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水浒传中解读九纹龙大闹史家村
话说高俅犯了事,去投奔柳大郎,在天下大赦后,又拿了柳大郎的推荐信回京城投奔董将士。后来又被董将士推荐给苏东坡,最后被苏东坡推荐给王驸马。这三个推荐人都各有好处。
    柳大郎是开的,手里有资金,里面三教九流,不拿点非常手段出来是做不下去的。因此他好惜客养闲人,用利益手段为自己搞一大票小弟,自成一股小势力。手下小弟要去其他地方谋生路,能帮忙的他也帮衬一把,不搞强留人的把戏,这样收买人心,广结善缘,才是一条做大做强的路,展现了极强的人际交往与资源整合能力。
高俅拿了推荐信去见董将士,可惜他的名声实在是不好,董将士怕他带坏自己的孩子,就想方设法把这货弄走。难得的是董将士明明心里很鄙视、反感高俅,但在面子上却做出一副欢天喜地的样子把高俅留在家里款待。赶高俅走的时候,用词很精彩:小人家下萤火之光,照人不亮,恐后误了足下。我转荐足下与小苏学士处,久后也得个出身。足下意内如何?一村一大明明是赶人走的话,却能让高俅大喜,觉得是为他着想,说话做人的艺术可见一斑。然后董将士就把高俅推荐给苏东坡。连董将士都觉得高俅不行,何况苏东坡呢?苏东坡肯定也是要把高俅赶走的。但是苏东坡的推荐,就比起柳大郎董将士高明了不止一筹。柳大郎、董将士对待
高俅,都是做人情,用人情。柳大郎做的是高俅的人情,用的是董将士的人情。董将士做的是柳大郎、高俅的人情,用的是苏东坡的人情。但是柳大郎把高俅推荐给董将士,董将士是不欢喜的。而董将士推荐给苏东坡,心里恐怕也是有点忐忑。而苏东坡同时做了董将士、高俅和王驸马的人情。因为苏东坡根据高俅的特点,把他推荐给了最适合的人,王驸马喜欢高俅,自然也会感激苏东坡给自己推荐了一个心仪的人才,而不是觉得什么垃圾都往我这里甩,这样最后营造出皆大欢喜的局面。
    这一推荐就可谓是正得其所。高俅从此就开始了如鱼得水的生活。自此高俅遭际在王都尉府中,出入如同家人一般。所以,没有无用的人才,只有不对称的位置。但是要想到适合的位置,必须要到识得千里马的伯乐。这天王驸马过生日,端王来赴宴的时候看上了都尉家的玉狮子,觉得很喜欢,驸马就说还有个玉笔架,配套的,一起送给你。端王大喜。如果你要交好某人,送他喜欢的东西是猛加好感度的绝招。如果人家说喜欢一样,还要加倍送上为这件礼物增光添彩的东西,表示诚意,刷更高的好感度。比如人家喜欢一个茶杯,你就把配套的整套茶具一起送给他,这样能够获得的好感度远远超过只送一个茶杯。第二天高俅去送礼物,正好遇到端王在踢球,这就是高俅可以一展所长的场面。但是这里也有讲究,不该你动的时候,就算你有天大的本事也不要乱动,否则机遇说不定变成灾祸。你看高俅就一
直呆在场边,动也不动,就当自己不会踢球一样。然而机会来了,必须用尽十二分本事去把握,球过来后,高俅没有就那么简简单单的一脚就踢回去了,而是福至心灵,来了个鸳鸯拐。这是高俅心里明白,该出彩时要出彩。这下一下场踢球,展示了技术,马上就得到端王的欣赏,把他留下来了。后来端王成为了宋徽宗,高俅也跟着水涨船高,变成了高殿帅。这真是应了现在的一句话,叫没有无用的人才,只有不合适的位置,即使大家都不喜欢高俅,但不能否认他飞黄腾达的人生轨迹正是因为有了适合自己的位置才出现的。
高殿帅新官上任,点兵点将,王进生病没来,然后高殿帅的上任三把火就烧到了他身上。这也可以说是小人得志便猖狂,但是高俅以前出身不好,靠着主流社会不承认的技术当了大官,难免被手下看轻,因此必须要人立威,显示自己的权柄,让手下对他敬畏。同时王进还与自己有仇,真是一举两得。王进晓得高俅要报仇立威,大祸临头,审时度势,决定逃跑。逃到了史家庄的师傅,王进老母病重,留下几日,正好看见太公的儿子在练习棍法,王进为报恩指点了他,当了他的老师,教给他十八般武艺,这就是梁山一百单八将的第一位出场人物,九纹龙史进。说来史进的老爹也是个明事理的人物,按着史进的兴趣爱好来教他,老一辈的观念,孺子不可教,那就学门手艺把,学点武术,也可以防身。王进把一身本事交给了史进,想着在这里不是长久之计,还是告辞离开了。
不久,史太公去世,史进当了庄主。一天在外面乘凉的时候,从猎户那里知道山上有盗贼,于是召集村庄里的人做安全宣传和应急预案,建了个村庄攻守同盟,抵抗抢掠。少华山的三个头头,神机军师朱武,跳涧虎陈达,白花蛇杨春在官方悬赏围剿的压力下,制定广积粮高筑墙的策略,要去抢点物资回来准备。然后三个人在打不打史家村的话题上发生了争执,陈达这货比较暴躁,不听劝告去打。虽然陈达是个粗人,但是做正事的时候也不急躁,开始也还是好言好语和史进商量借道过路的事情。毕竟出来是求财,暴力是谈判失效后迫不得已的手段,它的威力更多来源于威慑感,而使用暴力的过程必然带来自身的损伤,因此能用和平解决的方式解决问题才是王道。但是史进也明白,放他们过去容易,以后官府追究起来麻烦就大了,原则问题不能让步。最后谈不下去了,才开始打架。果然战争是政治的延续,谈不拢就打,最后杆子里出政权,拳头硬的才有说话的资格。陈达不敌史进,被抓住当了俘虏,朱武和杨春要救人。但是打不过人家,死拼是不合算的,因此用了苦肉计,用义气这道旗帜获得了史进的同情,不但放了陈达,大家还成了好朋友。八月十五,史进邀请少华三匪来过中秋,由于信使王四喝醉了在路边睡觉,结果被路过的猎户发现了书信,引来了官府。贪杯误事,千古如此。那么史进结交少华山头领有没有错呢?从保全村庄的角度看,伸手不打笑脸人,多个朋友多条路,貌似也没有太大的问题,加上史进也是个直爽义气的性格。为
什么不站在官府这边?因为当时的条件下,官府也不值得信任,所谓的兵不如匪嘛。时代的悲剧,社会的悲剧,最终会反应在个人的悲剧上。
一个人有了一技之长,才有发展的空间。高俅受尽唾弃,然而最后能够时来运转,正是长处得到了发扬的地方。王进受高俅刁难,然而自己有一身好本事,也可以另谋生路。史进不务正业,性格鲁莽,然而学有所成之后,也可以保护家乡。那些没有一技之长的人,即使身处高位,领着工资,也是很难有光明前途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