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                                                                   
 
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
课时
1
 
星火
一中
 
邵国利
 
九年
语文
设计
来源
自我设计
教学
时间
2012 1022 
学习
目标
一、了解创造性思维的要素
二、了解议论文围绕中心逐层展开论述的方法
三、鼓励学生做一个富有创造力的人
了解创造性思维的要素
了解议论文围绕中心逐层展开论述的方法
鼓励学生做一个富有创造力的人
学习方法
1、文中关联很多,逻辑关系很强,在教学过程中,将通过淡化分析、强化朗读的方法来培养学生议论语言的语感。
2、采用自主学习、共同探究、练讲结合的学习方法
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
一、导入课文
    师:在上课之前,老师想来做个测试:请觉得自己聪明的同学举手!(环视教室)请把手放下。看来同学们都很谦虚。我们不妨来做个口头练习,测试一下?请看黑板。
板画:           
 
    师:在你眼前,你仿佛看到了什么?
学生发言
    师:天那,你们居然这么聪明呀!那在你们的答案中,谁的最正确?(停顿片刻,学生自由回答)不错,谁的答案都是正确的,因为都很合理!看来,我们认识一个事物,或解决一个问题,不同的角度有不同的答案,因而事物的正确的答案往往不止一个。(板书1~课题
正如苏轼的诗所言:“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皆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
只缘身在此山中。”。“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说明什么?
(生:同一事物在不同的观察角度下会有不同的理解和感受。)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一文;通过学习,来检测一下,你到底有多少创新能力,怎样才能成为一个富有创造力的人。
[这一环节设计,主要通过举手、口头练习、想象力的测试,鼓励学生要有自信心。同时,既活跃了课堂气氛,消除了学生学习议论文的畏难情绪,又自然的引出了课题,也为下面学习新课文蓄势。]
二、浏览感知 ——明白文章论述的话题
        1、明确话题:
{投影浏览1—3段,思考:文章开篇,从分析一个问题的答案入笔,否定哪一种思维模式?这种思维模式有什么弊端?倡导哪一种思维方式?
{投影}  / 学法指导一注意文中的关键词模式方式的不同,以理解文段的主要意思
      学生讨论、交流发言
{投影否定正确答案只有一个的思维模式
倡导正确答案不止一个的思维方式
      寻第二种答案
      ——创造性思维(板书2
    2、在寻第二种答案时候,可以用两个故事引入:
(1)从前,有个吝啬的财主招不来长工,聪明的倪刚上门去了。财主提了两个条件。一是“别人不吃的东西你得吃”,二是“别人不做的活你都得做”。倪刚完全同意。中秋节,财主家人将许多肉、果供祖赏月,倪刚去将这些供品吃个精光。春节那天,财主家都忙着拜年,倪刚却去门前挖了坟坑,把财主气得两眼直瞪。想一想,对财主提出的两个条件,财主和倪刚思考的角度有什么不同?
(2)三国时,曹操手下有个主簿官杨修,聪明过人。一次,北方有个国家的使节、给曹操送来一盒精制糕点。曹操接过糕点来,随手在盒盖竖着写了三个大字:“一合酥”写完后曹操将糕点放在桌子上就出去了。杨修进来,看见这盒糕点后以及曹操的手迹,灵机一动,就自作主张把这盒糕点分给大家吃了。大家一下子就莫名其妙,只好听从杨修的吩咐。不一会儿,曹操回来了,见桌子上只留下空盒子,便查问是谁的主意。杨修不慌不忙地答道:“________________”。曹操听了这话,连声称赞杨修聪明。请你想一想,杨修是如何回答的?
(学生分析,教师归纳)
师:从刚才的分析中,大家都觉得倪刚、杨修很聪明,其实他们是具有一种什么思维能力?(生答)
师:对照这两个因素,有些同学可能认为自己的才疏学浅,知识不够丰富,思维尚不成熟,对自己的创新能力会产生怀疑。下面我们来做一个练习,看看你是不是富有创造性的思维:
练习:创造思维不是名人的专利,让我们大家也来锻炼自己的创造性思维,成为一个有创造力的人吧,请看下面的练习:发挥自己的创造性思维:请说出下列题目的答案,多说几种。
1+1=?1(里)+1(里)=1(公里)
4+9=?4(点)+9(点)=1点(13点即下午1点)
5+7=?5(月)+7(月)=1(年)
6+18=? 6(小时)+18(小时)=1(天)
师:从课文的第四小节可以看出这一点,我们一齐来读一下。
师:对,那么产生创造性思维的必须具备的要素是什么呢?请同桌之间商量一下,试着从课文中出答案。
师:可见,本文开篇,通过一个现象,来引出论述的话题——那就是创造性思维。
[这一环节的设计,主要是因为课文内容本身十分生动有趣,而句与句之间的关系也比较浅显易懂,所以,以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够为主,同时,也培养他们浏览阅读的能力]
 
渊博的知识   
有探求新事物并为此而活用知识的态度和意识
持之以恒地进行各种尝试
1. 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并解释这个词。
(1)根深固( )____________________
(2)孜不倦( )____________________
(3)而不舍( )____________________
(4)取 ( )____________________
2. 选出一个与其它三个不同的作者,有多种选法,请说出理由。
A. 高尔基 B. 何其芳 C. 冰心 D. 韩愈
(1)选A的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选B的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选C的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选D的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