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林外史人物传记作文800字
杜少卿是《儒林外史》中的重要人物,作者用极多的笔墨来刻画他,给人形象深刻。可以说,杜少卿的原型是作者吴敬梓。在整本书的主题与情节推动上,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杜少卿是作者极力赞扬的人物,他淡泊功名,看破世俗,对朝政有清醒的认识。在科举害的世间,众人都挤破了脑袋往上穿,但他没有,甚至皇上征聘,他装病拒绝出
仕。与他人形成鲜明对比。
他傲视权贵,汪盐商宴请王知县,三番五次请杜少卿作陪,杜少卿道:"他若果真价
慕我,为什么不来拜我,倒教我来拜他?"其狂傲的性格也可见一斑。但他待人随和,仗
义疏财。帮过的人,借出的钱,不计其数,并目他遵守考道,直道。"旧凡说是见过他家老太爷的,一条狗也是敬重的。”因此他对门客娄老爷极为敬重,一早一晚自己服侍,在
类老爹病故后,自己降低身价去祭吊。
杜少卿最难能可贵的一点,便是他尊重妇女,反对纳妾,他以平等身份对待妻子,别人劝他纳妾,他说:"纳妾的事,小弟觉得最伤天理,天下不过是这些人,一个人占了几个妇人,天下必有几个无妻之客。小弟为朝廷立法:人生须四十无子,方许娶妾,此妾如
不生子,便遣别嫁。"他的这番主张,可见他超前的进步思想
杜少卿是作者心中的理想,但不代表他就没有缺点。例如,他是一个典型的败家子
宗族的长辈视他为败家子,把他当反面教材来教育孩子。杜少卿极擅花钱,却从不赚钱,没钱就就变卖家产。他常对前来借钱的人说:"你不要考虑还钱的事情,要是不够了再来我。"这样,他借线的,骗钱的,络绎不绝,但他也不计较。有人劝他,他总很认真
地听,却从不改正。就这样,家产被他卖光了,他搬到了南京,却仍表示要用三百两银子修泰伯祠,令人难以理解。他的好面子、慷慨反倒成为了他的缺点。
吴敬梓和杜少卿有相同的经历,同样是败光了家产。但其风流倜傥的性格没有变,慷慨仗义固然是好,但要分清是非,否则败了家不说,还是助纣为虐,
个人传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