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概课外实践调查活动
      调查课题:当代18-55岁国人对日本及日本文化的观点 
      学院:                材料科学与工程           
      班级:                      1510                 
      指导老师:                夏                   
      小组成员: 冯      许      李      徐         
                程      潘      (按姓氏笔画排序) 
           
当代18-55岁国人对日本及日本文化的观点
调查报告
一、调查时间:2016年04月27日至5月25日
二、调查内容:当代18-55岁国人对日本及日本文化的观点
三、调查目的:中国与日本在近代史上有很大的交集,当提到中国的近代史时,大部分人的第一反应就是“日本侵华战争”、“讨厌的国家”。而当代很多年轻人由于热衷于日本文化而对日本态度有所缓和。诚然,这段历史确实需要铭记,但就当今社会而言,人们不应该因此有仇日情绪。主席说过:“以史为鉴,面向未来”。这八个字告诉我们,在当今社会,我们需要铭记历史,而不是因为历史影响我们对待其他国家的态度;以和平发展的角度看待中外关系,同外国共同发展。本次调查就是为了了解18-55岁国人对日本的观点,并对日本文化影响不同年龄段人对日观点进行分析。
四、调查对象:18-55岁众
五、调查数量:370份(296份来自网络问卷调查,74份来自随机问卷调查)
六、调查方式:网上发布问卷调查以及在公园、学校附近、街道上发布随机问卷调查,使调查结果更具有真实性。
七、调查数据记录与结果分析:本次调查问卷(见附录一)针对当代18-55岁国人对日本及日本文化的观点提出15个问题,其中第二题为多选题,其他皆为单选题。该调查结果(见附录二)显示:
第一题结果显示参加本次问卷人年龄分布(图7-1);
第二题结果显示有超过八成参与调查者认为日本民族有野心(图7-2);
                    图7-1                                      图7-2
第三题结果显示超半数的参与调查者对日本第一印象为侵华战争或者讨厌的国家;
第四题结果显示有近七成参与调查者认为侵华战争是对中国主权的践踏,是对中国人民犯下的不可饶恕的罪行;
第五题结果显示有超过五成参与调查者认为中日矛盾的性质是民族仇恨的激化;
第六题结果显示有超过半数的参与调查者认为日本首相参拜是蛊惑民众掩盖历史的恶劣行为;
第七题结果显示有近七成参与调查者情感上赞同抵制日货和反日游行,但其中绝大多数认为行为过激;
第八题结果显示超过六成的参与调查者认为中国游客在日本抢购货物是盲目跟风的行为;
第九题结果显示参与调查者对中国经济是否能离开日本的看法(图7-3);
第十题结果显示参与调查者对日本文化的看法(图7-4);
                  图7-3                                          图7-4
第十一题与第一题交叉分析,结果显示如图7-5;
第十二题与第一题交叉分析,结果显示如图7-6;
对日本动漫观点
18-25岁
25-35岁
35-45岁
45-55岁
对日本影视观点
18-25岁
25-35岁
35-45岁
45-55岁
不感兴趣
35.71%
37.97%
62.79%
75.27%
不感兴趣
65.18%
78.48%
93.02%
76.34%
崇洋媚外
0.89%
1.27%
2.33%
5.38%
崇洋媚外
3.57%
2.53%
1.16%
5.38%
无爱国精神
3.57%
3.80%
3.49%
6.45%
无爱国精神
5.36%
5.06%
3.49%
7.53%
内涵丰富
59.82%
56.96%
31.40%
12.90%
内涵丰富
25.89%
13.92%
2.33%
10.75%
                    图7-5                                          图7-6                             
触动心弦 第十三题与第一题交叉分析,结果显示如图7-7;
对日本音乐观点
18-25岁
25-35岁
35-45岁
45-55岁
不感兴趣
67.86%
82.28%
91.86%
76.34%
崇洋媚外
1.79%
2.53%
2.33%
3.23%
无爱国精神
4.46%
3.80%
0%
3.23%
内涵丰富
25.89%
11.39%
5.81%
16.13%
                                            图7-7                                            图7-8
第十四题与第一题交叉分析,结果显示随着年龄段上升被调查者对日本评分逐渐下降;
第十五题与第一题交叉分析,结果显示随着年龄段上升被调查者对日本文化评分逐渐下降;
第十四题与第十五题交叉分析,得到对日本文化与对日本平分回归直线方程,结果显示如图7-8(R2越接近1,所得到的直线相关性越强,本直线为0.92459)。
八、总结:
    中国近代史以来,从二十世纪初期开始,由于侵略战争的发生和双方外交政策的制定,中日关系就开始形成了一个微妙的局面。在和平和发展为主题的二十一世纪,外交关系的处理也会对一个国家的经济和社会发展产生强有力的影响,如何处理中日关系,也始终是中国政治范围内的重要内容。
在社会公民越来越有自主意识,并且社会普通民众的思想和舆论导向也越来越占有重要地位的现在,如何看待和发展中日关系,不仅只是党和政府所要考虑的主题,它也和我们普通民众的生活息息相关。
在中日关系的紧张点上,绝大多数参与测试者认为,历史政治是导致其产生的最主要的因素。八年侵华战争是我们心中永远抹不去的伤痛,而如今日本对待历史的态度更是让我们出离愤怒。正因如此,我们小组通过分析数据认为,中日关系在未来的发展要视日本的态度而定,希望日方正视历史,辨明是非。唯有在此前提下才能谈合作,才能谈共赢。
话分两头,对于日本熊本县地震事件,很多人表示此为“天谴”、“活该”也是不应该的,我们应站在全人类的角度上给予同情,不偏激,不狭隘,以理性的态度面对历史和当今,展现当代国人的秉性和风范。日本右翼确实对中国做过不可饶恕的恶事,但并不意味日本人民全是坏人,就算是抗日时期也只是日本军队丧心病狂,普通百姓也是无辜的,可惜现在右翼掌握日本的军权罢了。
  每当中日之间出现国土争议时,不少人就呼吁国民集体抵制日货,希望通过民间经济制裁,将日本经济拖垮,达到反制日本的目的。但是,抵制日货果真有效果吗?实现市场经济的一个重要原则,就是消费者要拥有自由选择权。消费者根据自身的需求,在市场上自由选购适合自己的商品,至于是哪个品牌、哪个国家或地区生产的商品,都应交由消费者来做决定,而非他人越俎代庖。尽管很多国人对日本有偏见,但不可否认的是,日本制造业先进,
机器极其精密,确实能生产高质量的商品。因此,与其鼓噪民众抵制日货,倒不如鼓励国货崛起,从技术、质量、性能、创新、品牌、信誉等各方面超越日货,通过市场竞争来打败对手,以实现“替代日货”的目标,在经济上真正地战胜日本,进而超越对手。
  日本文化影响人们对日本的看法,而且随着年龄的减小,人们对于日本文化的喜爱程度也加大。应承认,日本的动漫及影视文化都发展出了自己独特的风格,它们内涵丰富,直击人性的阴暗面,将善恶美丑刻画得淋漓尽致;而日本歌曲走出了自己的J-POP风格,感情细腻,曲调十分容易抓住大众敏感的神经,从而触动心弦。借助日本的文化,我们可以回过头来反思一下中国的文化。中国可以说是东方文化的发源地,日本文化就是从中国文化中传承的。但是,目前中国文化不只是在物质方面没有良好地保留下来,特别是精神方面更是严重缺失。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日本影视文化保留着自己特文化的同时成功地借鉴了西方的发展经验。同样对于中国来说,既应该发展自己民族的特为文化,又应该吸收西方成功的发展经验,而不是全盘西化,中国应走出有中国特的社会主义文化之路。
我们究竟应该以什么样的态度来看待中日关系?首先,在历史和主权问题上,我们应该毫不动摇地坚持我们的立场。历史不可更改,中华民族遭受的苦难已深深烙在我们心里,对于篡
改历史、美化侵略行为、尊崇战犯的行为,我们决不妥协,并将与其斗争到底。其次,我们应本着互利共赢的原则,与日本展开积极长久的合作。历史无数次的告诉我们,合则两利,斗则俱伤。连稳定的环境都保证不了,我们靠什么去发展?因此,我们也应避免狭隘的,偏激的民族主义,明白日本右翼势力不代表日本人民,并以发展的,全局的眼光去看待中日问题,到最有利于我们发展的道路。我们认为,在这一方面,日本有很多值得我们学习合作的地方:比如在高科技,漫画,环保方面,我们就可以与其展开合作,在合作中积极学习,积累经验,提高中国在这些产业上的发展速度。同时,中日贸易是世界最重要的双边贸易之一,进行积极的贸易有利于双方的长远发展,因此,与日本展开合作是大势所趋,是必不可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