是人品有了深刻的认识,使他终生难忘。
那是在1960年日本围棋代表团访问我国时,陈祖德和安藤英雄下的一盘棋。“俩人交手不久他就占了上风。安藤感到自己取得了明显的优势后竟然站了起来,悠闲地在赛场走来走去观看其他几局比赛。后来他甚至离开赛场,到外边庭院中欣赏花卉和盆景(比赛场地设在北京的北海公园)。他一次又一次地起身得意地漫步,对我的自尊心是莫大的伤害。
安藤的行为是出于年少无知,但是他的行为却给我上了一课,使我深刻地体会到一个棋手的傲慢表现会给他的对手带来多大的伤害。今后如果我的水平提高了,我决不会象安藤那样蔑视对手,我决不会无故离开自己的椅子。自己要被人尊重,首先要尊重人。
在与人相处时,陈祖德同样在时遭到冷待,后来他说:这件事从反面教育了我,人不分社会地位的高低都有自尊心,伤害别人的自尊心是不道德的是残酷的。 对广大的围棋爱好者,陈祖德更是没有一点大冠军的架子,从来都是平易近人。在文化大革命那个时代,陈祖德说:特别是广大的围棋爱好者,他们总是关心着我们,不断地使我们得到鼓舞。我呢,每月要买上一大堆邮票信封,和全国各地的棋手围棋爱好者保持联系,有时一天就发出十来封信。发信之多可见收信同样之多啊!
(五)历尽劫难,凤凰涅槃超自我            ——9
在经历了之后,我国的围棋事业又开始了一次飞跃。但是更大的灾难又降临到陈祖德的头上。在八零年的乐山全国赛上,陈祖德大口吐血,终于病倒了,送回北京时,发现是得了癌症。又一次劫难!手术后,陈祖德躺在床上,知道自己已经不再可能上场撕杀了,一个运动员的寿命已经终结了!但是,一个人的追求不能终止。一个人对事业的热爱不会完结!
他在病床上,决心再和病魔争夺一次,用所有的时间来写一部书,把我国从建国开始到他病倒的这几十年的围棋史写下来!让后人知道我们的围棋事业来之不易!这就是后来出板的《
超越自我》。
陈祖德终于战胜了病魔,再一次获得了新生。虽然陈祖德所代表的那个时代已经过去,但是陈祖德给我们留下的宝贵精神财富永远留在我们心中!永远激励着我们在各个行业上的,一代又一代的青年奋发向上,报效祖国!
聂卫平
                  (一)    辉煌的成绩      ——10
中国棋坛继陈祖德之后,又产生了一位划时代的人物,他就是我国著名棋手聂卫平。
在后期恢复国家围棋队后,聂卫平就首选入队,1974年,第一次战胜日本九段宫本直毅。1975年聂卫平首次夺得全国个人赛冠军。并在当年连胜来访的日本围棋代表团中的两位九段棋手。其中就有大名鼎鼎的高川秀格。“聂旋风”的雅号开始在日本流传。1976年中国围棋代表团访日比赛,聂卫平连胜日本的“天元”藤泽秀行,“本因坊”石田芳夫及另四位九段,仅输了一盘。取得七战六胜的辉煌战绩。以此为标志,开始了聂卫平时代。中国队也首次取得了2724负,5和的出战绩,日方不得不把今后的比赛升级为“全面对抗”。在1985年至198
7年的前三届中日围棋擂台赛,聂卫平作为中方擂主取得了九连胜的辉煌战绩,连胜三场擂台赛。成为中国家喻户晓的“擂台赛英雄”。聂卫平的围棋生涯达到了光辉的顶峰!为了表彰聂卫平对中国围棋的卓越贡献,中国围棋协会于1988年授于他名誉“棋圣”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