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古县之一山东邹城市我的家乡
平阳侯山东邹城市我的家乡">千年古县之一山东邹城市我的家乡刘刘思秋_559
一、邹城市概况
山东省邹城市原名邹县,1992年10月,经国务院批准撤县设市。全市辖14个镇和3个街道,871个行政村,21个社区居委会,110万人口,境域面积1613平方公里。邹城市是战国时期著名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孟子的故乡。孔子的诞生地尼山,历史上(直到新中国建立后的20世纪60年代)亦曾长期隶属于邹城市。邹城市既孕育了中国的“至圣”,又孕育了中国的“亚圣”两位“文圣”,成为儒家思想的发源地,素有“孔孟圣地,邹鲁秀灵”,“孔孟桑梓之邦,文化发祥之地”的美誉。邹城市物华天宝,人杰地灵,资源丰富,文化灿烂,既是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又是新兴的能源工业城市。总装机容量360万千瓦的中国最大的坑口电厂邹县电厂在邹城。年产3000万吨原煤的中国最现代化特大型煤炭基地兖矿集团公司在邹城。新中国成立后,伴随着共和国55年风雨历程,邹城市人民抢抓机遇,勇于改革,团结奋进,进行了历史性的凤凰涅磐,实现了从文化名城到经济强市的具有历史意义的跨越。2004年,全市实现国内生产总值233.3亿元;地方财政收入突破10亿元,位于山东省县(市、区)前列。邹城市成为鲁南地区一颗耀眼的明珠。
二、政区沿革
邹城市历史悠久,文化灿烂。据城南6公里处的属于大汶口文化和龙山文化遗址——野店遗址发掘证明,在距今六千多年到四千多年的新石器时期,原始社会母系氏族向父系氏族过渡时期,境内即有东夷少昊氏族部落结罾猎鱼,鬲甑饮食,繁衍生息,是中化民族文化的发祥地之一。邹城市,古属夷地。夏代,属徐州。殷商时期,地属奄国。《山东通志·疆域·封建》载:“奄,嬴姓,少昊之后,始祖翳,为东方夷国,周武王代奄即此”。《左传》载:“成王因商奄之民以伯禽而封于少昊之墟”。西周初期,周武王克商灭奄后,封颛顼玄孙陸终第五子晏安之苗裔曹侠于此,国号“邾”,附庸于鲁国,春秋之初为子爵。《左传》载:鲁文公十三年(前614年),邾文公卜迁于绎,定都于峄山之阳,从此奠定了邹城市古代行政区划的基础。至穆公一度改邾为邹。峄山前之邾国故城至今仍依稀可见。邾文公即邾国君主曹籧篨,在位52年,正是邾国极盛时期。他率军灭掉须句,在升陉打败鲁国,东征亡鄅,跟随齐恒公连年征战,而受到周天子奖赏,邾国也由鲁国的附庸晋为与齐鲁诸国并驾齐驱的国家。至战国末期楚顷襄王十八年(前281年),邾国被楚所灭,共传29世。峄山之阳之纪王城作为邾国都城,计有330多年的历史。
秦代,秦始皇二十六年(前221年)统一中国后,废除周朝的分封制度,实行中央集权郡县制,始设置驺县,隶属薛郡。对此,《通典》有载:“秦分天下为36郡,海、岱、淮之间置薛郡”。是时,薛郡辖鲁、卞、汶阳、蕃、驺、薛共6县。驺县治所仍在原邾国故都峄山之阳。
西汉,高后元年(前187年),继置驺县,改属豫州鲁国。《山东通志·疆域沿革》载:“鲁国,故秦薛郡,高后元年为鲁国属豫州……《续后汉·郡国志》云,鲁国本属徐州,光武改属豫州,则此志云当属徐
州。县六:鲁、卞、汶阳、蕃、驺(故邾国,莽曰驺亭,今兖州府邹县地)、薛。”据此记载,西汉王莽时期,驺县曾一度改称为“驺亭”。
东汉,仍沿用前制未变。“后汉《郡国志》鲁国驺县本邾国注:有驺山,高五里,秦始皇刻石焉”(清道光十四年《邹县志稿》)。
魏、晋时期,据吉洪亮补《三国疆域志》,仍置驺县(并曾一度改驺为邹)。《山东通志·疆域沿革》载:“鲁郡,秦薛郡,汉改今名,魏领县六。”《晋书·地理志》载:“鲁郡,汉置,统县七:鲁、汶阳、卞、驺、蕃、薛、公邱”。
南北朝时期,邹县开始隶属于南朝刘宋政权。据《宋书·州郡志》载:“鲁郡,领县六:
驺、汶阳、鲁、阳平、新阳、卞”。刘宋武帝永初元年(420年),鲁郡治所曾一度从曲阜迁至邹县峄山之阳的县治所。在此期间,今市境西南部太平镇陶城一带,历史上曾为高平故城西汉时称橐县,新莽时改称高平,东汉时更置高平侯国,刘宋时高平郡治迁此。北齐时郡县俱废;西北部平阳寺一带,西汉时置南平县,属山阳郡;新莽时曾改称黾平县;东汉时改称为南平阳侯国;刘宋时改为平阳县。北魏时,曾一度废卞县(今泗水县),并入驺县。当时泗河以南皆属驺县,后又析出。北齐天保七年(556年),废平阳县,邹县治所亦从峄山之阳迁至岗山之阳的古平阳县城。“按今邹城东十里大佛岭北,齐武平六年刻石称:‘刊经佛于昌邑之西绎岭’,似当时邹县东又有昌邑县者”(清道光十四年《邹县志稿》)。
隋代,开皇(581年)至大业(605年)年间,又废高平县,先后将两县近驺之地并入驺县。据《隋书·地理志》载:“隋大业二年(606年),旧兖州改为鲁郡属徐州,统县十:瑕邱、任城、驺、曲阜、泗水、平陸、龚邱、梁父、博城、嬴”。驺县属徐州鲁郡。今邹城西南石里村(原属邹县,今属微山县),有幢“仲思那造桥碑”,碑文有“大隋开皇六年(586年),岁次丙午二月壬午八月巳丑,兖州高平县石里村仲思那等造桥之碑……”之记述,据此,隋代邹城市西南还应有高平县之建置。
唐初,置县,并改驺为邹,属河南道、兖州、鲁郡。《唐书·地理志》兖州鲁郡邹县。唐肃宗乾元二年(759年),改兖州为泰宁军。
五代隶兖州。按今凫山伏羲庙后唐长兴年间(930—933年)碑称“徐州邹县”,还应曾隶属过徐州。
宋代,宋太宗淳化五年(994年)废道存路,设京东西路袭庆府辖鲁郡,邹县隶属未变。宋《地理志》:袭庆府本兖州,县七。宋神宗熙宁五年(1072年),撤销邹县建制,降为镇,划归仙源县(今曲阜市)。时隔12年,至宋神宗元丰七年(1084年),重新设置邹县。
金代,改京东西路为山东西路,仍设邹县,隶属滕州。《金史·地理志》载:滕州“大定二十二年(1182年)升为滕阳州,二十四年(1184年)更今名。县三、镇一。二县在境内,滕、邹。”《续山东考古录》亦载:“金,山东西路:滕州,邹县。”后又隶徐州路、益都路。
元代,行政区划较前代有所变化。全国设中书省,下有路、府、州、县。邹县属山东行中书省益都路滕州。《元史·地理志》载:“滕州,领二县,滕县、邹县,隶属益都路”。《续山东考古录》载:“元都省,山东益都路滕州,邹县”。据元至正十三年(1353年)《重修开元寺碑记》中,有“徐州路邹县”,尼山夫子庙元碑有“益都路邹县”,亦有“徐州路邹县”之记述,邹县曾一度改属过徐州路。
明代,邹县属兖州,隶济宁府。洪武十八年(1385年),鲁王就藩于兖州,遂升兖州为府,改济宁为州,邹县属兖州。清康熙五十四年(1715年)《邹县志·土地部·沿革志》载:“明属兖州,隶济宁府。洪武十八年封鲁藩于兖州,遂升为府,改济宁为州。邹属兖州。国朝因之。”
清代,与明代略同,地方设省、道、府、县。邹县属山东省兖州府。清末又设山东省兖沂曹济道兖州府,邹县仍隶属兖州府。清光绪十八年(1892年)《邹县续志·第三卷·里社》载:邹县“列为四乡、三十二社、二屯社”。清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邹县《乡土志·地理》载:“邹县,属山东省兖州府。治所在省城南四百里,府城东南五十里。”
民国时代,民国三年(1914年)六月,废府设道,山东改为四道,邹县初属岱南道,后属济宁道。民国十四年(1925年),山东改四道为十一道,邹县属济宁道。民国十六年(1927年)废除道建制后,邹县直属山东省。
抗日战争时期,邹县建立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政权。1939年8月,在邹西建立了邹县抗日民主政府,
隶属于苏鲁豫区党委所辖之湖边地委。1939年12月,在邹东地区建立了邹东办事处,隶属于山东分局第一区党委第三地委政府工作部。1940年1月,邹县抗日
民主政府由邹西迁至邹东地区,与邹东办事处合并,仍称邹县抗日民主政府,先后隶属于山东分局第一区党委第三地委政府工作部、中共鲁南第一地委政府工作部。1941年10月,邹县抗日民主政府曾一度撤销,邹东抗日根据地各区划归鲁南第一地委、鲁南第一行政主任公署领导。1943年9月,邹县划归山东省鲁南行政区第一专区领导。1944年7月,邹县抗日民主政府重新建立,至1945年8月,隶属山东省鲁南行政公署第一专署(抗日战争前后,邹县除抗日民主政权所辖区域外,曾隶属山东省第一行政督察区。其间,1937年,曾隶属督察区设立的鲁西行署;1945年9月,曾隶属督察区设立的山东省第四办事处即鲁南办事处。1946年3月至1947年5月,曾隶属督察区设立的鲁西南行署)。1948年8月,鲁中南行署建立后,邹县隶属鲁中南行署第四专署。1949年8月,尼山专署建立后,邹县隶属尼山专署。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1950年5月,滕县专区建立,邹县隶属滕县专区。1953年7月,济宁专区建立,邹县隶属济宁专区。1968年,济宁专区改为济宁地区,邹县隶属济宁地区。1983年10月,撤销济宁地区,设济宁市,邹县为济宁市所辖县。1992年10月,经国务院批准,撤销邹县,设立邹城市,为山东省直辖、济宁市代管的县级市。邹城市从此结束了自秦朝以来二千多年县的建置历史,揭开了全市政治、经济和社会发展新的一页。
三、历史文化
(一)
历史渊源
邹城市是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是孔孟之乡,儒家学说的发源地,文化历史悠久,优势独特。古往今来,这片文化沃土造就了勤劳智慧的邹城人民,创造了闻名中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孔孟文化。从先秦到东晋,文化名人辈出。除孔子、孟子外,王粲、仲长统、王弼、刘表都诞生在这里。他们为中国古代文化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此后,境内南北朝时期的五山摩崖刻经,不仅是驰名中外的艺术珍品,而且在佛教文化史和书法发展史中都具有重要价值。近代以来,随着津浦铁路建成通车,带动境内经济的繁荣及市民阶层的形成,为各种民间文艺形式的发展提供了丰厚的土壤。戏曲、曲艺、民间舞蹈、民歌演唱、民间吹鼓乐、民间工艺品制作等都比较活跃,丰富了邹城的文化内涵。
(二)历史事件
清咸丰十年(1860年),邹东田黄镇白龙池村人宋继鹏,在太平天国革命运动的影响下,联合李八、李九、郭凤冈等人,发动了大规模的文贤教农民起义,曾一度包围了县城,直驱兖郡城下,清王朝“陈合九省之兵力”,前后用四五年时间,直到同治二年(1863年)九月,才将这场轰轰烈烈的农民起义镇压下去。宋继鹏与其他起义领袖及数万名义军战士全部壮烈牺牲。据《邹县续志》及《平定白莲池教匪掩埋枯骨碑记》、《掩埋白莲池尸骨记》碑文记载:“轰斩累万,山谷为赤”,“白骨累累,如山堆积”,“除残
肢断骨不计外,其可数计者二万余具”。几年后,又“搜寻遗骨一万余副”,后“又复搜得五千余副”,共埋十一大冢。由此可知,义军战士无不视死如归,慷慨捐躯,此次起义是何等恢弘,何等悲壮!
(三)历史人物
邹城市“川岳锺灵,圣贤攸萃”。颜氏“祷于尼丘得孔子”。孔子诞生于邹,定居于鲁,创立了儒家学说。而孔子殁后,儒学渐趋衰微,天下学士“不归杨则归墨”。值儒学濒于灭绝之际,邹人孟子挺身而出,继道统,辟杨墨,著《七篇》,继承、坚持并发展了孔子的学说,形成了统治中国两千多年的饮誉四海、光耀华夏的儒学思想体系——孔孟之道。孔子被后人尊称为至圣,孟子则被尊称为亚圣,其地位仅次于孔子,韩愈誉其“功不在禹下”。因此,邾邹即成了儒学复兴之地,与鲁同为儒学的发源地。这块土地,不仅孕育了孔子、孟子两位中国乃至世界的历史文化巨匠,而且造就了许多曾为中华民族的进步与发展作出过贡献的历史名人。为利民存国而迁都峄阳、文韬武略的开明国君邾文公,因“三迁择邻”,“断机教子”,“子之圣由母而成”,被列为三大良母之首,成为历代母亲效法典范的孟母,“忧国不
嫁”、“计虑深妙”的巾帼女杰漆女,“一经传家”、世称“邹鲁大儒”的西汉宣帝时父子丞相韦贤、韦玄成,以“凿壁偷光”刻苦好学而名贯古今的西汉著名经学家匡衡,汉末“建安七子”之冠的王粲,汉末主张社会进步的政论家仲长统,魏晋时期抗击匈奴绥靖北疆的杰出军事家唐彬,文武兼备、尤通经史的西晋侍中、安北大将军刘宝,魏晋名医、中国最早的医学名著《脉经》的王叔和……都是这块古老土地培育出的大贤巨擘。
(四)文物古迹
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给邹城留下了大量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境内现有文物古迹313处。其中:古遗址147处,主要有野店遗址、北凫山山顶遗址、东大寺遗址、寺顶子遗址,邾国故城遗址、斗鸡台遗址、漆女城遗址、晚照寺遗址、灰城子遗址、城前遗址、南关商代遗址等;古墓葬77处,主要有孟子林、荒王陵、万章墓、四基山古墓、西晋刘宝墓、南宫适墓、金乌林答将军墓、卧虎山汉画像石墓、栖驾峪西周墓、高李村汉画像石墓等;古建筑33处,主要有孟庙古建筑、孟府古建筑、孟林享殿、重兴塔、孟母三迁祠、巷里清真寺等;古石刻、碑碣48处,主要有铁山、岗山、尖山、葛山、峄山、阳山等摩崖刻经、元摹秦峄山刻石、新莽莱子侯刻石、东汉中郎刻石、汉画像刻石、凤凰山唐代佛造像、黄山宋代罗汉造像、“双圣”碑等;近现代史迹8处,主要有文贤教(白莲教)农民起义遗址、尼山区抗日烈士纪念碑、抗日烈士郑师文纪念碑、烈士陵园革命烈士纪念碑等。在各类文物史迹中,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处:始建于宋代的孟庙、孟府和北朝铁山、岗山摩崖刻经;山东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8处:新石器时代的野店遗址、春秋战国时期的邾国故城、东周至西汉时期的四基山古墓、北朝时期的葛山摩崖刻经和峄山摩崖刻经、明代鲁王墓、新石器以至商周时期的漆女城遗址和战国以至汉代的孟子林古墓。文物古迹得到了妥善保护,已经并在继续创造着巨大的社会和经济效益。1994年元月4日,国务院批准邹城市为第三批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
1、孟府.孟庙.孟林
孟府,又称“亚圣府”。位于邹城南关,孟庙西侧,庙、府仅一街之隔,是孟子嫡系后裔居住的宅第。元文宗至顺二年(1331)年,孟轲被封为“邹国亚圣公”,孟府因此被称为亚圣府。
孟府始建年代不详。据孟庙内现存明洪武六年(1373年)立《孟氏宗传祖图碑》记载:“宋仁宗景祐四年,孔道辅守兖州,访亚圣坟於四基山之阳,得其四十五代孙孟宁,用荐于朝,授迪功郎,主邹县簿,奉祀祖庙。迪功新故宅,坏屋壁乃得所藏家谱。”这说明北宋景祐年间就已经修建了孟府,但不详地址所在。根据孟府大堂前现存几棵相当古老的桧树,紧同孟庙毗邻的建筑布局来考证,在宋宣和三年(1121年)第三次迁建孟庙于城南的同时,迁建孟府于孟庙之西侧。孟府平面呈长方形,南北纵长226米,东西横宽99米,共占地2.24万平方米,约合60余亩。前后共有7进院落,拥有楼、堂、阁、室共计148间。是目前国内规模宏大、保存完整、较为典型的官衙与内宅合一的古建筑和封建地主庄园之一。以主体建筑孟府大堂为界,前为官衙,后为内宅。1988年元月,孟府与孟庙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三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孟庙,又称亚圣庙,为历代祭祀孟子的场所。孟庙,座落在邹城市区中南部。它东倚文贤岗,西濒京沪铁路,北枕因利渠,南临邹济公路。邹城市区环拱于北,凫峄诸名山雄峙于南,俨如画屏。庙内古木森蔚,碑碣林立,庙之周围绕以红垣墙,颇为宏伟壮观。南北纵长为458.5米,垣墙之内为317.5米;由西庙墙外至庙墙东柏树行为95米,垣墙之内为85米。孟庙占地总面积为4.36万平方米。孟庙是一处长方形、具有五进院落的古建筑,以主体建筑亚圣殿为中心,南北为一中轴线,左右作对称式排列,有些
地方又因地制宜地进行了适当安置。逐院前进,起伏参差,布局严谨,错落有致,建筑雄伟,院院不同,格局迥异,充分体现了我国劳动人民的创造才能和古建筑的特点,是国内宋元至明清时期的古建筑代表
作品。
孟林,又称“亚圣林”,是埋葬孟子及其后裔的墓地,因居于孟母林之东,又名“东孟林”。位于邹城市东北12.5公里的四基山西南麓,占地面积50万平方米,是国内现存规模宏大、历史悠久的家族墓地之一。四基山,“以山顶耸立如基,其数有四”而名之,地理环境十分幽美。“南面凫峄,北拱岱岳,层峦叠嶂,环拱交错,远接洙泗之水,近联岗峄之崿”,一片巷松翠柏,遮天蔽日,芳草如茵,肃穆幽深。孟林前有一条神道,长约3华里,道傍高大古树形成绿长廊。中段有一条小溪,溪上修有一座拱形单孔石桥,俗称“御桥”。桥傍左侧坚有石碑一幢,上书“亚圣林”三字。过桥而上,沿长约500米的石砌甬道直达享殿大门。享殿,本是帝王陵寝内供祭祀用的殿宇和帝王祀天祀祖的殿堂。孟子墓前设置享殿,含有尊敬圣贤如同帝王之意。据记载,享殿原为三楹,始建于宋代;现为五楹,朱漆彩绘,单檐斗拱,造型古朴,为明代所扩建。孟子诞辰为四月初二日,为了纪念孟子这位圣人,当地百姓每年农历四月初二至初五,都要在孟林前举行盛大的古会。四面八方众蜂拥而来,一来朝圣,二来互通有无,虽历几百年而经久不衰,一直延续至今。
2、刻经
(1)铁山摩崖刻经
在邹城北郊铁山公园内西侧,海拔146米的铁山之阳的一斜坡为45度的巨大花岗岩石坪上,刻有大字数行,即为铁山摩崖刻经。次经刻于北周时期,距今一千多年。北朝刻经,千多年来一直沉寂山林,无人问津。铁山刻石南北长66.2米,东西宽16.2米,面积1085平方米。刻石的内容可分为经文、石颂、颂文和题名四部分。
经文,是摩崖刻经的主要部分。南北排列17行,行59字,最多者60字,最少者仅6字。共944字,现能够辩认795字。经文排列整齐,行距均匀,界格清晰。字大如斗,字径一般在45—60厘米之间。其场面博大,气势恢宏。刻经内容为佛教《大集经·穿菩提品》。《大集经》全称《大方等大集经》。铁山经文是该经卷八“海慧菩提品第五之一”的一部分。字体以隶为主,篆楷意味浓厚,间有行草,开阔险峻,宽阔空灵,被誉为“通隶楷、备方圆,为大字鼻祖,榜书之宗”。
铁山佛经“字大如斗”,以隶结体,简静质朴,运笔平稳,沉著凝重,有其自然和穆的艺术特。铁山摩崖刻经居邹城市四山摩崖刻经(另有岗山、葛山和尖山摩崖刻经)之首,字数最多,面积最大,纪年明确,可与泰山经石峪相媲美,是我国古代书法艺术的瑰宝,珍贵的佛教经典。1988年被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2)岗山摩崖刻经
岗山位于邹城市北郊一公里处的铁山之北,两山仅一涧之隔。山之阳有明代晚期创建的玉皇庙、灵官殿等道教建筑。刻经分布在山阴兰花沟内,这里山势嶙峋,巨石相叠,松槐掩映,景幽深。刻经顺东西向兰花沟西侧,以中部俗你“鸡嘴石”的岩石为中心,散刻在30余块花岗岩石壁上。这些岩石,有的大如屋,有的高如台,有的象虎豹蹲踞山巅,有的似牛马渴饮于涧谷,或疏或密,蔚为壮观。
有关岗山刻经的发现、著录与显世,基本上同于铁山刻经。岗山摩崖刻经依其内容可分为《题名》、《佛说观无量寿经》、小字《入楞伽经》和散刻大字《入楞伽经》四部分。
岗山摩崖刻经晚铁山摩崖刻经一年。在此五年前,周武帝为富国强兵,下令“废绝佛、道二教”,焚烧经典,融毁佛像,寺庙充公,大批僧侣还俗。这次长达四年之久的“周武废佛”,使大批僧侣、写经生四处逃亡,或混迹民间,或逃匿山林。邹县为孔孟故乡,社会较为,一些僧侣逃匿于此,在此山林刻经、颂佛,期盼着佛教的复兴。所以岗山刻经所处的环境与经文有着密切的关系。
岗山刻经的艺术风格与铁山刻经差异较大,书家不会是安道壹,很可能是从邺都逃来的僧侣、写经生所为。对此,尚有待进一步考证。1988年,岗山摩崖刻经被公布为全国重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