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调歌头》格式
《水调歌头》的格式通常为:仄仄平仄,仄仄仄平平。平平仄仄平仄,仄仄仄平平(上六下五或上四下七)。仄仄平平仄仄,仄仄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仄平平。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平。平平仄仄,平仄仄仄仄平平(上六下五或上四下七,也可作 仄仄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仄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仄平平。
具体解析如下:
1.首句五字,下三字为“仄平仄”,定格也。
2.次句五字,为通常之五言句。这两句各惟第一字平仄不拘,其余无可勉强。
3.第三句十一字,句法上六下五,或上四下七均可。此词则作上六下五,第一三七字俱平仄不拘。盖惟作上四下七句法,第六字间或可平,而上六下五之句法,则万无作平之理也。
4.第五句亦六字,有时可与上句对偶;而第五字平仄均不拘。
5.第六句五字,与第二句同。起首为三字三句,与[相见欢]后阕起首三句同。
6.平仄格式:首先需要了解平声和不平声的区分。在《水调歌头》中,平声是指该位置的字应该发音为平声,而不平声则是指该位置的字应该发音为非平声。具体来说,“平”指的是现代汉语中的一声和二声,“仄”则是指现代汉语中的三声和四声。
7.在《水调歌头》的格式中,“平平”表示一个平声,“仄”表示一个非平声,“中”表示此处字可平可仄。因此,《水调歌头》的格式实际上是一种特定的平仄排列方式。
8.在具体的填词过程中,还需要注意一些细节。例如,“起首为三字三句”,第一句和第二句都有固定的格式要求,不能随意更改;同时,“盖惟作上四下七句法”,第三句的格式只能是上四下七或上六下五两种选择,不能随意更改。
9.最后,“烦协韵之句,尾三字皆作‘仄平平’”,说明在《水调歌头》的格式中,结尾三个字必须是“仄平平”,这是定格要求。
水调歌头的格式是一种特定的平仄排列方式,需要注意每个位置的字音和整个词牌的格式要求。
水调歌头的格式主要有以下特点:
1.以五字句为主,间以三字和六字句,使词的节奏于轻快流利中又有回环起伏。
2.运用对偶和对称的修辞手法,使得词牌整体看起来工整、对称、有韵律感。例如,“中仄平平仄,仄仄仄平平”是该词首句最为通用的格式,而在其内部,又当以“厌仄仄平仄”为第一选择。同时,“中仄平平仄”这种格律也占有一定比例,也可以作为填词的一种选择。
3.声调逐步升高,结尾达到高潮,诗情澎湃,意境深远。
以上特点使水调歌头具有独特的音乐美感,能够吸引读者的注意,也使得填词者能够更好地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想。
下面以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为例,来详细解析《水调歌头》的格式: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宋 苏轼
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首先,这首词的第一句“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第一句是三字三句的形式,其中第一字为平声(“明”),第二字为仄声(“月”),第三字也为仄声(“几”)。接下来的“把酒问青天”为五个字,其中第一个字(“把”)和第三个字(“问”)为平声,第二个字(“酒”)和第四个字(“青”)以及第五个字(“天”)为仄声。
接下来第二句“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这两句也是五字一句的形式,其中第一字(“不”)和第三字(“今”)为平声,第二字(“知”)和第四字(“上”)以及第五个字(“年”)为仄声。
再接下来,“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这三句也是五字一句的形式,其中第一字(“我”)和第三字(“归”)以及第五个字(“寒”)为平声,第二字(“欲”)和第四字(“恐”)为仄声。
苏轼 水调歌头然后是“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这两句中第一字(“起”)和第三字(“何”)为平声,第二字(“舞”)和第四个字(“在”)以及第五个字(“间”)为仄声。
接下来的三句:“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每句都是七字一句的形式,第一、三、五字均为平声(分别是“转”、“朱”、“阁”),第二、四、六、七字均为仄声(分别是“低”、“绮”、“户”、“照”)。
然后是:“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这两句也是七字一句的形式,第一、三、五、七字均为平声(分别是“不”、“应”、“有”、“恨”),第二、四、六字均为仄声(分别是“何”、“事”、“长”)。
最后三句:“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每句都是七字一句的形式,第一、三、五、七字均为平声(分别是“人”、“有”、“悲”、“全”),第二、四、六字均为仄声(分别是“生”、“离”、“合”、“事”)。最后的两句:“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也是七字一句的形式,第一、三、五、七字均为平声(分别是“但”、“愿”、“人”、“娟”),第二、四、六字均为仄声(分别是“生”、“久”、“里”)。
以上就是对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如何符合《水调歌头》格式的解析。可以看出,这首词完美符合了《水调歌头》的格式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