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的演讲稿(精选10篇)
尊⽼的演讲稿(精选10篇)
  演讲稿的内容要根据具体情境、具体场合来确定,要求情感真实,尊重观众。在不断进步的时代,演讲稿的使⽤越来越⼴泛,那么,怎么去写演讲稿呢?下⾯是⼩编为⼤家整理的尊⽼的演讲稿(精选10篇),供⼤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尊⽼的演讲稿1
尊敬的⽼师、亲爱的同学们:
  ⼤家好!
  我是五年级的XXX,今天我演讲的题⽬是《继承传统,尊⽼》我们中国是世界上四⼤⽂明古国之⼀,有五千多年的灿烂⽂化。尊⽼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我们为有这样的传统感到⾃豪和骄傲。作为⼀个⼩学⽣,我们应该继承和发扬这⼀传统美德。⾃古以来,有许许多多尊⽼的事例,如春风⼀样,感染着我们,打动我们纯洁幼⼩的⼼灵。
  百善孝为先。春秋时期,孔⼦最有名的弟⼦⼦路,⼩的时候,由于⽗母体弱多病,家⾥很穷。有⼀次,
⽗母想吃⽶饭,可家⾥⼀粒⽶也没有,怎么办?⼩⼩的⼦路,于是,翻⼭越岭,⾛了⼗⼏⾥的⼭路,从亲戚家⾥背回了⼀⼩袋⽶。看到⽗母吃上⾹喷喷的⽶饭,⼦路忘记了疲劳,邻居们都夸他是个孝顺的孩⼦。
  我国的开国元勋——陈毅元帅,即使⾃⼰作了元帅,可还是亲⾃为⾃⼰病弱的母亲洗⾐洗裤,从来不要⾃⼰的下属去做,难道他不是尊⽼的楷模吗?
  因此,作为⼀个新世纪、新时代的⼩学⽣、少先队员,我们⼤家要从现在做起,从⾃⼰做起,从⾝边的每⼀件⼩事做起,做⼀个尊⽼的模范;积极、勇敢地接过先辈们尊⽼的接⼒棒,把祖祖辈辈这⼀光荣传统,⼀代⼀代传下去。
  谢谢⼤家!
  尊⽼的演讲稿2
尊敬的⽼师,亲爱的同学们:
  ⼤家早上好!
  你们知道今天是什么⽇⼦吗?九⽉初九,重阳节。随着⼈⼝寿命的延长,我国⽼年⼈⼝迅速增多。现
在,我国已正式将农历九⽉初九定为“中国⽼⼈节”,⽬的是这⼀天开展敬⽼爱⽼活动,发动全社会为⽼年⼈创造⼀个良好的社会环境和⽣活环境,使⽼⼈们能够度过幸福的晚年。
  喜逢⼜⼀个重阳⽼⼈节,我谨代表全体同学向全社会⽼年⼈表⽰最衷⼼的节⽇祝贺以及最崇⾼的敬意,并衷⼼祝福他们健康长寿,幸福安康!
  记得有⼈说过,童年是⼀幅画,少年是⼀个梦,青年是⼀⾸诗,中年是⼀篇散⽂。回⾸⼈⽣,⽼年⼈是⼀部历史;把握今朝,⽼年⼈是⼀⾯旗帜,憧憬未来,⽼年⼈是⼀道风景。
  在过去的⽇⼦⾥,⽼⼈们为这个社会的建设呕⼼沥⾎,任劳任怨,洒下了⾟勤的汗⽔,做出了⽆私的奉献,我们为有这样的⽼⼈⽽感到⾃豪。
  尊敬⽼⼈的家庭是和谐的家庭,尊敬⽼⼈的社会是发展的社会,尊敬⽼⼈的学校是进步的学校,尊敬⽼⼈的学⽣才是⽂明的学⽣。尊⽼爱⽼,我们责⽆旁贷。新世纪的我们⼀定要积极创造各种条件,尽⼒为⽼⼈做好事。在这样的⽇⼦⾥,你想给⾃⼰的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甚⾄是⾃⼰⾝边的⽼⼈⼀份什么样的祝福呢?也许会说上⼀句祝福的话,也许会给他们倒⼀杯⽔,也许会给他们捶捶背揉揉肩,等等。⽆论为他们做什么,我真的希望每⼀位同学都能做尊敬长辈、关⼼长辈的好学⽣。
  ⼈都是要⽼的,⽼年⼈的昨天就是我们的今天;⽼年⼈的今天就是我们的明天;让我们⼤家从今天做
起,从尊敬、关⼼⾝边的每⼀位⽼⼈做起,说⼀句敬⽼话,读⼀本敬⽼书,做⼀件敬⽼事,争取做⼀名尊⽼敬⽼的⽂明礼貌学⽣。
  最后,再次祝福我们可爱的前辈如晚菊傲霜,漫步⼈⽣⼣阳红!
  尊⽼的演讲稿3
敬爱的⽼师,亲爱的同学们:
  早上好今天我国旗下讲话的题⽬是:让尊⽼成为⼀种风尚。不少同学都知道,农历九⽉初九是我们中华民族⼜⼀个传统佳节——重阳节。相信很多同学都曾在这⼀天以⾃⼰的⽅式向家中的⽼⼈或长辈表达了⼀份美好的祝福。
  是呀,尊⽼,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作为炎黄⼦孙,都应该牢牢记住和遵⾏我们的祖先留下的这⼀⽂明规则。但是,同学们,除了“重阳节”这⼀天,是不是我们就不需要尊⽼了呢?当然不是,所以今天,我说的是“让尊⽼成为⼀种风尚。”在这⾥,我给同学们提三点要求:
  ⼀、尊⽼⾸先要做到⼼中有他⼈
  我们的⽣活世界是丰富多彩、天⼴地阔的。在每个⼈的⾝边有着不同⾝份、不同年龄、不同阅历的⼈,
⽗母、⽼师、同学、邻居、路⼈等等。因为有了这些不同⾝份的⼈,我们的⽣活才充满情趣。因此,我们每位同学在思考问题、处理事情的过程中,不能、也不应该只想到⾃⼰,以⾃我为中⼼,唯我独尊。只有做到⼼中有他⼈,才能成为⼀个⼈格健全的⼈。
  ⼆、尊⽼要从⾝边的⼩事做起
  众所周知,做任何⼀桩有意义的事情,都需要从⾝边做起,从⼩事做起。要真正履⾏尊⽼的⽂明规则,⾃然也要从⼩事做起。⽐⾃⼰年纪⼩的⼈,你要爱护他,⽐⾃⼰年纪⼤的⼈你要尊敬他,跟⾃⼰是同辈的⼈,包括同学、玩伴等,同样也要尊重和理解他⼈。这⾥需要着重提⼀下的是,⽗母包括家庭中的其他亲⼈,他们是你接触最多的⼈,你是否⼒所能及地帮助他们⼲点家务活;是否能体谅体谅他们的难处,如饭菜做得不合你⼝味、没钱给你更漂亮的⾐服;是否对⽗母的⾟劳有感恩之⼼,包括说声您⾟苦了,给⽗母倒杯茶等⼩⼩的举动。“尊⽼”不是⼀句⼝号,⽽是需要实实在在的⾏动。
  三、尊⽼应该是⼀种⽇常⾏为在⽇常⽣活中
  如果你经常会对被⼈说“我能帮你做些什么”,那你⼀定是⼀位⽂明⾼尚的⼈。敬⽼,就是这样,它需要我们⼈⼈⾏动,处处⾏动,时时⾏动,这样,我们⽣活在社会这个⼤家庭⾥,⼈⼈都能创造幸福,⼈⼈都能享受幸福。
  同学们,在今年重阳节前⼣让我们把尊⽼当成⼀种习惯,“⽼吾⽼以及⼈之⽼,幼吾幼以及⼈之幼”,做⼀个⾼尚的⼈、⼀个幸福的⼈。
  我的演讲⾄此结束,谢谢⼤家!
  尊⽼的演讲稿4敬老爱老
敬爱的⽼师,亲爱的同学们:
  ⼤家好!
  今天我要演讲的题⽬是尊⽼。
  孟⼦说过⼀句话“⽼吾⽼以及⼈⽼;幼吾幼以及⼈之幼”,⽣活中要懂得尊⽼。如果你是⼩孩,那你的爸爸妈妈肯定教过你必须学会如何尊⽼,当然,要想让孩⼦这样做,那么⼤⼈⾸先要做个好榜样。在现实⽣活中,有很多年轻⼈看见公交车上有⽼⼈⼀直坐着,有不情愿把⾃⼰的位置让出去,直到好⼼⼈来说的时候才会羞愧地起⾝。有⼀些⼤⼈会因为⾃⼰的⼩孩犯了⼀些⼩错误,就去打骂他,这样是⾏不通的,只会加重让孩⼦更加讨厌你,害怕你,这时你要做的就是细⼼呵护他教导他,和他说明⽩⾃⼰错在哪⼉了。
  曾经的我并不懂得如何尊⽼,只会⼀味地寻求⾃⼰,但看到别⼈的⾏为以后,听见妈妈的教诲以后,我便慢慢懂得了这个道理。当你看见⽼爷爷⽼奶奶摔倒了,你会⽴马⾛过去扶他们起来;当你看见⽼⼈需要帮助的时候,你会毫不犹豫地去帮助他;当你看见公交车上还有⽼⼈站着的时候,你会主动起⾝让出⾃⼰的`座位;当你看见⼩朋友受伤时,你⼜会⾛去主动帮他处理伤⼝。
  尊⽼要从⼩事做起,就算是过马路这种⼩事也是⼀种优良的品德。让尊⽼成为⾃⼰⽣活中的⼀种习惯,在家要懂得谦让⽐⾃⼰⼩的⼩孩,在外⾯懂得尊敬⽼⼈。尊⽼并不是嘴上说说就可以了,关键还是要⽤实际⾏动来证明,请把这四个字劳劳地记在你的⼼⾥,请把这种优良品德带给你⾝边的⼈!
  我的演讲完毕,谢谢⼤家!
  尊⽼的演讲稿5
亲爱的同学们:
  ⼤家好!
  今天我演讲的主题是《传承中华尊⽼的好美德》。
  ⼈,因为美德⽽变得美丽;社会,因为充满美德⽽变得更和谐;世界,因充满美德⽽更缤纷。⾃古以来,“尊⽼”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我们为有这样的传统美德⽽感到骄傲与⾃豪。⼀直以来,有许许多多尊⽼的事例,如春风⼀般感染着我们,打动着我们纯洁幼⼩的⼼灵。古⼈说:“⽼吾⽼,以及⼈之⽼;幼吾幼,以及⼈之幼。”我们不仅要孝敬⾃⼰的⽗母,还要尊敬别⼈的⽼⼈,爱护年幼的孩⼦,在全社会造成尊⽼的淳厚民风。
  ⼦路,春秋末鲁国⼈。在孔⼦的弟⼦中以政事着称。尤其以勇敢为名。但⼦路⼩时候家⾥很穷,长年靠吃粗粮野菜等度⽇。有⼀次,年⽼的⽗亲想吃⽶饭,可是家⾥⼀点⽶也没有,怎么办?⼦路想到要是翻过⼏道⼭到亲戚家借点⽶,不就可以满⾜⽗亲的要求了吗?于是,⼩⼩的⼦路翻⼭越岭⾛了⼗⼏⾥路,从亲戚家背回了⼀袋⼩⽶,看到⽗亲吃上了⾹喷喷的⽶饭,⼦路忘记了疲劳。邻居们夸⼦路是⼀个勇敢孝顺的好孩⼦。
  ⼤家还记得“最美妈妈”吴菊萍吗?没错,她就是当年那个⾃称是“路过”⽽救下⼀名两岁⼥童的平民英雄。七⽉⼆⽇,杭州⽩⾦海岸⼩区,两岁⼥童从九层⾼楼坠落下去。这⼀瞬间,邻居吴菊萍脱掉⾼跟鞋,伸出双臂接住了孩⼦。这个发⾃本能的动作令她当场昏倒,左⼿臂多处⾻折,但也挽救了那位两岁⼥童的⽣命。这⼀惊险的⼀幕感动了成千上万亿⼈,有的⼈称吴菊萍为“最美妈妈”,更有的⼈称她是“英雄”。
  美德,是⾄善、⾄纯、⾄⾼⼈性的结晶,它源⾃⽣活⼜融⼊⽣活,只要我们⽤⼼去感悟,就会发现它⽆处不在。⽮志爱国、善待⾃然、宽以待⼈、尊师重道的事迹如中国的瑰宝,数不胜数,“弘扬中华美德,构建和谐社会”,势在必⾏。同学们,让我们携起⼿来,⼀起让中华美德永驻吧!
  谢谢⼤家!
  尊⽼的演讲稿6
敬爱的⽼师,亲爱的同学们:
  ⼤家好!
  对待⽼幼的态度是关⼼,还是漠视,是衡量⼀个民族⽂明程度的重要⽅⾯。
  我们亲爱的祖国是⽂明古国,更是礼仪之邦,有着五千多年的历史和传承,早在春秋战国时期,伟⼤的思想家孟⼦就说过“⽼吾⽼,以及⼈之⽼;幼吾幼,以及⼈之幼。”讲的是我们不仅要尊敬⾃⼰的⽗母,还要尊敬别的⽼⼈;不仅要爱护⾃⼰的孩⼦,还要爱护别⼈的孩⼦。
  《孔融让梨》这个故事更是家喻户晓,它讲的是孔融按照长幼顺序分梨,⽽⾃⼰却挑选最⼩的。孔融四岁的时候,就懂得尊⽼,实在是我们学习的榜样。
  鲁迅也有⼀段名⾔“⽆情未必真豪杰,怜⼦如何不丈夫。知否兴风狂啸者,回眸时看⼩于菟。”意思是:冷酷⽆情未必是真正的英雄豪杰,⽽疼爱⼩孩⼦的⼜如何不会是⼤丈夫呢?你可知道⼭中的猛虎兴风狂啸,尚且频频回顾它⼼爱的⼩⽼虎。
  是啊!连最凶恶狠毒的⽼虎都知道疼爱⾃⼰的孩⼉,那么,当我们的⼩弟弟,⼩妹妹犯错误的时候,我们是不是更要以宽⼴的胸怀去原谅他们,帮助他们呢?作为祖国的未来,我们⼀定要继承和发扬前辈们尊⽼的优良品质。
  尊⽼的优良传统,不能只停留在思想和⼝头上,⽽要付诸实际⾏动,从⾃⼰做起,从⼩事做起。⽐如说:当爸爸妈妈⾟苦劳动的时候主动端茶递⽔,做⼀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能做的事情⾃⼰做,以减轻他们的负担。我认为这就是尊⽼的开始。
  还有,在社会的⼤环境中,我们虽然能⼒不⼤,但也应该有所作为。⽐如说:当我们看到⽩发苍苍的⽼⼈不⼩⼼摔了⼀跤,旁边的⼈却视⽽不见﹑⽆动于衷的时候,我们可以主动跑上前扶起⽼⼈,如果摔伤了,还可以扶他到医院去;当马路上的车辆络绎不绝,⼩孩⼦吓得不敢过马路的时候,我们可以带他们安全地通过斑马线;当⽼⼈提不起重东西的时候,我们可以主动帮他提。
  总之,每⼀次充满爱⼼的⾏动,每⼀次尊⽼的⾏为,虽然看起来微不⾜道,甚⾄毫不起眼,但只要我们坚持不懈,持之以恒的做下去,就必将起到榜样的作⽤,在⽆形中可以感动和潜移默化周围的⼈
们。
  如果全社会的⼈都能养成尊⽼的优良品质,那么⼈与⼈之间的关系将会更和谐,更融洽,更亲密,⼈间将到处充满爱。
  同学们,让我们共同努⼒,共同⾏动吧!
  尊⽼的演讲稿7
各位⽼师、同学们:
  ⼤家早上好!
  今天我的演讲的题⽬是“继承中华传统美德,弘扬尊⽼新风”。
  不少同学都知道,今天是农历九⽉初九,它是我们中华民族⼜⼀个传统佳节——重阳节。农历九⽉九⽇,为什么叫重阳?因为古⽼的《易经》中把“六”定为阴数,把“九”定为阳数,九⽉九⽇,⽇⽉并阳,两九相重,故⽽叫重阳,也叫重九。⼜因为“九九”与“久久”同⾳,九在数字中⼜是最⼤数,有长久长寿的含意,况且秋季也是⼀年收获的黄⾦季节,因此重阳佳节,寓意深远,所以古⼈认为这是个值得庆贺的吉利⽇⼦。
  据说重阳节从汉朝初就有了。东汉时期,民间在这⼀天⼜有登⾼的习俗,所以重阳节⼜叫"登⾼节"。以后到了唐朝,⽂⼈墨客们写了很多登⾼诗,其中⼤多数是写重阳节的习俗。如王维的《九⽉九⽇忆⼭东兄弟》等;⽽杜甫的七律《登⾼》,就是写重阳登⾼的名篇。重阳节插茱萸的风俗在唐代已经很普遍。因为古⼈认为在重阳节这⼀天插茱萸可以避难消灾。清代,北京重阳节的习俗是把菊花枝叶贴在门窗上,"解除凶秽,以招吉祥。
  今天的重阳节,⼜被赋予了新的含义。我国曾把每年农历九⽉九⽇定为⽼⼈节,传统与现代巧妙地结合,成为尊⽼、敬⽼、爱⽼、助⽼的⽼⼈节。在这个属于⽼年⼈的节⽇⾥,我们祝愿所有的爷爷奶奶⽣活愉快、健康长寿!
  尊⽼,⾃古以来就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我们还有在重阳节祭祖的习俗。⽼⼀辈为了我们国家的强盛,为了下⼀代能过上富裕安康的⽣活,他们艰苦创业、⾟勤劳动了⼏⼗年,创造了⼤量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精⼼哺育和照料我们,使我们茁壮成长。如今他们⽼了,理应受到全社会的尊敬和照顾。所以我们应当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尊⽼敬⽼的优良传统。
  尊⽼敬⽼绝不是重阳节⼀天的事,应该是在⽇常⽣活中,帮助⽼⼈解决⽣活的困难,多给⽼⼈⼀些⼼理慰藉。因此,我提议,每⼀位学⽣都要⽤实际⾏动向⽼⼈们献上我们的⼀份⼼意,为⾃⼰的爷爷奶奶或者邻居⽼⼈做些⼒所能及的事,⽐如帮他们洗⾐、洗碗、扫地、叠被,多为他们着想,少让他们做那
些本来应该是我们⾃⼰做的事,把好吃让给他们,把有趣的事告诉他们,对邻居长辈有礼貌,外出礼让⽼⼈。
  愿所有⽼⼈都过上和我们⼀样幸福的⽣活!
  我的演讲⾄此结束,谢谢⼤家!
  尊⽼的演讲稿8
尊敬的⽼师、同学们:
  ⼤家好!
  记得孔⼦说过⼀句名⾔:“⽼吾⽼以及⼈之⽼,幼吾幼以及⼈之幼”。可见敬⽼是中华民族的美德。社会也⼗分重视尊⽼。如建了许多所养⽼院和孤⼉院,让那些⽼⼈能安享晚年,让那些被狠⼼的⽗母遗弃的孤⼉都能过上正常⼈的⽣活,度过欢乐的童年。公交车上也专门为⽼弱病残异常准备了⼏个座位。电视⾥也经常播放⼀些好⼼的叔叔、阿姨们经过期望⼯程或者慈善机构捐款、捐物让失学的⼉童重返学校……可是社会上也常常出现⼀些不尊⽼的现象。
  记得,⼀天清早我背着书包去上学时看到⼀个⽼婆婆弯着腰吃⼒的在垃圾堆⾥认真的翻着什么,只见
她满头银发胡乱的盘在头上,⿊黄的脸上,布满了皱纹,穿着⼀件破烂的灰围裙,飘落下来的⼏丝银发随着北风晃动,脚上穿着破旧的拖鞋,在寒风中仿佛述说着她的⾟酸。我好奇的⾛了过去,问⽼奶奶您这么⼤年纪,怎样还⼲这种活呢?⽼奶奶拨了⼀下银发叹了⼝⽓说:“唉,为了⽣活呀!”“那您有⼉⼥吗?”“当然有,三个⼉⼦!此刻都成家了!”“那您怎样不在家享天伦之乐呢?”⽼奶奶摇摇头说:“天伦之乐?  他们都⼤了,谁都不愿养我这个⽼⾻头,就只好来⼲这⾏了!”我⽓愤极了,⼤声说:“那可是犯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