瓯柑的来源
瓯柑是我国著名的地方传统柑桔品种,是温州的重要特产,温州民间素有端午瓯柑似羚羊美谈,为历史代朝廷贡品。瓯柑历史悠久,早在南宋淳熙五年,温州太守韩彦直所撰写的世界首部专著《桔录》中记述的海红即为现今的瓯柑。公元 1060 年欧阳修等人所著的新唐书地理志中载有:温州土贡柑桔之句,亦指瓯柑。由此推算、瓯柑的栽培历史至少有 1000 多年。目前,瓯柑主要集中在瓯海的梧田,三洋,白象以及龙湾状元。瑞安、乐清、平阳等地也有零星栽培。其中以瓯海梧田、三洋的瓯柑最有名气。
20世纪70年代以前曾大量出口前苏联及东南亚国家,颇受欢迎;1990 年被北京亚运会指定为运动员专用水果。
瓯柑的历史
瓯柑是浙江省温州市瓯海区的传统特产,宋元明清时均被朝廷列为贡品,其栽培历史约有二千四百年。宋代主要种植在水心、吴桥、南塘一带,尔后逐渐扩移到三垟、梧埏、南白象、茶山等地。所以古人有有林皆桔树,无水不荷花的诗句。[1] 
三国时即被孙权选为名珍馈赠曹操,有果中皇帝之誉。唐宋元明清等朝瓯柑均被朝廷列为贡品。《载敬堂集·江南靖士诗稿·喜得瓯柑》诗云:赖出东瓯好地场,品尊号享果中皇。善藏留与明春啖,胜似羚羊角片汤。[2] 
燕南异事真堪记,三寸黄柑擘永嘉。苏东坡:《次韵曾仲锡元日见寄诗》)清明过后,风光一时的温州蜜柑,已在市场上销声匿迹了。貌不惊人的瓯柑开始粉墨登场,受人青睐了。
温州有悠久的柑桔种植史。据三国·吴沈莹《临海异物志》载:鸡桔子,大如指,味甘,永宁界中有之。三国时,温州一带属于临海郡的永宁县,可见距今1700余年前,温州的金桔已很著名了。据史书记载,三国时曹操曾派使者到永嘉,选取了40担瓯柑,运回都城邺郡。
唐宋时,温州瓯柑以质优味美,誉冠全国,成为帝王元宵佳节分赐臣的果品。《新唐书·地理志》载,瓯柑和甘蔗、土布、鲛革等早在唐朝就列为朝廷贡品。元林昉《柑子记》载:唐开元,天子元夕会宰执侍从,餐黄柑拜赐馈遗,号曰:传柑。《宋史》有高宗绍兴二十四年八月中午罢温州黄柑的记载。黄柑就是瓯柑。苏东坡《答晋卿传柑》诗:侍史传柑御座旁,人间草木尽无浆。寄与维摩三十颗,不知檐葡是余香。达官贵人皆以瓯柑为珍品,相互
馈赠,文人墨客竞相传颂。当时都城开封街头也有瓯柑出售。梁章距《浪迹续谈》载:永嘉之柑,俗谓之瓯柑。其贩至京师者,则谓之春橘,自唐宋即著名。梅尧臣《和沈文通学士贻温柑桔诗》:禹贡书厥包,未知黄柑美。竞传洞庭熟,又莫永嘉比。可见瓯柑自古声名卓著,难怪张世南在《游宦纪闻》中发出了永嘉之柑为天下冠的感叹!直至元明清三代,瓯柑仍列为贡品。《永嘉闻见录》载:永嘉土产果品惟柑为最,以底平而圆者为上。岁例进贡,以备正月十五日传柑之用。九十月之间即摘送县中,装桶封送至省,以为贡品。清《光绪永嘉县志》载:永嘉岁贡瓯柑五桶。每年九月,官府派人到柑园里,选魁大凤尾瓯柑,装桶数百担,运往各地。
南宋孝宗淳熙五年(1178年),抗金名将韩世忠的大儿子、永嘉太守韩彦直编著了《永嘉橘录》三卷,详细记载了温州柑桔的品种及其性状,总结了当时柑桔的种治、始栽、培植、去病、浇灌、采摘、收藏、制治、入药等经验,对温州柑桔品质之优,赞誉备至。《永嘉橘录》是世界上最早的、最完整的一部柑桔学术专著,比西方同类著作要早469年,曾先后被译成了英、法、日等国文字,至今仍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国际植物学界认为是一部极有价值的桔类园艺学的著作。《永嘉桔录·序》载:桔出温郡,最多种,柑乃其别种。柑自别为八种,桔又别为十四种,橙子之属类桔者,又自别为五种,合二十有七种,而乳柑推第一,故
温人谓乳柑为真柑。《永嘉桔录》还说:温四邑之柑,推泥山(今苍南宜山)为最。泥山地不弥一里,所产柑其大不七寸围,皮薄而味珍,脉不粘瓣,食不留滓,一颗之核才一二,间有全无者。这是说,当时温州柑桔有27种,尤其以泥山出产的乳柑为珍品。
早在宋代时,市郊西山一带就盛产瓯柑。《歧海琐谈集》载:永嘉之土最宜树橘。宋韩守彦直之谱足证。宋世产于西山。叶正则诗云:对面吴桥巷,西山第一家。有林皆橘树,无水不荷花。此其证也。厥后盛于隔江之河田,而上刚,而南仙,渐延至于十一都之吴田。《永嘉橘录》载:南塘之柑比年尤盛,太守燕赏,为秋日盛情。前太守参政李公赏柑之诗曰:忘机白鸟冲舩过,堆案黄柑噀手香。’”
宋代,瓯柑中就已出现了少核或无核的乳柑,尤以平阳泥山(今苍南宜山)。苏东坡在《黄柑陆吉传》中说,黄柑隐于泥山,楚王封之为温尹平阳侯。王十朋《咏温州柑》诗:根向横阳觅,泥寻斥卤担。自注云:温柑以平阳县泥山为最。《芳谱》载:柑出泥山为最,其味似乳酪,故名。其木婆娑,其叶纤长,其花香韵,其实圆正,其肤里如泽腊,其大六七寸,其皮薄而味珍,胍不粘瓣,食不留滓,一颗仅一二核,亦有全无者,擘之香雾噀人,为柑中绝品。晁朴之有词赞曰:温江异果,惟有泥山贵。驿送江南数千里,半含霜,
轻噀雾,曾怯吴姬。幸赠我,绿桔黄柑怎么比。可惜,中国古代并没有把乳柑选育成无核的温州蜜柑。近几年来,经过瓯海农林人员多年的精心研究与培育,无核瓯柑新品种已问世,在三垟试种推广,2003100亩无核瓯柑首次喜获成功。2004年注册阿珥楠无核瓯柑,喜获中国(温州)特农博会上获金奖,推广种植面积逾2000亩,为古老的瓯柑开辟了一片新天地。
15世纪初,日本有一位名叫智惠的高僧,到中国天台国清寺进香以后,取道温州乘船回国。他在温州时,品尝了美味的瓯柑,就带了几篓瓯柑回到日本九州鹿几岛长岛村寺院。院内和尚们分食了瓯柑后,把柑子随意地抛洒在园子里,想不到第二年春天竟然抽芽长出了柑苗。几年以后,柑苗长大成树,开花结果。后来,在这些瓯柑树中,发现了一株结出的瓯柑都是无核的,就用嫁接的方法,几经改进,终于培育出无核柑新品种。因为它来源于温州的瓯柑,就定名为温州蜜柑,在日本国内广为种植,远销国外。
温州蜜柑在东瀛日本生活了四百余年后,才回国定居。据《瑞安文史资料》第九辑载:1911年前后,瑞安务农会曾函托中国旅日留学生许璇引种果树良种。许璇,瑞安人,在日本东京帝国大学农科留学,1913年毕业回国时,在东京附近选购了温州无核蜜柑种苗带回瑞安,用
以改良瓯柑。这是温州蜜柑首次回故里。1916年至1917年间,平阳县郑楼黄朔初先生从日本回国时,带回来日本兴津园艺场和兵库县川边郡稻野村的温州蜜柑种苗,在平阳郑楼、市郊九山湖畔和将军桥堍种植,以后逐步扩大,成为柑桔中的新品种,据说当地还留有第二代老树。十九世纪三十年代初,浙江和湖南的种苗商人还陆续从日本引进一些温州蜜柑良种,现黄岩和邵阳等地尚遗有原产母树。1956年,中国农科院柑桔研究所又先后几次从日本引进了12个温州蜜柑新品系,加以科学研究,取得了可喜的成果。从瓯柑外传到温州蜜柑回故国,体现了中日两国人民一衣带水的深情厚谊。如今,温州蜜柑已是柑桔大家族中最兴旺的一员。
瓯柑是珍果良药。它含有丰富的碳水化合物、蛋白质、脂肪、有机酸、多种维生素和矿物质,其中维生素C比-般水果都要高。瓯柑除鲜食外,可以制成蜜饯、果酒、果汁和罐头食品。瓯柑刚摘下时,略有苦味,稍酸。长期贮藏后,苦味尽消,柔软多汁,甜美爽口。随着果品贮藏技术的不断进步,瓯柑可以贮存一年,这是其它柑桔无法做到的。瓯柑是良药,可以治病,有清热生津、去痰止咳、润肺定喘、消炎解毒等功效,对高热症、高血压、麻疹、血管硬化等病有一定的疗效。尤其是经过长期储藏的瓯柑,药用效果更佳。民间有谚:端午瓯柑赛羚羊[3] 
果扁圆而略长,或葫芦形,果顶有细沟纹或无,蒂部隆起,纵横径4.5-5.8厘米×5.1-5.6厘米,重60-90克,橙黄,果皮厚3.5毫米,粗糙,果心实或半充实,瓢囊8-12瓣,果肉嫩,汁多,味甜带苦;种子约10粒,子叶嫩绿或带乳黄,多胚。果期11月下旬。染体数 X=9, 2n=18, 27, 36
小乔木。分枝多,枝扩展或略下垂,刺较少。单身复叶,翼叶通常狭窄,或仅有痕迹,叶片披针形,椭圆形或阔卵形,大小变异较大,顶端常有凹口,中脉由基部至凹口附近成叉状分枝,叶缘至少上半段 
果扁圆而略长,或葫芦形,果顶有细沟纹或无,蒂部隆起,纵横径4.5-5.8厘米×5.1-5.6厘米,重60-90克,橙黄,果皮厚3.5毫米,粗糙,果心实或半充实,瓢囊平阳侯8-12瓣,果肉嫩,汁多,味甜带苦;种子约10粒,子叶嫩绿或带乳黄,多胚。果期11月下旬。染体数 X=9, 2n=18, 27, 36
小乔木。分枝多,枝扩展或略下垂,刺较少。单身复叶,翼叶通常狭窄,或仅有痕迹,叶片披针形,椭圆形或阔卵形,大小变异较大,顶端常有凹口,中脉由基部至凹口附近成叉状分枝,叶缘至少上半段 
瓯柑的特征
通常有钝或圆裂齿,很少全缘。花单生或2-3朵簇生;花萼不规则5-3浅裂;花瓣通常长15厘米以内;雄蕊20-25枚,花柱细长,柱头头状。果形种种,通常扁圆形至近圆球形,果皮甚薄而光滑,或厚而粗糙,淡黄,朱红或深红,甚易或稍易剥离,橘络甚多或较少,呈网状,易分离,通常柔嫩,中心柱大而常空,稀充实,瓢囊7-14瓣,稀较多,囊壁薄或略厚,柔嫩或颇韧,汁胞通常纺锤形,短而膨大,稀细长,果肉酸或甜,或有苦味,或另有特异气味;种子或多或少数,稀无籽,通常卵形,顶部狭尖,基部浑圆,子叶深绿、淡绿或间有近于乳白,合点紫,多胚,少有单胚。花期4-5月,果期10-12月。[4] 
通常有钝或圆裂齿,很少全缘。花单生或2-3朵簇生;花萼不规则5-3浅裂;花瓣通常长15厘米以内;雄蕊20-25枚,花柱细长,柱头头状。果形种种,通常扁圆形至近圆球形,果皮甚薄而光滑,或厚而粗糙,淡黄,朱红或深红,甚易或稍易剥离,橘络甚多或较少,呈网状,易分离,通常柔嫩,中心柱大而常空,稀充实,瓢囊7-14瓣,稀较多,囊壁薄或略厚,柔嫩或颇韧,汁胞通常纺锤形,短而膨大,稀细长,果肉酸或甜,或有苦味,或另有特异气味;种子或多或少数,稀无籽,通常卵形,顶部狭尖,基部浑圆,子叶深绿、淡绿或间
有近于乳白,合点紫,多胚,少有单胚。花期4-5月,果期10-12月。[4二、质量技术要求
  (一)立地条件。
  海拔300m以下,土壤类型为水稻土或红壤土,土层厚度≥70cm,地下水位80cm以下,pH5570,土壤有机质含量≥15%
  (二)育苗与建园。
  1 种苗:从瓯柑优株母树上采取接穗,选择枳壳、朱栾为砧木嫁接繁殖。
  2 建园:平地栽植应筑墩定植,栽植密度≤1600/公顷;山地栽植应筑水平梯地,梯面宽应在3m以上,栽植密度≤1900/公顷。
  3 栽植时间:春植或秋植。
  (三)栽培管理技术。
  1 施肥管理:以有机肥为主,辅加无机肥,每年施用优质有机肥不少于30/公顷。
  2 整形修剪:树形采用自然开心形,冬季修剪和夏季修剪相结合,平衡树冠,改善通风透光条件。
  3 花果管理:蕾期疏花,定果后叶果比≥60
  (四)采收贮存。
  1 采收时期与方法:每年11月下旬小雪前后及时采果,用专用剪果刀两剪法采摘。
  2 贮存:采收后须经预贮40天以上方可上市销售。
 
 
主要价值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