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承恩的古诗与诗词详解
(精选39首)
一、《一轮明月满乾坤》——[作者] 吴承恩 [朝代] 明
1、原文:
十里长亭无客走,九重天上现星辰。
八河船只皆收港,七千州县尽关门。
六宫五府回官宰,四海三江罢钓纶。
两座楼头钟鼓响,一轮明月满乾坤。
2、译文:
①、数十里的长亭无人走过,九重天上现出明亮的星辰。
②、八河里的船只尽数收归船港,七千州县城的门都关了。
③、官员都回了府邸,江面上已无人垂钓。
④、两座鼓楼的钟声响起,一轮明月照满乾坤大地。
二、桃源图——吴承恩〔明代〕
1、原文:
千载知经几暴秦,山中惟说避秦人。
仙源错引渔舟入,恼乱桃花自在春。
2、译文:
①、千年过去,经历了多少朝代,而山中的人们只知道统治暴虐的秦朝。
②、如同仙境一般的桃花源不小心把渔夫引入,实在是扰乱了桃花盛放的自在春意。
三、舟行——吴承恩〔明代〕
1、原文:
触动心弦白鹭翻隔浦风,斜阳遥映树重重。
前村一片云将雨,闲倚船窗看挂龙。
2、译文:
①、成白鹭在晚风中飞翔,重重绿树辉映着火红的夕阳。
②、风雨欲来前面村头乌云茫茫,我闲静地倚着船窗观赏“挂龙”。
四、火焰山——吴承恩〔明代〕
1、原文:
火焰山遥八百程,火光大地有声名。
火煎五漏丹难熟,火燎三关道不清。
时借芭蕉施雨露,幸蒙天将助神功。
牵牛归佛休颠劣,水火相联性自平。
2、译文:
①、到火焰山的路途有八百里远,那里的土地终年燃烧烈火早已有了声名。
②、齐天大圣进炼丹炉后,被火煎也没变成丹药,被大火阻挡,只能三借芭蕉扇来清除障碍。
③、借来芭蕉扇,是为了扇灭大火,天降雨露,多亏有神佛助阵才能才能成功。
④、牛魔王被佛祖驯服不再作恶,从此火焰山水火和谐得到。
五、一派白虹起——吴承恩〔明代〕
1、原文:
一派白虹起,千寻雪浪飞。
海风吹不断,江月照还依。
冷气分青嶂,馀流润翠微。
潺湲名瀑布,真似挂帘帷。
2、译文:
①、(瀑布)像一派白虹霓自天而降,飞溅起千丈滔滔雪浪。
②、海风没有力量将它吹断,在江月辉映下泛着白光。
③、像一道青的屏障散着寒气,清清的流水滋润着青翠山岗。
④、这道瀑布不停地潺潺流淌,好像晶莹的帘幕挂在山上。
六、杨柳青——吴承恩〔明代〕
1、原文:
村旗夸酒莲花白,津鼓开帆杨柳青。
壮岁惊心频客路,故乡回首几长亭。
春深水涨嘉鱼味,海近风多健鹤翎。
谁向高楼横玉笛,落梅愁绝醉中听。
2、译文:
①、村落里一面酒旗高高挑起,痛饮莲花白酒;河岸边杨柳青青,渡口边鼓声阵阵,船儿鼓起风帆远航。
②、壮年频频在外漂泊几多往事触动心弦;每每走过长亭,忍不住回首故乡。
③、春意甚浓,江水满涨,鱼儿味美;临近海湾,海风渐多,白鹤翱翔。
④、高楼上有谁人横吹玉笛,那催动乡愁的《梅花落》古曲,令我这酒醉的游子不胜悲愁。
七、《西江月·红蓼花繁映月》——吴承恩〔明代〕
1、原文:
红蓼花繁映月,黄芦叶乱摇风。
碧天清远楚江空,牵搅一潭星动。
入网大鱼作队,吞钩小鳜成丛。
得来烹煮味偏浓,笑傲江湖打哄。
2、译文:
①、* 蓼:一年生草本植物,叶披针形,花浅绿或淡红。
②、浅浅的红蓼花开得茂盛,映着明月的光辉;黄芦苇叶子,在江风中摇曳。
③、江天辽阔、江水空濛,将水中的倒映的星星摇乱。
④、一条条大鱼被罩入网中,吞钩的小鳜鱼成结队。
⑤、亲手烹煮鲜鱼,味道鲜美浓郁,只管漂泊江湖、嬉笑怒骂,管他当权者是谁!
八、《天仙子·茅舍数椽山下盖》——吴承恩〔明代〕
1、原文:
茅舍数椽山下盖,松竹梅兰真可爱。
穿林越岭觅干柴,没人怪,从我卖,或少或多凭世界。
将钱沽酒随心快,瓦钵磁瓯殊自在。
酕醄醉了卧松阴,无挂碍,无利害,不管人间兴与败。
2、译文:
①、 椽:架在檩子上承接屋面和瓦片的长条形木料,也可代指房屋。
②、瓦钵磁瓯:酒器。瓦钵,瓦制的敞口器皿;磁瓯,即“瓷瓯”,一种瓷制的碗状酒具。
③、酕醄(máo táo):大醉的样子。
④、几间茅屋盖在山脚,与松竹梅兰为伴,这样的生活真令人喜爱。
⑤、翻山越岭、穿越丛林到处寻干柴,无人干扰责怪,随性卖了柴草,钱多钱少不计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