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三年级下册语文下册课外阅读训练及答案1.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北京有句歇后语:“卢沟桥的狮子——数不清。”这座狮子多得数不清的桥,建于1189年。这是一座联拱石桥,总长约266米,有281根望柱,每根柱子上都雕着狮子。要不仔细数,真是数不清呢。
这些狮子真有意思。它们有大有小。大的有几十厘米高,小的只有几厘米,甚至连鼻子眼睛都看不清。它们的形状各不相同,有的蹲坐在石柱上,好像朝着远方长吼;有的低着头,好像专心听桥下的流水声;有的小狮子依偎在母狮子的怀里,好像正在熟睡;有的小狮子藏在大狮子的身后,好像在做有趣的游戏;还有的小狮子大概太淘气了,被大狮子用爪子按在地上……
卢沟桥的狮子大小不一,形态各异,真是很难数清楚。但是文物工作者已经数清了,总共是501只。
卢沟桥是“七七事变’’的发生地。1937年7月7日,侵华日军向中国军队挑衅,驻宛平的中国军队奋起反击,全面抗日战争从这里正式开始。正由于这件事,卢沟桥成了我国人民永远难忘的一处具有历史意义的建筑。
(1)给短文加一个合适的题目。
(2)卢沟桥最大的特点是()
A. 历史悠久
B. 外形美观
C. 柱子上雕的狮子多得数不清
(3)第2自然段围绕“________”这句话,从________和________两个方面具体介绍了卢沟桥的狮子。
(4)联系上下文,理解“卢沟桥的狮子——数不清”这句歇后语的意思。
(5)卢沟桥的狮子还有哪些形态?请你发挥想象,仿照短文的句式写一写。
【答案】(1)卢沟桥的狮子
(2)C
(3)这些狮子真有意思;大小;形态
(4)形容事物数量多,数不胜数。
(5)有的横躺在地上,好像一个昏昏欲睡的老人;有的挺直身子站立不动,好像一个训练有素的士兵。
【解析】【分析】(1)考查拟定标题。阅读短文,梳理段落,就可以概括出短文的主要内容,再进一步提炼标题。
(2)解答此类题目关键是抓住各项表述的要点,仔细阅读短文内容,比较判断正误。
(3)考查中心句的方法。中心句是一段文章中处于中心地位的句子。它在全文中起主导作用,是这段话中最重要的句子。“中心句”是概括段意的一种形式,有些文章的段落就是围绕中心句写的。我们在阅读时准了中心句,也就把握了这段话的主要内容,概括了段意。这段话的中心句在段首。
(4)歇后语理解的考查。认真阅读短文,联系上下文,正确理解歇后语。
(5)本题旨在考察学生表达能力,仿照短文中的句子,发挥想象用合适的语言表达出来,能做到语意连贯;内容设计合情合理,表述只要合理即可。
故答案为:(1)卢沟桥的狮子(2)C(3)这些狮子真有意思、大小、形态(4)形容事物数量多,数不胜数。(5)有的横躺在地上,好像一个昏昏欲睡的老人;有的挺直身子站立不动,好像一个训练有素的士兵。
【点评】(1)此题主要考查提炼文章标题的能力。
(2)此题考查学生对短文内容的掌握的能力,平时一定要认真理解并加以识记。
(3)考查学生掌握中心句的方法并运用。
(4)此题主要考查联系上下文,理解歇后语的能力。
(5)本题旨在考察学生表达能力,分析题中所给的句子结构,选择句式相同或相似的句子即可。
2.阅读语段,完成练习。
大约在一千九百年前的东汉时代,有个叫蔡伦的人,吸收了人们长期积累的经验,改进了造纸术。他把树皮、麻头、稻草、破布等原料剪碎或切断,浸在水里捣烂成浆;再把浆捞出来晒干,就成了一种________轻便________好用的纸。用这种方法造的纸,原料容易得到,可以大量制造,价格又便宜,能满足多数人的需要,所以这种造纸方法就传承下来了。
(1)在语段中的横线上填上恰当的关联词。
他把树皮、麻头、稻草、破布等原料剪碎或切断,浸在水里捣烂成浆;再把浆捞出来晒干,就成了一种________轻便________好用的纸。
(2)蔡伦是怎样造出纸来的?把描写动作的词语出来,填一填。
剪或切→浸→________→________→晒
(3)为什么只有蔡伦改进的造纸术传承下来了?
(4)“大约在一千九百年前的东汉时代”中“大约”的意思是________,可以去掉这个词语吗?为什么?________
【答案】(1)既;又
(2)捣;捞
(3)用这种方法造的纸,原料容易得到,可以大量制造,价格又便宜,能满足多数人的需要,所以这种造纸方法就传承下来了。
(4)大概;不能去掉,因为“大约”表推测,去掉后就变成了确定的说法,不够严谨
【解析】【分析】(1)考查关联词的运用。解答时要先理解分句前后表示的是何种关系,再根据句子的意思来选择恰当的关联词语填写。此题分句前后是并列关系。故选“既……又……”;
(2)考查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能力。解答时要带着问题快速浏览课文内容,锁定(相关信息)所填的范围,再按要求到答案。
(3)解答时要带着问题读课文整体感知文章内容,再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出来即可。
(4)此类型的题目答案一般都是否定的。把二者做一对比,表达效果方面考虑。然后结合具体语境进行分析。
故答案为:(1)既、又(2)捣、捞(3)用这种方法造的纸,原料容易得到,可以大量制造,价格又便宜,能满足多数人的需要,所以这种造纸方法就传承下来了。(4)①大概、②不能去掉,因为“大约”表推测,去掉后就变
成了确定的说法,不够严谨
【点评】(1)本题考查学生对关联词语的使用。理解句子,分清分句前后之间的关系。然后再来选择恰当的关联词语,使句子连贯。(2)此题考查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筛选相关信息的能力。
(3)此题考查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筛选相关信息并加以概括的能力。
(4)此题考查学生对词语的辨析能力。
3.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花大
瓢虫款款地落下来了,折好它的黑绸衬裙——膜翅,顺顺溜溜;收拢硬翅,严丝合缝。
北京人把瓢虫叫作“花大”,好名字!
瓢虫,朱红的、瓷漆似的硬翅,上有颜鲜艳的小圆点,特别漂亮。圆点是有定数的,不能瞎点。小圆点,叫作“星”,有七星瓢虫、十四星瓢虫……星点不同。有的瓢虫吃蚜虫,是益虫;有的瓢虫吃马铃薯嫩叶,是害虫。我说,吃马铃薯嫩叶的瓢虫,你们就不能改改口味,也吃蚜虫吗?
(1)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的意思。
①顺顺溜溜:________。
②严丝合缝:________。
(2)为什么作者认为“花大”是个好名字?________
①“花”形象地体现了瓢虫漂亮的外形,红的硬翅上有好多颜鲜艳的小圆点。
②瓢虫形态端庄,举止稳重,“大”的称呼与此相吻合。
③这个名字生动形象,富有童趣。
(3)考考你:有的瓢虫吃蚜虫,是________;有的瓢虫吃马铃薯嫩叶,是________。
(4)文章结尾画线的句子有什么作用?
【答案】(1)方向一致,有次序;指缝隙严密闭合
(2)①②③
(3)益虫;害虫
(4)模拟孩子天真的口吻,使全文童趣盎然;运用第二人称,自然亲切,表达了对瓢虫的喜爱之情。
【解析】【分析】(1)词语理解的考查。认真阅读短文,联系上下文,正确理解词义。
(2)解答此类题目关键是抓住各项表述的要点,仔细阅读短文内容,比较判断。
(3)回答这种题目时需注意两点:一要联系文章的主旨,二要结合个人的认识。
(4)考查文段在文中的作用,解答此类题,一般要结合着具体语境,从内容角度分析作答。
故答案为:(1)①方向一致,有次序。②指缝隙严密闭合(2)①②③(3)益虫、害虫(4)模拟孩子天真的口吻,使全文童趣盎然;运用第二人称,自然亲切,表达了对瓢虫的喜爱之情。
【点评】(1)本题考查学生对短文中重点词语的理解。熟读短文,可结合语境理解词义。
(2)此题考查学生对短文内容的掌握的能力。
(3)结合文本内容和生活实际。表述正确,文通句顺即可。
(4)本题考查文段在文中的作用。
4.品读句子,完成练习。
要是你用小竹枝去动动那些正在休息的小虾,它们会立即向别的安静的角落蹦去,一路上像生了气似的,不停地舞动着前面那双细长的腿,腿末端那副钳子________的,胡须也________地摆动着,连眼珠子也________的。
(1)把下列词语填入句中横线上。
一翘一翘一张一张一突一突
腿末端那副钳子________的,胡须也________地摆动着,连眼珠子也________的。
(2)这句话描写的是________,依次描写了小虾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体现了小虾________的特点。
答案解析部分
一、现代文阅读
5.【答案】(1)鱼肚白;淡红;红晕;深红;金黄;绚烂
(2)A
(3)一、二;三;二;这段生动地描写了朝霞颜的变化
(4)B
【解析】【分析】(1)寻文句中表示颜的词语相对简单,将文句中表示颜的词语挑出来即可。
(2)、(3)解答此类题目关键是抓住各项表述的要点,仔细阅读短文内容,比较判断。
(4)此类型的题目答案一般都是否定的。把二者做一对比,从文章内容方面进行分析。
故答案为:(1)画出:鱼肚白;淡红;红晕;深红;金黄;绚烂;(2)A(3)一;二;三;例:二;这段生动地描写了朝霞颜的变化(4)B 【点评】(1)本题考查学生对文句中表示颜的词语的掌握能力。
(2)此题考查学生对短文内容的掌握的能力。
(3)此题考查学生对依据段意选段落的能力。
(4)此题考查学生对题目的辨析能力。
6.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赵州桥横跨在洨河上,是世界著名的古代石拱桥,也是造成后一直使用到现在的最古的石桥。这座桥修建于公元605年左右,到现在已经1300多年了,还保持着原来的雄姿。到解放的时候,桥身有些残损了,在人民政府的领导下,经过彻底整修,这座古桥又恢复了青春。
赵州桥非常雄伟,全长50.82米,两端宽9.6米,中部略窄,宽9米。桥的设计完全合乎科学原理,施工技术更是巧妙绝伦。唐朝的张嘉贞说它“制造奇特,人不知其所以为”。这座桥的特点是:(一)全桥只有一个大拱,
长达37.4米,在当时可算是世界上最长的石拱。桥洞不是普通半圆形,而是像一张弓,因而大拱上面的道路没有陡坡,便于车马上下。(二)大拱的两肩上,各有两个小拱。这个创造性的设计,不但节约了石料,减轻洪水对桥身的冲击。同时拱上加拱,桥身也更美观。(三)大拱由28道拱圈拼成,就像这么多同样的弓合拢在一起,做成一个弧形的桥洞。每道拱圈都能独立支撑上面的重量,一道坏了,其他
各道不致受到影响。(四)全桥结构匀称,和四周景配合得十分和谐;桥上的石栏石板出雕刻得古朴美观。唐朝的张蒋说,远望这座桥就像“初月出云,长虹饮涧”。赵州桥高度的技术水平和不朽的艺术价值,充分显示了我国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力量。桥的主要设计者李春就是一位杰出的工匠,在桥头的碑文里还刻着他的名字。
(1)“这座桥修建于公元605年左右,到现在已经1300多年了,还保持着原来的雄姿。”这句话所表现的石拱桥的特点是()
A. 结构坚固
B. 形式多样
C. 历史悠久
(2)说出下面句子用的说明方法。
①赵州桥非常雄伟,全长50.82米,两端宽9.6米,中部略窄,宽9米。________
②桥洞不是普通半圆形,而是像一张弓,因而大拱上面的道路没有陡坡,便于车马上下。________
(3)根据你对第二段中划线句的理解。画一幅简单的赵州桥示意图。
(4)“全桥只有一个大拱,长达37.4米,在当时可算是世界上最长的石拱”一句中画线词语能否去掉,为什么?
(5)选文在遣词炼字方面颇具功夫。用“________”一词突出赵州桥在世界石拱桥史上的地位与成就;用“________”一词表明赵州桥造成后使用至今的悠久历史;用“________”一词来介绍赵州桥施工技术的独具匠心;用“________”一词赞颂设计者的不凡智慧,无一字不自然贴切,简明朴实而又妙趣横生。
卢沟桥的狮子歇后语【答案】(1)A,C
(2)列数字;打比方
(3)
(4)不能。“当时”是从时间上限定,“可算”是从程度上限定,说明只是当时可算,而现在就不一定是世界上最长的石拱。去掉后说明语言就不严密准确。
(5)著名;最古;巧妙绝伦;杰出
【解析】【分析】(1)解答此类题目关键是抓住各项表述的要点,仔细阅读短文内容,比较判断。
(2)这是对说明文说明方法的考查。学生应了解常见的说明方法,①举例子;②分类别;③打比方;④列数字;⑤作比较;⑥下定义;⑦列图表;作答时要结合语境,抓住标志性词语,判断说明方法。
(3)根据对第二段中划线句的理解,画一幅简单的赵州桥示意图即可。
(4)考查学生对词语的辨析,此类型的题目答案一般都是否定的。把二者做一对比,表达效果方面考虑。然后结合具体语境进行分析。
(5)考查炼字的题,分析时可以从以下几步入手:①理解该字在句中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